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变与不变……

2023-02-13 04:32本刊编辑部
检察风云 2023年2期
关键词:疫情

本刊编辑部

岁月流转,过年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有人旅行,有人回家团圆,有人热衷集『五福』,有人坚持守岁……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血脉情怀。流光一瞬,华表千年;惟变不变,未来已来。我们不变的是初心;变的,是与时俱进的追求。

本刊编辑部

新春特辑

变与不变物来顺应,事过心宁

文/华君

20世纪90年代,一个名为《超级变变变》的日本综艺节目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个节目要求参赛队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肢体或一些辅助工具,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富有创意且十分有趣。在变变变的过程中,人的创造性和智慧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据说在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变的魅力真大啊,主动的求变发挥了能动性与创造力。

谈起“变”这个字,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齐天大圣孙悟空。关于他的来历,《西游记》原文这样描述,“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这家伙出于石缝,无父无母,无名无姓,没有背景。但其又不是肉身凡胎,吸日月之精华,有芝兰相衬,乃仙胞神猴。

之后,可以说是因缘际会,也可以说是宿命使然,他入菩提祖师门下。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每日如此。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终得菩提祖师提点,自修自炼,学成了“七十二变”。据说“七十二变”是阴阳五行变化的最高境界,可使自己变,也可使别的东西变,还可变无。到底是猴性还需修持,锦衣夜行难,在师兄们的央求下,孙悟空忍不住卖弄了一番。祖师呵斥道“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能力变强了,心性修持不够的孙猴子并没有就此打住,就像被财富冲昏头脑的暴发户一样一味狂妄自大,终于闹到了被压五行山下,在习习凉风处独自反省。祖师为其取名“孙悟空”,取“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之意。生于顽石,自带劣性。而顽空,就是执迷。人也一样,人无完人,愈是顽劣,愈是心比天高,愈是困窘。

一路取经的猴子,和一路磨砺的我们,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孙猴子保持的不变,是其得天地浩然之气的本心,伴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他的变,是不同阶段能力的不断加强,是应对各路妖魔鬼怪的不同招数。想起《西游记》第一章的篇名“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或许一个普通人,当环境要求我们改变时,能守住不变的也只能是我们的本心,不断修持心性。对外物的各种变,只能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吧。

(图/视觉中国)

AI时代的人间理想

文/答剌灵

兔年将至,遂想起儿时外公用家中的算盘珠和旧物件亲手给自己做了个兔子灯,每逢过元宵节的时候自己就兴高采烈地拉着它呼朋唤友、四处纳喜。随着时光的流逝,往日的欢聚画面,依旧温暖如新。彼时的我,还是学龄前儿童,有了兔子灯,便仿佛有了个伴儿,晚上拉着它串个门,乐此不疲。时光荏苒,这等迎春的习俗,与2022年大学校园里的时尚风——“遛纸狗”可谓相映成趣。

AI时代全球各地不少人在街上遛起了AI电子狗。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因疫情原因封闭在校的大学生们纷纷开始“闭门造狗”。这狗起初是由废弃的快递纸盒改造而成,用各种彩色胶带作装饰;通过网络普及,“内卷”起来后,不但狗的模样、服饰千差万别,甚至有人把《山海经》里的动物也做成了宠物模型,争奇斗艳、不亦乐乎。“当你发现校园里有人‘遛纸狗’的时候,宿舍里的狗已经装不下了……”很快,各大校园“遛纸狗”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为了方便放那些纸狗,校方不但没有禁止,还为他们开辟了“停狗场”。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大学生们不但造狗,为了营造氛围感,还造了纸狗粮和纸粪便,甚至有模有样地讨伐“宠物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渐渐地,“遛纸狗”被大家从行为艺术演绎成了社交活动,给纸狗组织网络相亲派对成了新的社交方式……冬季的夜晚,听到这则消息,笔者顿时“笑喷”,回过味来,内心的感受真是五味杂陈。澎湃新闻的“马上评”为此撰文《当代大学生遛纸狗,他们到底是在遛什么》。一些心理学家表示,这是一种代偿心理,千里之外独自求学的大学生,渴望家庭的温暖和回归正常的生活,这或许便是他们情感宣泄的方式。

2022年风靡大学校园的治愈系纸狗

和貌似“摆烂”的大学生相比,今年的小学生却“斗志昂扬”。响彻大江南北的《孤勇者》,被小学生们传唱成了家喻户晓的年度爆款歌曲。短视频里,方舱医院的病床上,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唱“战吧,战吧!以最卑微的梦”……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朋友挣扎起身,全力呼应“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2022年的这首歌不仅被无数歌手、小学生传唱甚至改编,还成了本届世界杯阿根廷与克罗地亚赛前的热场歌曲!

这一时期,坊间趣闻层出不穷。“你瞧,你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类似这种疯言疯语的发疯文学开始流行网络。大家苦中作乐,利用各种自拍的小视频传达并缓解着彼此的焦虑。

想想魔都封控数月,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小区里、大街上没有了人海和车流,偌大的城市,大白天只能听到清脆嘹亮的鸟叫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一古代场景,居然出现在了2022年的超级城市。几个月的封控期间,城市里猫猫狗狗成群结队在街上散步、觅食,鸟儿都开始放心大胆地在小区里踱起了方步。再好看的视频节目,都比不上小区邻居用无人机实时拍摄的街景受关注。素不相识的邻居们,渐渐成了对不上号的各类网友。

特别感恩那些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风餐露宿、长途跋涉而来的志愿者,就这样一车车把全国人民的支援和温暖带给了我们。虽然一辈子没吃过那么多的青椒和大蒜,回忆起来,也好比是一盏盏兔子灯,照亮了魔都人民一度匮乏的物质生活……

《易经》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疫情三年,在外部大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只有精神内守,学会随机应变、不断调整自己,方能吐故纳新、及时自愈。一时兴起,问小艺(人工智能语音),你的人间理想是什么?答曰:猫狗双全,平安喜乐。

我的变与不变

文/夏春晖

2022年,被疫情冲击的上海,一度黯然,街头巷尾失去人气。身居这座城市,很多人都足不出户,熬了三个月。最初上海实施静态管理时,我一身“土味”花棉袄,战战兢兢地出门做核酸,也借此机会,感受早春三月输送来的,乍暖还寒的风。再次大步走上街头开启正常生活节奏时,花棉袄换成了短袖,人间已是六月天。

这一年,万万没想到我能在早上五点从床上弹起,以一种励志热血的姿态,打开各大买菜App,用一根食指在手机屏幕定点位置,敲出似要击穿屏幕的气势,这股热血每次持续的时间在5分钟至45分钟不等,只要屏幕跳出“支付成功”四个大字,就觉得今天是个好日子!明明花了钱,却有赚了钱的错觉。

这一年,万万没想到我对种菜起了“邪念”。作为养花种草圈的“文盲”,种植技艺约等于零,但今年居家办公期间,我不过对着隔壁邻居家的阳台多看了一眼,竟然看上了她家种植的一根葱,虽然看着精瘦,但傲立在寒风中飘摇却不飘落的模样,竟然有些迷人。我开始联想,如果可以在自家阳台种葱种菜,自食其力,得多好?于是我开始搜索,从种子、肥料、种植环境各方面去研究琢磨,也就此决定尝试种菜,万事开头别太难,先从好养的“葱”开始。

这一年,万万没想到我能拿可乐换到方便面,能拿水果换到蔬菜拼盘,能拿鸡蛋换到酒精喷雾……于此同时,我们小区开建的以物换物接力群里,每天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换物行动,有人贡献蔬菜,有人拿出禽肉,有人翻出盲盒玩具,还有人提供小狗纸尿裤。交换的方式也很神秘,谁也见不到谁,我一般会捧着交换物,到对方家门放下物品,敲三下门,迅速撤退,整个换物画面呈现简洁迅速的风格。对方听到敲门后,也会默契地静等五分钟,随后开门,用酒精消杀物品,再将物品静置半小时左右,整个交换流程安全、可靠。

以上,这些因疫情带来的被动的变化,是那段特殊时光下的生活缩影,苦中作乐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初升的太阳犹如“希望”冉冉升起

全国疫情波及面广,《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表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艰巨繁重,难在复杂,难在艰巨,难在反复。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越是吃劲关头越要咬紧牙关。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耐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科学精准、扎实推进,我们一定能够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早日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寒风凛冽,无星无月,很多人缺一顿团员的火锅,以及一次久别重逢。只是黑夜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会多让人热泪盈眶。纵然千钧压顶,依然不变的是保持信心,所以,要相信疫情终究会过去。

以不变的热情求变

文/姚志刚

有很多人不喜欢改变:晨起的闹钟设在固定的时间,每天搭乘同一班地铁,到同一家店购买早餐……规律有序的工作、生活无疑是高效率的体现。然而,方方面面都一成不变,并不可取。变化,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沉闷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为数不多的亮点。在有西班牙队和德国队的死亡小组出线,日本队制造了本届世界杯的一个冷门。事实上,日本足球的求变意识和学习能力,早就令人刮目相看。从世预赛遭遇滑铁卢到出线告急,再到世界杯扬威,力压德国队、西班牙队出线,这一切并非偶然。多年来,日本足球以饱满的热情学习欧美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求新求变。

一个典型例子是2018年12月,日本NHK电视台发布了一部名为《罗斯托夫的14秒》的纪录片,讲述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日本队被比利时队一次犀利的、堪称经典的快速反击破门绝杀,从而无缘俄罗斯世界杯8强的故事。从这部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日本足球的精髓——较真、细致到几乎可怕的程度。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NHK花费50多万欧元,组建4个摄制组,分赴日本国内、苏格兰、比利时等地拍摄。在48分钟的纪录片里,没有对失败的惋惜,没有煽情。日本人冷静、科学、细致地分析球队为什么战败,通过还原事件的全貌,挖掘背后方方面面的细节,剖析失利的原因。

学习是为了寻找变量。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一直以不变的热情寻求着改变。

渡来人,是古代日本对朝鲜半岛、中国等地赴日移民的称呼。他们通常是因国内战争而寻求避难,或随文化传播外迁。对于这些拥有高度文明的渡来人,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没有表现出排斥。他们接纳、学习、改变。诸如农耕技术、土木建筑技术,以及烧制陶器、锻铁、纺织等技术,都由渡来人传入日本。古代日本优待渡来人,体现了对文化和知识的推崇。就连日本皇室的传国“三宝”——铜镜、宝剑和美玉,也全部来自中土。公元815年,日本皇室编写了日本统治阶层的氏族名录,在1182个精英氏族中,有205个来自中国,另有154个来自朝鲜半岛——他们都是渡来人的后裔。

到中国盛唐时期,日本对中华文明的学习借鉴达到顶峰,一批批遣唐使西渡中土,每个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都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再由本届世界杯最终的主角——阿根廷队,联想到美洲文明。在这块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土地上,兴起过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然而,他们在面对欧洲殖民者的冲击时一触即溃。虽然这里面有天花病毒肆虐的因素,但美洲人在理念和科技上全面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古代美洲文明的一个弱点是缺乏求变意识:不要说洲际交流,就连毗邻的阿兹特克和印加两个帝国之间,除了战争也没有其他交流方式,而且战争的目的只是掠夺资源和人口,根本谈不上相互学习,求新求变。这导致了文化科技发展的停滞不前。

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那么,怎样才能不落后?我觉得,学习,求变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变与不变

文/竺逸麟

我家楼下是有只流浪猫的,和小区里大多数的猫不同,它似乎早已离群索居,从不和其他的猫寒暄,也不和其他的猫争斗。它总是黑漆漆地窝在台阶的倒数第二或第三级的角落里,每当有居民下楼,它偶尔露出或警惕或者恳求的姿态。我一向搞不明白它究竟何时警惕何时恳求,大约是凭它的心情,或凭它肚子饱饿。大多数时候当我走下台阶时,它是熟视无睹的。

流浪猫一般都会有名字,小区里温柔的少女和快乐的孩子热衷于给流浪猫赋名。根据色彩大致分为“三花”“双花”。根据身材会叫它们“大橘”“小白”。或许是它太没特点,我至今没听说有人叫它名字,楼里的各位只称呼它为“楼下的猫”,或者“楼下的黑猫”。

它是怎么定居到这台阶上的,楼里众说纷纭,有人说有小姑娘常常在这里喂猫,它每天都找得到吃食就不走了。有人说它的母亲是在这里去世的,它对此地有所依恋——后一种说法实在是过于浪漫主义,自然可信度就差了些。但前一种说法还是挺令人信服的,毕竟我屡次踩到台阶上散落着的猫粮。每当我踩到猫粮的时候,它便会抬头盯着我,一直目送我离开,大概这是猫的抱怨方式吧。

我来到这新的居所已三年有余,所以它住在这台阶的时间也定不会短于三年。三年间我连它的性别都没搞清,这值得我反省——我确实是一名不合格的邻居。我不是那类特别热衷于猫的人,对我来说,它有点像一件不怎么养眼的装饰品或雕塑,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有时会动那么几下——和别的猫相比,它确实也是更懒的。其他方面,它和没生命的物件没什么区别,无论寒暑,它都在那儿。

2022年7月的某一天——它不见了。至少,它不在台阶上了。

起初,这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前它也常常会消失一两天,要不了多久就会回到原位。但这次,它在两个月的时间中都没有露面。这果然引起了楼里人们的讨论,它离开的理由又再次众说纷纭——有人说它在外有了家庭去陪孩子了;有人说它年事已高已经驾鹤西去了;有人说它就是打定主意不回来了——猫不会辟谣,大概是导致流言四起的关键。对于人们来说,它的离开确实是一种变化,但这变化过于细微,虽然不至于察觉不到,但也几乎察觉不到。对我来说则更是如此,不得不承认,我对猫的生活过于冷漠了,更何况它是个衣不蔽体的流浪猫。

11月的一天,16楼的邻居在邻里群中发出一张照片,说楼下的黑猫找到了。照片上的猫是不是楼下的黑猫,我其实是很难确定的,可能16楼的邻居有什么特殊的鉴定方式。从照片上来看,它依旧是懒洋洋的样子,趴在不知何处的绿色的草坪上,居然被人类孩子们包围着。它瘦骨嶙峋,但黑色的毛却锃亮。我总觉得它看上去快乐了一些,这应该是阳光的关系——冬季的阳光往往比夏季和煦,没那么咄咄逼人。总之,它并没有驾鹤西去,但它离开的理由,应该也不会解释给人们听吧。我又转念一想,就算它会开口,人们对它的精神世界也不会付诸过多关心,但无论如何,“楼下的猫”不能再叫“楼下的猫”了,至少应该叫“草坪上的猫”。我不禁联想,对我来说,它的离开是轻微的改变,但对它来说,这大概是猫的一生仅此一次的大冒险。恍惚之间,我好像也窝在了倒数第二或第三级台阶的角落。

“2023年了,它还会回来吗?”我问16楼的邻居。

“不知道。”

是啊,我也只是随口一问,谁会关注猫的精神世界。

变的是思考,不变的是乐观

文/张程

回望过去的一年,新冠疫情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自2019年12月份开始,这场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一场与病毒之间持续三年的战斗,可以说是旷日持久了。然而又不得不进行。

身处上海可以说过去一年是处在了“震中”。从3月份开始静默管理,居家办公,一直到7月份才重新回到办公室上班。在这期间,各项生活上的困难和工作上的阻碍交叠,“兵荒马乱”的日子对信心的冲击不言而喻。

在静默管理之前,谁能想到在这样一个年代,还有“断粮”的危险。当然一切都非常不容易,所有人都在努力。

就个人而言,疫情之下的生活让我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产生了一些改变。有个笑话说,“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可一旦吃饱了,就会有无数个烦恼,所以人的很多烦恼都是吃饱了撑的”。这话虽然戏谑的成分很大,但是确实颇有些道理。经历过饥饿的威胁,人就会发现要活下去其实并不难,吃饱饭就行。但是“吃饱饭”又真的不难吗?

一个2500万人的城市,保证每个人吃饱饭需要多少物资呢?每人每天一斤米,半斤肉,一斤蔬菜,一天就需要3万多吨的物资。这么庞大的物资,调配、运输、分发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说要“吃饱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国人是挨过饿的。我小时候爷爷从来不允许我浪费一点点粮食,一粒米都不行,当我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如果自己不立马捡起来,他就会用手拈起来吃掉,然后目光严厉的盯着我。因此我小时候吃饭,几乎不会掉一粒米,吃过的饭碗总是像洗过一样干净,不会留下一点食物的残渣。

我爷爷之所以见不得别人浪费粮食,是因为他真的挨过饿,那种会饿死人的饿。他见过自己的亲人饿死前想吃一块锅巴而不得的悲哀。这种经历让他视浪费粮食为一种严重的犯罪。在我爷爷去世之前我也恪守着这种严格的不浪费粮食的习惯。但是后来渐渐变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日渐富足起来,大家不仅要吃饱而且讲究要吃好,倒掉粮食的情况司空见惯了。像我们“90后”这一代人,很少有人面对过因饥饿带来的死亡威胁,即使是在疫情静默管理的时候,也没有真的饿过一顿。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但是中国人挨饿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是不可能再出现。

吃饱饭很重要,在今天而言,要吃饱饭就要发展好经济。在今天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的情况下,9亿多人生活在城市里,这一点就更为重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同于农村,失业几乎等于吃饭出问题。农村人没有失业的概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是天灾绝收,总不会真的饿肚子。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生活成本低、负债率低,没有房贷、车贷和信用卡。对于生活在城里的人而言,失业就严重得多。

经过这一次疫情,中国人可能第一次较大范围地感受到了,在城市文明之下失业的可怕,感受到了吃不饱饭的威胁。我个人觉得这也不完全是坏事情,起码它有利于大家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吃饱饭不是理所应当的,成果来之不易,不能瞎折腾;要想吃饱饭,每个人都应该出力来维护能吃饱饭的环境。我相信这种共识正在凝聚。

走一些弯路,经历一些挫折,有时候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向前看。三年的疫情正在画上句号,面向未来,我依然保持乐观,相信我们仍能在曲折中找到前进的道路。

是离别,也是新的开始……

文/张苗

忆起2022,我的感受颇深。

毕业:还记得那天下午,交完改了十几遍的毕业论文,和教授说了一句“谢谢”,在不是很明朗的走廊里,留下了最后一张也是唯一一张和教授的合影。3年时光飞逝,快到我甚至说不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食堂、宿舍、图书馆,教室、操场、湖水边却都留下了我的痕迹。我知道,在走廊的光辉里,校园的剪影已是从前。

入职:从学生到员工,好像只是经历了一个春节。面试、确认、实习、留用,简简单单8个字,却经历了3个月。2022年3月我来到上海,面试了现在工作的单位,实习时间后遇到上海的封控。3个月居家,度过了实习期。凌晨6点的核酸采样,像闹钟一样每天将我喊醒,不再经常和爸妈撒娇、视频,渐渐学会独处。与此同时,带教老师的细致教导,单位暖心送的食物礼品,让我即使身在异乡,也一直心存温暖。

独立:3个月后,正式入职。此时的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上学时,也曾做过实习记者,那时的我还很依赖他人,因为我知道背后总有老师“把关”。可当自己正式入职成为一位真正的记者,了解到“文字”背后的责任,我逐渐明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有的责任心和社会感。

长大:不同于书本上的理论、课堂上老师的教学,采访、写稿、校对,在日常的新闻工作里,我逐渐成长:编辑软件逐渐熟悉,新闻选题的方向逐渐明确,与被采访者的沟通逐渐熟练,原来写作能力不是很好的我,在一篇篇文章的“历练”下,也不再那么害怕写作。更重要的是我逐渐明白,无论在写哪篇文章里都应该有的那份“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我需要在变与不变间坚守自己。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不妨“以不变应万变”。还有人说疫情之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

(图/IC photo)

于我而言,2022年,我离开校园褪去书生气,身份已变,初心不变;2022年,我从粘人的女儿变为情绪独立的大人,行动已变,亲情不变;2022年,我从不明白何为责任到明白尽责的乐趣,心境已变,担当不变。2022年的我,经历了毕业、入职、独立与长大,变了很多,不变也很多:初心不变,肩上的责任不变,美好的期许不变。

苏轼在《赤壁赋》中曾言“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变”可以让世界生生不息,蓬勃向前;“变”可以让生活革故鼎新,重获新意。而“不变”则是对随波逐流的反抗,是对自我初心的坚守;“不变”是对信仰的执着,是对真情的坚持……

惟变不变,未来已来。2022结束,2023已临,你我依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变化,也依然需要内心温和的坚守。这坚守是心怀梦想的守护与盼望,是将内心的渴望在现实环境中逐步兑现;这坚守是对2023年怀揣梦想的蛰伏,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的鱼跃而起,循梦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当前正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好像很宏大,与个人无关。其实不然,你我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在强国之路上,每个人既要以“变”又要以“不变”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愿你我一起,致敬在道路中稍作改变的自己,以不变的坚守,一起走向诗和远方。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仍在 请勿放松
战疫情
疫情之下 年夜饭怎么吃?
疫情来袭 我们该怎么办
疫情常见词知多少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战疫情 迎七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