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1-09 04:39李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会计报表会计人员经营

李娟

(河钢邯钢,河北 邯郸 056000)

1 引言

会计报表是一种数据工具,是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数据工具。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通过分析会计报表,能够对经营决策进行完善,从而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企业投资者通过会计报表分析,能够确保投资判断的准确性;相关主管部门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可以分析、掌握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但是在实际的会计报表分析工作中,存在报表编制质量低、分析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影响其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对会计报表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掌握,并探究相应的对策。

2 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

企业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载体,以此为基础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质量、现金流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进而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从而为决策层作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报表分析既能够总结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又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情况,它既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数据,也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作出合理筹资决策、实施可行性投资的决策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工作实际,可以将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又可以细分为短期的偿债能力分析与长期的偿债能力分析。其中,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已经到期的债务、可以支配的企业流动资产以及彼此之间相互关系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的有关分析。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的判断,是基于企业偿还1年以上债务的能力来进行的,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结构关系密切。二是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是企业生产管理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投资者进行企业投资判断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会计报表,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进行分析和掌握。三是分析企业的运营能力。具体来说,分析企业的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及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财务情况信息进行掌握,避免相似问题的出现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收益的目的。

3 常用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目前,会计报表分析包括4 种主要方法,即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其中,比较分析法是目前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通过比对一段时间内的企业经营发展评价指标数据和信息的变化情况,确定发生变化的指标要素,找明差异发生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该种报表分析方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对比指标的选取,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同行业之间选择有关发展指标进行对比,或者对比企业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成效目标来得到相关分析结果。无论选取何种类型的对比指标,必须确保指标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否则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无法体现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的实际问题。比率分析法则是在同一张报表上,通过比率来体现不同项目或者关联项目之间的关系,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成果进行评价,结合财务管理的实际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4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企业会计报表失真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会计报表的价值发挥依赖于会计报表信息的和数据的真实性。换言之,真实性是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工作的根本要求。一旦企业的会计报表出现失真问题,基于会计报表信息作出的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判断、盈利能力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的策划都徒劳无功。虽然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十分关键,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在财务会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会计报表失真的突出问题。当前,企业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获得投资者的支持、合作伙伴的认可,企业必须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会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大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选择在会计报表上“做文章”,“制作”出一份符合投资者和合作伙伴需要的会计报表,而其中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4.2 报表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一是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通常按照历史成本原则,即报表中很多数据不具备现行价值;二是报表通常认为货币是保持币值不变的,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以及货币时间价值,即没有考虑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极易出现虚增收益,或者低估成本;三是会计报表仅仅是通过货币反映经营情况,一些难以用会计准则确认的表外资产(如独特的商业模式、优秀的管理团队、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较强的创新能力等)或潜在或有负债,从而导致通过会计报表分析难以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四是在开展会计核算时,面临企业在治理结构上采用委托代理制度、退市的威胁、获得上市资格并抬高股价、迎合盈利预测等诸多因素,被迫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使企业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主要建立在高度主观的估计和判断基础之上,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极易随着估计和判断基础的变化而严重恶化,难以形成准确的会计报表分析;五是开展报表审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使得经审定的报表的附注晦涩难懂,含有重大不确定事项,不能及时反映企业情况,对报表使用者具有滞后性。

4.3 会计报表分析过程不完善

首先,如果企业会计报表分析采取的是趋势分析法,必须确定好数据对比的区间,尽量避开企业经营政策发生重大变动或者经营拐点,因为这些情况会导致数据可比性大幅度降低,无法真实体现实际情况。其次,如果采用的是比率分析法,需要注意该种方法存在的结构不系统导致的分析结果不全面问题,只能片面地反映企业的效率,特别是当企业经营处于波动期,其可比性就会大幅度下降。同时,不同企业的职业判断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估计方法,这也会影响报表的可比性分析。最后,套用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泛泛利用如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或者现金流量指标等,没有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和采用的经营战略以及所选用的会计策略,分析过程敷衍了事,不能分析企业的经营实质。

4.4 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高

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责任感等有关要素会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会计报表的价值和在企业发展管理中的效能。不同的财务人员,因专业水平、能力和工作习惯方法的不同,在进行企业会计报表处理时选用的方法有所区别,这就导致最终的会计报表的分析结果有所差别。从整体上来说,专业基础好、会计数据处理能力高的会计人员,会选择更为高级、高效的报表处理方法,得到的数据结果比较真实、有效。但是部分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依赖于传统的处理方式,无论是专业的基础理论水平,还是会计报表实际分析和处理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式调整周期与过去相比明显减短,为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实际,会计报表分析人员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系统的完善,自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强化自身的职业能力。

5 解决企业会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5.1 保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效能最大化的关键和基础。缺少真实性这一关键基础做保障,后续一系列工作都将失去价值和意义。会计报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依赖于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将数据信息真实性的管理理念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制度要求当中。首先,企业的领导者牢固树立数据真实性的管理理念,不能为了不当利益默认甚至是放任会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其次,建议企业设立专门的数据信息真实性监管部门,对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当会计报表制成后,必须经过监管部门的核实,才能应用到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制定等方面。再次,企业要对会计信息提报、分析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进行强化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的会计财务指标分析也应当体现动态性特点,构建动态指标分析体系,确保会计信息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企业会计人员要杜绝“闭门造车”的问题,要深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手会计信息资料。同时,要尽量提高会计处理和分析的工作效率,当企业发生经济业务,需要第一时间开展会计核算处理,杜绝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确保企业财务信息数据能够为企业决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精准的、有效的参考依据。最后,企业要对报表信息披露的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尽可能地缩短会计报表的报送时间。无论是月度财务报告,还是季度财务报告甚至是年度财务报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及时通报给有关人员、部门,以确保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为下一阶段经营管理工作重点和战略的调整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5.2 完善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

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工作的质量。一是要对会计报表的补充资料以及附注信息进行完善。结合企业会计报表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预测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企业发展情况,为企业发展规划一个明确的发展前景。通过补充非会计信息以及与企业发展有关的市场环境等资料,提高企业会计报表的整体质量,从而让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更加全面、全方位地了解企业实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相关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时,应综合考虑企业自身情况、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以及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等各种相关要素,保证选取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的合理性。另外,完善会计报表的补充资料以及附注的信息,能够解决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无法全面反映企业信息的问题,有利于相关投资人、管理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整体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二是在会计报表分析中引入现金流指标。现金流指标无论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还是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中引入现金支付保障率或者现金的流动负债比率等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现金的实际流量情况,以此体现企业的短期偿还债务能力,同时,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支付贷款利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偿还到期债务或者支付利息。再如,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引入现金的债务总额比或者现金的偿还比等指标数据,能够更全面、动态地反映企业长期偿债的能力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偿债能力。

5.3 改进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不同的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如果在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工作中生搬硬套地单独应用某一种处理方法,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结果的价值将得不到保障。因此,企业必须优化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首先,在确定会计报表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企业会计报表成果的全面性、系统性,尽量选择与企业经济决策、运营情况相适应的、有效的分析方法。其次,根据实际情况,会计人员可考虑采用多种报表处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工作策略,确保最终的会计报表数据分析结果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最后,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支持下,会计人员获取数据、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企业财务人员借助大数据技术,从公开、可信渠道获得同行业的基准水平数以及同行业内其他有关企业的发展数据,通过同期的横向指标比较,提升会计报表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人员的数据分析效率将大大提升,但这同时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5.4 注重财务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分析工作的实效性,企业应当注重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尤其是国家有关的政策和要求,如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同时,要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数据收集和管理能力等相关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思政教育力度,同时,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氛围,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事实、尊重客观的优良氛围,杜绝虚假做账和腐败等现象,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6 结语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报表分析工作,明确会计报表的内容、方法,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行业特点,对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并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找到正确的解决对策,包括完善内容、改进方法、加强人才培养等,不断提高会计报表分析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报表会计人员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会计报表附注与表外信息问题研究
论会计报表附注及其披露事项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