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李方

2023-02-06 07:01李长荣
剧作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龙江大哥黑龙江省

■ 李长荣

惊闻原黑龙江省龙江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李方病逝的噩耗,我万分悲痛,老泪纵横。作为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团队的主创人员之一,他对于白淑贤的成功与整个龙江剧的发展来说,功不可没。由白淑贤主演的“龙江剧精品艺术三部曲”——《双锁山》《荒唐宝玉》《木兰传奇》,他都是导演之一。白淑贤创造的“黑土刘金定”“关东贾宝玉”“塞北花木兰”的舞台艺术形象,融进了他的心血与才情。因此他是值得龙江剧人乃至全省人深情悼念、永远缅怀的人物。

翻开《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名人》一书,赫然印着下面的文字:“李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戏学会理事。从事戏曲导演工作四十余年,导演的龙江剧《农牧曲》《红楼梦》《双锁山》《铁弓缘》《结婚前后》《荒唐宝玉》《关东乐》《木兰传奇》等剧目,获省级导演一二等奖,并赴日本、新加坡、香港演出。导演的大型龙江剧《荒唐宝玉》《双锁山》,获1990年度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荒唐宝玉》获全国第一届文华剧目大奖和三个单项奖、文华导演奖;导演的大型龙江剧《木兰传奇》获1994年度第五届文华剧目大奖和四个单项奖,获文华导演奖,同年该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1年龙江剧《荒唐宝玉》拍成电视戏曲艺术片,获东北三省‘金虎奖’一等奖、全国戏曲艺术片二等奖;1995年龙江剧《木兰传奇》被拍成电影戏曲艺术片,获全国电影戏曲片‘华表奖’‘金鸡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李方与我同庚,都生于1938年,他比我大两个多月,我称他“大哥”。初识李方,是1964年夏天,我从黑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原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任编剧,到时在海伦县东方红公社某大队深入生活的剧院演出团上班。当时还是年轻演员的李方,个头儿不太高,但两眼分外有神,闪着聪明睿智的光。几天以后,演出团到县城剧场演出,李方在龙江剧《千万不要忘记》中扮演的丁少纯分外亮眼,赢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我对他刮目相看。交谈中知道,他原是二人转演员,由二人转之乡呼兰唱红到哈尔滨,又因表演才华出众,被选调到原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任主要演员。我回到哈尔滨后,又看到他在龙江剧《阮文追》中扮演一个下级美军军官,演出了小人物的艺术光彩,赢得观众爆豆般掌声。院长许为民夸赞说:“李方才是天才演员,浑身都是戏!”

1968年春,我患胃穿孔住院,他多次到医院看我。我出院后,他又和孙铁石合伙请我到他道外区南马路一栋小二楼的半间小住屋的家中吃饭,以此来慰问我。当时猪肉、木耳、干豆腐等食品都凭票购买,刘晖大嫂做了满满一大桌子好吃的。那顿丰盛的美宴我终生铭记。

1969年夏天我调到鹤岗市与前妻团聚。临行前,李方大哥、孙铁石、顾令法、王福林和我五个人特意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离别照,题名为“海内存知己”。1972年夏,为了把我重新调回剧院,时任剧院人事干事的福林兄策划,让李方大哥以公出外调的名义,到鹤岗帮我修改大型龙江剧剧本《矿山烈火》,以作重调的“硬件”。李方到鹤岗后,就在我木制小二楼一间不到9 平米的家中,把小饭桌放在地板上,坐着矮板凳操觚助我,一连干了7 天,我抄清后由他带回。当年年底,我与前妻一同调入剧院。李方大哥对我们全家人的大恩大德,我岂能忘?

( 后排左一为李方 )

1975年,我与李方大哥、顾令法组成三人创作小组,赴五常县红旗公社深入生活,由我执笔创作大型龙江剧剧本《卖猪记》。此前,剧院已演出过李方编、导、主演三位一体的龙江剧独角戏《卖猪记》,反响颇佳。许为民院长决定就以该独角戏本为基点,再参考五常县文化馆创作员、我黑大中文系学弟那树森发表在《黑龙江演唱》杂志上的故事《卖猪》的情节进行“扩编”。李方大哥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自学成才,笔头子贼硬。我提出我俩合作写剧本,他婉拒说:“许院长的意思是让我以导演身份参与剧本的先期创作,只提建议和点子,不执笔。”到红旗公社后,李方偷偷对我说:“因为现在提倡‘三突出’,提倡写‘高大全’人物。而《卖猪记》写的则是自私自利的农民,与‘高大全’背道而驰,我看前景不一定乐观。不如你先写个单出头。”“单出头?什么单出头?”我有些不惑不解。大哥解释说:“现在样板戏很时髦,舞剧《沂蒙颂》中英嫂用奶水救解放军伤员的情节,就是头等的单出头戏料!”我一拍大腿:“大哥高见!谢谢你!”当即动笔写出单出头《鱼水情深》。回剧院后,果然《卖猪记》无果而终,而《鱼水情深》则立即上马,由刘金亭谱曲、李方导演、韩世珍主演,一炮打响。后来还参加了全国曲艺调演。当《黑龙江演唱》刊发该剧本时,我要署李方和我两人的名字,他婉拒且诚恳地对我说:“长荣啊!你是吃编剧饭的,我是吃导演饭的。我决不能从你的菜碗里去夹菜嘛!我应该从我的菜碗里给你夹菜,因为我是你哥!”此话说得我眼泪吧嚓,只好署名“集体创作”。参加全国曲艺调演的节目单上,李方大哥力主在“集体创作”后面加上“李长荣执笔”。我推让说:“这个剧本是你创意完成的。”他说:“创意不是创作,影片《英雄儿女》是夏衍先创意,让长影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影片编剧署名则是钱川等人,夏衍并未挂名,这是规矩!”

“四人帮”倒台后,我离开剧院,李方大哥也“演而优则导”,正式转身成为导演。为了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与专业水准,他到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两年,学成后艺业大进,硕果累累。

1993年,我在原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的科研课题《龙江剧简史》(20 万字的专著)已被批准列入省“八五”期间社科重点项目,首批资助经费5000 元也拨付到位。当讨论5 万字的编写提纲时,时任剧院业务副院长的李方率吕冬梅、祁景芳、徐明望、孔令春等人参加,原则上通过。李方大哥鼓励我说:“龙江剧太需要一部《简史》了,这部书的首选作者非老弟莫属啊!希望你抓紧时间,早日出书。”令人遗憾的是,这部书因故夭折,我欠下了李方大哥、也欠下了所有龙江剧人一笔重重的文债!

自我离开剧院后,工作多有变化,人生也多曲折。每次见到李方大哥,他都热心关怀,给我助力。当我再婚时,他送上真挚的祝福。2007年,我出版旧体诗词集《临江仙斋诗词选》时,他表示祝贺后诚恳地对我说:“写这玩意儿不是你的长项,你的长项是写戏曲剧本,希望你别放弃!”我听了他的话,回鹤岗养老十年,先后又写了七部大型戏曲剧本,有一部还荣获全国“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我感谢大哥的鼓励之功!

2010年,原龙江剧院演员、著名女词家高金枝出版旧体诗词集《金紫斋诗稿》,邀我为序。我写成《冰肌玉骨塑真情——〈金紫斋诗编〉序》,署名“劳立仁”。高金枝出书后告诉我说:“李方看过序言后对我说这‘劳立仁’肯定是李长荣!他的文风、激情特点、性格特质,我太熟悉了,读他的文章就像听他唠嗑一样!”李方大哥!你堪为我的真知己,你真知我也!

李方大哥不仅对我好,对所有人都好,他的人品和人缘儿,剧院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没有不连声称赞、频竖大拇哥的。对二人转老艺人李泰、苏凤林、王金山、王笑梅、陈继春等,他格外关照,做到了“同行是一家”。他和“铁导”孙铁石合作导演《白淑贤精品艺术三部曲》,联合署名,他从不争排名先后,真正做到了“合作愉快”。他从不争名夺利,真正践行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和“德高艺劭”。李方大哥!我真的好想你!因为疫情,我远在鹤岗,既没能去探病,也没能去为你送行。

疫情使我成了忘恩负义之徒。大哥!我欠你的情太多太多,欠你的恩太重太重!愿你的在天之灵永远快乐!让你的人格美、艺格美穿越阴阳两界,永照千秋!愿人真的会有灵魂,也让我的灵魂能与你的灵魂有重聚之日。那时咱哥儿俩再合作一回,不写单出头了,就写咱哥俩的龙江剧情结与人世间情缘的二人转,也是咱哥儿俩的二人传。

猜你喜欢
龙江大哥黑龙江省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济公传
图读龙江经济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憋出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