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论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2023-02-01 23:34常利兵
文史月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钱穆天命宗教信仰

◇ 常利兵

1990年5月,时年96岁高龄的钱穆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时说,“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彻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基于这一认识,他对“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在中西方世界观念中的根本性差异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比较分析和阐发,至今仍不失其思想性和方法论意义。

钱穆认为,从来世界人类最初所碰到的问题都是与“天”有关的问题,但是,西方人是把“天”与“人”分开来讲的,即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的。所以在这样的观念形塑下,导致的问题就是“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相反,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的,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在中国古人那里,“人生”与“天命”的最高贵最伟大之处便在于将这两者合而为一,而且在这样的观念中,一切人文的演进都是顺着天道而展开,“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因此,在钱穆看来,“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他还指出,由于西方人把“天命”与“人生”分离开来的传世观念,导致的结果则是“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为了解决两者各失却的本义问题,西方人需要另找有关天命的宗教信仰作为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而对于中国文化,既然“天命”“人生”同归一贯,无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人是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的。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也因此可称之为“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尽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观”,既是他们人生的一种宗教信仰,也是重要的“人文观”“天文观”。

最后,钱穆强调说近百年来的世界人类文化纷纷以西方文化为“宗主”,但世界局势已不断显示出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绵延数千年不断”,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注重“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进而他又衍生出对中国人喜言“天下”二字涵义的阐释,即使全世界人类民族文化融合并存,人文自然相互调适。

这就是钱穆先生眼中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钱穆天命宗教信仰
钱穆的容与化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钱穆的容与化
从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论演变初探
论钱穆的地方自治思想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天命夫人
论周公的“天命”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