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档案开发优化路径研究

2023-02-03 10:15张一囡
档案天地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家档案局档案馆成果

■张一囡

国家重点档案是指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1]。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注重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随着抢救基本工作的完成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2015年,国家档案局、财政局印发《“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总体规划》,首次对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做出规划。2016年,国家档案局将加强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力度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列进《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在“十三五”时期引导和支持国家综合档案馆申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每年安排若干重大专题进行档案开发,开展国家重点档案目录资源基础体系建设。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在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主要任务中设立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专栏,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指明开发方向。同年11月,国家档案局印发《“十四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实施方案》,为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提出具有实践性的指导。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政策的颁布与不断修订,体现了国家对国家重点档案开发的重视,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是对国家重点档案的文化价值进行挖掘,通过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利用者,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国家重点档案原件,也能便于利用者利用。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在开发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任务,提出国家重点档案开发的优化路径。

一、国家重点档案开发现状

(一)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流程规范

国家重点档案开发项目的开展需由国家档案局统一规划,各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受委托单位,完成国家档案局委托的任务。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档发[2017]6号)的要求,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从前期准备到验收完成,需经历4个流程,即项目储备库阶段、项目库阶段、目标性开发阶段、开发验收阶段,如图1。项目储备库阶段是指各级综合档案馆将开发项目交由所属区域省级档案馆审核、报送,然后由国家档案局管理,将评审合格、完成绩效目标的开发项目纳入项目储备库。项目库阶段是指根据每年项目通知要求,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按项目类别从项目储备库中选定项目,统筹本地区项目向国家档案局、财政部提出立项申报和预算申请,由专家进行评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报送、通过后,方能进入项目库管理,国家档案局再从项目库中选取符合要求的任务,作为二级项目和一级项目[2]。目标性开发阶段是指国家重点档案开发项目秉持事前有目标的原则,根据绩效目标实施开发工作,以此来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高质量的开发成果,便于各方面利用。开发验收阶段是指在开发项目竣工后,由国家档案局或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对开发目标、开发成果、开发组织实施、开发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查和验收,并给予评价,有利于其他档案行政机构汲取优秀经验,推动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的开展。各级档案馆依流程规范开展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图1 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流程

(二)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方式多样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导向,结合现代技术开发国家重点档案。第一,专题性开发与连续性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项目,包括国家确定和组织的重大专题开发项目、围绕社会关切的重点专题开发项目[3]。即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是以专题为单位的,开发内容需围绕专题进行,因部分专题重点档案数量庞杂,整理与开发存在难度,无法在一个年度内完成全部工作,需跨年度连续性开发,任务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第二,传统式开发与数字式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传统式开发方式主要包括编纂、编研、展览、纪录片等,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中的常规开发思路。沈阳市档案馆以国家重点档案课题为依托,先后编辑出版了《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奉天的侵略活动档案汇编》(全五卷)、《皇姑屯事件档案资料图集》《沈阳解放档案汇编》等,并开展了九一八事变档案资料展、皇姑屯事件档案资料展等线下展览[4]。此外,沈阳市档案馆还以数字式开发的方式将编研书籍开发为电子书,将实体线下展览以3D技术提供线上展览,在沈阳档案信息网和微信“印象沈阳”公众号中展示。第三,个性化开发与协同性开发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各馆馆藏资源受地理位置影响,一般都是本区域的特色档案,因此,各省级档案管理行政部门申报的国家重点档案开发项目多是基于本地区区域政治、经济、历史等特色方面的个性化开发项目。此外由于国家档案局指定联合项目、馆际互享、历史保存、研究需要等因素,也会出现馆际联合协作、各级档案馆与地方高校或社会团体联合开发等情况。如南京市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孙中山纪念馆联合举办“双城记忆-南京、广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档案史料展”[5]。

(三)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丰富

虽然2015年首次对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做出规划,但编研、翻译等重点档案的开发工作在1996年便被列进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适用范围内。因此,近三十年来,国家档案局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直在逐步开展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已形成了丰富的开发成果。如黑龙江省档案馆的《瑷珲海关历史档案辑要》、吉林省档案馆的《铁证如山》、河南省档案馆主编的《中福公司档案史料汇编(第一辑)》、山东省档案馆的《渤海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1-4)》、云南省档案馆的《滇军抗战档案史话》、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的《新巴尔虎右旗满文档案汇编》、沈阳市档案馆的《抗日将军档案史料选编-黄显声》《抗日志士档案史料选编——张凤岐》、福建省上杭县档案馆的《上杭县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金华市档案馆的《汤溪鱼鳞图册合集》第一辑(5册)、《兰溪鱼鳞图册合集》、国家档案局主办了“守望人类的共同记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成果展”、江西省档案馆举办 “红旗漫卷江西—革命历史档案文献展”、南京市档案馆的文献纪录片《一座工厂的抗日传奇》等。

二、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以传统开发方式为主,创新性有待加强

各级综合档案馆在开发国家重点档案时仍主要以传统的开发方式为主,如编研性开发形成编研成果、编纂性开发形成编纂成果、宣传性开发进行档案展览或拍摄纪录片等。虽然近几年各级综合档案馆积极引入新技术开发国家重点档案,但从总体数量上看,以传统开发方式进行开发的成果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各级综合档案馆由于自身财力不足、人才缺少等因素,对新技术的引入程度也存在差异,新技术开发成果较少,国家重点档案开发的创新性还有待加强。

(二)数字化编目开发不规范,检索查准率低

自“十三五”时期提出建设国家重点档案目录基础体系以来,国家档案局专门出台了《国家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验收办法(试行)》规范国家重点档案数字化编目开发工作,“十三五”期间已完成近亿条国家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和采集工作,但在工作开展中仍出现了工作人员理解不到位导致著录不规范、州县级档案馆著录错误率明显高于省市级档案馆[6]、欠发达地区因管控手段不强导致数据错误率较难控制等问题[7]。著录不规范或是著录错误则不能准确揭示档案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会影响编目数据的检索能力,造成查准率低的问题,难以形成高品质的档案目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进而影响国家重点档案目录基础体系建设。

(三)开发广度和深度不够,开发效率低

虽然各级档案馆积极开展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形成了大量成果,但从开发广度上看,已开发的国家重点档案资源只是各级档案馆国家重点档案馆藏的一部分,与馆藏蕴含的丰富的资源相比,其开发广度还远远不够。从开发深度上看,目前的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缺乏深度开发成果。所谓深度开发是从受众需求来讲,确保开发的产品能够很好地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目前社会系统性利用需求不断提升,利用者希望一站式获取全面的专题档案资源,而各级档案馆间尚未全面建成开发成果共享机制,专题开发成果存在地域上的分散性,与利用者对档案资源系统化利用的需求比,其开发深度也远远不够。此外,国家重点档案资源基数较大,开发任务繁重,但档案开发工作人员长期不足,无法及时开发出足够广度和深度的开发成果,存在开发效率低的问题。

(四)开发成果宣传力度低,利用效果欠佳

当前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的宣传渠道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下以实体档案机构和其他文化机构为主,举办大型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展览或赠书活动宣传国家重点档案,线上多以各级档案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少量档案微信公众号为主,通过公众号推文、线上档案展览、电子书阅览等功能宣传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然而当前两种宣传渠道都是以被动宣传为主,存在开发成果宣传力度低的问题,只有利用者主动到访或检索才能获取开发成果。而在利用者对各级档案馆藏国家重点档案资源不了解前,很难确定某个档案机构拥有自己所需的国家重点档案资源,主动关注相关档案馆官网或公众号也存在一定困难性,十分影响开发成果的利用率,只有相关专业人员才能通过已有宣传形式准确获取需求的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而普通利用者的利用效果欠佳。

三、国家重点档案开发的优化路径

(一)以人为本创新档案开发与宣传方式

《“十四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创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作为主要任务[8]。国家重点档案开发与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重点档案的利用效果,以利用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和宣传,能够提高利用者对国家重点档案的关注与利用。一方面,依托融媒体驱动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与宣传。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由于其自身具有便捷性、及时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利用者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融媒体技术能够盘活档案信息资源,并对档案利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9]。融媒体平台则能以更便捷方式为利用者提供集约化、智能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因此国家重点档案可以通过融媒体这一媒介实现开发和宣传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增强国家重点档案开发与宣传的趣味性。传统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常以厚重的编研书籍、肃穆的纪录片等十分严肃的形象示人,无形中给利用者带来一定距离感。通过创新故事性开发国家重点档案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利用者与国家重点档案内容的情感交流,吸引利用者。此外,趣味性宣传也十分重要。如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曾举办“密室逃脱+剧本杀”等角色扮演活动,将非遗与剧本杀相结合,使参与者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了解档案文化[10]。国家重点档案的宣传工作也可借鉴此种方式,通过增强宣传方式的趣味性,吸引利用者了解国家重点档案的内在魅力。

(二)促进开发成果向文化创意产品转化

《实施方案》支持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开展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11]。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需要一定的文化资源做基础,国家重点档案开发成果是对大量国家重点档案文化资源系统性整理的成果,能够为国家重点档案文创产品奠定开发基础。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可将有地方特色的开发成果转化为文创产品,并将国家重点档案文创产品置于城市商场、旅游景点等场所,不仅能够打破以文化机构为国家重点档案宣传场所的传统,也能加大国家重点档案文化的宣传力度。此外,文创产品自身的交易属性也更便于国家重点档案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提高大众对国家重点档案的认识,有利于将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社会效益的提升落到实处。

(三)注重国家重点档案开发人员的培养

《实施方案》为完成“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开发任务提出了人才保障措施[12]。因此,必须注重国家重点档案开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两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开发人员数字化编目开发的能力。革命历史、明清、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作为验收机构,了解数字化编目开发的质量要求,可定期举办数字化编目培训会、研讨会为各级综合档案馆数字化编目工作提供指引,通过考试、实操等形式提高开发人员的能力,只有提高了开发人员的能力,才能提高开发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为提高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将创新融入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具体体现在档案开发人员对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进行不断创新,需要提高开发人员对开发工作的创新意识。国家档案局作为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的统筹部门,可将地方典型的国家重点档案创新开发工作案例推广至各级综合档案馆,地方各级档案馆则组织开发人员进行学习,以此不断激励开发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重点档案开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断挖掘其内在文化价值底蕴,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各方利用者是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未来,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应在政策指导和实践需求下继续优化,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档案力量。

猜你喜欢
国家档案局档案馆成果
验收成果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when与while档案馆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党领导下的档案工作发展历程研究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