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岱玫:寄情陶艺领新潮

2023-01-28 05:06方远
山东画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创作

文|方远

《折翼的天使》

2005 年,李岱玫离开供职多年的报社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执教,事先毫无征兆,就像她大学毕业后到报社做美术编辑一样。

对李岱玫来说,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机缘巧合,比如,她当年去景德镇陶瓷大学上学。

“在20 世纪80 年代,艺术专业招生人数非常少,美术院校更是凤毛麟角。”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岱玫开门见山地说,“当时,我执意要进艺术类专业院校深造,同年报考了两个学校,第一志愿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却正逢当年开始设立语文、英语单科成绩分数线,因英语差了几分,单科受限,档案便被投递到第二志愿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一个一直想学西画的人,来到这个以传统工艺为主要教学体系的设计类院校,心里总有些落差。”

《青韵海上花》

就这么阴错阳差地去了景德镇陶瓷大学,传统的东西很纯粹,李岱玫曾颇为抵触,甚至是排斥。好在她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尽管谈不上喜欢,但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常言道,艺不压身,学到的东西是一辈子的财富。许多年后,当她进行现代陶艺创作的时候,曾经在大学里学的东西便派上了大用场。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的那段时间,让我加深了对传统的了解,这奠定了我做陶艺的基础。”李岱玫深有感触地说。

或许,李岱玫自己也没想到,毕业后会到报社做一名美术编辑,而且一干就是15 年。这段让她眼界大开的媒体从业经历,极大地丰富了她的创作素材库,也让她的创作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现代陶艺的艺术风潮出现在国内。慢慢地,这股风潮席卷了各地。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一直喜欢现代艺术的李岱玫终于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但是,身为报社美编的李岱玫有本职工作需要处理,业余时间才能进行艺术创作。

“我最珍惜的时间是节假日和周末两天,这就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我会跑到淄博做东西。”李岱玫若有所思地回忆道。

旅行是李岱玫放松身心、寻找灵感的一种方式

水、火、土与人类的亲和源于文明之初,其交融共就的陶艺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在今天仍不乏鲜活的魅力。这便是时代的需求,是文化的需求,更是生命本身的需求。当我们将对陶艺的理解从文化性、社会性、艺术性等理性的界定评判中走出,也许会发现,还有一种触动,还有一种能够获得共鸣的享受,那就是作为生命存在的每一个个体瞬间得到的对自己生存意义的关照,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萌发的感激和珍视。

一边做报社美编,一边从事业余创作,李岱玫的生活繁忙而充实。这期间,她创作完成了许多彰显她独特艺术追求与魅力的陶艺作品。2001 年,在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现代陶艺评比展上,李岱玫的陶艺《丽人行》入选并获奖,成为她第一件打动众多观众的陶艺作品;在第二届中国现代陶艺评比展上,她的系列作品《荷塘——月、梦》获得银奖;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上,她的系列作品《向天歌》成功入选。

在李岱玫的陶艺作品中,女性的细腻中不失洒脱与大气,不乏女性对于自我关照状态的物化表达。李岱玫十分重视陶艺实践体验,所以,她常常把陶艺创作与人生理想联系在一起,在碰撞中找到一种平衡。

她的作品《丽人行》似人形儿、似花儿或是其它跳动的生命节拍,细细品来,颇有奇妙之感。这组作品巧妙之处就在于形制的相同与相悖,为大家司空见惯的传统瓶型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东西。《向天歌》的灵感大概来自那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当人们看到这组作品时,联想到的是昂首向天的纵情述说。另一作品《荷塘——月、梦》,在材料的选择上较为大胆,以陶材料表达荷的温暖质地和朴拙,金属的玲珑形制表现荷的婀娜,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般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创作的热爱,让李岱玫最终选择离开工作了15 年的报社,走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校园。教学与创作相得益彰,她如鱼得水,一发而不可收。她的陶艺作品《折翼的天使》成功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折翼的天使》关注的生态问题,演绎被人类忽视的生命。在制作方法上,她巧妙地运用陶瓷注浆成型时的小失误,将错就错,把成器的态势营造得生动而自然。

“水、火、土与人类的亲和源于文明之初,其交融共就的陶艺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在今天仍不乏鲜活的魅力。这便是时代的需求,是文化的需求,更是生命本身的需求。当我们将对陶艺的理解从文化性、社会性、艺术性等理性的界定评判中走出,也许会发现,还有一种触动,还有一种能够获得共鸣的享受,那就是作为生命存在的每一个个体瞬间得到的对自己生存意义的关照,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萌发的感激和珍视。”谈起自己的这些作品,李岱玫深有感触地说。

言为心之声,或许,这正是李岱玫的陶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隐喻,也是她作品的生命魅力。

《风的巢》

“做陶,我喜欢它的随意性。”李岱玫经常这样说。在《青韵海上花》的创作中,她设计的陈设瓷造型与传统形制大不相同。高的、矮的、圆的、方的、齐整的、变形的,千态万状,各式各样。它们看起来随心所欲、无以名状,实则独具匠心、构思奇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杜大恺对李岱玫颇为赏识,在他观罢以民国人物为主题的《青韵海上花》展览后更是赞不绝口:“李岱玫所画行笔恣肆,有形有势,收放相宜,凛凛然有丈夫气,其情境似与其为文相殊,因此,知其学养、性情固多蕴籍,所事不同,则能成不同面貌,且皆张弛有度,诚哉难得。”

全神贯注

张弛有度

怡然自得

《江湖飘》

《观》

除了陶瓷之外,李岱玫还喜欢猫。她养了很多年的猫,几年前的一天,她将目光投向了她身边的猫,并自信满满地拿起了画笔。

她画的猫仿佛是近在眼前,伸手可及。猫的眼神或温情,或狡黠,或警觉,剔透而鲜活,令人拍案叫绝。这得益于她多年来与猫的朝夕相处,对其表情的细心观察及揣摩,也得益于她精湛的艺术技巧,超强的表现能力,深厚的文化功底与艺术修养。画虽有法,但无定法,李岱玫将自己对猫独特的情感投入到画猫之中,特色鲜明,独树一帜。

在艺术的道路上,李岱玫从未懈怠过,天道酬勤,如今她已小有所成。艺无止境,愿她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创作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一墙之隔》创作谈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创作随笔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创作心得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