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牛常见的肝脏疾病与诊断

2023-01-09 16:47刘培青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牛群规模化病症

刘培青

(大同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试验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4)

牛肝脏具有较多功能,衰竭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病,症状复杂程度较高,包括黄疸、鼻部广泛性出血、呼吸困难、脑病、心内膜炎、感光过敏、腹部水肿、共济失调、慢性静脉充血、腹胀、腹水、嗜睡、腹部广泛性出血、轻度及急性腹部疼痛、贫血、体重降低等症状。高产奶牛在产牛犊以后,若是存在脂肪肝类病症,将会有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子宫炎、产乳热、乳固形物减少和酮病等表现,所以要重视规模化养牛中肝脏疾病的诊断。

1 肝脏疾病的诊断

肝脏疾病是特定脏器发生的病症,一旦病症发生,还会导致系统性疾病或者其他器官疾病的产生。在对奶牛检查过程中,若是症状不同,兽医也需要对肝脏疾病的可能性进行考量,以便在发生肝脏病症后,开启有效的肝脏疾病病理学检查。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清酶检查,包括γ-谷氨酸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的检查,也包括血清蛋白和血液学检查,虽然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不能作为确诊结果应用,但有利于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穿刺检查可用于肝腹水的诊断,其对肝脏活检具有积极影响。但是这些检查的花费较高,仅使用于最优价值的个体奶牛比如种牛,在开展规模化牛养殖工作中,肝脏疾病的诊断应该像乳房检查,制定严格检查流程,掌握牛肝脏疾病的情况,以优化诊断效果。

2 常见的肝脏疾病

2.1 肝脓肿该病主要是牛瘤胃壁损伤感染诱发主要表现为:(1)大静脉血栓,常常于牛大静脉途径的隔膜位置形成;(2)破裂后会向大血管之中流入,导致大出血的发生,诱发牛休克或者突然性死亡;(3)破裂后,向腹腔流入,引发急性弥散性腹膜炎。上述表现可导致肝门静脉阻塞,引起腹部腹水或者腹部扩张,但是,该病症会诱发肺血管栓塞的发生,诱发肺脓肿的形成。病症会导致患者疼痛性咳嗽病症的形成,引起呼吸困难,脓肿破裂后会进入患者的血管组织,导致反复性的口腔出血及鼻部出血病症。

2.2 肝脏坏死导致牛肝脏坏死的因素为梭菌属感染引起,其临床主要以共济失调、体重降低、脉搏驰速、嗜睡、食欲降低和体温上升为主要表现,部分情况下可出现牛前腹部疼痛症状表现。黄疸发生时,牛症状会产生一定改变,但是其会辅助牛肝脏坏死病症的诊断。

2.3 胆囊炎胆囊炎病症发生概率较低,诊断难度较高,发病后,可见牛泌乳量降低、食欲下降、黄疸、前腹部不适感和共济失调等表现,部分情况下伴有牛体温升高症状。黄疸病症的形成可能由阻塞性肝脏疾病诱发。

2.4 肝硬化牛肝硬化在青年牛群中发生几率较高,在成年牛群中也可能发生,发病可为个体发病,也可能为牛群群体感染引发。发病后,牛的体重逐渐下降,日渐消瘦,可见贫血和下颌水肿等病症,冬季时,肝硬变会导致牛群慢性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奶牛的产奶能力,所以必须将其与营养性能量缺乏症相区别。若肝吸虫感染较为严重时,便秘发生率高于腹泻。在幼龄吸虫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轻度腹部疼痛,应与金属异物表现相区别。肝吸虫感染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对母牛生育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发病后母牛体重降低,乳汁中的固有成分水平降低,易继发心内膜炎及沙门氏菌病等,细菌可通过肝脏进入患牛的循环系统,引发相关症状表现。对肝吸虫病进行预防,应用抗蠕虫药物以减少肝吸虫数量,降低牛体中虫卵的排出量,并减少吸虫于牛体中的数量。每年要给牛驱虫1~2次,可于春季末或秋季末开展,若螺的分布面积较小可以排除区域中的水分。若螺分布十分广泛,需要对螺进行小面积隔离,可以应用软体动物的杀虫药剂对其作杀灭处理。三苯甲基吗啡属于最有效的杀软体动物药剂。

肝硬化的发生也可能由千里光中毒诱发,千里光中毒以后,病牛的体重会不断降低,部分情况下会产生黄疸,形成脑病和共济失调,最终牛以里急后重为重要表现。脑病将直接导致牛出现头僵直和失明等,会缓慢的向成年牛群中转移,形成铅中毒表现。在规模化牛放牧工作开展中,千里光中毒诱发的还有感官过敏表现。

2.5 其它肝病综合征牛群中,肝脏肿瘤和肝结核病症的发生率较低,肿瘤包括腺癌和淋巴肉瘤病症,脂肪肝在化学中毒和细菌中毒之后极易发生,其主要由于饲养方式不当及饮食不当诱发。体重过大,会诱发脂肪肝综合征。

3 牛肝脏疾病的诱发因素

3.1 环境污染开展规模化牛养殖工作时,由于牛养殖数量较大,且大量粪便物质形成,若是无法妥善处理这些物质,将污染周围生态环境。当前,大量养殖人员缺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养殖场在进行地址选择,建立和功能区域划分过程中,随意性较高,且养殖场的圈舍位置大都在限养区域和禁养区域之中。在进行养殖场划分时,病死动物与养殖区域之间具有较近的隔离区域,各个生产区域之间,缺少独立性的消毒通道,养殖区域之中,混杂了多种养殖圈舍的建造,动物年龄不同,经常开展混群养殖工作。除此以外,养殖场中并未开展废物无害化处理干预,粪便产生后直接丢弃,粪便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致病物质,其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将损伤牛群的肝脏功能。

3.2 饲养管理欠缺科学性大量养殖人员开展规模化牛养殖工作时,看到了其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盲目性的投资。在开展规模化牛养殖产业前,欠缺先进化的牛养殖管理技术。无论是建造养殖场还是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依据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养殖,饲养管理欠缺科学性,直接影响牛群机体抵抗能力。在牛群饲养中,由于饲料种类单一,大都采用粗饲料进行饲养,并添加玉米粉进行喂养,其饲料中的影响价值不足,其与牛群的生长发育需求不相符合,会导致牛增重放缓,影响牛群机体抵抗能力,使得大量牛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水平。此外,饲料的保管和存储存在问题,极易导致饲料质量变化,养殖人员经常应用变质饲料投喂牛群,诱发牛群中毒问题。牛规模化养殖中,由于饲养管理欠缺规范性,极易损伤牛肝脏代谢功能,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

3.3 疫病防控管理欠缺科学合理的肝脏疾病防治,可有效保障牛规模化养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开展规模化牛养殖中,养殖密度较大,牛群活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牛群之间相互接触,极易导致诱发肝脏疾病的病菌传播。一旦肝脏疾病发生,导致大量牛群发生肝脏疾病或者死亡,对养殖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大量养殖人员缺少对肝脏疫病的预防意识,在牛群中发生肝脏疾病以后,其大都采取事后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大量农户无法接受牛群的肝脏疾病监测及疫苗接种,认为只要牛群无症状,牛群是健康的。但是牛群肝脏疾病会存在一定的隐匿性,对牛群健康生长威胁严重,由于养殖密度较高,粪便不能及时清理,圈舍中有毒有害气体大量累积,对牛的消化系统产生刺激,影响肝脏功能,导致各种肝脏疾病的发生。

4 牛肝脏疾病的预防

4.1 适度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牛不是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养殖规模必须从区域环境的承受能力出发,养殖人员的经济承受能力及管辖区域内疫病流行特征开展综合研究后确定。地方政府必须强化畜牧养殖规划,从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出发,规划养殖区域、禁养区域及限养区域,为加快限养区域养殖场向养殖区域养殖场的搬迁工作。在禁养区域内,禁止养殖一切动物。建立规模化养殖场或者对扩大养殖场的规模的过程中,必须由生产环境部门及畜牧部门作出对应申请,开展严格化的质量评估工作,保障各项环境指标符合标准之后才可进行规模化养牛。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完善粪便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不断强化无害化处理粪便的力度,以减少粪便随意排放,降低粪便污染物传播肝脏疫病的可能性。地方政府需要出台扶持和优惠策略,降低购进无害化设施的成本投入量,促进养殖人员圈养积极性,有效降低牛肝脏疾病的发生率。

4.2 科学化养殖管理发展规模化牛养殖产业过程中,必须从牛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划分牛种群,依据不同群体牛的营养需求,科学搭配饲料,保障牛的营养全价均衡,合理添加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在投喂牛群过程中,必须定时、定点、定量投喂,保障饲料整洁新鲜,不可将发霉变质的饲料投喂牛群,以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肝脏疾病发生率。

4.3 强化疫病防控传染性的肝脏疾病会对牛群的健康生长威胁严重,为确保牛群养殖安全,必须构建肝脏疫病防控机制和综合性的防范机制。以提升牛群机体抵抗能力为主要目的,合理安排牛群养殖密度,对圈舍中的污染物及时清理,合理制定卫生消毒机制,切断肝脏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除此以外,必须强化肝脏疾病的诊断工作,把控牛肝脏疫病的发生动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养殖人员能够对牛群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性进行认知,以使其能够主动接种免疫疫苗。根据牛肝脏疫病的发生动态,制定针对性肝脏疾病免疫程序,确保科学合理诊断肝脏疾病,降低肝脏疾病发生率。

5 结束语

规模化养牛工作的开展难度较高,牛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牛群健康生长具有关键作用,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针对性措施,降低牛肝脏疾病的发生概率,提升规模化养牛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牛群规模化病症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青春期病症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