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023-01-11 15:39焦建洲
当代体育 2022年44期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过程

焦建洲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初中教学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单一重视学科课程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要重视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得初中生学习到体育知识理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升身体综合素养水平,这样才能更加积极地应对初中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再从体育课堂的角度上来说,其本身就定位在锻炼学生身体、排解学生压力之上,初中生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需要我们重点培养的国家人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且提升教学有效性。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国内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初中体育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同时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进行对应的优化和持续完善,使得初中生成为初中体育课堂中的重要主体,进而完成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并且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但目前来看,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包含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等等,导致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足,也难以养成良好的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因此,不同初中学校需要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足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促使初中体育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初中生体育学习、参与兴趣,并且实现由内到外的全面提升和成长,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1 初中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介绍,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于2019年启动,该调研共计面向大中小学生374257人,且完成了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根据安排,本应在2020年6月发布调研结果。但受疫情影响,各项工作推进受限,因此在今年9月3日才发布2019年的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中可以发现,全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持续向好,也使学生整个身体发育情况越来越好;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也使心肺功能不断上升;学生营养不良得到持续改善。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优化和改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加强了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学亦是如此,初中体育教学加强也是其中之一,特别是身体形态发育和中小学生的柔韧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好转,是一系列重磅政策落地以后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具体来看,初中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现初中生的健康体魄

“身体是革命的重要本钱”,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身体就是学习的重要基础,缺少一个健康体魄的情况下,又何谈学习成绩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某初中学校全体师生的过程中,对于青少年学生提出了期望:“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一代的殷切期盼,同时在其中也可以看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还面对着即将到来的中考的压力,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学生自身都保持高度的重视,初中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压力,在缺少健康体魄的情况下,初中生就难以应对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初中生的健康体魄,使其具有信心应对即将到来的学习任务和后续的中考。而且,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运动项目,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这对于初中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初中体育的足球运动教学过程中,能够同时提升学生的耐力、爆发力、敏捷度,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价值,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初中生的终身体育、终身健体的长远目标,从宏观角度上来说,这对于新时期国内的健康中国、健康社会也具有促进作用和效果。

1.2 形成健康的人格

现代初中生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各类的智能终端设备已经进入到初中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在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之间,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譬如,在各路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背景下,各类“大胃王”“美食探店”视频会进入到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些视频对于初中生的饮食、体育锻炼等等方面都会形成比较大的影响,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到初中生的健康人格形成。

而初中體育课程于其他类型课程相比具有一个最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具备体育精神的支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向上的观念认知和道德品质,这些对于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近年以来,国内的竞技体育发展迅速,更是具有众多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等运动员为代表的优势体育竞技精神“珠玉在前”,这些都可以对初中生的性格品行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并且逐渐养成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等等优秀品质,而且这些健康人格、品质的形成无论是对于初中生的体育学习还是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和价值。从初中生的角度上来说,初中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本身就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体育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健康、积极人格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勇敢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不断突破、最终取得重要的学习成果,从中得以一窥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3 构建健康社会、健康中国的必要要求

2022年4月7日是第73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当前全球正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正在努力促进一个更健康,更绿色的世界。从中不难看出,在国内新时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健康社会、健康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必然趋势。

而归根结底,社会是属于“年轻人”的,在年轻一代的代表当中,初中生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并且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各项意识、能力、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不仅能够完成体育知识理论的教学,还可以将体育精神中的社会思想道德内容、健康体魄等等内容传递给初中生群体。而完成以上这一教学目标滞后,以出重点为原点还可以发挥出重要的辐射作用,进而为新时期的构建健康社会、健康中国贡献重要的力量,这对于国内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

2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众所周知,国内教育工作是在应试教育制度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不同时期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指导、引导作用的同时,也形成了深层次的影响,目前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依旧未能突破应试教育制度的限制和制约。综合来看,传统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设计固化和单一

经过相关的研究和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初中生群体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参与兴趣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而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初中体育课程的设计出现了长期的固化和单一问题,诸多初中学校的体育课程保持着以往的“热身→长跑(女生800m,男生1000m)”,这显然可以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诸多的便利,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只能无奈接受固化、单一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参与和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初中生出现逃课等等现象和问题,对于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这也是部分初中生经常容易感冒和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体育课程的设计可以保持多样化,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并未实现这一点,并且在国内三四线城市中的初中学校中的出现概率尤其高,这是日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

2.2 集中统一教学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目前来看,众多初中学校体育课堂当中依旧保持着集中统一的教学模式,甚至不区分男生女生,全部统一进行教学和授课。这虽然极大地提升了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教学质量只能保持着“因人而异”,简单来说,学习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初中生能够快速接受,同时达到良好学习效果。而对于另一部分初中生来说只能在初中体育课堂中亦步亦趋地跟着学习和进行体育运动,甚至具有受伤的风险。从中不难看出,目前部分初中体育教学未能考虑到初中生自身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由此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统一,也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成效两极分化的情况,明显不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和需求。

因此,在后续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初中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开始针对性的教学,实现每一个初中生都可以快乐学习和学有所得,这也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本身就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初中学校和教师都需要高度重视。

2.3 教学时效性不强

尽管现代初中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实际的考试,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游泳(男、女生均为200米)当中,依旧有部分初中生落下马来,即便是通过测验,部分初中生也是“及格线”附近,从这一情况中就可以发现,初中时期的体育教育工作存在着时效性不强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相对松散,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体育教师也保持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工作态度,学生的平时测验成绩不达标也会放任其进行自由活动,久而久之,导致初中生对于自身的平时课堂测验成绩也不重视,等到考试来临才后悔莫及。

因此,在后续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当中,科学合理提升教学时效性也将是一个重点内容,使得学生获得良性体育学习和成长,并且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3 现阶段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新时期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的支撑之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具有很好的可行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现存问题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具体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如以下所示:

3.1 创新初中体育课程设计

在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当中,需要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突破以往固化、呆滞的课程设计,使得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以全新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往教学教师只用到黑板、教材和操场,而在全新的初中體育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原本抽象的、难以准确表达的体育知识、运动动作以直观和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的便利,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效降低初中生的体育学习难度,达到更好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部分初中生在长跑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吃力”的情况,并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测验成绩,而在创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男生1000m和女生800m正确的跑步姿势、技术要点、动作幅度等等清晰地使用视频展现出来,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活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之后在进行训练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动作的重点难点,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后续初中生对于体育课程具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和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教学工作也就能保持事半功倍。

3.2 实现层次、个性化的初中体育教学

每一个初中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对象,其在实际的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运动基础、学习兴趣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像传统教学工作一样一概而论地采取集中统一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正式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之前,需要深入到初中生群体当中,了解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基础、运动能力等等信息和数据,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展层次、个性化的初中体育教学,从而提升教学针对性,个体差异性比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接受教学内容,能够避免以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成效两极分化的情况。

譬如,在初中体育篮球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设置问卷调查,依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将班级内的初中生分为三个不同的ABC层次,针对A层次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具备篮球基础技能的学生,可以开展适当的真实赛场训练,使其积累篮球运动对抗经验,避免后续学习过程中出现受伤等等情况。针对B层次身体素质一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安排接传球、定点投篮等等教学内容,使其逐渐迈入到正式的篮球运动学习当中。针对最后C层次身体基础差、篮球运动经验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参观篮球赛、基础运球等等方面的内容,使其了解篮球、发现篮球运动的魅力和价值,进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3.3 科学合理提升教学时效性

以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存在着明显的教学时效性不足的现象和问题,这也是很多初中生在体育考试中面临压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后续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提升教学时效性,为此需要采取游戏教学法和微课教学法;

其中,游戏教学法可以使得初中生以一种参与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深度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提升教学时效性,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取得良好效果;

微课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体育学习,同时还可以帮助初中生实现体育学习的重点突破,增加初中生的学习信心,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保持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心态。

4 结论

在教育工作结构体系当中,体育课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重点内容,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初中学校、体育教师需要保持高度重视,同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其中提升初中体育教师综合素养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初中学校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体育过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