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腹泻的常见病因及防治

2023-01-09 16:47王沧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羔羊母羊病原

王沧南

(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开远市中和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红河 660605)

羔羊因身体结构和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其体质较差和抗病能力较低,容易发生腹泻,如果防治不当,会引起大批量死亡。引起羔羊腹泻的原因较多,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和病原微生物的侵扰引起的,羔羊腹泻病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发病规律,给管理人员防控本病带来一定难度。通常,出生后1~2月龄的羔羊发病率较高,在临床方面表现肠炎、腹泻和脱水等症状,救治措施不当,经过一周会发现死亡现象。目前羔羊腹泻的在羊群中发病率较高,不仅给羊群带来严重损失,还制约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认真分析羔羊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产中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保证羔羊的健康状况。

1 发病原因

羔羊腹泻属于消化道疾病,由于羔羊的消化功能较差,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受到限制,如果营养物质难以消化,容易引起肠道内容物发生腐败或发酵,再加上各种应激因素,或者环境卫生较差,增加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风险,极易造成羔羊感染严重的腹泻。如果母羊营养管理不良、养殖环境条件较差、饲喂管理不当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而卫生消毒不严和饮水不卫生等,给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带来机会,羔羊容易感染病菌而发生腹泻,另外羔羊感染寄生虫病后,也会发生严重的腹泻。

1.1 母羊营养管理不善母羊在怀孕期间营养供给不足或过多,或饲料搭配不当,或羔羊自身发育不完善等原因都属于非传染性因素。通常母羊怀孕期间营养不良,都会降低母羊泌乳量和乳汁,进而威胁到羔羊的生长和肠道健康,羔羊容易发生腹泻病。反之母羊摄入营养过量,虽然母羊泌乳量较多,但是乳汁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新生羔羊难以消化和吸收,进而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1.2 养殖条件差羔羊体质较差、各个系统发育不健全,如果管理不当,会引起羔羊体质下降,给外界病菌入侵创造机会,羔羊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引起肠道黏膜受损而发生腹泻。羔羊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维持机体正常体温,如果环境温度过低,羔羊机体受凉,不仅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容易发生感冒或呼吸道疾病,而且腹部受凉后,肠道消化功能受到抑制,甚至肠道菌群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时圈舍湿度较高或垫料潮湿等情况下,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增加羔羊感染病菌的机会,羔羊胃肠黏膜感染病菌,也会发生腹泻病。

1.3 饲喂管理不当如果给羔羊饲喂粗蛋白或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能消化难消化的饲料,致使羔羊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有的搭配饲喂不合理,或给羔羊频繁更换饲料,致使肠道难以适应营养成分的变化,肠道优势菌群繁殖受到抑制,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而发生腹泻。

1.4 发生应激羔羊出生后会遇到免疫接种、断奶、分群和更换生活环境等应激情况,机体受到应激后产生不良反应,内分泌或新陈代谢紊乱、肠道菌群极易失去平衡,并且羔羊体质下降,这些都会诱发羔羊发生腹泻。

1.5 卫生消毒不严羔羊生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病原能够在环境中大量蓄积,对环境中的土壤、空气、设备、饲喂器具等产生污染,羔羊在饲喂过程中容易采食受到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再加上羔羊养殖场卫生消毒不合格也将会导致病原大规模的传播,因此引发羔羊腹泻。比如养殖场对环境及羊群的消毒不及时,病原会通过舔舐、喂养等环节进入羔羊的体内,由于羔羊各个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尤其是机体的消化和免疫功能较差,无法将机体内的病原有效杀灭,促使病原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造成肠道黏膜损伤,引发羔羊腹泻病。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给外界病原的繁殖提供场所,羔羊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而发生传染性腹泻。

1.6 饮水不卫生一些养殖场管理比较粗放,羔羊使用的水槽没有定期清洗和消毒,或者水槽中饮水放置时间过长,外界昆虫容易在水中产卵,羔羊饮用到受到污染的饮水而容易发生腹泻。尤其是放牧饲养时,羔羊饮用到池塘、水沟内的死水,肠道黏膜极易感染病菌而发生腹泻。另外给羔羊饮用冰冻水,肠道会受到冷应激或产生不良反应,蠕动加速、难充分消化和吸收饲料,进而发生腹泻。

1.7 感染寄生虫病羊群属于草食动物,需要大量的饲草营养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要,而饲草中容易携带寄生虫虫卵被羔羊摄入机体而感染发病。另外母羊感染寄生虫病后,可以通过粪便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虫卵,对羊体表、饲料或饮水产生污染,羔羊通过舔舐或采食受到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后,就会感染寄生虫病。一般肠道寄生虫都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严重损害,引起严重的腹泻症状。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母羊营养管理母羊怀孕期间需要根据母羊体况来合理饲喂,如果母羊膘情较差需要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促使母羊和胚胎发育良好,并且在哺乳期能够分泌更多优质的母乳。如果母羊膘情过肥,应该适当增加粗饲料的饲喂量,让母羊维持适中的体况,避免母羊分娩羔羊后,分泌乳汁中含有的蛋白质或脂肪过高,不利于羔羊的消化和吸收。

2.2 帮助羔羊尽早吃足母乳在羔羊出生后要人工辅助其尽快吸吮足够的初乳,初乳中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球蛋白,能够尽快提升羔羊体质和免疫力,大大降低羔羊感染腹泻病的几率。对一胎双羔或多羔、母羊母乳不足的情况,需要给羔羊尽快寻找代乳母羊,并且分开喂养,促使羔羊都能吸吮足够的初乳。也可以提前采集其它母羊的初乳冷藏起来,在羔羊出生后喂给羔羊。

2.3 科学饲喂羔羊在羔羊14~20日龄时,训练羔羊采食饲料,有利于增强羔羊消化功能,并且通过引导羔羊采食,促使羔羊肠道逐渐适应营养成分的改变,避免营养改变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发生。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定时定点饲喂羔羊,并且训练羔羊定点采食、饮水和休息,方便今后管理和提高羔羊体质。

严把饲料关,选择优质饲料原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或劣质饲料,在饲喂之前将料槽中剩余饲料清理出来,饲喂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饲料性状和颜色,一旦发现霉变或变质饲料立即停止使用。这样可以避免羔羊摄入霉菌毒素而发生腹泻。有条件的需要将饲草进行晾晒,能够有效杀灭饲草中存活的病菌或虫卵,有利于预防羔羊感染寄生虫病。

2.4 加强养殖环境消毒首先在母羊分娩前需要将产房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使用2~3种类型不同的药物进行消毒,有条件的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保证消毒效果达标。在羔羊出生后,每次哺乳前应该将母乳乳头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羔羊出生后就受到病菌感染。根据养殖场人员配备情况,建立可行的卫生消毒程序,每周定期对羔羊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在羔羊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圈舍粪便,并且将粪便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菌扩散或蔓延的机会。

同时在消毒处理过程中应重视消杀效果,一般羔羊受到病菌感染后容易发生腹泻,如果能够将环境中存活的病菌彻底杀灭,对预防羔羊腹泻非常有帮助。一些病菌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抵抗力较差,使用常用的消毒药物都可以将病菌很好地灭活。生产中选用火碱溶液对圈舍地面、厂区道路等进行消毒,使用氯制剂或百毒杀带羊喷雾消毒,使用高锰酸钾对料槽或水槽进行浸泡消毒。还可以结合高温消毒,将一些不容易清洗和消毒的器具,放在60℃的温水浸泡10min洗净给消毒。另外可以将一些设备进行紫外线消毒,能够很快将携带的病菌杀灭。要根据不同的物品或用具,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无论在日常生产中还是羔羊发生腹泻病后,都能够通过严格消毒,防控疾病发生扩散或蔓延。

2.5 加强饮水管理羔羊的饮水管理非常重要,因为饮水不足会明显降低羔羊食欲,并且影响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必须供给羔羊充足的饮水,在饲喂之前先添加适量的饮水,并且定期清洗和消毒水槽,避免饮水受到污染。在放牧饲养过程中,严禁羔羊使用水沟死水,避免机体摄入病原微生物而感染腹泻病。

2.6 减少应激羔羊自身体质弱小,对各种应激情况比较敏感,生产中需要时刻关注外界环境变化,给羔羊提高温暖和干燥的生活环境,避免温度突变给羔羊带来的应激反应。随着羔羊生长及时分群管理,保证饲养密度合理,减少羔羊之间发生争抢现象。饲养人员尽量固定下来,操作程序固定,动作轻缓,减少噪音和生人给羔羊造成的应激。在羔羊发生应激情况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C,有利于缓解应激给羔羊造成的不良影响。

2.7 做好驱虫工作羔羊感染球虫病或蛔虫病等寄生虫病后,都会对肠道黏膜产生严重损害,致使羔羊发生严重的腹泻症状,甚至粪便中还会携带血液。临床方面需要结合寄生虫生活习性和发病季节,提前做好驱虫工作,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驱虫药物进行预防。

2.8 药物预防在羔羊出生后,为了预防羔羊感染腹泻,不仅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来提高羔羊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可在羔羊易发腹泻的阶段或季节,采用药物拌料预防。例如在羔羊出生第一天,可以给羔羊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按0.1mL/kg.bw使用,在羔羊3日龄、7日龄和20日龄分别注射1次土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分别为1.5mL/kg.bw、2mL/kg.bw和2mL/kg.bw。可有效预防羔羊传染性腹泻。还可在羔羊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或微生态制剂,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避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为了提高羔羊体质,还需要适当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喂量,能够增强羔羊抵御病菌的能力,降低羔羊发病率。

2.9 治疗方法饲养人员需要提高责任心,每天认真观察羔羊行为和精神状况,一旦发现腹泻症状,需要认真查找发病原因,如果是由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需要改善羔羊生活环境、供给容易消化的饲料、减缓应激、保持圈舍干净温暖等,这样可以提高羔羊体质和起到辅助治疗的良好作用。针对细菌引起的腹泻,给羔羊注射土霉素注射液,1.5~2mL/kg.bw,1次/d,连用3d,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羔羊感染痢疾,需要给羔羊注射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2~5mL/只,治疗效果很好。

3 小结

日常生产中需要加强母羊营养管理,根据母羊体况合理饲喂,维持母羊适中膘情,为羔羊健壮身体提供优质母乳。羔羊出生后尽快帮助其吸吮足够的母羊,提供温暖干净的生活环境,安排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饲养人员来管理羔羊,减少各种应激,提高羔羊体质和抗病力,增强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同时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加强环境消毒,做好驱虫工作,避免羔羊发生传染性腹泻。一旦羔羊发生腹泻病后,需要认真查找原因,改善羔羊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来治疗,确保羔羊 够得到及时的治疗,降低羔羊腹泻带来的危害。

猜你喜欢
羔羊母羊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初生羔羊窒息症状的原因与防治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