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菟丝子在《傅青主女科》中的应用*

2023-01-31 11:57郑涵予刘雁峰周雨玫杨绿
天津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女科傅山菟丝子

郑涵予,刘雁峰,周雨玫,杨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北京 100700)

《傅青主女科》[1](以下简称《女科》)是清代以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妇产科专著,书中辨证以肝、脾、肾三脏立论,论述平正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简效,更有独到见解,影响久远,堪称中医妇产科学的经典之作。书中诸多经典方剂在《中医妇科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引用,且在妇科临床诊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书中共有8个方剂涉及菟丝子的应用,内容涉及调经、种子、妊娠、产后等篇,应用广泛,现总结如下,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1 菟丝子文献记载及现代中药研究

菟丝子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神农本草经》言菟丝子“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久服明目。轻身延年”,《雷公炮炙论》曰菟丝子“补人卫气,助人筋脉”,《药性论》谓其“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久服延年,驻悦颜色,又主消渴热中”,《本草正义》言“(菟丝子)其味微辛,则阴中有阳,守而能走,与其他滋阴诸药之偏于腻滞者绝异”。而观《女科》中菟丝子的应用,无论妇人经、胎、产之病,辨证多有肾阳偏虚的趋势。

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包含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类、挥发油以及木质素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2]。现代药理学表明菟丝子具有改善生殖功能、影响骨代谢、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3]。菟丝子中起主要作用的化学物质是菟丝子黄酮,研究表明菟丝子黄酮有类雌激素的功能,通过调节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可促进幼年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和分化,对卵巢早衰大鼠的卵巢功能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提高大鼠的雌激素水平,同时对激素型骨质疏松症也具有很好的骨保护作用[4-6]。

2 《女科》中菟丝子具体应用

傅山在《女科》中应用菟丝子主要出现在经水先后无定期、经水数月一行、下部冰冷不孕、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妊娠吐泻腹疼等8个。见表1。

表1 《傅青主女科》中菟丝子的剂量、功效及炮制方法Tab.1 Doses,efficacie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cuscuta chinensis in FU Qingzhu’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1 定经汤 《女科·调经·经水先后无定期》中记载,妇人经水忽来忽断或前或后没有固定的规律,不是气血虚弱,而是肝郁所致。“经水出诸肾”,而肝又为肾之子,当肝气郁结必影响母脏的功能,致使肾气摄纳失职,肾气时而通畅时而郁闭,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紊乱。方用定经汤(菟丝子、白芍、当归、熟地黄、山药、茯苓、黑芥穗、柴胡),傅山形容本方“舒肝肾之气,非通经之药也;补肝肾之精,非利水之品也”,方中白茯苓、荆芥穗、柴胡,三者气薄而质轻,共舒肝肾之气;重用菟丝子、白芍、当归、熟地黄、山药,此五者味厚而质重,同补肝肾之精。肝气舒而肾精旺,气血调和,冲任相资,则经水可以按期而至。此方重用菟丝子为君,平补肝肾之气,同时亦可补益肾精,可谓一药多用,体现了傅山调经注重肝肾同调的治疗特色。

2.2 助仙丹 傅山先生在《女科·调经·经水数月一行》中论述了1个月经的特殊生理现象。女子月经本应按月而至,时有女子数月方一行,虽周期倍于常人,但傅山先生认为这不是病,而是因女子“天生仙骨”,即先天体质因素所致。若妄加医治反而会损害身体,不如不治。然若真不需救治为何还会有助仙丹一方呢?傅山先生设助仙丹实为试病,“嗜欲损夭之人亦复甚多”,书中虽未明确提出此类人因何发病,但以方测证,可知助仙丹是为脾肾两虚兼气郁痰浊之人而设。肾为先天之本,为冲任之根,“肾气本虚,又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若经源不足,如川流乏源,自无经水流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虚气郁则无力运化水湿,水湿停聚生痰,痰湿阻滞冲任、胞宫,犹如川流遇堤坝而滞涩,则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中茯苓、陈皮、山药、白术健脾理气化痰,菟丝子、杜仲、白芍养肝益肾,“健脾益肾而不滞,解郁清痰而不泄”,更用河水煎服,取其流动之象、促使经水流通。本方使用杜仲与菟丝子相配,强调其补益肝肾之气的功能,这样的配伍在《女科》中并非孤例。

2.3 温胞饮 杜仲与菟丝子的配伍还见于《女科·种子·下部冰冷不孕》中的温胞饮。藏象理论认为:心主火,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心阳推动了心脏的搏动;肾阳为一身之阳的根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7],故肾阳得温则全身脏腑、经络得以温煦。朱丹溪曾说“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8],可见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傅山认为胞胎位于心肾之间,赖心肾二火温养,心肾的君火、命门火衰微,不能触发氤氲乐育之气,胞胎寒极,难以摄精成孕,是女子不孕的原因。温胞饮方如其名,应用了大队的温补心肾二火之药,除补肾益气的炒黑杜仲和酒炒菟丝子,更用盐水渍巴戟天、盐水炒补骨脂、炒肉桂加强其温补命门之火的功效,制附子补益君火益命门,人参、山药、白术益气健脾,以助后天之本,芡实补肾固精,从而达到温心肾二火而不燥,暖宫填精助孕的效果。

2.4 援土固胎汤 杜仲与菟丝子第3次配伍应用出现在《女科》妊娠篇治疗“妊娠吐泻腹痛”的援土固胎汤中,书中言“妊妇上吐下泻,胎动欲堕,腹疼难忍”,这种孕早期的剧烈妊娠反应是脾胃虚极的表现,而吐泻后更加重其脾胃气虚,脾胃气虚匮乏,影响冲任,胞胎会有要崩坠的危险,故见腹痛难忍。此时妇人虽腹痛但肾气尚固,所以胞胎虽疼痛还不至于下坠,应急救脾土同时顾护心肾之火以固胎,方可解其危机。援土固胎汤重用人参、白术、山药以健脾益气,山萸肉、枸杞、炙甘草以滋阴养血,滋化源使胎有所养,配合续断、杜仲、菟丝子、砂仁以补肾固冲、强腰系胎,少佐小剂量附子、肉桂引其心肾之火。诸药合用,主益脾胃之气,兼顾心肾之火,则胎自安。此方和妊娠篇其他补肾类保胎方相比,虽胎动却不动用生熟地黄,只用菟丝子杜仲配合山萸肉等,于补阴药中加入补阳之品,以阴中求阳,共奏健脾益肾温阳安胎之效[9]。

2.5 化水种子汤 《女科·种子·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中提到的妇人不孕,小便短涩,腹胀脚肿,其证候类似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真武汤证。膀胱无肾阳之气以温通,气化不利则见小便艰涩,腹胀脚肿;胞宫与膀胱相邻,水湿之气闭阻胞脉,而成汪洋之势,故胞宫难以摄精受孕。傅山先生在组方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思路,原方附子过于燥烈,化水种子汤换用巴戟天温补肾火、兼祛寒湿,少佐肉桂引火归元、兼暖脾土,一补先天不足,二助膀胱气化利水;保留利水渗湿的茯苓,辅助车前子加强利小便之效,保留健脾燥湿的白术,加用人参、芡实益气祛湿,使脾气恢复以运化水湿。久不受孕的妇人肾精亏虚是必然的,单用巴戟天、肉桂恐肾火空旺,需同时补益肾精,但原本妇人就有水湿泛溢的基本病机,补肾药如熟地黄、山萸肉多为滋腻之品,反易腻膈生痰,故傅山重用菟丝子,补肾益精,全方补火而无燥烈之虞,利水而非荡涤之猛,可谓精妙。

2.6 治产秘验良方、保产无忧散、保产神效方 治产秘验良方是流传于江浙一带的民间验方,俗称“十三太保”,与保产无忧散、保产神效方仅差一味红花,剂量略有差异。蒲辅周曾说本方“方中养血和气诸药,其性平淡,其力甚宏,不仅胎前可以安胎,而且能使胎产顺利”。盖因其“催生如神”,实乃“仙传奇方”,傅山先生收录于《女科·产后·产前后方症宜忌》等篇。书中言本方“未产能安,临产能催。偶伤胎气,腰疼腹痛,甚至见红不止,势欲小产,危急之际,一服即愈,再服全安。临产时交骨不开,横生逆下,或子死腹中,命在垂危,服之奇效”,用于晚期妊娠及临产期,以防治难产及产前胎位不正。中医认为孕晚期胎儿较大,阻碍气血流通,冲任不固,故见妊娠腹痛,甚或胎动见红。方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类《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黄芪补气举胎,羌活、荆芥不仅升举元气,更可治疗孕妇外感发热;艾叶暖宫,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川贝运胎顺产;厚朴、枳壳宽胸理气,消痞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又能和中缓急。本方中补肾药唯用菟丝子,在补肾的同时,调养冲任以载胎养胎。全方补而不滞,疏而无过,配伍精妙。

3 《女科》中菟丝子的剂量与功效

菟丝子可治消渴、小便淋漓、梦精频泄、目暗等病症,古籍中多以配药出现。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主治女性气血俱虚、月经不调,如《景岳全书》毓麟珠重用菟丝子“四两”(明清时1两约37.3 g,此处约现代剂量149.2 g)。傅山在《女科》中应用菟丝子“一钱至一两”不等(约3.7~37.3 g),不同剂量之间功效略有差别。定经汤中重用菟丝子“一两”(约37 g),平补肝肾之气,更益肾中之精;化水种子汤中五钱菟丝子(约18.7 g)亦有补肾益精之效。助仙丹、温饱饮、援土固胎汤中菟丝子“二三钱”(约7.5~11.2 g),与杜仲等温阳品共用,补肾益气。

特别的是,援土固胎汤与治产秘验良方等三方中,虽菟丝子用量不多,但在补肾同时取其调养冲任以载胎养胎之效。《女科》成书之前,《景岳全书》固阴煎治疗妊妇胎漏,方中稍用菟丝子“二三钱”(约7.5~11.2 g),傅山安胎三方用药剂量与固阴煎相近。后世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立寿胎丸一方,重用菟丝子“四两”(约149.2 g),其方补肾安胎疗效甚著。有研究对比了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中安胎用药规律,发现古代文献中安胎用药频次较高为当归、白术、川芎等药,高频用药中未见菟丝子;现代研究安胎用药中,菟丝子则位列高频用药第一,这和寿胎丸的广泛应用与研究密不可分[10]。傅山集前人之大成,在援土固胎汤等方中稍用菟丝子以安胎,在当时的妇科疾病诊疗中是较为新颖的用药思路,对后世安胎方药的选用影响深远。

4 《女科》中菟丝子的炮制

菟丝子是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入药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但由于菟丝子种皮坚硬,若用生品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煮制,故目前临床使用主要以炮制后的饮片为主,方法有盐制、酒制、炒制等。制后的菟丝子缩短了在煎药时花费的时间,保证了有效成分的析出。傅山先生组方不仅用药考究,同时注重药物的炮制,对于特殊药物的炮制方法有其独到见解。《女科》中包含菟丝子的8个方剂中,除去未提及炮制方法的“治产秘验良方”,余下7个方剂均使用了酒制法,其中5个方剂为酒炒,2个方剂为酒浸(泡)。酒制法在古代是菟丝子主流的炮制方法,酒制后的菟丝子增强了原本的温补之效,并能提高煎出效果。有现代研究对比了不同炮制方法下菟丝子总黄酮和多糖的溶出能力[11],结果表明酒制法炮制的菟丝子总黄酮析出效率要优于清炒法、水煮吐丝法及水洗晒干法,而酒制后的菟丝子多糖含量明显比其余方法低,这可能是辅料酒的影响。菟丝子总黄酮作为菟丝子主要有效成分,发挥了补肾、调经、安胎等作用[12],因此在《女科》中大量运用的酒炒法显然是最有性价比的炮制方法。

5 小结

傅氏组方妙巧严谨,注重肝脾肾三脏立论,在《女科》对菟丝子的应用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组方中的层层考量还是炮制均体现了傅山对病因病机及用药程度的精准把握,当肾阳尚存时单用菟丝子以平补肝肾,补肾益精;或配伍杜仲,补益肝肾之气;当肾阳虚衰时,配伍温补肾阳之药,使补火而无燥烈之虞。在调经、种子篇,重用菟丝子以补肾调肝;在妊娠、产后篇,稍用其以固肾安胎,调养冲任,安胎思路上承景岳之固阴煎,下启锡纯之寿胎丸。书中对菟丝子的炮制亦有讲究,以酒制可增强其温补之效。菟丝子药性平和,平补肝肾,既补肾气又益肾精,亦可安胎,在《女科》中应用灵活,组方严谨,在安胎作用方面更有承前启后的意义。通过梳理总结《女科》中菟丝子的用法、功效及炮制,希望为现代妇科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女科傅山菟丝子
傅山的“四宁四毋”
柴胡女科之用
中医名言拾粹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补阳养阴良药菟丝子
清·傅山论书句
傅山
清·傅山论书句
菟丝子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