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傅青主*
——兼论《傅青主女科》的特色

2023-01-25 01:49周路红杨继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傅山

王 蓓 周路红 杨继红

(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傅山(1607年—1684年),字青主,号侨松,又号朱衣道人,山西太原人,出身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少时博闻强记,涉猎广泛,好学而无常家,融通儒、道、释三教,尤其精通老子阴阳五行哲理,自称老庄之徒,为明末清初思想家,并首开诸子研究的先河。因博学多才,且志高人杰,顾炎武称其“萧然物外,自得天机”,齐鈜赞其“奇才绝世,时称‘学海’”。傅山先生“工书善画,博极群籍,在经史子集、文学诗词、佛经道藏、书法绘画、钟鼎文字、医学医术诸多领域都有精深的研究”[1],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故有“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2]和中国文化奇人的美誉[3]。一生著述颇丰,惜所著宏论,很多都散佚,有些只存篇名、书名。

1 高洁的人格

傅山的人格品味极高,深得时人和后人的推崇和敬仰,例如同治年间王道平在《傅青主男科》序文中称赞他“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4];江都郭钟岳为《傅青主男科》写的序文说傅山“具悲天悯人之怀抱,仁民爱物之念,生当丧乱,笃志隐沦”[4]。历史上的傅山侠肝义胆,有诸多为世人称道的义举,流传至今的傅山拳法即是傅山先生生前创制。此拳技法多样,姿势舒展,融太极拳与道教健身术于一体,既能养身健体,又具搏击防身之功。据《灵石县志》记载,傅山先生曾在灵石介庙行医、讲学、修道养生,《何氏家训》载青主曾两度在此“演拳健身”[3]。其传奇的一生成为艺术家笔下的生动人物,并搬上舞台,久演不衰。如晋剧《傅山进京》,把傅山置于封建王朝更迭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并着力展现傅山先生渊博的知识和朴素的亲民思想。还有读者熟知的香港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创作的《七剑下天山》,其中的剑侠傅青主,原形便是傅山先生。足以证明傅山先生在有清一代的影响力和冲击力。道光年间丹崖张凤翔在《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序文中提到著名的袁继咸冤案事件,作为袁继咸学生的傅山带领诸生伏阙上书,使老师的冤案得以昭雪,“当时义声动天下”[4]。先生一身傲骨,特立独行,“尚志高风,介然如石”,其人格魅力更是彪炳史册。傅山38岁前忠于明王朝, 明亡后以反清复明为己任[5]。为表示对清庭的不满,剃发明志,拜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道号“真山”,因着红色道袍,遂自号“朱衣道人”,别号“石道人”。其宁折不弯、誓死捍卫民族气节的气概亦为后世所称道,在他的感召与影响下,包括顾炎武、王士桢、戴本孝、黄道周、朱彝尊、屈大均、毕振姬、魏象枢、李孔德、阎若璩、阎尔梅等在内的海内名流,齐聚丹凤阁,以弘扬民族文化来对抗清朝提倡的理学, 寻找政治上的知音和学术上的同道[5]。其反清复明的行动虽屡屡受挫,却不改其志,后看到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遂返回太原,隐居于城郊僻壤,自谓“侨公”,潜心学问,醉心于学术研究,并在书画诗文医学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不俗的成就,不愧文化奇才之称。其在医学上的名声一点不亚于在文学、书学上的声望,极重医德,对待患者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妇女阶层予以极大的关爱,凸显了傅山先生对女性的尊重,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匠心独运的《傅青主女科》

除诗文字画外,傅山医技精湛,活人无数。“傅山为有清一代医林翘楚,对于沉疴痼疾,无不应手而愈”[6],特别是在妇科一门,卓有建树,其高深的造诣,影响深远,《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一书至今仍被当代中医妇科奉为案头必备之书。

2.1 辨证详明 祁尔诚在《女科》序文中称傅山:“辨证详明,一目了然”[4]。《女科》分女科上下两卷和产后编上下两卷。女科上卷包括带下、血崩、鬼胎、调经和不孕5个部分;女科下卷分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五个部分。产后编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后方症宜忌、产后诸证治法3个门类,产后编下卷包括误破尿胞第十八到补集第四十四等。傅山先生“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4],“治一病必发明受病之因”[4],傅山在辨证治疗上继承了前人众医家的学术经验,并对其疾病进行探索,推陈出新,对血崩的发病机制有独特的见解,并因症制方,首创治疗因郁致崩的平肝开郁治疗法[7]。“女子有怀抱甚郁,口干舌渴,呕吐吞酸,而血下崩者。人皆以火治之,时而效,时而不效,其故何也?是不识为肝气之郁结也?”[4]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体阴而用阳。故治疗血崩亦采用平肝开郁治疗法。傅山先生亦重视肝脾肾三脏同治,“认为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肝、脾、肾三脏的重要作用,脾主运化,司中气,为气血化生之源,可直接影响胞宫和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8]。

傅山辨证治疗十分重视肾与女子月经、生殖的关系,肾藏精,主生殖,肾精是人体生命之本源[9],“无肾中之水气,则胃之气不能腾;无肾中之火气,则脾之气不能化。惟有肾之水火二气,而脾胃之气始能升腾而不降也。然则补脾胃之气,可不急补肾中水火之气乎!治法必以补肾气为主,但补肾而不兼补脾胃之品,则肾之水火二气,不能提于至阳之上也”[4]。这是脾肾二脏兼治之法。

傅山先生用“宽带汤”治少腹急迫不孕[10],“此方之妙,脾胃两补,而又利其腰脐之气”“芍药之酸以平肝木,则肝不克脾”[4],此为肝脾肾三脏同治之法。

傅山先生创造性地将补火生土法运用于女科治疗,主张温肾阳,补脾土;补心火生胃土,补命门生脾土;养心健脾,心脾同补。明清以前《备急千金要方》《伤寒九十论》《丹溪心法》等方书中用“补火生土”法治疗泄泻、痢疾、呕吐,以脾系疾病为主,明清以后《医贯》《薛氏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文献中使用“补火生土”法不局限于脾系疾病[9],傅山先生在前人基础上推陈出新,为”补火生土“法的治疗拓展了思路,是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傅山先生将其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医理论融合,在辨证方面发古人所未发,辨前人所未辨,推陈出新,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王道平先生所言:“非深精脉理,不能为此。先生盖精于岐黄,而通以儒义,不囿于叔和、丹溪之言,而独有所见。探古人未探之本,传古人未传之妙,实大有益于人世,能救死于呼吸间也”[4]。

2.2 关爱民生 呵护生命 纵观《女科》,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先生对社会弱势体群体之一的女性的深切关爱,《女科》一书实在是可以看作对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科普宣传,如在血崩篇里告诫女性月经来潮时不可房事,以免造成感染:“此等之病,成于经水正来之时,贪欢交合,精冲血管也”,病愈后须“慎房帷三月,破者始不至重伤,而补者始不至重损,否则不过取目前之效耳。其慎之哉,宜寡欲”[4]。语气诚恳,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再如“凡血崩症,最宜绝欲避房。无奈少年人彼此贪欢,故服药往往不效。若三月后崩止病愈,而房事仍无节制,病必复作,久则成劳。慎之!”可谓语重心长,苦口婆心,说明贪欢一时造成的严重后果,甚至关系女性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绝不可以在情欲上放纵自己!并且总结说“小产血崩,多由行房而致”。告诫女子怀孕后宜“须忍欲谨避房事,万勿自蹈危途。慎之!”[4]封建统治下的女性群体,没有社会地位,缺乏独立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对自身身体的了解,妇女自身的身体生理条件又极易遭受某种带产疾病的侵扰和摧残,因此傅山先生针对妇科方面的常见疾病进行倾心研究,探索制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方子,解除了众多女性的难言之隐。故张凤翔称其《女科》为“既擅高韵,又饶精思,贤者不可测如是耶”[4]。

2.3 用药精良平和 对于《女科》的选方用药,当代妇科名家肖承悰评价其“体例新颖,方剂实用,为中医妇产科经典著作,颇受临床医家推崇”[11]。傅山医德高尚,医技精良,以至于“踵门求医者户常满,贵贱一以视之”。《女科》用药选方精当,傅山对于方剂的运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一方之中,实有调停曲折之妙,故能祛旧病而除沉疴”[4]。正如《女科》“年未老经水断”后的眉批所云:“善医者,只用眼前纯和之品,而大病尽除。不善医者,立异矜奇,不惟无效,反致百病丛生。凡用药杂乱,假金石为上品者,戒之戒之!”[4]是对傅山用药选方的精确概括。再如对黑带下的治疗,傅山选用利火汤方,对于有医者质疑“此方过于迅利”,傅山解释“殊不知火盛之时,用不得依违之法,譬如救火之焚,而少为迁缓,则火势延燃,不尽不止。今用黄连、石膏、栀子、知母一派寒凉之品,入于大黄之中,则迅速扫除。而又得王不留行与刘寄奴之利湿甚急,则湿与热具无停住之机。茯苓以渗湿,车前以利水,则火退水进,便成既济之卦矣”从中可以领略傅山处方用药的缜密思维和对方剂中药学内容的精准把握。

傅山制方,非常重视药物的炮制,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病机、症状,在血崩7篇方药中均列出不同的炮制要求,如酒炒生地黄治疗血崩,酒当归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增强等,对今后方剂配伍、中药炮制和制剂研究无不有启示作用[7]。

傅山用药非常讲究药物的剂量,轻重有序、层次分明,《女科》中大凡药性平和的补益之品,用量均重,而其他佐使、引经、调和等药用量均轻[8]。

用药注重药物的真伪,例如治疗妊娠吐泻腹痛,方用援土固胎汤,傅山先生担心药物的真伪问题,故特地强调“白术多伪,肉桂更无佳者。用者若有真药固妙,若无真药,白术以白扁豆代之,肉桂以破故纸代之。”4-148

傅山女科用药主张平和,反对猛剂金石之品。“凡峻药病去七分即止,不必拘泥三十剂、六十剂之数。”“凡用药杂乱,假金石为上品者,戒之戒之!”[4]

2.4 行文简洁 《女科》虽为医著,但读来毫无艰涩乏味之感,文中处处彰显出傅山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然脱俗的人格魅力。傅山家学渊源,从小受家庭影响饱读诗书,在子学方面取得不俗的成就,这对傅山医著的撰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自成一派的书写风格。语言文字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显破竹之势。试举几例领略一番《女科》的风采。

“其在于昔,则如望洋观海,而至于今,则是马到成功也。快哉!此方之妙,妙在提脾气而升于上,作云作雨,则水湿反利于下行[4]”语言简洁,表达酣畅淋漓。

“则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包裹成形,力足以胜任而无虞矣”[4]“及有人道之感,则子宫大开,君相火动,以热招热,同气相求,翕然齐动,以鼓其精房,血海泛滥,有不能止遏之势”[4],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毫无泥滞之感,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傅山《女科》善用修辞,如比喻、借代、引用、委婉等,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效果。

用“夫寒阴之地固不生物,而干旱之田岂能长养?”[4]比喻骨蒸之热,用“夫天寒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形容女子宫寒导致不孕;“断不至有伯道无儿之叹也”[4],伯道,即邓伯道,伯道无儿,是对他人无子的叹息,典出《晋书·邓攸传》;“带脉有力,不虞落胎,安有不玉麟之育哉!”“玉麟”即麒麟,玉麟之育即生子之意。善用隐喻,“妇人有年老血崩者,其症亦与前血崩昏暗者同,人以为老妇之虚耳,谁知是不慎房帏之故乎?”“原宜闭关守寨,不宜出阵战争”[4]。“房帏”借指夫妻间的情爱性爱,“闭关守寨”则隐喻应节制房事或拒绝房事,“出阵战争”隐喻房事过多。

“而血足以济之,是汪洋之中不难转身也,又何有胶滞之患乎?”“譬如舟遇水浅之处,虽大用人力,终难推行,忽逢春水泛滥,舟自跃跃欲行,再得顺风以送之,有不扬帆而迅行乎?”[4]等,行文老辣,语言活泼生动,引人入胜,真是医案中的精品。

由于傅山先生出色的表达能力,使读者在阅读这些医学著作时丝毫没有枯燥乏味之感,在学习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文学修养,也是一个提高读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样是一句话,表达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通过《傅青主女科》,我们不仅见识了傅山先生高超的医技,也充分体会到傅山对女性身心的深切关爱,具有大医的风范,医技精良,医德高尚!

猜你喜欢
傅山
傅山的“四宁四毋”
图说书法(178)
术到高时疑为仙
——奇人傅山的养生故事(下)
傅山“近来只好《管子》”的心理变迁
傅山的四宁四毋
清·傅山论书句
清·傅山论书句
顾炎武贪妾吃大亏
傅山先生的画
小妾是味大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