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药物色谱分析》课程的教学思考

2023-01-25 15:15李雅倩马宁周意杨梓雷杰妮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色谱分析育人药物

*李雅倩 马宁 周意 杨梓 雷杰妮

(长沙医学院院士工作站 湖南 410219)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具有的实践活动,不仅要给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素质正确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品格。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以客观、公正的意识思维教育于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会偏差,且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一个教师的师德决定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方向和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因此,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第一课,把良好的道德养成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著名文学家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培养对于全面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大力倡导思政进课堂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将爱国情怀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完成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已成为课堂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在当前教育改革大环境中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本文以《药物色谱分析》课堂教学为例,结合该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探讨如何对该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药物色谱分析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与相关技术发展脱节

《药物色谱分析》一书是中国药科大学丁黎教授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以介绍药物色谱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的需求而编写。色谱分析是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该书以介绍《中国药典》中用于评价药品质量标准而广泛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为主,同时也介绍了毛细管色谱法及色谱-质谱/光谱联用技术等相关的知识[1]。

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色谱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色谱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各类色谱方法的分离机理和技术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色谱分析直接关系到药物研制、药物质量评价、药物生产过程监控、药物临床监控、药物临床实验、药物作用机理探讨等各阶段的工作;它在制订药物的质量标准、探求科学用药规律与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药物色谱分析》这一课程的内容与产业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仪器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相关技术实际发展的情况,课本上对相关原理的解释和仪器操作的介绍几乎一成不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能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2-3]。对前沿色谱技术发展动态信息的不了解,将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联系实际,不能满足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的实际要求。

(2)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

《药物色谱分析》的学习目标在于使学生基本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仪器的构造;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发展方向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鉴于色谱分析内容非常广泛并考虑到本身的实验条件,该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开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GC)以及毛细管电泳分析(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等。作为一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实验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4]。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仅开设三次实验课,且实验课是由实验管理员提前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耗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仪器成本较高以及学生自己摸索实验的时间过长,实验课老师会将实验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详尽介绍,学生根据老师的相关讲解便能完成相应实验,而不会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馈社会,对于《药物色谱分析》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当前,由于该课程的实验课开设的比较少,并且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机会接触相关仪器分析设备,导致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并且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严格按照老师介绍的流程操作设备,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有老师在旁边指导其操作,尽管这种教学模式方便学生的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仪器的损伤,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实验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由于老师会在课堂上强调实验仪器的构造精细、价格昂贵等,使学生对操作仪器设备的信心不足,不愿意主动摸索仪器的未知功能,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

2.《药物色谱分析》课程的教学思考

《药物色谱分析》作为一门与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课程体系的专业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要和重要部分,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承载重要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爱国元素,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将立德树人当作教学的根本目标,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透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接下来将结合课程教学实例谈谈如何与爱国元素相融合。

首先,结合现代教育提出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爱国元素作为引导,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爱国情怀育人功能的同向同行,体现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5-6]。其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线上课程,例如:直播课、视频课、音频课、系列课等,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恰到好处地融入课堂教学,增加线下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通过增加教学软件的辅助实现智慧课堂的教学,可以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增加文献研读课程及去公司实地考察课的教学比重,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7]。在学校层面,可以开展示范课程建设,推进示范专业建设,设立教学教改扶持项目,强化师资建设,不断完善考评体系以及加强理论知识的研究。

此外,传统的课程教学目标往往只是提炼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来设置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学生没有主动权,形成了标准的“要我学”,而非“我要学”的状况[8-9]。而新课程理念要求设置三维教学目标,即在原有的教学目标上添加情感价值教学目标[10]。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课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思考本章节的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之外,还需要思考每个知识点的情感目标,也就是“课程思政目标”[11]。

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教案设计,在不偏离主题,不偏离方向,不脱离实际的前提下,教师对于教学案例的课前设计,应该基于知识点的需求选择案例,尽可能基于育人元素的需求整理案例,最后,基于教学实景的需求来呈现案例。例如《药物色谱分析》绪论部分,在介绍色谱法在药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药学研究领域的未来展望时,可以引入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在进行青蒿素的分离研究中,用到的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就是高校液相色谱分析仪[12],从而延伸到屠呦呦的科研态度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中药的热爱与坚信,才会出来优秀的成果。

在介绍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的时候,可以使用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事件:2006年,该公司生产的“欣弗”牌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在生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擅自降低了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的灭菌温度以及灭菌时间,导致无菌检查和热源检查皆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从而造成了十几人死亡的恶性事件。用这个案例来教育学生,药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其质量问题至关重要,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一定要具备药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感和专业的职业素养。

其次,在介绍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仪器装置、检测器以及操作方法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一些药物色谱分析相关的科研论文,通过论文的讲解带学生一起了解色谱的相关知识,探讨科研背后的故事。在进行色谱分析方法验证的讲解的时候,可以结合邓稼先研制原子弹时期为了苏联专家给出的一个错误数据反复验证计算了九次,耗时一年之多,最终决定相信自己的计算结果,从而成功研制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13],告诉学生做科研一定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反复验证后才可以下结论。

在介绍中药指纹图谱时,从中国地大物博,古人的智慧无穷无尽,要将中药瑰宝发扬光大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最后,为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课程的特有性质,借助网络上现有的各种学习资源,在“学习通”软件上上传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建立相关课程的网课,采取老师上传学习资料,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14-15]。另外,为达到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通过采用综合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期末理论试卷考核、实验考核、网络课程学习考核、平时作业考核等相结合,根据每一项不同的权重算出分数后相加得到学生的总成绩。比如,我们在《药物色谱分析》的考核中,增加形成性评价的不同环节:课堂作业和随堂测试占比10%;学习教师指定的网络课程占比10%;参与课堂讨论占比10%等,通过这些方面增加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而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3.《药物色谱分析》课程与爱国情怀融合的价值

《药物色谱分析》是药物分析、药学等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而将爱国情怀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该课程,是培养药学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药物色谱分析》课程贯穿着各种教育,分别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敢于创新、不畏艰难险阻的科学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以及辩证思维教育等。在《药物色谱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课程发展历史、与课程相关的热点事件以及新闻、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责任、法制意识、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层次、思想素质、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将爱国情怀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为我们国家输送优质的专业化人才。对于国家来说,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不断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可以更清楚地让学生们熟悉社会规则以及专业道德等信息,促使学生们成为严格遵守社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这种育人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社会上部分人“有才无德”的情况。对于学校来说,学校是一个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地方,学校培养出来人才的数量将直接决定这个学校的好坏。爱国元素与药物色谱分析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具备榜样示范性,交流平等性,知识专业性以及方式灵活性,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培养出优秀的栋梁之才。

4.结束语

新时代下药物色谱分析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只传授专业知识的“传统教学课堂”转变为深入思考的“育人课堂”,使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及教师的育人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通过对课程可融入的爱国元素的挖掘,不断优化、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并完善课程思政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实现《药物色谱分析》这门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将爱国情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致力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塑造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色谱分析育人药物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抗倒酯原药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白茶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