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

2023-01-17 15:33
电视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稿件资源信息技术

张 健

(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6000)

0 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闻编辑人员的采编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传统的工作程序中,编辑人员需要事先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了解采访的对象和采访的内容,才能够保证新闻传播的效果。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编辑工作省略了很多步骤,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相关信息,减少了很多采编过程中调查和取证等步骤,更好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新闻采访的效果[1]。另外,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新闻记者编辑的认识视野,打破记者、编辑认知的局限性,为受众展现更具深度的报道视角。

1 网络信息资源应用的意义

1.1 提升新闻敏感度

记者型编辑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通过对网络上的信息搜索、阅读等过程,可以更好地建立对新闻信息的敏感意识,提升新闻价值度。

1.2 获取可靠信息源

网络信息时代为新闻记者编辑提供了较多的新闻数据资源,帮助新闻记者编辑能够获得更多信息。记者在海量新闻信息中,可以及时地调取相关的数据资源和新闻线索,凭借自身良好的工作素养和判断力,从中筛选出具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在避免出现假新闻信息的前提下,保证了新闻的质量。

1.3 方便新闻工作开展

传统的新闻节目录制和整理过程中,记者编辑会通过摄像机、录音笔等记录工具进行新闻采访。如今,记者编辑可以采用更加丰富、多元化的记录形式。例如,可以通过录音转录软件进行语言转文字,使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更加迅速高效,降低记者工作的压力。记者编辑只需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便可以实现新闻后期制作。

2 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在新闻采编中的常规性应用

一个新闻报道不是简单地在编辑接到信息后就开始的,需要在前期进行严谨的背景调查,并且根据调查到的背景资料进行相关整合处理,之后再进行新闻信息的其他流程工作。在背景调查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记者编辑提供充足的素材,高效率、宽范围地进行背景资料收集,有助于记者编辑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提升工作的效率[2]。

日常的新闻采访中经常有一些突发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记者编辑及时进行处理,其中,处理的工具就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查询等,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筛选,解决突发问题中的一些情况。例如,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查询相关部门,或者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调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知识等,这样便捷的方式,保证了采访节目的完成。

新闻记者编辑完成新闻采访以后,还要将采访的内容进行整合编辑,最终形成新闻节目在电视或者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记者编辑更好地进行稿件素材的整理,利用互联网中充足的信息资源,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信息,借此丰富新闻采访内容,带给观众质量更高的新闻节目。

3 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在新闻采编中的其他应用

3.1 提高数据采集精度

新闻采编过程中,新闻人物和事件的发展都是动态更新的过程,记者编辑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升数据收集的精度,增加对细节把握的效果。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筛选和剥离过程,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能够使新闻信息的采访更加精确,提升新闻采编的质量水平[3]。

3.2 建立多数据采访框架

采访的提纲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感染力,并且与受访者的个人情况息息相关。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在问题中引发观众对于其他的问题思考,从而更加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展现新闻事件背后的实质。在新闻采访中,记者需要在采访的过程中设定问题,形成多角度、多数据的采访提纲。这时就需要查询和参考网络信息,从而构建出更加立体的采访框架,帮助自己设定和安排采访问题,推进采访工作的开展。

3.3 完善采访问题预案

在新闻采访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记者编辑更好地调整采访预案,针对受访者的问题及时调整采访的方向,引导受访者的状态,使其积极配合记者编辑的采访,不影响新闻采访的基本进程。新闻记者编辑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工具做好备案、准备,使新闻采访达到预期,持续推进采访进程[4]。

3.4 高效梳理采访内容

完成新闻采访工作后,记者编辑需要进行采访后的内容梳理,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够完成的任务。稿件的编辑是将采访到的客观事实进行表达,带给观众最准确的解读,引导社会舆论。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记者编辑进行转录和收集,将受访者和新闻事件加以复现,确保新闻事件能够完全且真实地呈现在每个受众的面前,更好地呈现新闻受访者的心里状态,拉近受众与节目之间的心理距离。网络信息资源和设备可以快速整合采访内容,奠定稿件撰写的基础。

3.5 提升新闻稿件撰写质量

新闻稿件的质量非常重要,记者编辑在稿件的撰写中可能存在问题,如资料不足,或者对某些新闻内容的分析比较肤浅,造成稿件质量低下。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补充稿件的内容,保证新闻稿件的撰写更具效力、更加真实、具有震撼力,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4 网络信息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为记者编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记者编辑的采访、编辑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记者编辑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技术,一切以网络资源为主,而缺少详细的准备和筹划[5]。有的记者编辑甚至在新闻采访开始前的很短时间内,才仓促地进行数据和资料筛选,开展案头工作。虽然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的工作条件,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容易使从业人员改变良好的工作传统和方式,导致后期新闻采访存在疏漏,使准备的资料和工作难以满足实际采访工作的需求,从而降低节目的质量。

4.2 过度依赖网络设备

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会使记者编辑产生网络信息技术“迷失症”。从业者沉迷在网络信息技术库和自媒体等数据信息来源中,使技术带来的主导思想,压制了新闻职业精神。特别是手机、电脑、IPAD 等终端产品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便利性,更使记者编辑对工具产生了依赖性,缺失了如实调查研究等新闻精神和素养。这很容易造成负面效应,降低从业者的工作素养和职业伦理水平。

4.3 降低数据价值评估能力

记者编辑从业人员过分依赖网络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很容易使其在海量的数据中“迷失”。网络上的很多信息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使部分记者编辑逐渐遗失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降低了对新闻价值评估的能力。这直接导致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从业者缺少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很难深入地进行新闻事件的剖析,造成舆论导向偏离正常方向的现象。

5 解决新闻采访中网络信息资源应用问题的对策

5.1 基于信息技术,高于信息技术

在正常的新闻事件采访中,记者编辑要在采访前对新闻事件形成一个基本的预判和看法,然后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理性地处理各种数据和信息,强化自己的采访意识和观点看法。如果发现自己的见解是错误的,要重新规划采编方案,将新的观点融入新闻采编中。让新闻的素材和观点等来源于网络信息,同时又高于网络信息,体现记者的独立见解和工作能力。

5.2 深入挖掘数据,客观分析数据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新闻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新思路。因此,记者编辑等从业人员要积极掌握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统计分析方法、各类型软件等,将其应用于日常的采访工作中,但同时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要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内涵等有着明确的分析,不断强化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质量,为受众提供更加良好的观看体验,引领社会舆论正向积极发展。

5.3 做好数据转化,应用相辅相成

网络信息资源都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之上的,而其中的小数据是传统新闻采集中的人际采集方式。记者要正确认识大小数据的关系,在新闻采编实践中进行相互印证。记者要具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数据采编的说服力,理智看待数据价值并深入分析数据和信息背后的社会现象,在获得更多数据背后的新闻信源的同时,制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6]。

6 网络信息技术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展望

网络信息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综合应用是记者转型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闻机构实现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基础。新闻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清楚地认识当前的工作背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要加强与技术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提升对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认知程度,在获取更多独家数据信源方面下足功夫,写出有分量的报道。从人的角度获取信源固然重要,但是从网络信息技术角度获取信源,是媒体融合时代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新闻信源获取新方式。从传统的人际获取新闻信源向网络信息技术信源转化,正体现了媒体发展从人际传播“小数据”向复合传播网络信息技术的转化。

7 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数据等支撑,迎合了新闻传播实践层面的需求,将更好的作品展示在广大受众面前,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受众的欢迎程度,这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稿件资源信息技术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