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2023-01-11 22:30吴镝
当代体育 2022年44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运动体育

吴镝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涵盖德智体美劳多个领域,除了在大学期间接受专业素质教育之外,还需要补充德育、体育、美术、劳动等其他领域的教育。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指改善传统课堂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的教育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受各种现实因素限制,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目前高校正大力推进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确保体育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1 高校体育教学贴近生活的意义

1.1 贴合全民运动主题

为打造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提出全民健身工作,并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大众参与全民健身,使其不只是一个口号。现阶段正处于我国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时期,大众运动健身热情高涨、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所谓“全民”,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民众,包括大学生群体。高校体育教学贴近生活既是教育部门的要求,也符合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贴合全民运动的主题。同时,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兴趣优先,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内容作为体育课程,充分体现了“兴趣优先”的指导思想,而将教学工作贴近生活正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另外,高校人才培养强调培养“全面的人”,具体指有思想、有能力、有信仰、有体魄,将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高校培养出真正“全面的人”。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与生活紧密贴合,便于将所学用于实践,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体育的重要性、学习体育的意义以及学习体育带来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时时运动、事事运动,积极响应国家全民运动的战略号召,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意义也从中得到展现。

1.2 融洽师生之间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疏远感和陌生感,仅仅在課堂有限的时间开展交流、课下几乎不存在交集。经统计,优质课堂的共同特点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师生关系融洽,亦师亦友。将高校体育教学贴近生活,可以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师生之间的桥梁,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课堂上引申到生活中。一方面,在教学工作更具生活化的作用下,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语言更通俗易懂、更诙谐,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不再抱有刻板印象,心中对老师的恐惧感也会随之消散,有利于老师深入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在教学工作更具生活化的作用下,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体育技能可操作性更强,以篮球教学为例,在将篮球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可在课堂上学习更多实战经验、专业知识。课下空闲时间师生可以开展一同打球的活动,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最重要的是,在体育教育更具生活化的作用下,学生可以给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合理的意见,老师不仅可以掌握每位学生具体在哪一部分存在疑虑,还可以在学生的意见中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事实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真心换真心”的基础上,老师投入热情和真心,定能收获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1.3 表明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任何学科教学工作都应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发生变化,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仅仅依靠“说”来实现,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表明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一方面,在高校体育教学更加生活化的作用下,老师结合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习惯、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更容易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从而将课堂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运动能力低下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运动,日常生活中很少参加体育运动,伴随着长期熬夜,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不少大学生在网络上笑称自己是“秃头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更加生活化的作用下,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更加客观、具体、科学,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会端正自己的运动理念和体育态度,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主体的不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具体可以分为学校方面、学生方面、老师方面。

2.1 学校方面的问题

尽管教育部门明确指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大高校切实开展和落实体育教学工作。尽管校方在体育教学工作推进过程中付出诸多尝试,但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尚未得到明显提升。第一,学校在考核教学工作的质量时,制定出勤指标、成绩指标、作业指标,这些指标在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中落实存在困难,而且这些指标无法说明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导致大学生随意选择逃课,体育教学工作丧失原本的意义。第二,学校体育设备不够完善、体育活动比较单一。特别是体育设备老化、破旧等现象比较严重,老师的基本教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的实际运动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长期如此,体育课程将变得乏味且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不高。第三,学校忽视了体育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时,主要培训对象是专业课老师。部分体育老师专业素质并不高,能力无法与教学工作相匹配、无法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向匹配。特别是体育教师的数量比较少,一个老师需要负责对多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2 学生方面的问题

尽管大学期间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体育活动的数量较高中阶段有了量的提升,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仍然比较片面,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不高涨。第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较重视,认为体育学习并非必要的,愿意吸收体育时间投入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部分大学生本身缺乏规律的锻炼,身体素质较差,担心在体育活动中无法坚持下来,便选择逃避。第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对于生活的作用并不大,认为体育知识在生活中很少应用。事实上这种刻板印象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家长也更愿意孩子多学习专业知识、少开展业余活动第四,男女生在体能上天生存在差异,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雄性争夺领地、食物和配偶,保留了体能训练,以至于当今社会男生体能强、能够轻松地完成体育锻炼任务,女生的身体条件则无法支撑女生完成剧烈的锻炼。相比较体育锻炼,一部分女生认为体育锻炼后的线条不美观,为追求美观、更重视塑形和瘦身。特别是女生在生理期时身体会出不适的状态,无法正常参与体育活动。第五,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生活之后,学生可自行支配的时间变多,高中阶段学生没有时间用于运动,大学时间变多之后边际效应随之减少,学生对运动的欲望降低。少部分学生步入大学之后作息不规律,导致每天精神状态不佳,没有多余的精力用于运动。

2.3 老师方面的问题

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主体,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高校教师有硬性的学历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在高校担任讲师,但高校体育课程教师的质量并不高。第一,体育老师擅长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自身专业的教学知识并不多,教学活动安排并不合理。第二,老师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真正贯彻体育教育的真实要义,无法将体育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第三,部分高校体育老师教学经验不足,对待教学工作保持得过且过的态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第四,社会热点更新换代速度快,每个时期受学生追捧的体育活动类型都不同,与社会流行的体育活动相比,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体育活动多为传统运动类型,传统运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第五,体育老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在安排教学工作中未落实“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原则。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不足,无法像体育专业的学生一样完成高难度体育动作,体育老师作为接受过专业化体育训练的人员无法准确把握教学的“度”,部分教学任务学生无法顺利完成,也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3 高校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策略

3.1 以清晰的教学思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

针对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将高校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当其冲应实现以清晰的教学思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物产丰富、社会稳定的现实社会中,基本的物质要求都可得到满足,特别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特别注重享受。结合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高校应当设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路,即将生活中的体育内容带入课堂、将课堂中的教学实绩应用生活。第一,學校可以对学校现有的各类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运动场所。第二,重视大学生热爱篮球运动的这一生活运动习惯,在学校内举办篮球比赛,鼓励同学和老师积极参与,获胜队伍可获得奖金奖励。除了篮球比赛之外,还可以举行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比赛等,目的是贯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路。第三,补充对学生运动常识和运动理论知识的教育,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第四,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考虑到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在学期结束考察学生学习状况时,可采取学生技能展示的考核方式,以篮球教学为例,要求女生展示“三步上篮”、男生展示实战能力,并加设多个过程性考核,确保学生学习技能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为避免学生逃课,可以采取定位打卡的方式,课堂开始和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在学习通软件上定位打卡,保证学生出勤率。

3.2 以健康的运动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运动

针对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将高校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重视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健康的运动理念引导学生。现代人生活作息极不规律,数据显示超5成大学生有经常性熬夜的生活习惯,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巨大隐患。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应给学生传达健康的运动理念,让学生将“生命诚可贵、健康第一位”的运动理念贯穿在学习体育和日常生活中。第一,转变学生对体育的刻板印象。通过组织宣讲会的形式,将国家每年下达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指导思想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切实明白体育的重要性。第二,老师以身作则,以健康的运动理念开展教学工作,将“健康第一位”的运动理念身体力行地传递给学生。第三,在设计体育活动中充分考虑女生身体条件和男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身体条件的不同、个人能力的不同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允许身体确有不适的学生以跑步代替运动,在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开展运动。第四,借助兴趣的力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开展体育运动。比如,补充完善校园内的体育类社团组织和体育活动俱乐部,经常在学校范围内举办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在校园内掀起“全民运动”的热潮。第五,采取硬性措施管理学生、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比如:规定夜间11点之后宿舍断电,保证大学生规律作息,为第二天开展运动保留体力。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校方还应当重视高校体育教师团队建设工作,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3.3 以通俗的教学内容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针对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将高校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多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现实元素,将体育知识通俗地传达到学生。第一,可将国际体育赛事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体育比赛、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以近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北京冬奥会为例,带领学生观看冬奥会上运动健儿们的风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的真正意义。尽管平常人无法通过运动为国争光,但可以通过运动强身健体、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耐性。第二,校方重视对体育老师的工作考核和能力培训,定期组织体育老师参加教学能力训练活动,改善体育老师教学技能低下的问题。针对体育老师的工作考核可以采取审查教学周记、学生体测等方式,坚决杜绝体育老师对待教学工作敷衍了事的情况发生。第三,补充游戏教学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接力赛跑,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意识,将体育教学工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第四,在班级内开展投票选择体育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票选投出最感兴趣的体育活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第五,跟随社会热点的变动调整教学内容,最近一段时间“刘耕宏”受大学生追捧的程度已经超过当红流量明星,老师可以将跳操活动引入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除了积极探索学科教育的改革路径之外,还应提高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大学生群体整体身体素质不高的现实情况,高校要做好领头工作,为体育教育的生活化创造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老师要做好组织工作,调整课程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也需要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大学完善人格、锻炼身体、学习专业,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在多方的协同努力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具生活化、现代化和功能化。

(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运动体育
我们的体育老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老师生病了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
体育老师教数学需从长计议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