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3-01-17 13:10安阳市农业农村局李波
河南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棉铃虫病虫草害夜蛾

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李波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年,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河南省花生病虫草害呈加重趋势,不仅造成花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而且影响食品安全、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乃至公共安全。推广应用花生绿色防控技术对发展优质花生、促进花生生产安全、提升花生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花生各生育期主要病虫草害

(一)播种期

花生播种期的重点防控对象有茎腐病、根腐病、白绢病、菌核病、果腐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新珠蚧、蛴螬、金针虫、杂草等。

(二)苗期

花生苗期的重点防控对象有冠腐病、茎腐病、青枯病、根腐病、病毒病、蓟马、叶螨、地老虎、杂草等。

(三)花针期

花生花针期的重点防控对象有褐斑病、病毒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缺铁性黄化病、新珠蚧、金龟子、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小绿叶蝉等。

(四)结荚期

花生结荚期的重点防控对象有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焦斑病、锈病、茎腐病、白绢病、菌核病、果腐病、纹枯病、蛴螬、金针虫、棉铃虫等。

(五)收获期

花生收获期的重点防控对象有荚果黄曲霉病、地下害虫、杂草等。

二、花生各生育期主要防控技术

针对花生各生育期的重点病虫草害,种植者可以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综合技术措施,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起到节约成本、提升品质、增加效益的作用。

(一)播种期

1.生态调控。花生与棉花、玉米、果树等实行间作、套种,或在花生地边、田埂及沟渠旁点种蓖麻、除虫菊、芝麻、棉花、玉米、高粱等植物,涵养天敌,引诱害虫取食、产卵和躲藏,并集中施药毒杀或人工捕杀。

2.土壤处理。花生白绢病、根腐病、蛴螬、新珠蚧等土传病虫害严重发生地块,适当选用淡紫拟青霉、球孢白僵菌、噁霉灵、辛硫磷、噻唑膦等药剂,拌制成毒土或毒液,撒施或喷施于耕作层、种植垄土壤内或播种沟、穴内。

3.种子处理。种子可选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矮壮素、硫酸亚铁、腐殖酸等药液或肥液浸泡子,捞出晾干后播种;或选用申嗪霉素、宁南霉素、咯菌腈、戊唑醇、呋虫胺、毒死蜱等药剂拌种或包衣。

4.防除杂草。花生覆膜栽培技术采取膜下喷施除草剂的方法除草,主要根据杂草种类,选用乙草胺、二甲戊灵、甲咪唑烟酸、噻吩磺隆等封闭性化学除草药剂,加水均匀喷施于土壤表层,喷施后马上覆膜。

5.封锁菌源。菌核病、白绢病、纹枯病、叶斑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地块,在花生播种后,结合地面喷施封闭性除草剂,在药液中加入多菌灵、菌核净、噁霉灵、褔美双、三唑酮等杀菌剂,混合喷洒杀死地表病菌。

(二)苗期

1.理化诱控。利用色板可诱杀蚜虫、蓟马、小绿叶蝉、烟粉虱等害虫。在田内悬挂黄色、黄绿色、蓝色黏板或信息素板等诱虫板,悬挂高度以高出植株顶部5~20 cm为宜,每667 m2花生安装20~45 块。同时,采取灯光诱杀地老虎、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金龟子等害虫,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高空诱虫灯等,每2~3.33 hm2安装1 台,夜间开灯,悬挂高度1.2~2 m。

2.毒饵诱杀。在地老虎成虫初盛期,可选用甘薯、烂水果等发酵变酸的食物,加适量杀虫剂,放入田间及地边诱杀成虫。在地老虎幼虫3 龄后,将藜、苜蓿、小蓟、苦荬菜等地老虎幼虫喜食鲜草或菜叶切碎,按其质量的0.5~1%与90%敌百虫可溶粉剂或50%二嗪磷乳油等杀虫剂混合,加适量水喷拌制成毒草,于傍晚成堆撒于田间或幼苗根际周围,每667 m2花生撒施15~20 kg。在蝼蛄发生为害期,选用炒香的麦麸、棉籽、豆饼、花生饼、玉米碎粒等饵料,按其质量的0.5%~1%与90%敌百虫可溶粉剂或48%毒死蜱乳油等杀虫剂混合,加适量水喷拌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撒在幼苗根际周围,每667 m2花生撒施2~5 kg。

3.生物防治。可在蚜虫、叶螨、棉铃虫等种群密度上升期,人工助迁或引进释放七星瓢虫、蚜茧蜂、草蛉、食蚜蝇、赤眼蜂、捕食螨、蜘蛛等天敌进行防治。

4.化学防除。对于花生茎腐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新珠蚧等发生严重地块,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阿维菌素、中生菌素、嘧啶核苷类农用抗生素、氯溴异氰尿酸、戊唑醇、噻唑膦、噻菌铜、吡虫啉、甲基异柳磷等适宜药剂喷淋茎基部或灌根,施药后浇水。茎叶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苦参碱、印楝素、多杀霉素、耳霉菌、球孢白僵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多角体病毒、吡虫啉、虫螨腈、螺螨酯等适宜药剂茎叶喷雾,药液加入有机硅、洗衣粉等助剂,酌情防治1~2 次,实施统防统治,药剂轮换使用。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块,主要根据杂草种类,在花生苗2~4 片复叶期及杂草2~5 叶期,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噁唑禾草灵、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等茎叶除草剂,在晴天无风时对杂草茎叶均匀喷雾。

(三)花针期

1.人工捕杀。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捕捉金龟子、抹杀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等害虫卵块和幼虫等。

2.理化诱控。一是可采用前文提到的色板诱杀、灯光诱杀措施。二是可采用性诱剂诱杀,在棉铃虫、甜菜夜蛾、金龟子等害虫成虫发生初期,在田间安置性诱剂诱捕器或诱捕盆等,每667 m2花生安置1~3 套,高度距地面1.0~1.5 m。

3.毒饵诱杀。在棉铃虫及玉米螟、银纹夜蛾、甜菜夜蛾、金龟子等害虫成虫羽化始盛期,利用昆虫食诱剂或毒饵、发酵变酸的食物等诱杀害虫,将食诱剂、杀虫剂与水按比例混匀,倒入诱捕器内,每667 m2花生安置1~3 套。

4.生物防治。在棉铃虫、甜菜夜蛾等成虫始盛期至卵盛期,田间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等天敌,每667 m2花生放蜂1.2 万~1.5 万头,分2~3 次释放。

5.化学防除。在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新珠蚧、蛴螬等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厚孢轮枝菌、哈茨木霉菌、氯溴异氰尿酸、三唑酮、毒死蜱、噻唑膦等药剂,采用撒施毒土、喷淋根灌、药剂冲施等方法施药,将药剂施入花生根际及荚果周围土壤。发生严重时,每间隔7~10 d 施药1 次,交替用药,施药后宜浇水。褐斑病、缺铁性黄化病、棉铃虫、斜纹夜蛾、蚜虫、蓟马等花生叶部病害,以及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可选用苦参碱、春雷霉素、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虱螨脲、虫酰肼、溴虫腈、戊唑醇、辛菌胺醋酸盐、醚菌酯、硫酸亚铁等适宜药剂或肥料,酌情均匀喷施1~2 次,间隔7~15 d 施药1 次,轮换用药。

(四)结荚期

1.理化诱控。采用色板诱杀、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食饵诱杀等技术,参照苗期和花生针期措施。

2.生物防治。参照花生苗期和花针期措施,引进释放天敌。

3.化学防除。防治白绢病、茎腐病、菌核病、果腐病、褐斑病、蛴螬、金针虫等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可选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木霉菌、金龟子绿僵菌、戊唑醇、氟酰胺、腐霉利、噁霉灵、二嗪磷、甲基异柳磷、毒·辛等药剂,采用撒施毒土、喷淋根灌、药剂冲施等土壤处理的方法,将药剂均匀施入花生根系及荚果周围。防治黑斑病、锈病、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小绿叶蝉、烟粉虱、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选用多抗霉素、蛇床子素、苦皮藤素、短稳杆菌、绿僵菌、咪鲜胺、丙环唑、氟硅唑、溴氰虫酰胺、灭幼脲、高效氟氯氰菊酯等药剂,喷施茎叶或茎基部。

(五)收获期

花生收获期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适时收获,就地收刨,及时晒干,剔除破损、霉变果,安全储藏,合理冬灌,消灭越冬病虫源等农业措施。

三、花生绿色防控技术效果分析

2018—2020年安阳市建设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5 个,推广核心技术12 项、集成技术模式6 套,推广面积1 666.67 hm2,辐射带动6.67 万hm2。调查显示,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使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节本增效

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花生田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概率,降低了为害损失,对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较农民常规防治技术效果平均提高16.12 个百分点,每667 m2花生使用化学农药量减少28.12%~36.49%,花生产量增加10%以上,每667 m2花生增收节支100 元以上。

(二)绿色安全

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从农田生态系统出发,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并增加天敌数量,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花生品质明显提升,促进优质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易于推广

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了诱控技术、生物防控等绿色技术,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理念现代农业生产,可操作性强,防效好,农民接受度高,适合在集中连片种植的花生田中推广应用。据调查,农民对花生绿色防控技术满意度达91.0%,防治效果满意率为83.5%。

猜你喜欢
棉铃虫病虫草害夜蛾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荷兰科伯特与加拿大Ecoation合作改进病虫草害智能检测技术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