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分析

2023-01-24 01:08谢林作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物理物理

谢林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中学 530012)

信息技术凭借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音视频、文字信息、数据信息等的储存和管理,实现了计算机的感官信息交流和感官事物呈现.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相当深远.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传播速度和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新的科研成果、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等不断出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不能适应教学要求.因此,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成为现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趋势,也是信息技术发挥教育价值和辅助价值的重要渠道.

1 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价值

信息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之下的产物,属于信息、数据或者物质的承载,涵盖了大数据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储存技术等内容.对于教育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依托于信息承载或者信息传输,其包括了音视频资料、语言文字、数据信息等内容.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教育承载信息的直观生动展现,搭建极具视听特色、信息特色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的可视化和高效化.此外,依托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信息交流.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借助信息技术实施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1 强化高中物理理论教学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较为复杂且理论概念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强,所以,高中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物理概念和物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较为困难.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等感官教学手段进行视觉感知、细心观察,实现物理知识理论学习从视觉到感性的认识,完成从感性进阶到理性,从抽象走向具象,进而让高中生透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所以,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有着强化高中物理理论教学的重要价值.

1.2 落实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研究的基础性学科,所以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部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和实施,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巧妙利用学科激发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步构建高中生的物理思维、物理操作、物理实践等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教师可以凭借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最大程度拓展和延伸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所以,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过程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视野得到了拓展,物理实验思维、物理创新思维、物理学习思维等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培育.高中物理教学传统模式之下,教师侧重于理论教学,物理教学难免呈现出机械式、灌输式.这样,高中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能对物理现象、物理理论、物理概念进行“生硬”理解,很难通过“理论+实践”掌握物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直观、生动、清晰地了解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的生成,依托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学生就能对物理概念、物理理论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也明白了物理知识如何形成、物理现象如何解释等问题,促进了高中生物理思维的构建和强化.

2 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思路

2.1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依然处于强烈阶段,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首先需要教师依托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优化教学模式.首先,高中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教学资源加入一些有趣的教学元素,用于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较多,需要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引入一些丰富生动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可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索,提升他们的探究热情.

2.2 创新实验演示过程

实验演示是物理现象直观生动展示的最佳方式,也是唤醒学生实验操作兴趣和物理知识探索欲望的途径.最为重要的是,实验演示可以让高中生在对原有物理原理或者物理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所以,实验演示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是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思路.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在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物理实验演示,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规范流程以及安全问题等,进而保障实验效果.同时,在掌握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依托网络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视听教学手段等积极优化和创新实验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效果提升.

2.3 教学评价信息化

教学评价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检测高中生课堂学习行为、课堂学习效果以及学生接受教师点评提升自信心的基础.同时,依据教学评价,教师还能针对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流程、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将鼓励学习、学习反思、情感体验强化、学习信心增强、学习习惯点评、学习方式优化等纳入评价体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等辅助开展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依托于教学评价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强化,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成效就得到了提高.

3 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方法

3.1 巧用信息技术,实现物理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是集合了媒介资源、视听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AI技术和VR技术等高新科技的代名词,为现代生活、现代生产以及现代教育带来了本质变革.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切口,用于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内容拓展,进而打造物理教学的网络化、物理教学的视听化、物理教学的数字化,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变革.

比如,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材中“牛顿第三定律”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学过程就利用视频、图片等内容展现“牛顿第三定律”的产生背景、应用场景,相关案例解析,让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初步认知,随后再利用视频播放呈现物体受力分析、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动态模式等内容,并借助PPT展现“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价值、应用、实验等.这样,借助信息技术“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内容就得到了创新,且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实现了优化,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更为高效的学习.

3.2 借用信息情境,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究其本质而言,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涵盖的信息资源、媒介资源、网络技术、视听技术,打造一个具有物理教学特征和物理教学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激发,并在信息情境中进行网络学习、信息学习.具体来说,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的具体内容,归纳总结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理论、物理概念、物理计算公式、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物理现象等,并将其中可以利用视觉化呈现、信息化呈现、动态化呈现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转化.同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调查技术等获取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特征、物理思维、物理水平等内容,在匹配学生学情实际的基础上开展信息情境构建,完成物理教学的趣味化、欢乐化以及信息化.

3.3 调用信息资源,拓展物理学习维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得信息资源、数据资源、媒介资源呈几何倍数增长,也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信息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依托信息检索技术、数字搜索引擎、大数据计算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调用的信息资源更多,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学习维度.故而,在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过程中,调用信息资源拓展物理学习维度成为新的路径和新的渠道.

比如,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能感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如何通过圆周平面确定圆形和半径,如何通过受力分析绘制受力分析图、求向心力的方法,理解“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际应用和习题解答技巧,高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关教学资源的搜索、选择、甄别和匹配,将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等借助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刻领悟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际应用和习题解答技巧,还拓展延伸了学习维度,获取了物理学习的“新篇章”.

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变革了高中物理实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观点,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也不能本末倒置,还是应当依托高中物理学科特征,在抓住高中生物理学习实际情况之下,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加以应用.这样,高中物理教师才能在贴合学科特性、学生特点之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物理的教学,实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留言板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