大邑“林二代”杨本江守好这一山青翠

2023-01-08 14:55○文/李
绿色天府 2022年11期
关键词:重点保护大熊猫大山

○文/李 俐

杨本江正在安装红外相机

群山莽莽,飞瀑深潭,一石一木,一花一草,皆是风景。大山里迸发出的勃勃生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护林人的默默守护。长长的时间里,他们扎根于大山深处,以青山为家,与绿水作伴,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大邑的绿水青山,他们就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巡护队的队员们。

跋山,没有路也踏出了一条路;涉水,却不是为了去看风景。山高滩险,常人普遍不敢走的路,大邑片区巡护队的队员们却走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他们驻守在山间站点,人迹罕至,虽然孤独,却始终不改坚守这片山林、守护野生动植物的初心。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中的一员——杨本江,听听他护林的故事。

牵着父亲的手 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

如果穿越时光回到过去,问13岁的杨本江,将来最想做什么?小男孩回答一定还是做一名护林员。在杨本江童年的记忆里,他是跟着父亲杨忠禄巡山长大的。牵着父亲的手,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他在西岭雪山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巡护途中

杨忠禄是大邑第一批熊猫巡护队员,作为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杨忠禄凭借自己对大山的了解,当上了巡护队的向导,与队员们一起进山寻找野生动物的痕迹,发现并制止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

18岁,刚刚成年的杨本江接过父亲肩上的“担子”,走进大山,担负起森林防火监测工作,而后又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

“放不下,对大山、对山里的小动物都放不下。”杨本江告诉记者,2018年,自己再一次延续了与这片大山的缘分,成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巡护队的一员。

“每次上山前,我都很高兴。”提起再一次与大山作伴,杨本江笑着说,队员们每次上山巡护,都会准备必备的生活物资,比如干粮、药品、望远镜、红外相机等。虽然每次进山都会负重约60斤的物资,但再辛苦再疲惫,只要看见了那些活泼可爱的动物,一瞬间就都值得了。

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管护总站草上飞巡护队

守护这片山林 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使命与职责

护林员的工作是繁琐的,也是孤独和危险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海拔3000余米,巡山路上爬坡过沟更是常事,但队员们却有自己的“秘籍”。杨本江告诉记者,进山的路队员们已经走过很多次,每一棵树的位置大家都记得很清楚,需要做的就是要专注于山间的变化。杨本江说,近几年,进山最大的感受就是山里的生态更好了,动物的种类也多了,时常能见到野生动物的痕迹。

杨本江的直观感受是大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雪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获评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区域有植物230科929属206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其中,大熊猫等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猕猴等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

“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是护林防火,同时要防人为破坏、防乱伐、防盗猎,要发现野生动物生活痕迹等。”杨本江说,他和队员们还要经常到社区、学校去宣传森林消防、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知识。他告诉记者,在热爱面前,所有的辛苦都是一种幸福。

成一片林不易,护一片林更难。守护大邑的这片山林,早已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成为了刻在杨本江骨子里的使命与职责。偶然间提起什么时候会离开,杨本江望着远处起伏的大山,眼神坚定地说,“我就想和大家一起,守着这片山林,直到我走不动了为止吧。”

猜你喜欢
重点保护大熊猫大山
春天的大山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我们都爱大熊猫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寻找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重点保护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