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商业建筑研究
——以定西万达为例

2023-01-09 01:12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中庭建筑设计商业

贺 璟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商业建筑自身形态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与西方国家相较成熟度不足,在国内商业建筑设计中,仍存在部分非理性成分,基于市场经济过渡发展时期,商业建筑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应从客观层面展开分析,积极明晰地域文化和商业建筑两者关系,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做好商业建筑各细节设计,以确保其可直观凸显地域文化精髓,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

1 项目概况及建筑设计思路分析

该项目位于甘肃定西市,整个建筑总面积为113 400 m2,公共区域装修总面积22 716 m2,其主要涵盖步行街入口、公共通道、连廊、中庭等设计工作。结合该项目实际状况,定西地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等,故整体设计思路为充分汲取当地地形的自然元素,创设现代、休闲且充盈自然气息的商业空间。作为定西第一座万达广场,与其他商业综合体形成鲜明的比对,具有相应的标志性。正式设计过程中,需积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思想,基于应用者层面不断完善功能,促使其与美进行融合,以使用中的体验为最高指导,创设良好的购物环境,吸引广大消费者,促进经济良好发展。

2 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内涵分析

针对地域文化而言,从广义层面分析其主要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内,人们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通过脑力、体力创造的,并不断在实践中积累和沉淀、发展及升华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其主要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真实地呈现当地区域内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及艺术水平等各细节层面。从狭义层面分析其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不同区域因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性,以及人们应用、改造环境的时间、方式不同,形成形态迥异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长时间的结晶,是地域文化处于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充分展示,其主要是自发形成,满足社会物质功能要求,充分展示人们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心理需求等,呈现隐含于其中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域建筑。同时,地域建筑及其产生的地域建筑环境一经形成,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心理,构建新文化情境。

3 基于地域文化的商业建筑设计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的商业建筑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实践中需积极考量各方面因素,结合定西万达广场商业建筑而言,实际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关键,主要涵盖主动线与功能区保持连接畅通,主动线与出入口、消防通道连接顺畅,主动线与主力店顺畅衔接,整个布设脉络较为简洁、清晰,内部宽度适宜,确保人流通畅,避免产生死角。项目进行初期规划设计阶段,应系统性分析项目所在城市原有肌理、文脉等,确定新建建筑与两者关联性。在遵循原有城市文脉原则下,从整体层面控制新建建筑,并合理布设相应的交通,最终确定其与周围道路关系,保证与周围环境共存的和谐性。结合该区域内地形分析,双首层的设计形式,在为建筑自身增添特色的同时,也成了室内空间的亮点,商业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3.1 入口

商业中心核心空间之一是入口空间,其是整个商业中心标志,作为引导消费者重要通道,以及引领视觉核心。入口作为沟通购物中心内外空间的关键通道,是购物中心为广大消费者创设的首要体验,高质量的入口设计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为内部经济发展创设条件。为促使整个动线设计更具合理性,满足商业基本逻辑,对整个主入口原有空间做好适当的优化和调整,改善局部洞口平台,可进一步增强商铺的可见性。第一,主入口。设计该商业建筑入口时,积极引入“谷”的理念,将其连接桥与洞口关系做好调整,构建类似山谷的空间关系,进一步变更整个转角倒角的半径,促使自动扶梯口动线更具顺畅性;取消原有蓝色区域内连桥楼板,存留相应的梁,并处于蓝色设计玻璃连桥,确保主入口得以扩展,确保人们视野更广阔。第二,中庭。其属于公共通道的核心构成,充分考量商业建筑自身角色定位,借力多元化的色彩和材质应用,确保与整个角色定位相匹配,处于统一中进行变化,呈现多元化的风格,为顾客提供更多视觉新鲜感,减少视觉和心理疲劳感。

3.2 中庭

中庭是商业建筑内吸引广大消费者的重要区域,其自身具备视线引导、休息、展示等功能外,还作为重要的空间指标。商业建筑内部包含多个中庭时,建筑设计方面尽量促使各中庭的形状、高度存在差异性,装修设计时应与地景设施做好配合设计,确保不同中庭拥有自身的主题和特色,有助于购物者精准辨识,将其视为空间指标,并处于整个空间内确定相应的定位。水平动线正式布局规划中,需积极掌握易产生死角的部位布设垂直通道,进一步消除死角,若处于水平动线设计中,必须产生射线,增设相应的垂直通道,且呈现个性化,进一步提高商铺可达性。第一,转角中庭。转角中庭作为商业建筑内部核心构成,将其设计中以“崖”为核心理念,将转角中庭空口部位实际空间形式与右侧端头的冷区功能需求进行深层次融合,设计相应强制性动线,动态化优化和调整建筑设计内商铺、步行街空间形式,逐步将人流动线有效引入外环,为冷区增加人流量,有效形成垂直错落的特殊风貌,第二,端头。应积极变更端头空间实际形态,内部增设休息区和空中连桥。

3.3 空间

万达广场商业空间设计,主要沿用步行街联合采光天井的形态,针对该商业建筑而言,最为关键的空间主要包含圆中庭、椭圆中庭,处于该设计活动实施中,尝试突破原有的空间形式。商业建筑设计中,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不仅停留在街道、广场整体布局层面,且以建筑空间多元化层次变更,形成商业中心内外良好互动,有助于增强商业场所与城市空间交流。若购物中心难以精准确定自身位置,便会无法掌握方向,影响整个消费者购物体验感。具体设计过程中,选用大量弧形线条和不规则的空间融合,显著强化消费者位置感,形成具有记忆点的目标空间。第一,椭圆中庭。椭圆中庭是商业建筑空间关键节点,设计中应合理、科学选用装饰材料,形成与主题相吻合的装饰成效(图1)。第二,圆中庭。定西地理位置处于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衔接部位,河谷川地、台地交错纵横,应积极变更圆中庭与直街衔接成桥的形状,通过选用材料、灯光造型等合理衔接的方法,呈现更具动感的川谷河流,促使空间更具丰富性。

图1 椭圆中庭效果图

3.4 空间艺术性与景观、功能融合

综合性考量整个商业建筑规模较大,整个商业街长度较长,显著增加购物者心理负担,不同程度地影响客流购物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此类状况,处于街区布设互动装置、景观节点,拉进消费者内心距离,可为其创设良好的视觉体验感,增加其逛街的兴趣。同时,处于次通道或商场冷区域布设功能节点,主要涵盖休息室、服务室和卫生间等,不占用主通道空间,解决冷区人流难以到达的问题。如卫生间深化设计中,为老年群体、残疾人员卫生间需布设坐便设备外,剩余均选取蹲便器,综合性考量西北区域内水质碱性较大,内部含有杂质较大,冲水系统选取脚踩式避免人手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增设相应母婴室、顾客随身物品放置区域,全部功能需求与装修材质、饰面造型深层次融合,充分感知和体验舒适便捷功能的基础上,仍可被空间环境吸引。

3.5 空间氛围感创造和材质选取

商业建筑内部氛围和环境的创设,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创设独特化、个性化的特色空间,当下人们更注重商业体验感,并非是特殊业态带来的特殊刺激,更为关键的是整体商业空间为人们带来的体验感。舒适、愉悦且特色的空间,有必要合理布设室内空间尺度和节奏,充分考量商业建筑特征和规律,有目的性做好设计工作,实现挽留更多人流的目标。定西处于西北区域,积极结合该区域内特色,展示自然、清新的成效,符合经济、耐久性较佳等要求,是材质选取的重点。灯光是营造和渲染氛围的重要构成,在室内装饰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公共通道内布设相应的灯光,构成流动的线形光影成效,显著强化空间内趣味性和导向性,确保整个通道方向更具明确性、层次感。万达广场空间设计中,选取合理的材质和色彩呈现表达,联合灯光的渲染和营造,创设优美、间接的环境氛围,确保空间设计满足主题,获取较佳的设计成效。

3.6 导向标识的设计

针对大型商业空间而言,导向标识自身作用十分关键,其为人们行为的产生做以指导,以图形、文字、符号等方式进行规划组合,构建完善的空间信息体系,进而解决人找路、人找空间的问题。同时,导视系统也是构建于空间整体规划布局中,始终以应用者心理、生理体验感为核心出发点,处于空间内部创设较佳的体验感,最为关键的目标是为应用者创设亲切、舒适的空间意向。万达广场作为定西最具标志性的商业空间,其导视系统要求应具备完整性,主要包含环境导识、地下停车场导识、商业空间导识,对形式、材质做好创新,为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积极融入数字化元素,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4 提高基于地域文化的商业建筑设计水平措施

始终以地域文化为核心导向,充分融入多方面元素,合理做好商业建筑整体设计工作,为积极提升商业建筑设计水平,有必要选取有效的措施,包含以下几方面:

(1)实现城市环境和谐发展。一方面,文化认同。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商业建筑逐步从原有大体量、大规模建设,逐步强调文化品质,应满足当地区域文化精神客观需求,充分展示建筑物自身个性化和特色化。从城市环境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与消费者形成内心思想共鸣,选取合理方式传输精神,显著增强消费者对环境认同感。另一方面,整体性。商业建筑整体结构与城市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城市空间格局做好设计,保证其与城市更具和谐性。

(2)始终以创造商业活动为核心。商业建筑设计应积极注重三方面内容:其一,多样性。商业建筑不仅是现代人们的消费场所,更是休闲娱乐区域。通过建筑群体创设空间序列,构建多元化格局,体现多样化形态商业建筑。其二,可达性。可达性直接影响空间活力,外部交通组织具有便捷性、通畅性;车行系统保证货流与客流的畅通;步行人流系统组织畅通,是商业建筑经济繁荣昌盛必备要素。其三,开放性。开放式商业建筑促使消费者与自然接触机会增多,其开放性体现在布设多个室外、廊道等过渡空间上,街道间相互贯通,连续且更具灵活性。

(3)注重人性化休闲体验。一方面,参与性。商业建筑作为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场所,更是促进社会交往的空间,为实现更多活动创设较佳的交流环境,促使商业建筑吸引更多群体。商业建筑环境设计中,应综合性考量人们多种消费需求,设计复合性空间,不仅有助于确保空间灵活性,而且实现其最大化应用。另一方面,舒适性。舒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尺度。人们在商业建筑内步行舒适感十分重要,应合理把控其宽度,满足消费者步行和回游需求,根据人们行为及心理特征,确定合适的步行长度,创设舒适的空间。②气候调节。由于商业建筑内人流量较大,舒适的气候是挽留更多消费者重要举措,可根据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实现内部气候适宜性。

5 结束语

商业建筑自身形式不断创新改革,为确保其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需求,应积极掌握地域文化内涵,综合性考量多方面因素,积极掌握商业建筑设计关键点和原则,从多视角做好设计工作,确保其注重消费体验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空间,进而更好地拉动区域内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中庭建筑设计商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十五夜①望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高层建筑中庭的防火及防排烟设计分析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