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中体能康复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

2023-01-11 11:09童逸刚
当代体育 2022年44期
关键词:肌群机能体能训练

童逸刚

体能康复训练是以体能训练方法为手段,以提高运动员身体健康和体能为目的的一种体育训练方法;在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下,增强我国运动员身体体能素质刻不容缓,而体能康复训练作为无可替代的选择在运动训练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能够直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体能素质,激发运动员的体能潜力,助力运动员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剖析体能康复训练的概念和其对于运动训练的重要作用,探究体能康复训练所能覆盖的运动训练模块、具体的训练应用实践方法和对于运动员各方面体能素质提升的作用,旨在为推动体能康复训练在运动训练中全面开展,并为其落地实践提供方法论借鉴。

在我国强调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我国各项体育运动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对我国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作为基础保障,否则,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受伤的几率就会增加,时间长了,甚至积劳积损,成为不可恢复的永久性损伤,这对于我国运动员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成本都是一种损耗,因此,为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近来体能康复训练在运动训练中逐渐普及和推广,体能康复训练包括康复和体能训练两大块,能够在增强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同时,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潜在的伤病。但是体能康复训练的理念和应用在国内起步较晚,目前运动员和运动教练等相关人员还没有意识到体能康复训练在运动训练中不可替代的优势,体能康复训练想要在我国运动训练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1 体能康复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1.1 体能康复训练概念简诉

体能康复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新方法,由于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以及长期的专项运动,大部分运动员都会处于一直亚健康的状态,比如在足球运动中,足球运动员由于射门、长传、对手冲撞或者急停等动作,在腿前、后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等位置造成肌肉拉伤;各种不同的运动中各种各样的伤痛,不仅限制了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发挥,也间接降低了运动员的肌体体能,出现伤痛劳损,导致体能下降,体能下降又会加重运动员伤痛劳损情况,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对于运动员短暂的黄金运动生涯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消耗。

体能康复训练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崭新方法,它包含了康复治疗和体能训练两大模块,在理念上融合了医学、康复学、营养学、运动训练等多种学科知识,通过医生、康复师、运动教练、训练员等不同的专业人员为运动员进行康复体能训练服务,通过对每个运动员伤病情况的研究和运动方法、运动强度的分析,从根本上找到运动员伤病的原因,为不同运动员定制个性化的体能康复训练,彻底解决运动员的伤病问题,并在今后的运动训练中有效降低运动员的受伤几率,提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状态,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1.2 体能康复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1.2.1 减轻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众所周知,运动员大部分的身体技能问题来自于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但是,想到取得优秀的运动成绩,必须依靠运动员日常的高强度训练,长此以往,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生理、心理都承担了巨大的运动负担,生理上机体过劳损伤,心理上也有了对于训练的压力,两者相互影响,导致运动员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失去信心,产生其不敢练、不想练的畏惧心理;在运动训练中加入体能康复训练,能够预防和避免运动员由于使力不当或者训练过度导致的慢性劳损,逐渐增强运动员薄弱部分机体功能,恢复运动员正常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状态,减轻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1.2.2 增加体能教练的运动保护意识,有效弥补队医与体能教练工作衔接的空白

在近10年的运动训练活动中,尤其是竞技类的运动训练,许多教练缺乏运动保护意识,认为只有高强度的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竞技能力,但殊不知,超负荷并且不科学的训练方法除了增加队医的工作以外,更是缩短了许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在运动训练中实践体能康复训练,能够扩展运动教练的训练思维,增加体能教练的运动员体能保护意识,在运动训练中提前预防运动劳损情况的发生,也能使教练在运动员在运动受伤情况下,能够做到正确的应急求援并在运动员治疗恢复后期辅助队医进行运动员的科学恢复治疗与康复训练。

1.2.3 有效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能力

体能康复训练把运动员的伤痛防治与体能训练放在同一首要位置,将运动的基础-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相结合,让运动员在体能康复训练中理解专项运动的不稳定性,意识到长期的专项运动训练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的损害,从而让运动员在主观上认识到在运动训练结束后短时间内进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日常的体能康复训练也能教授运动员相应的自测身体机能损伤部位以及开展自我急救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防止因意识问题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病情恶化;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发挥运动员的内在潜力,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能力。

2 运动训练中体能康复训练的应用研究

2.1 運动训练中体能康复训练的应用范围

在运动训练中,体能康复训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几乎涵盖了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从热身活动到专项训练再到运动结束,引入体能康复训练都能够对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有所助益。

2.1.1 热身活动,普适性体能康复训练

体能康复训练可以应用于运动训练的热身活动中;对于有旧伤的运动员来说,针对旧伤的康复训练热身活动能都增强该旧伤部位在运动训练中的活力和耐力,降低运动训练对该旧伤部位的损伤,对于普通的运动员来说,加入了康复训练的热身活动也可以增加其关节、肌肉的稳定性,预防运动训练劳损的产生。

2.1.2 专项训练活动,定制化体能康复训练

体能康复训练可以定制化应用于不同运动的专项训练活动;专项的运动训练,运动方式以及运动强度更加明确,体能康复训练队伍可以提前采集运动员相关运动和身体机能数据,制定该专项运动训练专属的体能康复训练计划,同时,体能康复训练师可以全程跟进专项运动训练情况,随时调整体能康复训练安排,侧面辅助专项运动训练活动达到其训练目标。

2.1.3 运动训练结束后,专项体能康复训练课

在大多数的体能运动中,消除运动可能带来的炎症和劳损的最好机会都是运动刚结束的时候,比如刚结束长跑运动,我们不能立马坐下喝水,而是应该进行一些有氧慢跑、肌肉拉伸等运动来缓解我们肌肉状态,避免乳酸的堆积,因此,专项体能康复训练课可以应用于运动员们的运动训练结束后,针对先前的运动情况制定一些针对的体能康复训练,使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结束后能有相应的康复训练来作为过渡。

2.1.4 针对正在医学治疗的运动员配合开展体能康复训练

对于运动劳损或者运动意外受伤的运动员来说,医生的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固然重要,但运动员后期身体机能的彻底恢复还是必须依靠体能康复训练,例如针对踝关节受伤进入康复阶段的足球运动员,体能康复训练可以从逐步恢复其踝关节周围肌群的锻炼开始,制定相关计划,逐步缓慢的恢复运动员相关部位的体能训练,总而言之,体能康复训练还可以配合受伤运动员的恢复治疗,通过运动疗法、肌肉按摩等逐步减轻运动员对于身体问题的心理负担,恢复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2.2 运动训练中体能康复训练的应用实践

体能康复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融合了多方面的训练要求,需要运动员队伍中的医生、康复训练师、体能训练员、教练等通力合作,在运动员身体机能方面、身体肌群方面、关节和中枢躯干方面,进行预防性或者恢复性体能康复训练的应用实践。

2.2.1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体能康复训练

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下降,多与运动员身体机能素质下降有关,因此,运动训练中的体能康复训练要注重运动员身体机能方面的康复训练;许多运动员的慢性劳损或者急性伤都是由于运动中注意力下降或者身体机能下降引起的动作变形、动作不到位造成的,例如篮球运动员由于投篮结束,精神松懈所造成的踝关节损伤,足球运动员由于技术错误所造成的关节内外侧韧带的闭合性损伤等,同时在许多运动中,也会常出现运动员由于身体机能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频繁使用某一部位负担身体薄弱部位的冲击力或者撞击力,日积月累以后就会造成频繁使用的单一部位劳损受伤,因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康复训练需要考虑运动员的薄弱部位,加强薄弱部位的训练,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平衡发展。

2.2.2 运动员预防性体能康复训练

长期的运动训练不可避免的会给运动员带来身体机能的损伤,这些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缓解,就会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带来不可恢复的永久性伤害,体能康复训练通过对于运动员身体状况以及对运动员所训练的专项运动种类的分析,能够得知长期的该项运动训练会对运动员产生怎样的伤害,通过制定计划,进行运动训练前期的体能康复训练,抵御专项运动训练带来的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损害,降低运动员身体机能劳损的程度;各运动员队伍训练团队看到长期专项运动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影响和危害,不断通过体能康复训练预防高强度运动给运动员带来的损伤,降低运动员劳损的几率,避免加重运动员原有伤病。

这要求体能训练教练必须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情况,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和治疗和运动阶段,选择减轻运动员旧伤负担的方式来进行体能训练,比如想要锻炼手臂有伤的运动员的肱三头肌时,要尽量避免加重运动员的旧伤,可以选择负重拉伸代替俯卧撑,进行训练。

2.3 运动员肌群的体能康复训练

人体肌肉有大大小小的肌群组成,在以往常规的运动训练中,各体能教练常常选择引体向上、杠鈴肩上举等只重视大肌群的训练而忽略小肌群练习,当运动员发生肩痛、肩肌损伤时,这样对于大肌群的训练方法会加重运动员的肌肉群的负担,加重运动员的伤痛,将体能康复训练运用于运动员肌群的训练中,就是在要求相关体能训练教练掌握更多人体结构和生物力学的知识,制定科学的肌群训练方法,给运动员们提供科学并全面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体能康复训练。

2.4 运动员关节的体能康复训练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身体关节可以说是负担最重,最容易出大问题部位,为了避免严重的关节损伤,长期的运动训练对运动员的关节稳定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当一个运动员不小心发生了一次关节脱位,这必然会到是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如果没有通过充分的休息和早期科学合理的锻炼,就很可能导致日后关节不稳,形成习惯性脱臼等问题。

通过对国外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实际的体能康复训练中,通过对运动员进行平衡训练能够加强运动员关节的稳定性,多是利用一些健身球、平衡板等简单的器材,设计出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增强关节周围肌群,收紧韧带,使关节部位恢复正常状态,能够正常进行运动训练。

2.5 运动员中枢躯干的体能康复训练

在常见的运动训练中,例如跳水、举重、扔铅球、跳高等,运动员的中枢躯干部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枢躯干越有力量越稳定,运动员也越能在相应的活动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从中枢躯干的构成来说,脊椎靠腹背肌维持运动,因此强壮的腹背肌是必不可少的,骨盆又是脊椎的地基,牢牢的掌控者脊椎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在进行体能康复训练时,教练要看到运动员整体中枢躯干的整体性、重要性,增强运动员整体中枢躯干部位的肌群训练,不断增加其稳定性,这对于全发展运动员身体机能,提高运动员运动体能至关重要。

由于各项运动发力方式的不同,对于不同运动的运动员来说,应该有不同关于中枢躯干的体能康复训练。比如跳高运动员和跳水运动员,由于他们都需要有在空中旋转身体的动作,对于中枢躯干周围的肌群不仅不需要锻炼其竖向的力量,更要锻炼其横向的力量,此时,单纯的仰卧起坐锻炼方法就不在适用了,因此在体能康复训练中,教练要看到不同运动员不同的需要,制定符合其需求的中枢神经部位的体能康复训练方法。

3 结束语

在我国强调体育强国的背景下,各运动员团队也越来越重视运动员的体能康复训练,但由于体育行业历史积弊的问题,现在仍有很多运动员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要求我们从事体能康复训练的人员肩负起责任,努力学习更多人体力学知识,掌握更多运动医学基础,具备更多体能训练实践经验,积累更多专业运动的知识,增加对于各项专业运动的了解;同时,加强跟运动员团队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运动员的各项情况以及身体和心理状态变化,明确运动员的运动训练目标,以此为依据来进行体能康复训练方法、强度的调整,配合运动教练的训练和要求,以此来帮助运动员保持一级的运动状态,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作者单位: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猜你喜欢
肌群机能体能训练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