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 思考与建议

2023-01-20 13:10曾舒怡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卫生保健幼儿园疫情

■文/曾舒怡

政府相关部门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幼儿园应当把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幼儿的身心发育处于尚未完善的阶段,为了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幼儿园应做好预防疾病和传染病流行的工作,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加强与管理好卫生保健工作。相关幼儿园管理工作者应在深刻认识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开展重要性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成效。

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教合一原则的要求

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保教合一,因此幼儿园要坚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这一阶段的儿童身心发育还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教师和家长,应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予幼儿悉心的照料,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而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就是落实保教结合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有效管理卫生保健工作,对幼儿实施保育与教育。

(二)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要注重以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健康成长为重心,为每名幼儿的发展创设和谐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与卫生健康习惯。在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父母及其他相关人员应该长期重视对幼儿健康良好的生活态度及卫生习惯方面的发展与培养,提高幼儿身体免疫力,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手足口病在幼儿园频发,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幼儿园带来了许多工作上的不确定性,做好卫生保健管理工作能有效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集体教学形式的需求

集体教学是指全体儿童在短时间内接受教师提供的共同经验与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启发,培养自主合作意识。在流行性疾病高发期,由于幼儿园采用的是集体教学的形式,教学期间的人员大多会聚集在一起,这就容易使幼儿园成为传染病的 易发高发场所,对于免疫系统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生命安全容易受到威胁。

(四)促进幼儿园更为规范发展

随着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数量越来越多。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正常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高效科学的卫生保健管理,不仅有助于保障幼儿在园的健康安全,使幼儿在一个良好、整洁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还有利于教师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与水平,促使我国幼儿园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工作现状

(一)卫生保健工作者心理倦怠,管理流程形式主义化

幼儿园卫生保健是幼儿园每天都需要进行的工作,在不断的重复执行过程中,卫生保健工作者容易产生倦怠与麻痹的心理,在思想上开始松懈,逐渐放松对制度的执行力度,本应严格把关的预防措施与流程逐渐流于形式,卫生保健项目实施不到位,制度规范也不再坚守。因此,相关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与制度的执行落实力度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者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 的问题。

(二)专职人员配备不足,设施配备欠缺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儿童数在150名以上的,至少按照150∶1的比例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而人数在150名以下的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保健人员。但据相关研究者调查发现,只有27.73%的幼儿园按照150∶1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可见多数幼儿园存在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此外,在幼儿园工作开展中,应急救护能力和传染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相关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无法很好地承担这一工作,但在实际情况中,有医学背景的幼儿卫生保健人员并不多,且还存在其他职业的人员在幼儿园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保育员卫生保健知识不足、实际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极大降低了幼儿园卫生保健水平,导致幼儿在园的生命健康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下发文件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设立保健室或卫生室,还对保健室的面积和保健室的设施配备都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很多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室,保健室设立率仅为47.5%。由此可见,目前仍存在卫生保健设备配备不齐全,无法按规定设立专门的卫生保健室等问题。

(三)对幼儿家长的宣教不到位

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以多种形式开展卫生保健教育,指导幼儿家长做好保健工作,通过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成效。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会选择定期向家长派发卫生保健宣传单、设置班级健康教育专栏、组织相关知识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但是,在实际探访中发现,这些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方法都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真正认真学习与观看的幼儿家长少之又少,教师宣教与家长学习这两个环节出现了断层。同时,幼儿生理卫生保健是幼儿园宣传的主要内容,对于幼儿心理卫生保健方面的宣传科普重视程度相 对较低。

(四)园内疫情防控落实不到位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暴发,国内不断出现新增病例的严峻防控形势下,疫情环境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者应及时学习与响应政府下达的《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文件,及时作出部署。但是,部分幼儿园仍存在疫情防控环节的漏洞,重视程度不足,落实力度欠缺。

三、改善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并落实管理制度,严把安全关

幼儿园要兼顾制度的可操作性,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本园的卫生保健制度,立足幼儿健康,实施卫生保健精细化管理。幼儿园应建立本园的卫生保健机构,有效调动人员,将工作内容层层分工,形成清晰的人员管理网络图,建立系统的管理流程。如幼儿园由园长、保健医生组成检查组,对全园各处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与指导;建立卫生保健登记和统计制度与幼儿卫生保健档案;在膳食管理方面,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可与家长建立膳食管理委员会,相互合作监督,共同保障幼儿饮食安全;切实建立每日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上报系统,落实对幼儿健康状况的检查工作;当前疫情环境下,还应时刻关注幼儿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倾听幼儿想法,通过游戏、绘本阅读等形式向幼儿科普防控病毒的相关知识,教导幼儿如何保护自己,时刻关注幼儿及同住人员的健康状况及落实外出去向跟踪工作,成立本园疫情防控小组,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及时落实相关工作部署。

(二)按规定配备人员,完善卫生保健基础设施设备

当地教育局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核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的人员配备情况是否达标,依照《管理办法》对园中卫生保健人员按数量150∶1的比例要求幼儿园配备工作人员,同时定期到园内抽查指导,以考核的方式规范办园行为。此外,幼儿园应积极与当地的妇幼保健机构合作,互通幼儿的健康检查数据,积极安排卫生保健人员定期参加妇幼保健机构召开的工作部署会议,接受其培训与指导,参与防治常见病、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在规划幼儿园功能室时,管理者要预留保健室或卫生室的建设空间。管理者还可通过争取政府部门的拨款、勤俭办 园、积极筹集基金等合理途径,不断完善幼儿园卫生保健基础仪器设备。

(三)加强家长的卫生保健宣教,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园应防止出现形式主义的宣传与科普,不能为了贪图便捷,采用宣传单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科普、指导。相关管理工作者应摆正态度,多措并举,用科学、生动、易懂的方式,对幼儿家长进行保健教育的指导工作,如举行校园开放日、相关亲子活动、专家入园指导等,让家长直观感受并参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流程,帮助家长学习和了解幼儿常见传染疾病的预防方法和显现症状,引导家长加入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建设中。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园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之一,幼儿园要积极实现家园共育,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拒绝出现“5+2=0”的情况,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

(四)实施监督与指导并行,落实疫情防控

幼儿园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本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相关工作部署会议,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检查执行情况,落实政策要求,实现幼儿园卫生保健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是一种良性的督促规范措施,能让管理者掌握工作的实施情况及工作进度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调整工作。如:幼儿园可组建监督指导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对接下发文件,了解文件精神,及时反馈工作进度,积极配合工作落实和整改;建立管理奖惩机制,小组成员要及时跟进人员工作情况,切实落实奖惩机制办法。

在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停课的情况,这时幼儿将在家中进行线上学习。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中,幼儿在家的饮食是否符合科学的膳食要求,每日的作息时间是否按时且合理,每日的运动量是否达到标准,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等等,对于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关乎幼儿的身心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者要重视加强对幼儿家长相关保健知识的科普教育力度,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坚持规范幼儿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可以利用游戏等有趣的方式向幼儿讲解有关疫情的知识及如何自我防范,协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者共同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做好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是幼儿园教学和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社会各界越发重视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逐渐得到保障。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一道极为重要的关卡,如何真正落实政策,切实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还需要各方理论及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卫生保健幼儿园疫情
战疫情
儿童卫生保健知识绘本的交互设计研究
我爱幼儿园
抗疫情 显担当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欢乐的幼儿园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