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的抗体检测及综合防控措施

2023-01-09 16:47杨文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猪群均值猪瘟

杨文春

(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资阳 642352)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导致母猪流产、少仔、死胎、畸形胎等症状的主因,例如,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等都会导致猪出现繁殖障碍,做好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疾病特点的研究,定期开展好猪场抗体水平检测,获得全面、准确的检测数据,可以掌握猪群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抗体水平,结合检测数据来制定防控方案,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对保障猪场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1 主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1.1 猪瘟规模化养殖场出现猪瘟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急性发热具有高传染性的疾病,而低毒力毒株引起的猪瘟是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猪瘟病毒为黄病毒科,病猪及带病毒猪是传染源,最急性猪瘟病程在5d以内,患病初期会使猪皮肤充血,后期以出血变化为主要特征,致死率高达90%~100%,低毒力毒株会导致为温和型猪瘟,会使母猪出现流产等繁殖障碍,会带来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也称“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会给养猪行业造成严重危害,也会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仔猪出现呼吸综合征,种猪繁殖性能变差,为接触性疾病,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均可成为传染媒介,剖检以局限性间质肺炎为特征。该病具有较快的传播特性,很多国家和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均存在,导致我国养猪场出现高热和繁殖障碍的多来自于该病。

1.3 猪伪狂犬病该病会导致母猪流产或死胎,致病基因为线状双股DNA,具有高接触隐性感染特征。病毒的抵抗力比较强,很多物种均会被感染,有着很高的致死率。仔猪感染病毒会呈现显著症状,具有很高的致死率,种猪感染死亡率较低,临床症状要比仔猪轻,存在着排便困难等症状,成年猪感染为隐性特征,很多可以痊愈。病毒感染怀孕一个半月母猪,会导致繁殖障碍,会出现死胎、流产或分娩延迟,病毒感染怀孕后期母猪会产出体弱仔猪,产出后会存在典型神经症状而致死。

1.4 猪圆环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的基因为单链DNA,可进行水平或垂直传播,可导致仔猪或青年猪发病。该病毒有无致病和强致病两种类型,猪感染病毒后的症状差异性大,断奶仔猪呈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对养殖产业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1.5 猪细小病毒病猪细小病毒为小DNA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较多,发病特征与其它病症较为相以,诊断起来较为困难。会使初产母猪流产、不孕、弱仔等,仔猪出现皮肤炎症、腹泻等症状,其它类型猪感染后并不存在症状,该病毒在我国很多养猪场流行,会给养猪业带来很大损失。

2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的抗体检测及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采用ELISA试剂盒用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抗体检测,根据规定要求进行存储,确保试剂在有效期内。仪 器 为2.5μL、10μL、20μL、200μL和1000μL移液器,枪头与酶标仪为常十几个设备。共采集2363份猪血液样品,其中,1284份母猪血清样品,1079份仔猪血清样品。

2.1.2 方法

(1)猪瘟病毒抗体检测 试验操作按说明书要求开展,结果满足如下要求为有效:1)阴性对照OD450均值≤0.20;2)阳性对照均值OD450≥0.80。根据如下计算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1)阳性。样品OD450≥3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2)可疑。3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样品OD450≥0.25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再采用双孔复试。如果均为阳性则判定血清抗体为阳性,如果两孔阴性则判定抗体阴性;3)阴性。样品OD450<0.25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则判定为抗体阴性。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抗体检测 试验操作按说明书要求开展,结果满足如下要求为有效:1)阴性对照OD450均值≤0.20;2)阳性对照均值OD450≥0.80。根据如下计算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1)阳性。样品OD450≥0.3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2)可疑。0.3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样品OD450≥0.25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再采用双孔复试。如果均为阳性则判定血清抗体为阳性,如果两孔阴性则判定抗体阴性;3)阴性。样品OD450<0.25倍阳性对照均值OD450,则判定为抗体阴性。

(3)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 试验操作按说明书要求开展,结果满足如下要求为有效:1)阴性对照OD450均值≤0.15;2)阳性对照均值OD450≥0.60。临界值为0.25倍阳性OD450。

根据如下计算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1)阳性。临界值>被检样品OD450;2)初试阳性。被检样品OD450≥临界值;3)双孔复测初试阳性样品,如果一孔或两孔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两孔都为阴性则判定为阴性。

(4)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检测 试验操作按说明书要求开展,NC-PC≥0.30则为有效,如果试验结果无效要对试验操作是否正确进行核对,严格以操作说明书作为指导进行重复试验。对样品S/N数值进行分析判定,确定抗原成分抗体的存在,如果S/N数值≤0.60,可认为抗体为阳性,阳性确定需要进行两次重复试验;如果S/N数值≥0.60,则认为试验结果为可疑,要进行再次采样与抗体检测;如果S/N数值≥0.70,则认为抗体检测为阴性。

(5)猪细小病毒抗体检测 试验操作按说明书要求开展,结果满足如下要求为有效:阳性对照均值OD450≥0.50、阴性对照均值OD450≤0.20。被检样品OD450≥0.2倍阳性血清均值+0.8倍阴性血清均值,则将试验结果判定为阳性,相反为阴性。

2.2 结果猪瘟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实验结果中,仔猪血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为78.94%、76.8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实验中,仔猪血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75.33%、78.40%;猪伪狂犬病血清抗体实验中,仔猪血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79.73%、81.37%;猪细小病毒血清抗体实验中,仔猪血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76.33%、82.19%。

2.3 讨论检测结果符合血清抗体相关标准合格率在70%的要求,繁殖障碍疾病整体免疫效果较好,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对养殖场猪群繁殖障碍传染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3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3.1 做好猪场选址与规划,科学开展日常饲养管理

养猪场场址规划与选址,对预防传染病流行起到重要作用。新建养猪场需要远离交通道路,尽量选在山地且高于公路平面的区域进行建设,规划与建设时应该考虑到疾病防控要求,合理设置不同饲养阶段猪舍的距离,在确保饲养与生产需要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传染病防控的要求。猪舍设计要满足卫生消毒需要,安装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装置,对母猪流产物进行消毒与处理,作好灭蚊杀鼠等工作,为猪创造干净卫生的环境。科学开展猪场日常管理也是防控传染病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需要为养殖猪提供卫生、适口的饲料,保证猪健康成长对营养的需要,确保猪群具有较好的免疫力。

3.2 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防控措施选择优良的种猪和母猪,确定种猪群数量,是开展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引进卫生健康的种猪方可保证产出优良仔猪,确定和引进种猪类型要结合所在区域或该类猪传染病流行情况,不可以随意引进种猪而带入病毒,造成大范围猪感染事件。新进猪需要做好隔离检疫及消毒杀菌工作,隔离期过后经检疫确定为阻性才能正确转入养殖区域。不同阶段的养殖猪不可以混养,采取全进全进的防控策略,避免病原在养殖场内持续感染。

3.3 采用药物减小继发感染猪群感染病毒会使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继发性感染,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药物,例如,广谱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等,拌入饲料或掺入饮水中来投食。为避免仔猪感染发病,可将药物涂抹哺乳期母猪乳头部位,仔猪吮乳时可将药物带入体内,可有效地保护仔猪免受病毒侵害。

3.4 做好免疫检测和疾病预防工作实时了解猪群免疫情况是进行繁殖障碍病毒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措施,应该结合养猪场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定期开展猪群免疫检测工作,进一步提升免疫能力,合理选取免疫时机来对仔猪母源抗体进行人工干扰。要选择具有资质的疫苗厂家,确保疫苗的有效性,疫苗在运输与保存时应该控制好温度,避免受到温度影响而失效,可以起到较好的免疫效果。比如,采用具备效用的疫苗可以提升猪群特异性免疫力,有利于降低猪瘟发生概率。采用猪瘟疫苗或三联苗来进行免疫,对猪瘟疫情严重的养殖场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对疫情进行有效防控。为避免出现猪蓝耳病,需要定期检测猪群感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

3.5 及时处理病原阳性猪,净化种猪定期做好猪群抗体水平检测工作,对检测呈现出阳性的猪及时进行淘汰处理,确保猪群不携带病毒且可以繁殖健康特征的猪群后代。开展猪群净化是一项系统性强且持续繁重的工作,种猪群净化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还需要做好检疫、引种、繁殖等工作,确保养殖区域内的猪群无序流动,科学开展各项饲养管理工作,将多项措施进行结合并持续改进防控手段,方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处理效果。

4 结语

繁殖障碍性病毒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变弱、仔猪成活率下降,会对养猪场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某些猪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疫苗免疫等工作开展的不扎实,没有进行合适免疫或免疫失败,会导致传染病流行,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现象增多,再受到病毒毒株变异,使得传染病防控与治疗的难度更大,多种疫病发次频次与严重程度也有所增加,繁殖障碍病毒防控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对我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造成威胁。

导致猪群繁殖障碍的疾病较多,病原体导致的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应该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根根猪仔群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地的饲养管理制度,确保饲料具有营养价值和营养的均衡,可以为仔猪生长和正常免疫力提供保证,避免被病毒感染。做好消毒灭杀和种猪引进等工作,确保养猪场内的生物安全,定期对猪舍、工具等进行消毒,净化种猪群体。对监测发现存在可疑症状的猪,需要及时进行隔离与处理,发现存在可疑病情应该对症治疗,为确保猪可以尽快恢复健康,应该在饲料中辅加VC和葡萄糖等,采用对致毒株敏感的广谱抗生素,减小病猪死亡率。做好繁殖障碍病毒的防治工作,作好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避免多种病原感染引起的影响,定期开展猪群病毒抗体工作。做好母猪产仔、仔猪成活率等评价工作,为制定综合措施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猪群均值猪瘟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