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力”本领,加快媒体融合发展

2023-02-14 14:30王迩嘉
记者摇篮 2023年11期
关键词:融媒四力北斗

□王迩嘉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队伍。”这既是对整个宣传战线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重点阐述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过程中用“四力”指导具体实践的重要作用。

一、现状

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挥省级平台优势。作为全国首个实现省、县两级融媒一体联动、共同成长的典型,由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发展中心牵头的辽宁省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闻编播平台自2021年11月搭建以来,已入驻41家县级融媒体平台。在运行近两年的时间后,目前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省、县融媒平台内容融合存在问题

媒体融合观点提出以来,一些媒体单位仍流于形式,只是单纯地“相加”而并非真正“相融”。“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出的明确要求。这需要县级党政与融媒体人认真思考,全体融媒体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运行过程中,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距离理想状态存在一定差距,自身平台建设仍有不足,也没有充分利用省级平台的“中央厨房”,制约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部分县级融媒平台受限于软、硬件建设条件,缺乏前沿人才、思维与技术,囿于固有传统工作模式,未能真正打开局面,拥抱媒体融合。这导致其在与省级平台内容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理解不到位,产出的内容与平台调性不相符的情况。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还是重传统媒体、轻新媒体,“网感”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同时,没有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一些有地方特色、有代表性的优质内容供给不足,新闻报道质量有待提升,地方宣传内容对于用户吸引力不足,致使媒体融合进度效果不甚理想。

二是省级平台每日在官方媒体平台更新分发的内容众多,没有充分时间与空间深入各个地区充分了解发掘各地特色,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各地县融平台定制符合自身的媒体融合产品。

三、以“四力”补短板,做好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的途径

1.增脚力,始终保持“在现场”的状态

“在现场”,一直被认为是媒体人的第一使命,也应该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够始终保持“在现场”的状态,表达鲜明的立场,是增脚力的关键。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官方媒体能够第一时间下沉到现场,搜集第一手信息,将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产品传达给观众,这是主流媒体的核心优势及追求。只有及时到火热的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在一线、深入采访在一线,主流媒体才能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随着省、市、县级媒体不断深度融合,各市、县级融媒可以充当起省级平台的下沉一线,完成接地气、带露珠、沾泥土、有温度的高质量新闻作品。2023年夏季汛期,多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从本地实际出发,利用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北斗融媒投稿。西丰融媒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报道进入全面防汛状态,落实好相关防汛工作措施;兴城融媒报道白塔乡、红崖子镇合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瓦房店市融媒报道了当地以最强合力、最严措施,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各项防御工作;凤城市融媒报道了面对台风“卡努”残余环流和西风槽带来的强降雨,当地政府迅速反应、主动作为,立即组织召开应对台风“卡努”群众转移工作部署会议。之后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围绕辽宁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举办“康马”“铁马”等大型赛事活动等重点工作,一系列的及时一线报道,让北斗融媒省级融媒体平台不断丰富,将辽宁省融媒体的“脚力”体现在现场。

“在现场”,抛开空间层面上的深入一线,更要有时间层面上迅速调研发声的“脚力”。面对互联网纷繁的舆论场上的各种杂音,官方媒体的“脚力”应着重在激浊扬清报道事实,还原事件真相、启发观众的理性正面思考,从而维护官方权威的形象,引导积极舆论,弘扬社会正能量。无论是宣传“反诈”、打击醉驾酒驾,还是关注留守儿童,只要是贴合老百姓实际需求的,各县级融媒体中心都积极投稿、扑身报道。直面百姓关注的敏感话题并解除疑惑,把自身的水真正浇到基层的根上,生产出有传播力的新闻报道,发挥了主流融媒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练眼力,始终立足“高站位”的追求

主流媒体发出主流声音,务必要站得高,看得远,立足“高站位”,练就“好眼力”。与盲目追求流量吸引眼球相比,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才是合乎历史潮流的。才能让产出的作品站位高出一层,经得起推敲,才能真正实现官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价值。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2023 年,总书记在黑龙江哈尔滨主持召开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两场座谈会,厚望一以贯之,举措磅礴接续。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座谈会之后,如何真正落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所有人都等待着东北答卷、辽宁答卷。越是群众关心关注,就越需要深度解读、有效引导。北斗融媒省级平台的“主播说辽宁”以《抢抓重大机遇推动全面振兴》为题,第一时间表达了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深刻认识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从“‘新质生产力’的背后”到“好‘食物’产辽宁”,从“打好‘开放牌’跑出‘加速度’”到“‘兴辽’必有‘英才’”,再到“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北斗融媒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辽宁声音。同时,北斗融媒在近期的“北斗融媒”微信公众号《牢记嘱托显担当》系列推文中,邀请盘山县融媒等多家县级融媒体,分别由各行各业的基层干部群众出镜发声,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体现了辽宁振兴新突破的担当。

同时,炼眼力还体现在能否看清问题本质,辨别新闻宣传内容是否真实、细节是否准确、导向是否正确等方面。融媒体工作者需要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眼力,审好每一个字,把好每一个关。与众多的县级融媒体积极投稿的作品相比,省级平台北斗融媒采用播发的稿件数量并不多,究其原因,部分县融稿件确实存在着一些细节问题。在编辑审核的过程中透过作品表现,看到问题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及时与各县融沟通改进,拥有这样的“眼力”,北斗融媒与各县级融媒体中心才能共同进步,越做越强。

3.强脑力,始终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强脑力,是新闻舆论工作者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要求。体现在平时,一方面是要提升自己的政治领悟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则是要多思考、多复盘,体现融媒从业者价值取向的同时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在辽宁北斗云融媒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平台支撑下,辽宁省级融媒平台“北斗融媒”客户端还是辽宁省内的41 家县级融媒体客户端后台,有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此基础上,如何赋予41 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省级平台的宣传力量、便捷编辑人员的操作、提高“北斗融媒”客户端下载用户的使用体验,正体现着融媒体中心的“脑力”。目前,北斗融媒省级平台一键发布,即可完成全省41家县级融媒体平台首页要闻区同时更新上线。根据最新版本的“北斗融媒”客户端,在首页“县融”板块可以直接进入41家县级融媒体平台的专区,其中的“学习进行时”专题内容及“牢记嘱托显担当首战之年建新功”“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乡约’猴哥看希望的田野”“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优化营商环境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关键仗”“新‘辽沈战役’首战用我”“央地融合谋发展携手共赢促振兴”“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专题轮播内容与国家和省内重点中心工作对标对表,在关心国家发展、关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出辽宁声音,反映辽宁担当;“北斗时评”“视线”等专栏节目围绕辽宁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发出官媒声音;“‘光盘行动’短视频展播”栏目汇聚全台、全省相关主题素材,以短视频形式发出文明倡议……把“辽宁品牌”和“主流故事”讲出深度。

4.健笔力,始终追求“有深度”的表达

健笔力,写出好作品,做出好产品,让传播达到最理想状态,考验着融媒体工作者的基本功力。在融媒体时代,写出观众爱看的文案,活用观众网友喜闻乐见的“热梗”,拍出事件独特的角度,熟练运营各种可视化工具都能对融媒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北斗融媒健笔力、立项目,特别策划联合省内41家县级融媒体,以县融主播、当地网红直播介绍的形式,以主播第一视角,使用短视频平台常见的竖屏记录模式,打造了一档展现辽宁文旅风貌的特别节目《乡见不晚》,结合全国文旅市场火热的背景,迎合全国游客和文旅产业的需求。

文旅不能“只说文旅”,要说当地不为人知的文旅风景与历史故事,也要说一条又一条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更要说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致富经。例如带着“辽西红色旅游第一村是哪里”的疑问,兴城融媒的主播来到葫芦岛兴城市三道沟乡头道沟村,请当地一位77岁的老大爷讲述在革命战争年代,该村曾发生过的梨树沟门大捷,打响了辽沈战役第一枪。《乡见不晚|来长海县与大海“撞”个满怀!》《乡见不晚|凌源市刘杖子镇:“葡”写乡村新画卷》被选用至北斗融媒官方微信公众号,带领公众号粉丝足不出户,云畅游大美辽宁。

“‘县’在畅游时”主题系列推文中,新民融媒、黑山融媒、绥中融媒、兴城融媒从各个特色景区介绍辽宁之美,发现辽宁之好;“‘丰’景在‘县’”系列推文中,大石桥融媒、瓦房店融媒、北镇融媒、康平融媒、盘山融媒、灯塔融媒、兴城融媒、北票融媒、义县融媒等结合“丰收节”的重要节日,重点讲好丰收故事、农民故事、乡村故事,全面推进辽宁乡村振兴,传递了“庆丰收,促和美,迎国庆”的喜悦气氛。

丰收季主题系列的各篇推文题目亮眼,吸引读者眼球。《省县联动|丰收季撞上“多巴胺”,给你点“颜色”看看!》,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东北大地的五彩斑斓秋色,也熟练运用了网络“热梗”“多巴胺配色”,让省、县融的共同策划与融合变得青春活泼;《“丰”景在“县”|普兰店法库瓦房店“拍了拍”你》,简单的三个字“拍了拍”,对应着微信软件的“拍一拍”功能,瞬间拉近了官方媒体账号与观众直接的距离,仿佛官媒号就是大家身边的好友,与大家一起分享美好瞬间,体验人间秋色。

从策划到征稿,从标题到文案,从配图到排版,省、县媒体融合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着融媒体从业者对“健笔力”的探索。省级平台北斗融媒在向41家县级融媒体征集方案的同时,也找到了一种讲故事的新方式,由此不断增强北斗融媒的“笔力”,完善媒体融合,追求创新表达,强化传播效果。

四、结语

北斗融媒省级平台立足于“北斗融媒”新媒体全矩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强做亮宣传报道,在重大时间节点与关键事件中聚合41 家县融,发出辽宁声音。自2023 年8 月中旬,北斗融媒与全省41 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启动县融平台通联工作机制,促进了省、县级融媒深度合作,也为进一步打造“北斗融媒”品牌添砖加瓦。北斗融媒将继续联动41 家县融发挥属地特色,优化“推优”全链条,创新融媒征集方案,集合县融典型、资源、人物、文化、代表产品等,与北斗融媒省级平台共同打造辽宁品牌,并以此不断推进辽宁省、县融媒体从相“加”到相“融”,不断提升融媒体工作者的“四力”本领,加快媒体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融媒四力北斗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北斗时钟盘
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融媒创新调查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别逃啊,霍金!——一次跨越时间的融媒采编行动
以融媒之势扩大主题报道传播力——以嘉兴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实践为例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