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究*

2023-01-15 20:49冯晓苗
广州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分析化学责任感

冯晓苗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许多化学理论和规律是对大量实验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综合、总结而成的,实验又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等专业必修基础课,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相关专业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并掌握典型的化学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解决相关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问题,并对能够其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价;另外,能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016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目前大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以专业课学习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任务,也应该成为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将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有机融合起来,将专业课中不同的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融入到理想信念的教育中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润物细无声”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汲取精神食粮,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健全的人格,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才!

充分发掘分析实验化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元素,并将其广泛实施于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整治素养和道德水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1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屹立于全世界的一种凝聚力。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2013 年7 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程,同样担负着对学生施以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案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我们在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时,可结合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获诺奖的案例,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

2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主体道德品质的根本体现,是非常重要的思政元素。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知、情、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个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会积极主动地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和义务;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刻不容缓。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中实施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大学生把践行社会责任感看得很复杂,殊不知社会责任感可大可小,践行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出发,培养自身的社会主人公精神,进而提升大自身的社会责任行动力。化学是一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学科,当我们成为实验室的一员,我们的行为和实验操作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要对整个实验室负责,只有大家都有了这样为他人负责的想法,实验室安全才能有保障。

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每一个环节,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学生要认真预习,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并将自己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清洗干净,这些也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大学生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安全问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绝不可将实验当成儿戏,在实验室中嬉笑打闹,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让责任意识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得以体现;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将自己所用的玻璃仪器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台面打扫干净才可以离开,这样才可确保下一位同学顺利开展实验,这些环节需要每位大学生有良好的责任感。

3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端正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学品德[3]。分析化学实验课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提供了实践平台。分析化学实验从对仪器的认识到每一步操作环节,都能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如从天平的称量实验开始,我们以天平的发展史为例,从古埃及天平讲述到中国古代天平,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低准确度到高准确度的演变过程,直到现在的高精密电子天平,每一个进步都代表了人类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而天平的使用,标志着分析化学的诞生。

在滴定分析过程中,从溶液的配置到滴定管的读数,数据处理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尊重实验事实,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通过这些实验,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教师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保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非常必要[4]。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十八大以来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分析化学实验中所用到的盐酸、硫酸以及高锰酸钾等,大都是有毒的,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实验室安全是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养成安全防护和环保意识[5]。如我们在酸碱标准溶液配制的时候,应把浓酸浓碱加入蒸馏水里,而不应该把水往浓酸浓碱里面加,否则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引起爆炸,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安全。实验中产生的废气物质不应倒入水池,而应该按照类别进行回收,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安全。

5 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

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众多,他们大都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6],我们通过增加设计性实验,如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来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如3人一小组,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后,自主拟定实验方案,通过任课教师批阅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同时根据实验方案提供实验仪器和试剂,由小组学生自主实验,得到最后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6 结 语

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生,即掌握了分析化学中的基本操作规范,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入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实现专业课的德育功能,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政教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分析化学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