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难点和建议

2023-01-09 16:47吴志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猪瘟疫病养殖场

吴志清

(安徽宿松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 宿松 246500)

非洲猪瘟病毒的出现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018年传入我国并在国内各省市快速传播,对生猪市场的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虽然该病在全世界已经流行100年,但仍没有特效药物和可供防疫用的疫苗,因此,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前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该病是传入我国的新病,在防控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难点,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防控的重要任务。

1 防控现状

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烧、发绀、内脏大出血、呼吸道症状和某些疾病后的一些神经症状。生猪一旦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无论是否成年其致死率都非常高。这种病毒最早起源与肯尼亚地区。现在它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向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不断流传。该病毒2018年传入我国,在许多省市蔓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现阶段,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且也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明确重点防范的13种外来病之一。近年来,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我国发布了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继而对非洲猪瘟防治工作进行有效防控。由于疫情暴发给国内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还引起了社会恐慌。所以,现阶段,各养殖区积极应对疫情,使其获得了有效控制,封锁的疫区也逐渐解封。经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和对疫情发展趋势的有效管控,使生猪销售市场逐渐恢复了正常状态。但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性较强,还可能出现反复感染现象,需要增强疫病防控工作的力度。

2 防控存在的问题

2.1 病毒传播方式多,传染性强非洲猪瘟病毒的宿主是猪和野猪,但感染猪及分泌物、排泄物和一些体液是传染源,非洲猪瘟还可通过寄生虫(蜱)传播,且传播速度快。虽然现阶段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不断提高,饲喂工作更加科学,但依然存在用泔水喂猪的情况,由饲喂不科学导致发生的非洲猪瘟约占全部疫情的34%。所以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难度比较高。

2.2 复杂的生猪流通渠道由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导致生猪感染非洲猪瘟约占19%。生猪的销售和运输渠道比较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交通方式日渐丰富,村落交错纵横,人员来往密切。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调运工作日益频繁,生猪运输十分频繁,同时运输过程中,由于涉及的面积广、数量多,因此管控难度也很大,这也是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另外,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也是现阶段疫情扩散的最主要方式,约占46%。部分病例是运输不规范造成的,在运输过程中接触到了携带病毒的动物或人,且运输车辆未做好消毒工作等,均容易导致非洲猪瘟发生。

2.3 养殖户防控意识薄弱饲养管理手段是预防非洲猪瘟病毒扩散的重要环节,大部分饲养人员缺乏防控意识和专业性的防控技巧,因此在发生非洲猪瘟时,不能及时上报并寻求相关防疫部门的帮助。对无治疗价值的生猪也没有紧急扑杀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反而为了减少损失,低价出售,给非洲猪瘟的蔓延和食品安全工作造成了较大打击。部分生猪养殖场缺乏防疫场所,在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的过程中,过于敷衍了事,未能科学有效的防控疫病,降低养殖损失。

2.4 缺乏专业的兽医技术队伍我国畜牧业发展场所主要以乡镇为主,现在很多兽医站缺乏专业型人才,在人员配置上也不完善,并且呈现人员老化严重的现象;兽医人员退休后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很多非专业的人员占用专业人员编制,在疫情发生时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同时,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防疫设施也不够完善,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 防控建议

3.1 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各环节疫情防控目前,国内尚未研制出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对该病主要采取综合性防控,需要联合当地的动物疫病防控部门等构建系统化的防疫机制,且各部门之间要有效配合,明确管理职责,加强信息交流。此外,对大型的养殖场和屠宰场等要采取运输登记等方式,从根源上避免病毒的入侵,严禁把感染病猪屠宰后销售到市场中,同时要避免从患病地区引进种猪,以降低病毒感染和传播的可能性。

3.2 做好生猪引种和调运工作生猪养殖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和做好引种工作。由于生猪流通渠道日趋复杂,且导致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几率升高。为避免该问题的出现,养殖场一定要规范引种工作。

(1)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依靠人工授精等技术形式,做好仔猪的繁育工作。必须引种时,严禁从疫区引种,求落实好检疫工作。养殖场在引种前,应强化引种管理,对种源做好考察,全面掌握种源地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情况,保证种源地无疫情出现。明确引种场的种猪养殖、经营和防疫情况等,查验各种手续是否完善。运输过程中,要做好管理,所用运输车必须经过高温冲洗消毒。应从较近区域引种,最大程度缩短运送时间。做好运输线路优化,尽量不进服务区休息,不接触其他人或动物。

(2)加强引入猪的隔离管理,非洲猪瘟有4~19d潜伏期,可在隔离后确定无疫情传播可能之后,再进入养殖场进行饲养。将其安排在相对独立、隔离条件好、与猪场保持一定距离的区域进行隔离饲养,确定没有疫情后,要经过消毒、驱虫、免疫等处理后,才能够进入养殖场进行饲养。

(3)一定要做好运载车辆的管理。要不断完善消毒工艺,提高消毒质量。车辆运输前后,均需要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将车内残留的生猪粪便、血、饲料残渣等污染物,进行彻底清除和消毒,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晾干后喷洒消毒液。运输人员也应该进入到消毒通道进行消毒。

(4)养殖场需采取封闭式的养殖方式,外来人员、动物、车辆等,一律禁止进入养殖场,必要时需做好彻底的消毒后才可以进场。养殖场也应不断完善消毒设施,在进出口设置消毒设备,严格执行出入场管理流程,最大程度降低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几率。

3.3 加强对养殖户的专业培训养殖户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场的管理,为提高非洲猪瘟防控效果。这时就需要发挥相关防疫部门的作用,落实好宣传培训工作。首先,要加大对非洲猪瘟的宣传力度,使得更多养殖人员意识到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加强防疫宣传,降低疫病发生几率,并有效防控疫病。新时期,除了运用各种传统方式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外,还需对各种先进宣传技术做好应用。在做好宣传讲座、宣传页分发之外,还可依靠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方式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养殖人员推送先进的防疫知识与技术,帮助其充分地掌握相关技术,并将技术应用于实践当中,积极应对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难题。

3.4 科学饲养和净化环境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时,针对病毒传播方式多样,传染性强的特征,一定要为生猪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更好保护易感猪,清除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猪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清除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

(1)要强化饲养管理手段,严禁给生猪喂食过期的饲料,要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安全性,提高生猪的疾病抵抗能力;在饲养时,需要对猪饲料进行高温杀菌,没有经过高温杀毒的食物不适合猪吃,很容易造成其出现腹泻或感染,造成抵抗力降低。因此,要结合生猪生长需求,为其提供充足且营养丰富的饲料,满足生猪实际生长所需,增强其免疫力。还可在生猪的食物中掺入一些维生素、电解多维、中草药等,增强生猪抵抗力,促进其更好的生长。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和胃健脾、化湿利水、补气养血、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等作用,可促进机体免疫细胞的产生,更好地抵御疫病的发生。另外,饲喂工作还应该定时定量进行,避免生猪过饥或过饱,不利于其正常生长。不要突然更换饲料,更换时应注意循序渐进,给生猪一个适应的过程,避免对其生长造成不良应激。要妥善保存饲料,以免对饲料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2)要定期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及时消灭环境中的病菌,为生猪生长提供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综合具体的养殖状况,制定相关的免疫消毒机制,做好消毒清洁工作。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运输车辆,进出养殖场均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流行的高峰期,更需要加强消毒工作,保证消毒工作及时、彻底。另外,需定期驱除圈舍中的蚊虫、苍蝇和老鼠等,避免其导致非洲猪瘟疫情传染几率上升。

(3)要控制好养殖密度,保证生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避免长期密切接触导致疫病传播几率升高。保证圈舍中温度湿度合理,定期做好通风工作,保证圈舍中空气流通,避免环境差、有刺激性气味,为生猪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夏季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冬季注意保暖防寒,科学控制好通风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4)还应该加强免疫,做好免疫工作,提高生猪的免疫力,促进其更好地抵御疫病侵袭。养殖场应结合养殖实际和疫情的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接种制度,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为所有生猪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接种档案,保障生猪养殖场可以规范接种,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提高接种质量,预防各种疫病,增强免疫力。

4 结语

非洲猪瘟的传入对我国养殖工作造成非常大的打击,综合性防控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和引发的损失。需相关防疫人员重视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难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养殖工作的发展,降低非洲猪瘟可能对养殖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猪瘟疫病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