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修复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3-01-15 19:20
山西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生河流生态

刘 哲

(1.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孝南区分局,湖北 孝感 432100;2.孝感市孝南区环境监测站,湖北 孝感 432100)

引言

水生态恢复的目标应基于对水生态状况的评估。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原则,对水生态条件的评估是对生态要素的评估。生态要素包括水文、地形、水体的理化特性,生物组成和结构。每个生态要素都需要进一步分解为可以代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许多生态指标,需要建立水生态参考系统,即生态系统的理想状态[1]。根据现场调查和监测数据,确定生态状况与参考系统之间的偏离程度,掌握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和各种生态要素的退化程度,并达到水生生态恢复的目的。

无论是河流还是湖泊,确定生态恢复目标和指标的原则都是相同的。但是,河流和湖泊的自然特征不同,人类活动的后果也不同。

1 水生态修复定义

水生生态是指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的基础上,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促进水生生态系统恢复到更自然的状态,改善其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的生态保护行动。由于我国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水电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水文状况,江湖地貌和水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我国水源严重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已成为我国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水生态恢复的目标是促进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到更自然的状态。这是因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试图将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完全恢复到原始生态状态是不现实的,甚至不可能“重建”新的水生生态系统[2]。现实的目标是部分恢复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并改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为了实现水生态恢复的目标,一方面必须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来指导,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我修复功能来促进生态系统的演化[3-4]。

2 河流生态系统现状描述和历史对比分析

2.1 河流生态系统现状的描述

河流生态系统的现状是指当前规划基准年的河流生态状况。它是河流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基础,也是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启动条件。这项工作要求规划者通过调查,监测和数据收集来描述以下8 类问题:流域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气候和水文特征;地质和土壤特征;河流地貌;水质;生物多样性;生物栖息地;工程设施。

2.2 历史对比分析

历史资料的收集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水文;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及城镇化进程;水质;植被格局;生物多样性。

现状与历史状况的对比分析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包括城镇化影响;大坝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的影响;水质变化;水文状况的变化,包括水量和径流过程的变化;滩区植被格局变化;鱼类和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栖息地土地和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它们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发生在更大的尺度上。

河流现状描述以及与历史状况的对比分析,是论证河流生态修复必要性的基础。通过现状与历史状况对比分析,可以识别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趋势,了解生态系统总体上是退化还是严重退化抑或基本维持动态平衡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如果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到一定程度,即靠河流本身自修复能力已经无法恢复的情况下,那么河流生态修复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3 水生态修复治理思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江河湖泊生态修复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污染水体治理、也涉及污染源控制;不仅需要水生态修复、也需要发展经济和帮助群众提升生活质量;不仅需要行政措施、更需要采取市场手段[5]。但是,从实际调研情况看,目前各地在开展水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总体思路还不够不清晰,多以落实政治任务为目的,较多采用行政性手段以运动式方式推进,整体战略缺乏、治理偏重基建,优良技术应用难、经费过度依赖政府、未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调整产业结构等等问题,导致水污染难以做到标本兼治,极有可能进入“治反复、反复治”的恶性循环[6]。

鉴于总体思路对水生态修复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建议对国家重点湖泊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战略及其规划进行优化调整,要求各地按照一盘棋思路,将水生态修复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和群众提升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按照“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多措并举、各方共赢”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综合利用行政、经济、技术和市场手段,统筹推进生态治理、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等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盈利发展和群众收益的多赢目标。

4 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大江、大湖的水生态修复治理,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经济发展、群众致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的大事,是综合性大项目。但是,目前各地对这类项目大多局限在污水治理和环境修复范畴,仅作为公益性项目对待。因此,水生态修复项目资金来源只能来自政府,由于政府用于生态修复资金非常有限,导致这类项目资金难以保障,项目难以顺利实施[7]。

针对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对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和国家级重点湖泊治理,纳入中央重大工程项目范围由国家发改委统筹管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PPP、政府购买服务和生态治理等资金,利用中央企业强大的综合实力,社会责任和市场影响力,形成由中央企业主导,各类企业参与的市场运作实体,制定并实施“一河一策一湖”政策。制定精确的治理计划,并遵循“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利用治理来引诱劳动力,利用生产来补充治理,以实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的综合目标。其他水生态治理项目也应纳入省,市,县(区)政府重点项目管理。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因素众多,操作困难的工作。它不仅应适应当地条件,而且还应符合科学,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实际结果。根据水生生态系统理论,以下介绍恢复水生生态系统,营造水边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环境的多种方法[8-9]。

4.1 两岸绿化

在河岸边留出足够的空间种植植被,形成林带,保证地表覆盖度,这样可以使树木与草坪中的植被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改善河流水质,同时也有一定的景观效应。

4.2 在河边种草坪(或灌木)

传统方法经常忽略生态学,使河流直立或用砖块,水泥板和接缝覆盖河流,这种方法对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利,可以在两岸河堤种植草坪和灌木,不仅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植物延伸进入河流的部分还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同时也能更利于河堤的稳固和视觉享受

4.3 爬在墙上的绿色藤蔓

由于城市化地区部分河流严重缺水,为了保证水的安全和增加汛期河流的蓄水能力,必须加高防洪墙。可以在靠墙的地面上种植绿色的攀缘植物,延伸进入水体。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将其放置在防洪墙的两侧。墙壁是分层的,以建立一些带状和点状的花坛,并种植灌木或花卉和植物。对于具有刚性结构的直立或斜坡式边坡防护,应种植一些灌木丛。

4.4 水流多样化

新的河流治理概念要求在基本满足洪水排放需求的基础上,先宽后宽,再弯又弯,深又深,浅又浅,形成河道的多形,多流的多样性。河流。它具有两个功能:1)水流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生物体在不同阶段对水流的需求;2)河流本身的多种形式和水流多样性是水系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5 在水中建造湿地

湿地在治理及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在适宜的条件下应该建设部分湿地,增加河流自身净化水体的功能,同时好看的湿地植物也有一定的景观观赏性。

4.6 种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能帮助河流净化水质,消除水体污染,改善水生生态环境,恢复水生生态功能,保护河流水质状况,在恢复河流和湖泊水生态环境中起到重要地位。

4.7 在水中养鱼和虾

可以在水体中饲养适量的水生动物鱼虾,增强水体交换,同时也能增加生命力。

4.8 管理规范化

为了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必须通过人类的努力将江河湖泊中生产者-消费者-减少者的生物链连接起来,并积极不断地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促进平衡。

5 结语

水质状况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水生态修复是治理难度高,污染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持、社会的重视和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处理技术,将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结合,提高水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水生河流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互助
互助
当河流遇见海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