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区域内初、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之路

2023-01-30 05:11马媛媛江苏省南通市市直学校教育管理中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学科科技

马媛媛 江苏省南通市市直学校教育管理中心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将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新科目,并覆盖义务教育的全学段。信息技术学科从此改为信息科技学科。义教新课标与2018年颁布的高中学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是初、高中信息科技教师教学的依据,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指导着教师如何开展教学。

2021年,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教育管理中心成立,主要负责区域内初高中的教育教学研究、考试命题、质量评价、课程改革等。作为地区信息科技教研员,笔者结合对区域内的初、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在初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的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了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帮助信息技术教师及时把握新课标,明确教学方向,高效开展一线教学。

● 初、高中新课标对比

高中新课标和义教新课标明晰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内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信息科技课程的出发点,也是信息科技教师开展教学的出发点,这四个核心素养有各自的特征,它们互相支持、互相渗透,能够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笔者将其进行了对比,如下表所示。

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信息意识 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两个阶段新课标的不同点。例如,高中新课标提及了四个学科大概念,分别是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但如果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放到义务教育阶段开展教学,对学生来说有难度且抽象。所以,义教新课标将这四大学科概念修改为六条逻辑主线: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两个阶段的新课标都有算法这个内容,但算法不等于编程,笔者认为,初中的算法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思维培养上,也就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涉及的抽象分解,而高中的算法教学则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建模上。

另外,两个新课标都大幅度减少了对基本软件使用的要求,大幅度提升了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开源硬件、网络空间安全等知识面的扩展。

● 信息科技课程情况调查

笔者对所在地区的学校进行了调研,并把初中学校分为三个层次,层次划分依据是各校的教师组成、学生基本情况和学校硬件设施。第一层次的学校的学生高中录取率接近百分之百,第二层次的学校的学生高中录取率在50%上下,第三层次的学校的学生高中录取率在30%以下,这一类学校学生的主要流向为就业或者中职学校。第一层次的学校因学生数量多,文化科目压力大,所以建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为主要教学任务;第二层次学校大部分建校时间短,教师工作年限少,教学条件优越,小班化教学便于开展实践型课堂,笔者建议普及Python程序教学和课后开展程序设计社团;第三层次学校建议以基础技能教学为主。

另外,本地区八所高中学校,根据学情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两所高中,学生新知识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第二层次学校,学生学习习惯有待提高,主动学习意识和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第三层次学校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是勉强过关。

笔者针对所在地区的初、高中信息科技课程展开调查,发现两个原本属于一个完整的体系的教学阶段各自为战:一方面,高中教师抱怨初中阶段的学习没有效果,无法控制教学难度;另一方面,初中教师丝毫不了解高中阶段的教学知识,不知道课堂内容要教到什么程度。两个阶段的教师独立教学,缺乏有效沟通,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对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践指导

作为信息教研员,笔者将区域内的初、高中信息教师按照学校现有学生情况、学校教学设备配置情况等分成三个教学小组:办公软件组、算法教学组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组。

办公软件组的成员学校以高中第二层次的学校教师为主导,以初中第一层次的学校信息教师为实验教师。该系列软件看起来操作简单,界面友好,但是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很好地进行系统学习,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一定的文字或数据处理的任务。

算法教学研究组的成员是以高中第一层次的学校教师为组长,初中第二层次的学校教师为实验教师。该研究小组需要在算法教学上重点研究,探索初、高中的算法教学规律、教学差别,旨在通过一定时间的研究后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工智能物联网教学研究组以高中第一层次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为组长,以初中第二层次的学校教师为实验教师。该教学研究组的任务是希望通过研究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算法和算例三大技术的基础作用以及一些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的工作方式,扫清学生心中对人工智能的神秘感,为学生指引一条通往现代科学技术学习的路。帮助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

同时,进行普通高中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研究,加强区域初、高中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校优势资源共享,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衔接。

1.初高中教师互读教材、课标和考试纲要

不论哪个学段,信息科技教学都是前一学段教学的延伸,因此,不同学段的教师应熟悉任教外学段的教材、课标等,进而减少传授知识的重复与交叉。例如,初中九年级将Python程序设计纳入教材,而高中阶段Python也是考试的必考题目之一。如果初、高中教师不知晓全学段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将不可避免地对这一内容重复教学,都会从基础的界面认识、功能介绍开始讲课。

因此,要组织初、高中信息科技教师互读教材、课标、考试纲要;组织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参加统一专业测试,测试内容为高中学生信息科技通过性测试;组织高中信息科技教师给初中教师上展示课或做教学内容简介的讲座。

2.发挥专业优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武装课堂

笔者所在地区的一线信息科技教师都会在培训的基层担任导师工作,为学科教师培训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及技能。在做好教辅工作的同时,信息科技教师还要注意信息科技学科自身的资源建设、资料积累,发挥学科特长和引领作用,打造信息科技自己的精品课堂、备课素材、试卷库,把现代化的教学资源用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上,服务信息科技初、高中的教学。

另外,信息科技教师更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对现代教学手段的专业敏感度,钻研挖掘信息科技在教学上的无限潜力,形成积极高效的课堂,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信息科技教师要抓住机遇,脚踏实地,积极参与投身到建设和发展信息科技学科的活动中去,为实现区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区域教师专业水平均衡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新课标学科科技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超学科”来啦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