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的关系

2023-01-12 13:01张静波杨静云冉继朋张莎莎刘子腾骆静武郭亚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性反应计数下肢

张静波,史 坚,杨静云,冉继朋,张莎莎,刘子腾,骆静武,郭亚萍

1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

2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指由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降低、疼痛,甚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2]。下肢ASO的预后较差,给个人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3]。糖尿病、动脉高压、吸烟、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血脂异常等是下肢ASO公认的危险因素[1]。有研究发现,多种炎性指标参与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4],故炎性反应是下肢ASO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免疫反应在炎性反应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而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可导致下肢ASO的发生,并且与病情的不稳定性有关[5-7]。因此,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下肢ASO的发生发展。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机体对细胞核内DNA、RNA、蛋白或其分子复合物产生的自身抗体。ANA高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在多变量模型中,ANA被证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8]。目前,关于ANA与下肢ASO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对ANA与下肢ASO发生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ASO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ography,CTA)检查[1]确诊为下肢ASO且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2)无感染;(3)无静脉血栓;(4)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5)病情平稳;(6)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2)应用免疫治疗药物;(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合并甲状腺疾病;(5)存在慢性感染;(6)存在外伤;(7)合并肿瘤。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79例下肢ASO患者。另选取84例无下肢ASO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无感染、静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病情平稳。

1.2 数据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合并症及生化检查结果,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情况、高脂血症情况、踝肱指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肌酐水平、D-二聚体水平、肌酸激酶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ANA及其特异性抗体——抗Ro-52抗体表达情况。ANA滴度及抗Ro-52抗体的检测方法:入院后第1天均抽取所有患者的空腹外周血,应用免疫荧光法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检测,ANA滴度>1/100判定为ANA阳性,应用EUROLineScan软件定性分析抗Ro-52抗体表达情况。分析下肢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下肢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情况、高脂血症情况、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AST/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O组患者的踝肱指数、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肌酐水平、D-二聚体水平、肌酸激酶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的比较

ASO组患者的ANA阳性表达率为38.0%(30/7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3%(1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4,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阳性表达情况的比较[n(%)]

2.3 下肢ASO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下肢ASO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以入院时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肌酐水平、D-二聚体水平、肌酸激酶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ANA表达情况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高、ANA阳性均是下肢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表3 下肢ASO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下肢ASO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下肢血管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晚期可导致肢体严重缺血,给患者增加了相关的医疗及经济负担[9]。既往研究表明,有症状的下肢ASO患者出现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10]。目前认为糖尿病、动脉高压、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及炎性反应均是下肢ASO发生的危险因素,但相关研究有限[11-14]。

本研究发现,ANA在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约为14.28%,与Li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下肢ASO患者的A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ANA可能在下肢ASO的发生机制中发挥了潜在的作用,并且在下肢ASO持续存在时可能具有预测价值,因此考虑自身免疫功能可能是下肢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ANA与冠心病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突发的血栓形成及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密切相关[6-8,16-17],从而导致下肢ASO的发生。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存在抗Ro-52抗体阳性患者,纳入时尚未诊断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为了避免发生偏倚,故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抗Ro-52抗体阳性表达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白细胞计数高、ANA阳性表达均是下肢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考虑ANA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反应而引发下肢ASO。有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与血管炎患者中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有关,可能是血管炎的发生机制[18]。Ye等[19]的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均可预测外周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Zhang等[20]的研究发现,胆固醇结晶可引起炎性反应,且与中国男性下肢ASO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及下肢ASO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22],进一步考虑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下肢动脉硬化的形成。

下肢ASO患者中的ANA是否由疾病本身引起对于阐明ANA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检测ANA至关重要,并且通过对ANA与下肢ASO发生潜在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开发新的诊断工具来识别下肢ASO。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纳入的样本量较少,缺乏多中心数据,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

综上所述,部分下肢ASO患者的ANA呈阳性表达,ANA可有效辅助下肢ASO发生的预测、诊治及病情评估。在今后大型队列研究的长期随访中,ANA的表达情况作为评估下肢ASO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性反应计数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古人计数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结绳计数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