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策略研究

2023-01-09 04:39何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良性实体金融

何龙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

1 引言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从表面上来看,其所属经济领域是具有一定差异的,但二者对于国家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在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将会使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二者在良性互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阻碍存在,还需要相关领域结合实际,对各种强化措施加强研究与应用,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浅析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

2.1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一,对于金融经济而言,实体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保障。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货币的支撑,使货币在合理状态下流通,是实现经济活动有效开展及健康发展的关键。尽管金融经济市场的发展,对于货币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这并不影响货币的地位,因为,金融经济市场想要实现发展组织形式的有效创新,必须要有以货币为基础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而一旦脱离实体经济,金融经济也将失去根基,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但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人们对于金融经济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这使得实体经济地位逐渐被忽视,甚至出现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相互分离的趋势,在国家经济平稳发展中埋下了一定的隐患问题。

第二,金融经济能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尽管在实际当中,金融经济的诸多优势使其获得了人们广泛认可和青睐,包括电子支付、网络结算等,感觉是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实际上金融经济会更多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金融经济从本质上来看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一方面,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地落实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使闲散资金能够被应用到有需要的地方,使实体经济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这对于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2 金融经济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一,会在市场当中造成较大的波动问题。当前阶段,金融经济发展迅速,而国家转型升级活动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尤其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在通过内部体制改革以及股份制转型等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但在金融行业改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负面影响,造成市场波动问题。虽然,明确的风险责任划分以及严格的审核工作能够将信贷风险有效降低,但却会影响到信贷人员的工作热情。再加上金融监管机构越来越注重外部监管能力的提升,严苛的融资标准导致企业难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甚至会产生资金缺口,导致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金融市场问题对资金供给造成了削弱。对于企业而言,其发展无时无刻不被金融市场所影响,也正是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导致企业在运行发展当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只有保证金融市场发展的健康性,才能使企业发展更加平稳健康。但我国目前在金融市场方面还有诸多问题存在,相关约束标准缺失、市场无序发展、大量外资银行的引入,导致金融市场发展十分混乱,且很多金融机构会专门选择某个行业进行大力的投资,这会导致其他行业难以实现资金的有效获取,出现发展动力下降的情况,进而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1]。

3 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进行良性互动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

3.1 受到相关发展理念的影响

虽然在持续深化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金融经济在整体上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就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而言,其在相关发展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制约问题。例如,很多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并未立足实体经济落实探索研究工作,这导致其在良性互动发展过程中缺乏支撑,且未能对实体经济进行有效的服务,从而限制了两种经济的融合发展。除此之外,大部分商业银行在企业支持方面,都没有针对一些发展潜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保持重视,尤其是在信贷服务供给方面,局限性还相对较强,“抓大放小”的情况非常普遍,导致很多优质中小企业难以实现资金的有效获取,对其发展进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由于金融经济领域对于自身发展理念的创新力度不足,导致其自身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实体经济方面的保障作用、支持作用以及服务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体现[2]。

3.2 实体经济在发展模式方面较为滞后

一直以来,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家都是非常重视的,但我国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相关模式较为滞后的情况,而这也是影响其与金融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很多企业在发展期间没有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导致新的发展理念难以引入和落实。再加上一些企业对于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未能对管理创新工作以及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强化。而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防控问题,往往会对实体经济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另外,实体经济发展不注重与金融经济的融合也是造成其发展模式滞后的重要因素。例如,部分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中,对于融资模式的创新不重视,反而对商业银行存在过分依赖的情况,导致其难以通过供应链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等方式获得发展资金[3]。

3.3 未能对互动机制进行有效的建设

想要在金融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还需要有相应配套机制作为支持,但我国在该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空白,这导致很多金融机构在落实相关探索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难以实现互动方向、方法的准确把握,从而对互动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造成了不利影响。例如,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较为重视中小企业的服务,但在和中小企业落实互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良性机制,导致二者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银企对接机制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受到互动机制建设程度的影响,部分行业组织对于自身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不够重视,不能对金融经济进行充分的引导,实现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及相互促进,而这也对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了限制[4]。

3.4 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

近年来,国家对于金融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二者的融合越来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措施,意在推动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措施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这对各项政策的实施与细化造成了不利影响,未能对相关企业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很多企业在实际当中没有认识到将自身发展和经济体系加强融合的重要性,且在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和支持的过程中,调查研究工作落实不到位。此外,各项金融产品及服务在特色以及针对性方面都有所不足。而在实体经济方面,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开始进行转型升级活动,但还存在没有针对金融支持建立相关保障制度的情况[5]。

4 推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措施

4.1 对发展理念加强创新

相关行为的开展,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思想意识作为支持,因此,在推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理念创新,并认识到金融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服务作用,对此,金融机构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对金融方面的载体、服务以及产品进行积极的创新,使我国的金融体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金融行业及相关机构还要明确,虽然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见效相对较慢,但其效益却是长久持续的,所以,在发展期间还需要做好探索研究工作。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目标,对相关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大力的研究与开发,使其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实体经济在有效发展以后,会对商业银行产生一定的“反哺”作用。此外,对金融经济方面的发展理念加强创新,还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应用,例如,应用大数据技术来落实相关服务工作,从而使自身金融服务具有更高的特色性和针对性[6]。

4.2 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加强改进和优化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实体经济存在发展模式相对滞后的情况,对此还需要做好相关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创新工作,从而使其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发展实体经济时,相关领域应该对实体经济方面的转型升级保持重视,并且要对自身实力以及市场信誉进行不断的提升,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自身发展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实体经济更好地争取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当然,在此期间,还需要实体经济对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以及产业链金融等融资渠道加强探索和应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发展活力[7]。

4.3 做好互动机制建设工作

对于金融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二者的良性互动而言,还需要有相应的互动机制作为支撑,加强互动机制的建设和落实,能够对二者的良性互动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相关机制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多种工作机制的有效配合。因此,目前,需要相关领域积极树立互动思维,并对实体经济改革以及金融体制创新进行有效的指导,不仅要引导金融机构对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进行强化,还需要对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建设,用于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工作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做好调研分析工作,从而为互动机制的有效建设提供信息支持。而在互动机制建设过程中,还要重视行业组织的效用发挥,应该对行业商会、协会的综合效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使其能够在实体经济及金融经济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二者的融合活动。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对“商企对接会”进行积极的组织,改变企业和银行信息对称性不足的情况,以此来保证金融经济的支持促进作用[8]。

4.4 提高金融经济体系的完善性

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对金融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保持关注。由于所在区域不同,金融经济发展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此,在实际当中更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对差异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的应用。具体可以通过政策制度进行引导,使金融经济体系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沟通和深入融合的目的。与此同时,要对金融机构加强管理,对各项金融产品进行优化。而政府部门除了要在宏观层面给予支持以外,还要对金融经济市场加强动态监管,在充分了解金融机构运行实际的同时,将其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要通过金融经济体系的完善以及金融制度的深化改革,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秩序的构建。并且要对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使金融交易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要对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沟通进行强化,在各部门间形成合力,借助信息共享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构建互动桥梁,进而达到提高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9]。

4.5 对金融风险保持关注,实现金融生态环境的合理优化

不管是在发展金融经济的过程中,还是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风险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与实体经济相比,金融经济在发展方面的不确定性要更强一些,所以其中的风险问题也会更高,也正因如此,需要对金融活动中的风险保持高度的关注。因为,金融风险的爆发不但会对金融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必须要针对金融风险问题建立识别预警机制,在此过程中,应该对立法建设以及相关制度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金融环境变化对二者进行动态的调整,确保其运行发展状态能够始终处在合理范围当中,避免风险问题的产生或扩大。与此同时,要对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建设,由于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而且金融生态环境也会对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造成影响,尤其是实体经济,其发展更容易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想要合理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二者的和谐互动,还需要做好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工作,推动金融活动模式的不断创新,在强化金融活动秩序的同时,增加融资支持效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信用中介机构加强建设,实现各项金融风险的有效关注与防范[10]。

5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相关领域应该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要通过各种措施的合理应用,为二者的良性互动提供支持,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良性实体金融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