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中兴趣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2023-01-11 18:30郑永健
当代体育 2022年4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方式体育

郑永健

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教学领域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新课改理念旨在帮助教师更深入的接触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制定出能够锻炼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课堂中,需要教师从教学方式入手,在课堂中添加全新元素,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具备吸引力,同时教师也要通过交互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积极看待体育活动,在课堂中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实现强身健体、舒缓身心的目标,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体育兴趣课堂。

体育作为学生经常接触的学科之一,已经和学生群体打了数年的交道,体育课程内容能够帮助初中学生强身健体,通过多种体育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培养,并且体育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但当前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中,一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陈旧,创新意识不强,同时一些学生由于个体问题,对待体育课堂的态度也不够积极,导致课堂气氛受到影响,下文针对当前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兴趣课堂的优势、必要性以及兴趣课堂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开展方法列出几点详细观点,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1 兴趣课堂对初中体育教学带来的优势

1.1 帮助教师拓展课堂教学方式

在兴趣课堂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全新教学方式,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教师围绕学生个人能力以及课堂反馈制定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深入观察该年龄阶段学生群体的体育活动习惯,有助于教师总结更多新鲜的课堂教学经验,寻找到更加贴合学生个人能力的体育课堂构建方式,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推进了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

1.2 迅速吸引学生产生体育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体育学科中的各项体育活动相对于小学阶段难度更上一层楼,学生在兴趣课堂的参与过程中,能够对这些丰富的体育活动具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丰富的体育互动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中挖掘到体育学习产生的乐趣,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并且学生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对未来相关体育这是学习的规划,对学生日后的个人职业道路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 兴趣课堂在初中体育中开展的必要性

2.1 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

初中体育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够满足新时代下教育教学领域提出的要求,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在体育课堂中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融入创新元素将课堂内容打造的更具趣味性,通过吸引学生兴趣来提升课堂教学进度,并且节省出课堂时间对体育教学中的其他部分进行优化处理。兴趣课堂的开展同样能够为教师积累新鲜丰富的经验,在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小组研讨会中,体育教师通过互相交流看法、分享教学经验,总结出兴趣课堂面向不同类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并寻找到合理的优化方式,协助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发展。

2.2 是帮助学生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到中考这一活动带来的影响,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兴趣课堂,学生不仅能够在趣味活动中提升对体育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积累,同样还能通过各类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等,不仅对学习体育知识具有较大帮助,甚至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并且在兴趣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时也能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总结出更多高效快捷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借助这些学习方法迅速提升学习效率,使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意义。

3 当前体育兴趣課堂中面临的教学难点

3.1 教师教学理念传统陈旧

在以往传统的体育课堂中,一些体育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趋于单一固化,很多体育教师常年从事该工作,自身已经在日复一日的课堂中总结了大量教学经验,他们认为凭借这些经验依然能够顺利推动体育课堂的顺利发展。然而时代的不断更新推进者教育教学领域前行的脚步,目前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人才的要求也持续拔高,如果教师仍旧意识不到通过兴趣课堂开展创新的必要性,那么将会极大限制学生个人突破“最近发展区”,限制了学生学习成长的空间,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自身也难以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总结新鲜经验,无法通过有效积累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优化产生了阻碍。

3.2 学生体育目标不够明确

进入到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并且学生容易受到家庭、社会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够重视对学生体育素养的锻炼,将重心放在了孩子的文化成绩中,导致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失去了体育活动的目标,他们在体育课堂中往往不能够对体育活动产生共鸣,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够浓厚,学习过程较为被动。这种情况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学生的响应,同时很难通过普通的教学语言扭转学生对待体育课堂的态度,体育教学效率呈现严重下滑趋势。

3.3 班级学生个体差异明显

初中阶段的学生个体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除去男女学生差异,不同学生从小成长的环境不同,进入到初中阶段,一些学生的体能相对较弱,教师在组织灵活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这些学生会由于体育活动运动量较大,在课堂中难以完成教师制定的指标,并且一些学生在利用体育器材的过程中,由于对器材使用较为陌生,加之日常活动习惯的影响,无法顺利完成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难以适应全班学生的学习节奏,对于班内的优等生,教师制定的教学方式很难帮助其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这部分学生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枯燥心理。然而对于体能薄弱的学生,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无法跟上在内的体育活动进度,个人体能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3.4 师生有效交互较为缺乏

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互频率相对较低,以往体育教师只是以自身为教学活动主体,让学生以客体的身份参与体育活动,在课上教师习惯以“一言堂”的形式讲解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提出的疑惑,往往只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而当学生抛出一些错误观点时,教师急于否定学生。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由于畏惧教师这一身份,不敢将自己遇到的疑惑在课堂中举手向教师反馈,在课下更是没有自主寻求教师解决的意识,导致学生课前对体育活动知识的预习复习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教师也难以通过学生及时的反馈调节课堂教学强度,并且师生关系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学生面对体育教师产生更加排斥的情绪,不能积极的看待体育课堂,极大影响教师的体育教学成效。

4 初中体育兴趣课堂的具体开展方法

4.1 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多元知识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新阶段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对国内各个领域提供了巨大帮助,并且在不断普及的过程中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面对教育教学领域,新媒体与教育教学衍生出的产物也在不断被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应用,初中体育教师应灵活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方式,并通过新媒体渠道搜集各类丰富的课外资源,拓展体育课堂的呈现形式,帮助学生通过这一新颖的学习途径培养体育兴趣。比如在足球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以往教师只是在室外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演示足球运动的基本动作,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口头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教师通过新媒体教育类平台,可以将其他地区教师制作的优质体育教学课件进行吸收,借鉴其中值得学习的部分,通过课件的演示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在课件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足球运动,将从新媒体渠道中搜索到的世界足球比赛解说片段资源以及著名足球球星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迅速被音频视频吸引,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解中,同样也更加乐于参与这种室内体育课堂。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搜索到的其他地区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视频在课堂中播放,让学生对比其他同龄人练习足球项目的过程,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在产生共鸣后逐渐提升对足球项目的兴趣,使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4.2 组织竞赛类小组活动激发兴趣

俗话说一人植树难成林,众人栽花花才香,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制定学习目标时,通常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体育活动,学生缺乏互相交流互动的环节,体育课堂气氛持续低迷,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调节,在课堂中组织竞赛类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比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数量分为不同小组,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小组内的男女比例,以及通过审视学生个人体能,保证各小组水平较为平均。随后教师根据篮球活动中的传球、定点投篮、上篮、运球等等技巧制定课堂目标,让各个小组在简短的时间内进行探讨交流,并通过抢答的方式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为不同小组进行计分,每位成员答对一题则为所在小组加分,并且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教師也可以通过学生投篮、传球等等当堂表现,依据不同小组的完成度进行加分,最终得分较多的小组获得比赛胜利。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团队责任感的驱使下更加积极专注的投入体育活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语言、沟通能力,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有效锻炼。

4.3 将体育活动结合生活元素开展

很多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体育活动没有浓厚的兴趣,究其原因是学生无法意识到体育活动为自身带来的实际益处,当学生在短期内无法看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实际成效时,容易产生沮丧心理,此时就需要将摄像体育活动结合生活元素进行融合讲解,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成就感。比如在一些诸如跳绳、踢毽子等等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德育知识,以及搜索到资料,将生活中社区组织体育活动的视频、图片播放给学生,并且将一些公益项目普及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对个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样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可制作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展开器材的制作讲解,并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相关材料,自主制作一些体育器材,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加接触体育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体育思维,帮助学生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积极审视体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积累,推动教师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4.4 注重家校合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帮助学生培养体育兴趣,不仅仅是初中体育教师一人的责任,也不仅限于在校园环境中才能展开,家庭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身处家庭的时间相对更多,并且父母相对而言最能起到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将自身的教学理念普及给家长。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群,将一些适合现阶段年龄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分享给家长,让家长在生活中带领学生共同参与,比如借助一些便利携带的体育器材,让家长带领学生走到公园、体育馆等等开阔地带进行互动练习、让家长带领学生共同在线下观看一些区域体育竞赛,体会体育竞技富含的热血感,激发学生对体育竞赛项目的向往。家长将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反馈内容调节课堂教学方法,并将家长反馈的一些图片、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具有强烈的发言欲望,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效。

4.5 通过教学评价合理引导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一些学生已经开始出现叛逆心理,这一叛逆心理面对的目标通常是学生家长,而来到体育课堂后,教师使用的偏激教学评价也会引起学生叛逆心理的增长,对体育教师产生抵触,同时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由于自卑心理,在体育课堂中也无法取得良好表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利用合理的教学评价进行引导。当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时,教师不要一味的寻找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出现的错误,而是要耐下心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在听取学生的疑问后根据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解答。当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有所好转,能够积极的面对体育活动时,教师也要通过教学评价肯定学生努力取得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自信,带领学生共同在体育课堂中体会体育项目带来的魅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初中体育中顺利开展兴趣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紧跟随新课改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使用贴合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转换自身体育教学方式中陈旧的部分,加入全新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起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与学生共同在体育课堂中实现进步与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碧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方式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