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梁板裂缝的分析与处理

2023-01-16 00:46薛善伦赵庆生刘清阳
山西建筑 2023年1期
关键词:角钢建筑物框架

薛善伦,赵庆生,刘清阳,陈 雷

(1.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3.济南市历城区城乡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济南市历城区人防工程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199)

1 工程概况

某沿街底框商住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无地下室。1~22-A~K轴间地上6层,1层、2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商业用房,3层~6层为砖混结构住宅。其他位置地上两层,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22轴~24轴间1层为消防通道,2层为商业用房的一部分。基础平面图见图1,1层、2层结构平面图见图2,3层~6层结构平面图见图3。

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约一年,发现一层22轴~24轴间(消防通道处)顶梁板出现裂缝。

2 现场裂缝情况及结构检测

1)现场发现1层22~24-(A-1)~J轴(消防通道处)东西向顶梁西端(22轴端)梁侧面、底面和西端梁柱(墙)节点处出现上窄下宽竖向裂缝或斜裂缝,裂缝宽度为0.02 mm~1.40 mm之间,越靠近西端(22轴)梁支座裂缝宽度越大,且南北两侧面裂缝对称布置。J-21~24轴、F-23~24轴、D-23~24轴、B-22~24轴顶梁开裂程度较(A-1/1)-22~24轴、(A-1)-22~24轴顶梁严重,裂缝位置及裂缝宽度现场示意图见图4~图8;2层楼 面板东端支座处沿24轴多处南北向裂缝,现浇板裂缝上宽下窄,上部最大裂缝宽度约1.50 mm,见图9;J-21~24轴间消防通道上部北墙面出现多处上偏西斜裂缝[1],现场图片见图10。

2)采用SET230R无棱镜电子全站仪对1层顶22~24-(A-1)~J轴间(消防通道)东西向框架梁底部标高进行检测[2],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1层顶22~24-(A-1)~J轴间东西向框架梁底部标高东高西低,且B~J-21~24轴间北侧框架梁梁底标高差值较大。

表1 框架梁梁底标高检测结果 m

3 框架梁板裂缝原因分析

1)经查询建筑物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工程地基土层及土质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地基土层及土质情况表

2)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以②层粉土作为基础持力层,浅基础形式。西侧地上6层,东侧地上2层,竖向荷载差异较大,且条形基础东西相连,未设置沉降缝或施工后浇带,1轴~22轴与22轴~24轴间沉降量差值较大。又据现场人员介绍,梁板出现裂缝半年前,17~21轴-D~K轴间地下水管出现长时间渗漏现象。根据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筑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主要为粉土、黏土和粉质黏土,由于该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下的土体主要为粉土,地下水管渗漏,长期受水浸泡,使地基土质软化,损害削弱了支撑的土体和地基,从而又加剧了局部的不均匀沉降[3]。

3)根据原设计资料,在现有荷载的情况下,对1轴~22轴与22轴~24轴间的沉降量进行复核验算,验算结果见图11。由复核验算结果可知,正常使用状态下22轴与24轴间最大沉降差为16 mm。

4)根据原设计资料和现场检测数据(梁底标高),摘取J-21-24轴框架梁混凝土X方向应力、钢筋应力以及框架梁损伤情况验算[4],框架梁损伤区域如图12所示。

综上所述,22轴东西两侧原设计存在沉降差,再由于局部地下管道漏渗水,从而使地基基础出现局部较大不均匀沉降,故使建筑物发生扭曲变形,近端的框架梁柱支座处剪切破坏,产生荷载裂缝。远端的现浇板上部受拉力超过钢筋混凝土受拉承载力,引起开裂现象。

4 处理措施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框架梁板出现变形和裂缝,危及建筑物安全,应先对不均匀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待地基基础沉降稳定后,再对出现裂缝的梁板做相应加固处理。

1)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措施。

传统方法一般是在沉降量较大部位,采用微型桩法或注浆法加固下沉地基。但如果对1轴~22轴间整个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范围较大,费用较高,此方法应排除。

反向思维,若只加固处理22轴~24轴间基础,加固费用会大大节省。遂采用水平掏土迫降法[5],增大24轴沉降量,使22轴~24轴间的沉降差减小,消除不均匀沉降现象,从而使整个建筑物东西向达到沉降平衡。具体方案如下:

由鲁宾涅特方程[6]:

水平掏土取土施工完成后,根据观测建筑物的沉降量及沉降速度再进行2次~3次取土。如通过反复取土不能达到回倾效果,可通过高压水枪在取土孔中射水取土,高压射水泵的工作压力及流量根据现场试验确定[8]。

水平掏土取土过程中及时对建筑物进行跟踪观测,东北侧最大沉降控制在30 mm左右,东南侧最大沉降控制在10 mm左右,倾斜率达到2‰时停止沉降。沉降施工完成后对水平掏土孔进行注浆封闭。纠偏完成后要继续对建筑物进行观测直至稳定。待地基基础稳定后,再对上部出现裂缝的框架梁和现浇板进行加固处理[9]。

2)框架梁加固处理措施。

由于此处为消防通道,考虑梁底标高有高度要求,不可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对框架梁进行加固处理,遂采用外包型钢加固法对框架梁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并如图13所示。

包角钢部位用磨光机将原构件表面装饰层或浮浆打磨至密实新界面,不平整或有缺陷部位用聚合物砂浆修补,角部打磨成直径20 mm的圆弧状,然后用丙酮擦拭干净。角钢根据现场实际尺寸下料,把角钢与混凝土结合面用磨光机打磨至金属光泽,纹路与纵向垂直,并用丙酮擦拭。把角钢安装到梁角,并用专用夹具夹紧。焊接缀板与节点角钢,焊接时应分段交错施焊,缀板与角钢应三面围焊,焊缝应饱满,不得有夹渣、漏焊等缺陷。型钢构架焊接完成后,进行压力注胶,胶缝厚度3 mm~5 mm,并拧紧螺栓螺母。加固后,分层抹35 mm厚M10水泥砂浆(钢板表面厚度不小于25 mm,加钢丝网防裂)作防护层,或对钢结构表面直接进行防腐防火处理。材料要求如下:采用Q355B钢板、型钢,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相关要求;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加固用结构胶粘剂性能要求应符合GB 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和GB 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Ⅰ类A级胶的要求。

3)现浇板加固处理措施。

现浇板裂缝首先采用专用灌缝胶高压封闭,然后上部增设负弯矩钢筋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做法见图14。

a.表面清理:用磨光机将裂缝两边各100 mm打磨平整,将表面粉尘等清理干净,露出新鲜混凝土表面;用空压机将裂缝内部及周围清理干净;用脱脂棉蘸丙酮擦拭裂缝,再用空压机吹干裂缝。视裂缝情况,以间距400 mm~800 mm安装底座,用封缝胶将可能漏浆的蜂窝及裂缝全部封闭,等待硬化。在裂缝端部应布置灌浆嘴子,当裂缝有纵横交错时,在交叉处必须布设嘴子,上下贯通的裂缝应将灌浆嘴子布置在板底,在裂缝较宽处应布置灌浆嘴子。试气压力应先小后大,一般可控制在0.3 MPa~0.4 MPa,若发现封缝部位有冲破现象,应进行堵补,待硬化后再进行试气。以注射器将灌缝胶通过固定在裂缝上的底座灌注入裂缝,当进浆嘴子邻近的嘴子冒浆后,立即用塞子堵住,继续灌浆,待最后一个嘴子的冒浆堵上塞子后,需恒压5 min~10 min再将注射器取下(注意不可有漏浆,注射器内无灌缝胶时应立即换补)。若必要可进行二次灌注,以巩固灌缝效果。灌浆压力应不小于0.2 MPa。裂缝修补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应为无毒或低毒材料,符合国家相应规程要求。在施工时,应对浆液进行试配,其可靠性和固化时间应满足要求。

b.灌封处理后,在原混凝土板表面东西向剔槽,钻孔槽内凿毛增糙,清除槽内残渣及浮灰,并用水冲洗干净,剔槽时勿切断原板顶钢筋;布设钢筋网,受力钢筋与分布钢筋点焊;刷混凝土界面剂一度,然后用聚合物砂浆抹实。

4)本方案具有施工场地小、对业主居住生活基本不受影响、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不同的土质条件的特点,既解决了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又大大提高了现浇梁板构件承载力。加固处理后,经一年多的使用及观察,建筑物未再发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倾斜及构件的开裂现象,收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5 结语

建筑物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结构危害很大,轻则引起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变形和开裂,重则引起房屋结构整体或局部倾斜,甚至倒塌,直接威胁房屋的正常使用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只有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才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和安心居住。遇到问题,要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反向思维,研究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避免引起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结构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10-11]。

猜你喜欢
角钢建筑物框架
基于宏观损伤的锈蚀角钢蚀余承载力评估方法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贴片误差和扭矩对输电铁塔角钢应变数据的影响
框架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广佛线道岔角钢绝缘改善方案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