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1-30 04:59程亚蒙王燕丽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幼儿园

詹 慧 程亚蒙 马 晴 王燕丽

(1.河南省实验幼儿园 河南郑州 450000;2.郑州市郑东新区秋澄幼儿园 河南郑州 4500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从不同的层面指出劳动教育对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1]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幼儿高尚的心灵就是通过劳动教育进行培养的。[2]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郑州市的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5所幼儿园中3~6岁儿童的家庭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发放,共收到939份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开展状况。其中对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开展状况的调查有四个维度:家庭劳动教育认识、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家庭劳动教育行为的评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的认识

图1显示:在参与调查懂得939名家长中,觉得非常不符合的为15名,占比1.60%;不太符合的为2名,占比0.21%;一般为35名,占比3.73%;比较符合为289名,占比30.78%;非常符合为598名,占比63.68%。

图1 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的认识

以上数据表明,虽然绝大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参与劳动对于幼儿的成长是起到很大的帮助的,但还是有部分家长觉得并不重要。

2.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

图2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39名家长中,带领幼儿进行过生活技能类课程:如家政的课程的家长为179名,占比19.06%;带领幼儿进行过传统的种植养殖课程:如园艺的课程的家长为174名,占比18.53%;带领幼儿进行过农业技术类:如农作物的种植的课程的家长为252名,占比26.84%;带领幼儿进行过传统工艺制作课程:如剪纸课程的家长为414名,占比44.09%;带领幼儿进行过手工劳动类:如生活DIY、快乐布艺、塑编、风筝扎制、制皂工艺等课程的家长为451名,占比48.03%;带领幼儿进行过拓展劳动类:如防震减灾、心理体验、拓展训练等课程的家长,148名,占比15.76%;带领幼儿进行过创意劳动类:如钟表制作、金工木工、服饰文化、电烙画、花式咖啡等课程的家长为106名,占比11.29%;带领幼儿进行过科技劳动类:如多元智能中心、创意机器人、3D打印、空气动力车等课程的家长为85名,占比9.05%;带领幼儿进行过职业规划类:如性格解析、职业规划、模拟驾驶、模拟金融、模拟法庭等课程的家长为62名,占比6.60%;以上都没有的家长为240名,占比56%。

图2 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

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家长对于带领幼儿参加劳动课程的意识不足,一半以上的家长均未带领幼儿参加过关于劳动的课程内容。

3.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目的

图3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39名家长中,觉得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的家长为873名,占比92.97%;能够增强孩子道德责任感的家长为738名,占比78.59%;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的家长为666名,占比70.93%;能够增强孩子体质,锻炼孩子意志的家长为750名,占比79.87%;能够陶冶孩子情操的家长为440名,占比46.86%;能够增加孩子劳动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的家长为684名,占比72.84%;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家长为760名,占比80.94。

图3 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

从以上数据的结果我们发现,除了陶冶孩子情操这一项占比率相对较低,其他内容的占比率是比较平均的。特别针对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占比率最高。

4.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行为的评价

图4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39名家长中,觉得非常不符合的为92名,占比9.80%;不太符合的为225名,占比23.96%;一般为329名,占比35.04%;比较符合为173名,占比18.42%;非常符合为120名,占比12.78%。

图4 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行为的评价

以上数据表明,家长对于幼儿在参与劳动后的奖励及肯定不足,跟进工作也没有做到位。

三、讨论与分析

1.部分家长对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3~6岁儿童参与劳动教育有较正确的认识,但是部分家长对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依旧不高。

2.部分家长对3~6岁儿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不全面

家庭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随意开展的家庭教育劳动内容,也有专门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于带领幼儿参加劳动课程的意识不足,一半以上的家长均未带领幼儿参加过关于劳动的课程内容。说明家长对于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还不全面,需进一步加强。

3.家庭中开展3~6岁儿童劳动教育缺乏可行的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能够意识到并希望孩子们在劳动教育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孩子劳动教育的目的性不强。

4.家长缺乏对3~6岁儿童劳动教育行为评价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对3~6岁儿童劳动教育行为的评价,但是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行为评价只是停留于表面,缺乏一定的可持续性,只是泛泛而说,比如“你今天表现真棒”。

四、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1)家长认识程度不够

国家虽然相继出台了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还是对家庭教育责任认识不到位,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清楚。一方面,家长对于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认识不到位,认为对3~6岁儿童开展劳动教育只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自己只是配合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家长认为在家庭中即使开展劳动教育不需要计划和方案,只是简单地说教而已。

(2)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家庭教育开展的质量和水平。有研究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会越科学,越会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4]在家庭中注重劳动教育并有计划开展劳动教育的家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反之,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于孩子劳动教育呈现不太重视的状态。因此,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家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3)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

现在家长大多数都太忙,大部分孩子由家中的老人抚养。老人出于“隔辈亲”,事事都替孩子做,不忍心让孩子动手做一点家务,什么事情都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依然存在孩子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穿脱衣服等自理能力较差的现象。

2.幼儿园因素

(1)幼儿园不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发展的课程,但是依然出现部分幼儿园不重视幼儿的劳动教育,还没有制定适合本园和幼儿发展的劳动教育课程。

(2)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缺乏劳动教育话题的交流

幼儿园教师不重视与家长关于劳动教育的沟通也是影响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园老师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直接影响着家长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果教师通过开展家长会、日程沟通等向家长经常介绍劳动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家长也会耳濡目染,逐渐重视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

五、建议

1.提高家长对家庭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

人的观念影响着人的行为,科学的育儿观念对于幼儿的成长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家长应该从观念和意识上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进而用科学的观念去引导自身的行为,更好地引领幼儿参与劳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家长树立对劳动教育科学的认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意识层面加强关于劳动教育理论的相关学习,让自身充足的理论知识更好引领家庭劳动教育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次,家长需要不断更新自身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劳动教育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认识到劳动教育不能单靠单纯的说教,更需要家长自身的身体力行。最后认识到3~6岁儿童开展和实施劳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需要符合其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应该多以游戏的方式为主,注重一日生活中的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特别是在家庭中简单的一些家务活动,比如帮助爸爸妈妈擦桌子、扫地等,需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幼儿自己参与其中,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会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不易以及自己劳动后的快乐,也会懂得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家务活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样慢慢地会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劳动的氛围,让幼儿爱上劳动、主动劳动。

2.家长要积极主动承担家庭劳动教育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提出: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着开展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长自身首先在家庭中要有开展劳动教育的意识,并且积极主动承担起责任,明确3~6岁儿童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以及评价方式,根据幼儿园开展的劳动教育内容,制定自己家庭中劳动教育相应的方案,并且按照计划陪伴幼儿一起坚持下去。其次,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园老师取得联系,明确3~6岁儿童开展劳动教育的责任,遇到问题积极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不能盲目开展和实施,有意识地利用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教育能力和育儿能力。最后,要做一名积极主动的学习型家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身的关于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知识学习,将相关的科学的劳动教育育儿经验大胆尝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主动承担其家庭教育的责任,发挥自身的力量,进而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开展劳动教育的氛围。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会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劳动的兴趣,特别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打扫卫生后对于劳动行为的评价更会影响幼儿对于劳动的认知,如果家长以快乐的情绪去做家务,幼儿会觉得劳动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反之,幼儿会产生抵触的心理。

3.采用多样的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注重游戏和生活的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教育价值。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一些适合3~6岁儿童开展的劳动教育小游戏,首先,让孩子感受劳动教育的有趣,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劳动的小游戏,吸引孩子对于劳动的兴趣,采用儿歌、手指游戏等,让幼儿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劳动。其次,充分发挥一日生活的劳动教育价值,比如做饭的时候,可以请孩子一起加入;家长中可以制定固定的“家庭劳动日”,带领幼儿一起打扫卫生;充分利用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劳动节、重阳节登传统节日,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劳动意识和行为。最后,家长采用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不能仅靠简单的说教,家长要为幼儿创设喜欢劳动的情感和行为的榜样,家庭中劳动教育环境和氛围是积极和乐观的,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游戏等多样方式开展和实施劳动教育,也可以采用榜样人物的力量,比如各种各样的社会职业,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是都是靠自己的双手为别人服务,也可以带领幼儿参与一些不同职业的体验基地,比如消防员、医生、老师等不同职业的体验,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4.提高家长对3~6岁儿童家庭劳动教育行为的评价能力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家庭劳动教育指导,评价也要体现一定的持续性和具体性。特别是3~6岁儿童,由于受其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具体化,比如“你今天会自己整理玩具了,你可真厉害”“你会帮助妈妈扫地了,你可真是一位爱劳动的孩子”等,在评价语言的表述上要具体到孩子的具体劳动行为上,且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幼儿良好的劳动品质的评价,不要过于注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评价的可持续性,不能停留于一时,建立长期的劳动教育评价,凸显劳动教育评价的有效性。更要注重对于孩子的及时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不能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比如当孩子主动提出要帮忙做家务或者帮忙照顾家中的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家长要及时地评价,可以说:“欢迎你的加入,因为你的加入妈妈相信我们家会更干净或者动物更会加感觉到温暖。”而不是对于孩子进行言语的嘲讽:“你今天终于肯帮助妈妈干活了,你真是太不容易。”也可以在孩子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为孩子进行录像,结束后让同孩子一起进行观看,可以一起讨论干家务的技巧和方式方法,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劳动受到了家长的重视,而不是以“干净不干净”“好不好”等过于敷衍的言语回应孩子。

5.家园共育,发挥劳动教育合力

《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秉持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引导家长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教育合力[3]。因此,一方面,家长要主动通过微信、手机等网络形式定时向幼儿园寻求家庭劳动教育开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还可以请教自己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困惑或者遇到的问题,要主动地向班级老师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在家庭中经常会出现幼儿不喜欢参与劳动的现象,这时候家长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时间要积极主动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寻求其帮助。而不是将此问题抛在脑后,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劳动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幼儿园通过讲座、微信公众号等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劳动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让家长从观念上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意义,进而用自身良好的劳动行为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终身受益的劳动品质。

家庭劳动教育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采取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培养3~6岁儿童的劳动兴趣、劳动意识,形成终身受益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