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主题:成长(《少年瑞》)

2023-01-16 09:03刘纳新
小读者 2022年23期
关键词:过河木头大叔

□刘纳新

思辨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4 月21 日,教育部发布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小学阶段新的版块包括“学习任务群”,它细分为递进的三个层次: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这几个任务群的具体任务,包括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整本书阅读。

本专栏内容结构采用“整本书导读-原书精华摘选-深入了解作品-思辨式阅读任务”的形式,层层深入,帮助同学们深度了解作品内容及背后的故事,梳理作品脉络,完成阅读理解;进一步学会追问、讨论,产生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思辨能力,使思维更加深入和广阔。

我们在阅读时,会重点关注书中角色的成长。我们看着他们思考、说话、交朋友、解决问题,跟随他们一天天走过熟悉或陌生的道路。不知不觉间,我们看到他们从别人的需要中发现自己的责任,进而成长。而我们自己,也在成长。

书名:少年瑞作者:徐然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害怕也要继续走下去。

爱听二爷爷讲故事的十四岁乡村少年徐瑞,刚考上县中学,却遇到灾荒,全家人只剩下半口袋地瓜干的救济粮。看到年迈的爷爷,有腿疼病的爸爸,饥饿的全家人,瑞意识到只有他能拉起家里的那辆板车,到黄河对岸去,用家里被风刮倒的院门拆成的木板,去换回救命的粮食来。

于是他出发了,一路上,六百多里路程,遭遇了各种艰难,在同样贫困却善良的陌生人的帮助下,少年瑞不但换回了粮食,还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 是谁写了这本书

徐然,著名作家,现居上海。2007 年开始全职创作之路,著有多部悬疑推理小说。随着女儿出生,在给孩子讲故事、编故事的过程中,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她的作品情节一波三折,充满喜剧感、画面感和温情。

代表作包括《大泽传奇》《酉酉和西西的成长日记》《少年慕野推理笔记》等儿童文学作品,以及《逃亡的苏溪》《共生》《天使制造者》《嫌疑人》等悬疑推理小说。

2 认识书里的角色

徐瑞

十四岁的鲁南少年,本是个怕黑、爱听故事,被家人倍加照顾的孩子。在数月暴雨带来的饥荒灾年,他决定顶替腿病复发的父亲,拉着板车去给家里换活命的口粮。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少年瑞的心里非常害怕,但是,对家庭的责任,让他步履不停。一路上遇到的各样的人,使得他的人生突然丰富起来,他也好像突然长大了。

二爷爷

二爷爷肚子里的故事,比地里的野草都多。少年瑞没事就到二爷爷家听故事。后来,这些故事陪伴着独自出远门的瑞,仿佛二爷爷陪在他身边,给他安慰和鼓舞。

家里的顶梁柱,为一家生计费尽心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他同意让瑞独自出门,他的信任给了瑞极大勇气。

极其善良,在家里稍有富余的情况下,尽可能帮助有需要的邻居,她的善良也被邻居们久久纪念。

3 原书精华摘选

我和魏大叔回到树底下,取了我们的车子,那几个人还在树底下聊天,他们果然都是好人。

魏大叔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大家伙儿便互相约着,一起向黄河渡口走去。

每个人都拉着一辆大车,车上的东西都装得满满的,我看着,不由得担心起来。我问魏大叔:“这么多人,都拉着这么沉的车子,渡船能放得下吗?能撑得住吗?”

魏大叔哈哈一笑,他把我的话说给那几个人听,他们都笑了:“一会儿啊,小子,你见着那船就知道了。”

看大家伙儿这么笃定,我也笑了。

我觉得跟魏大叔在一起,特别快活,也特别放心。这两天,我们说说笑笑,车上还是那么沉的木头,我却没觉得跟前两天似的那么累,那么苦。

我决定不管魏大叔的儿子在黄河南边的哪个镇子上,我都跟魏大叔一道走,一边走,一边卖我的木头。

魏大叔听了我的打算,很赞成:“反正我给我儿子送完被子也没啥事儿,我陪你走几个村子,你这车木头,两三天就卖完了,卖完了我们一起过河回去。”

“那可真好哇,魏大叔。”我高兴极了。

我运气真好,爹腿疼不能来,三舅爷爷出了门也来不了,老天就派了一个魏大叔来帮我。

我把这话也给魏大叔说了,魏大叔笑得哈哈的,他说我的运气好,他的运气也不差,一路跟我说说笑笑,他心里也高兴。他说等他回了家,跟左邻右舍聊起来,一定好好说道说道我。

“那你说我啥啊,魏大叔?”

他说,他哪一年也得在这路上走几个来回,还是头一遭儿遇见一个小孩儿拉个大车跑这么远的路呢!

“我说这小子厉害,有种。”魏大叔说。

我咧开嘴笑了。

远远的,我们看到了渡口。通向渡口的公路上,设着一个岗,过河的人——拉车的、走路的、肩膀上扛着大行李的,都排着队,慢慢地向前走。

魏大叔不笑了。他第一次露出了紧张的神色。

“怎么,这里还有查岗的?”

一个同行的人回答:“嗯,他们是查粮食的,渡口不准带粮食过河。”

“为什么?”我问。

“各地方都挨饿,各地方都在公路口设岗,查粮食,不让粮食往外走。粮食往外走,自己地方上的老百姓就更挨饿了。”

“查到了怎么办?”魏大叔更紧张了。

看他那么紧张,我也紧张开了。

一个人说:“怎么办?还不是没收,把粮食没收了,就算完了,又不会要人的命。”

另一个说:“把粮食没收了,还不是要人命啊?没了粮食,不就跟没了命一样?!”

大家伙儿说着,到了队伍的末尾,也排起了队,随着队伍慢慢走。

魏大叔叫我拉着车子,走他前头去,他排在了我的后面。

两个板着脸的男人一左一右,站在公路上,一个负责盘查,一个手里拿着一根木棒,随手捅一捅赶路人的行李。

他们问的问题是:“从哪儿来?”“过河干啥去?”“行李里有粮食吗?”

过路的人都有点儿怕这两个查粮的人,回答得小心翼翼。

这两个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大家那么怕他们?

我悄悄儿地问魏大叔。魏大叔不是一看就知道人的好坏吗?

魏大叔没回答我的问题,他只告诉我,要好好回答这两个查粮的人问的问题。告诉他们,我是从哪里来的,说县城的名字就行,人家不需要知道你是哪个镇哪个村儿的;问我过河去干吗,就说是去黄河南边给亲戚送木头,可别说是去换粮食的。

我觉察出事态的严重性来了。

“那他们要知道我是去换粮食,会把我抓起来?”

“不抓你,会把你的木头没收了。”

我一听,腿就开始哆嗦起来。

爷爷的话在我耳边响起来:就算是我丢了,这车木头也不能丢。不仅爷爷的话在我耳边响起来,连小侄儿春阳的脸也直在我面前晃悠,我走的时候,他对着我笑的那一下,现在像根刺儿似的扎着我。

这车木头是什么木头啊,它们是我家大门,它们是种在我们屋后、跟我们一起长起来的姐妹兄弟,是用来救一家人性命的救星!

我拉车拉了几百里地,一步一步走到黄河来,我把木头拉到这里来,可不是让它们被没收的。

很快就轮到我和我的车子了。

我的腿一直哆嗦。

我觉得我就像爷爷说的那只绑在鞭梢上的屎壳郎,鞭子一甩,我就腾着云,驾着雾,晕晕乎乎,生死就在眼前了……

那个负责问话的人,打量打量我:“从哪儿来?过河干啥去?”

我告诉他我们县城的名字,也告诉他,我是给盖房子的亲戚送木头去。

“给亲戚送木头?哪个村儿的亲戚?”

我没料到他还会问我这个问题,回头看看魏大叔,魏大叔眼神里满是焦急,显然,他也不知道黄河南边都有什么村子。

“哪个村儿的亲戚?”那个人催问了一句,不耐烦的口气。

我一着急,把自己村儿的名字说了出来。说出来之后,我就觉得我头脸上的血,一下子褪到脚后跟去了,我想完了,肯定露馅了,他们知道我撒谎了。

我可不能眼看着这车木头被没收。

我扯开架势,刚想跑,谁知道那个人却点点头,接着问:“你车上有粮食吗?”

我愣愣地看着他,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是黄河南边也有一个跟我们村村名一样的村子?还是这个人也根本不知道黄河南边都有些什么村儿?

“哎,问你呢,你车上有粮食吗?”

“没,没粮食……”

另外一个人,捅了捅我捆在车上的补丁被子,又看了一下我的破褡裢,就挥了一下手,放我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我年纪小,或者是看我特别傻,对我的查问,比别的人都简省了很多。

我拉着车,跟在别人后面走了一段路,心里才敢高兴。

我一边高兴,一边后怕。

这幸好有魏大叔,他要不先提醒我应该怎么答话,不能说卖木头换粮食的事儿,那我麻烦可就大了……

哎,魏大叔呢?

我转过身找魏大叔,却发现他出事儿了。

魏大叔被那两个人拦住,他的两件大行李被打开了,那个搜查的人从一床被子里,搜出了一个小口袋。

那个人胜利似的打开小口袋,里面是玉米面。

魏大叔大声地嚷嚷:“我是去看我儿子,这粮食是拿给我儿子的,不是买,也不是卖!”

猜你喜欢
过河木头大叔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过河
过河
失眠的熊大叔
拆桥过河
搬来搬去的木头
嗨歌大叔
过河
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