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施工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2023-01-11 02:41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35期
关键词:成本施工企业

李 汉 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完善,房地产以及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上下游相关行业也经历了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充分享受了时代红利。在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国整体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国家层面对房地产业逐步规范和约束,住宅类民用建筑投资增速放缓,以传统房建为主体的施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如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并且发挥传统施工企业的生产潜力,创造经济价值,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是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施工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近三十年高速发展期,建筑施工企业作为重要上游供应商,也在其间顺势而为。根据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在1978年的时候建筑施工的产值就已经达到了138亿元,发展至2014年,产值已经超过了38 000亿元。但是经过这一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建筑施工企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波动,产值产生了下滑的趋势,截止到2021年末,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值在40 000亿元左右,涨幅相对较小,甚至在2020年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施工行业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剩余劳动力的接纳程度也比较高,解决了社会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稳定了社会的发展[1]。总的来说,施工企业立足于自身的特征和优势,突出了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有效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随意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环境的变化,加上近年以来此起彼伏的新冠疫情干扰,尤其是房地产受债务风险控制整体下行,施工行业也将面临发展的拐点,技术投入不足、项目模式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对企业的经济现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施工企业可以快速的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在变局中生存下来,努力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施工企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不完善

除少数标杆企业外,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状况,即规模大而质量低、业务分散无重点,粗放经营,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施工企业在自身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其内部的管理水平却未能同步提升或改进。首先,员工职责分配不当或部门职责不清,容易出现工作多寡不均,挫伤员工积极性。例如,员工的岗位设置过粗,胡子眉毛一把抓,表面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营运成本,实则增加了内控风险,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容易出现人力资源流失;部门职责存在交叉或缺失,容易导致扯皮推诿,而且也会导致各个工作的效率降低,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增加了风险和隐患。其次,施工现场与管理层信息掌握不对称,实际利润与策划利润落差巨大,项目在初期预估都有不错的利润,履约过程中才发现没有利润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但此时到底是投标测算、还是过程履约、亦或是决算未达预期,责任已很难界定。另外,施工企业往往没有建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往往是在风险发生之后才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近年房地产市场逐步下行,传统房建投资逐步趋缓,意味着施工企业竞争更为激烈,利润空间更为透明。在这一市场背景下,如果施工企业不能调整自身的内部管理,对制度进行改革,适应市场变化,那么最终必将会被市场抛弃。

(二)建造成本控制难度大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中标项目部组建,通常目标成本已锁定,目标利润是否能实现,主要取决于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所产生的人工、材料、施工设备等直接成本以及措施费、现场经费等支出的控制效果。在传统施工企业的建造成本中,人工成本的支出大约占总成本的15%到25%,包括原材料、辅助类材料、机械零件、构配件等在内的材料成本占比约在50%到60%,机械成本大约占比5%到10%,涵盖了施工机械作业发生的机械使用费、机械安拆费以及场外费用等。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时间跨度长,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2]。履约过程中企业层面难以控制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疫情影响、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其他政策性规范等,与企业在供应链层面话语权相关的材料供应条件、劳务及分包资源价格等,与项目所在区域相关的生产要素供给差异等,此外,资金成本也日益成为施工成本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仍是以传统房建、市政施工为主业务的,除了必备的水平及垂直运输设备、中小型生产机具以外,往往并不拥有高技术含量的装备,技术研发方面往往也投入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发明更是寥寥无几,从而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的装备水平与技术实力往往代表了管理能力与盈利能力,装备与技术的投入多少与水平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盈利积累水平往往又影响了可用于资本性投入的资金余缺,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如果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那么科技能力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并且改善建筑施工设备相对老化的状况。

(四)缺乏经济管理综合性人才

施工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传统施工企业往往不乏各种专业性管理人员,诸如经营预算、生产管理、财务税务等等,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尤其在以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为典型的信息化浪潮和创新引领的宏观环境下,各种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蓬勃发展,国家层面针对于此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也逐渐增加刷新频次。面对浩渺信息,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分类检索出关键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研判,从中得出最适合的业务模式、拓展区域、团队配置等经营战略和业务计划,在这个动态过程中,企业更加需求融合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进行整体经济效益考量。由于施工企业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传统经营模式下只是预算投标—订单施工的方式,一旦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那么就会导致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管理人员等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导致了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形成恶性循环。

三、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应积极利用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取长补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首先要完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施工企业必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顺应国家的发展方向,优化和改革公司的组织结构,加快现代化改革进程,比如当前正在进行的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等,要求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层权责,优化薪酬、劳动、人事等三项制度,更加向市场看齐,向效率效益看齐。其次要优化管理制度,根据监管政策、行业环境、企业战略等因素迅速推进制度“废、改、立”进程,确保制度符合时宜,符合实情,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性的途径,给施工、技术、财务等部门提供人才方面的保障。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在公司内部建立全面的内部管理机制,其中包括了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业务拓展管理等,以保证公司经济稳定发展。再次,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对内梳理业务流程,必须要涵盖主要业务领域、重要岗位职权、关键业务环节,确保业务通畅,漏洞可控,建立经济风险防范体系,对施工企业在施工、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外则应即时跟踪研究国家的政策、企业目前处行业的现状、区域市场的竞争度,预测业务发展趋势、潜在的利润增长点,更注重可能会发生的财务和经营风险,及时作好风险应对策略。最后,企业管理者应重视经济管理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如线上培训、建立知识库、跨部门联动等方式,使管理人员能够全方位了解企业管理,从多角度、从更高层面考虑业务的需求,培养综合性人才及综合性经济管理思维,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通常处于粗放状态。比如为增加中标概率,投标预算往往是“中标预算”;工程中标后组建项目经理部,可能在投标利润率基础上粗略地加点或降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难以管理或利润率不高的分部工程,采取专业分包一包了之,或用劳务外包加自身管理靠天收,前述种种往往是项目成本管理失败的常见情况。在房地产投资热潮时期,成本约束可能并不明显,毕竟项目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和损失挽回机会,而在当前房地产业整体下行,土拍市场集中供应,溢价限制,品质优先的环境下,行业利润率整体受控,施工企业更是不能独善其身。如要提升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那么就要结合市场现状,首先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从投标成本测算、项目责任成本测算、过程成本控制、决算总结等环节,不折不扣强化管理,树立成本管理是项目核心管理目标的意识。其次要优化成本管理工具,加快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充分利用BIM、算量计价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等工具。信息化程度是施工企业经济发展的一个计量标准,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必须要加强数字化的建设,按照资源共享、总体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来逐步的完善施工企业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使得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地提升[3]。再次,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比如推进企业内部定额的建立、加强物料管理的方式、完善次合同招采制度、建立定期成本分析制度等,通过细化管理,让工程投标时预测的利润得以实现,同时,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往往与工程项目其他指标紧密联系,比如进度、安全、质量等,项目经理部需要统筹考虑,取得综合效益。

(三)加大技术投入,拓宽业务领域

针对当前的行业发展环境,以BIM和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智能化建造方式正在兴起,国家层面倡导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企业创新引领发展,并财税方面给予各种政策优惠。为响应政策引导,为企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施工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进行施工项目选择的时候,不但需要判断是否可以盈利,还需要判断能否有助于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或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很难被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复制与模仿的,所以企业需要利用各类灵活的科学技术,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稳固的施工技术优势,通过创新引导经济发展的持续深入推进,从而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协同的效应。当然,技术创新也应结合企业实际的技术水平,根据技术要求和开发难度,采取自行、合作或委托开发等方式,建立由企业主导,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施工技术研究的体系,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研发机制。同时也应注重研产结合,加快技术转化应用,让投资尽早尽快见产见效,提高投资收益率。施工企业也应适应业务模式的创新,主动开发市场,打造蓝海领域。针对当前兴起的片区开发、投资人+EPC等新型模式,应做足功课,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在项目跟踪、洽商阶段做好数据测算,确保可行性研究与项目方案的完备性,同时充分考虑投资风险与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为配合投资性业务的开展,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必然紧张,企业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活动,丰富融资产品和融资服务的种类,以便更好地应对经济发展的需要。施工企业可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出更适合施工企业发展的融资产品和服务如供应链金融产品等,促进施工企业在线信贷活动的发展,保障企业现金流正常运转;也可以与非银行机构通过融资租赁、ABS/ABN等方式,尽可能拓宽其融资渠道,以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最后,施工企业也要拓宽业务范围,在条件资源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多元化,对相关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进行投资,提前进行布局,例如金融服务企业、人工智能企业、装配式基地等,可以采用人员、资金等方式进行参股,也可采取新建、并购等方式,从而维持战略竞争优势。

(四)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

施工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才能提升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首先要设置合理的岗位职责,优化人员分配情况,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素质。基于对施工企业特点、业务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判断,需要对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的结果,来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岗位分配,坚持以岗定人,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保障,提升人才竞争能力。其次,优化员工培训的机制,从而增强员工的综合能力,例如,施工企业与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和职业需求,来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急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培什么,使得培训机制能够更符合员工实际情况,使员工的短板得到补足,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经济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建筑施工等业务综合能力得到增强。最后,还要完善施工企业的薪酬制度,在建立薪酬制度的时候要保证公平性,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专业知识丰富、施工技术能力强的员工提供薪酬奖励,使得员工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宏观形势复杂、房地产趋于下行的市场环境中,建筑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为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内部管理、人才培养、成本管理、研发投入等方面夯实根基,同时加大业务拓展,做好战略性投资、新兴产业布局等长远性举措,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经济发展行稳致远,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成本施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