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解题策略的方法训练

2023-01-24 01:08李树倩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题目解题

李树倩

(甘肃省永靖中学 731600)

高中物理在很多方面与高中阶段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有很大不同.其他学科多重视对于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中物理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对于物理教科书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及课上习题、教师举例和课后作业考试中试题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的练习.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应试过程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的分数.然而,教师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应试要求,课本上一成不变的解题方法也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如今的高中物理需要学生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在解题时要学会变通.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专项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用合适的物理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应该进行综合的考虑,让学生不仅局限于提升物理成绩,更能够在多方面得到提升.

1 高中物理解题策略方法训练的意义

高中物理教师对于学生进行解题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发散自己的思维,在学习物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高中物理方法训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高中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学生在繁琐的学习中,往往会对物理感到十分的枯燥无味,当学生物理成绩不好时,还会因此产生厌恶的情绪.教师应该转变自己传统的、旧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运用有趣的解题策略,有利于学生提高对于高中物理的兴趣,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让他们对于学习物理充满自信,在自信中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从而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在物理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充分地意识到物理解题策略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并对此提起重视,提高自己对于物理的积极性.高中物理解题策略方法训练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课堂,上课时解题和答题更加积极,因此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专项的训练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时得到全方位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教师通过对高中生进行高中物理解题策略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自我独立思考解题能力、判断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应对当今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挑战与磨砺,学生能够通过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时刻准备迎接高考.而学生在学会如何解决物理难题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自我效能感.

2 高中物理解题策略的训练方法

2.1 创建灵活多变的解题模式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让学生按照教材或者练习册上的题目进行相关章节内容的练习,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多的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性是比较差的,对知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地进行应用,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逐渐下降.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物理教师开始注意到对学生物理解题策略的方法进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师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创建灵活多变的解题模式来吸引学生的解题兴趣,并让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一些灵活多变的解题模式,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其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有关于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进行讲课之前,通过查看教材课后习题和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发现,在涉及到到牛顿第一定律的运用时,大多都是以选择题为主的,大题当中更多的是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公式的套用,再将题中所给出的公式当中所用到的数值进行在物理公式当中的运算.因此教师在进行解题模式训练时,可以将选择题按照从简到繁的,难易程度从简单到困难地将选择题打乱顺序,重新进行排列,并在练习的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解答,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说明运动需要力的作用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是由牛顿自己凭空臆想得出的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举手示意进行抢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解题来有效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2.2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物理解题模型搭建

在以往的物理解题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对题目内容进行理解,并且在解题的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解题思路,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解题,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并不是很好,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程度也比较低.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其物理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物理解题策略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动性,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相关物理模型的搭建,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找准解题点.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圆周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题目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诠释与分析,然后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当中的应用,对教科书所给学生的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模拟系统的构建,让学生对圆周运动的轨迹进行更加直观的了解,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可以根据其轨迹和文章题目要求进行模型的构建,从而帮助学生对整个题目进行理解.如求圆周运动中的速度时,学生可以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时间、长度、速率来进行计算,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来进行模型搭建,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找准解题点,知道哪些信息对于解题来说是有效的,哪些信息对于解题来说可有可无,在找准解题点后进行解题,直击命题点的靶心.学生通过对关键信息的获取和把握就可以快速地对圆周运动中的速度进行计算并得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物理解题速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思维意识.

2.3 课堂增添趣味,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好的老师.物理这一学科相较语文、英语、政治等文科课程来讲,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高中物理习题抽象且难解.而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被外界吸引注意力,转移了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听老师的解题过程中,就容易丢步骤,而物理的知识是一条衔接性极强的知识链条,而这丢失的步骤会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有趣、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集中学生注意力,积极参与物理的解题过程.但是传统的物理解题模式大都十分枯燥,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所以在高中物理的解题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以及课程的实际情况,查阅解题所需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有趣、高效.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习更有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重视课堂提问,及时进行总结

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物理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解题过程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点的系统性,重视题目中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点零散情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且影响了学生物理解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解题过程中,要适当地提问学生一些知识点.在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解题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终结归纳.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万有引力”这一类型的题时,这一类型包含的公式定理较多,在教师对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以及课后习题讲解完成后,教师将用到的公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板书,让学生将课上教师所列举的物理运算公式记录到物理专用的笔记本,也可记录在好题本或错题本中,时时翻看,巩固记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记忆,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物理知识点系统,在以后的解题中,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高中物理的解题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训练方法,积极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改善过程中加以创新,突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教学训练方法的桎梏和束缚,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营造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与兴趣.教师结合现代新媒体技术和多个云教育平台的资料查询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运用更加清晰,能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以点带面,构建广泛的知识面.高中的学习是十分紧张的,教师运用物理解题策略方法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对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升物理成绩,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一来,对于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其他境况也能很好地应对,并进行冷静沉着地处理.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运用解题策略方法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其影响深远且持续时间很长,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助益.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用“同样多”解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