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零件表面处理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3-02-16 09:09任水平郭纪斌余光群
南方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科案例教学模式

任水平 ,郭纪斌 ,余光群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0 引言

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入专业发展,注重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界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旨在抓住新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的机遇,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目标。随着各高校相继开展新工科的研究与探索,打造了工程人才培育的新工科模式[1-2]。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主战场,在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术的同时也有了新时代的新思考、新方向,需要在新形势下以培养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为国家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强国提供人才支持[3-4]。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MOOC、SPOC等在线课程逐渐兴起,以学习通、雨课堂等为载体的互联网智慧课堂[5-6]成为教学改革的关注点。2018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就要考虑学生在新时代的实际变化,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PBL、TBL、CBE、OBE等新型教学理念与方法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途径[7-8]。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动性,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综合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难以满足新工科提倡的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将移动智慧课堂、“PBL+TBL”等教学手段引入现代教学课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于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金课”、培养现代卓越工程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课题组以高职院校“零件表面处理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PBL+TBL”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型SCBPT(student-centered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PBL and TBL),以探索混合式教学实践方案。

1 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1.1 课程特点

“零件表面处理技术”是数控和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开设在第4个学期,共15次课,30个课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熟悉零件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技术要点,了解和熟悉表面改性技术、镀层技术等技术应用。该课程前后衔接课程较多,同时课程内容量大且较为抽象,概念术语多,涉及面广,单元模块多且相互间没有明显顺承关系;且由于相关技术实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所以无法直接进行操作实践,只能间接通过案例分析来开展工程实践学习,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2 教学现状

由于“零件表面处理技术”授课时间紧、内容多,教学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因此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由教师在讲堂上进行教学PPT及案例视频的展示,结合提问、作业布置等手段进行互动,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进度主要由教师进行推进,忽视了学生的及时参与与反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由于课时限制,课程知识点繁杂且抽象,目前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打折扣。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不知道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觉得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存在学后即忘现象。

3)考核评价不足,缺乏全过程反馈与激励。现有考核评价体系由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范畴包括过程案例分析、理论考试等,项目较为有限且单一,部分学生存在临时突击即可通过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且考核过程局限在课堂,无法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反馈与激励。

1.3 “PBL+TBL”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施要点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来组织学习内容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主导的学习原则[9]。TBL(Teambased Learning),即基于团队的集体学习,以团队协作为基础,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10]。“PBL+TBL”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先教、学生后学”“仅跟随教材进行机械理解”“被动学习”等学习现象,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输出强化等特性于一体,教师由教学主体变为教学引导者、促进者。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实施过程,避免偏离教学目标。1)教师在充分熟悉教学目标、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授课进度与准备案例,系统规划授课环节。2)授课前,教师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根据学情进行合适的分组,保证每个小组有较好的学习氛围。3)发布案例时,设置好相应的展示时间,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吸收效果,与相关知识点有序衔接。4)在课堂分享互动时,进行深入点评,既要言之有物,又要避免漫无边界。5)借助课堂与在线学习交流平台,进行课程交流与疑难解惑,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2 构建基于“PBL+TBL”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型SCBPT

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PBL+TBL”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SCBPT教学模型以超星学习通为载体,建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变成了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图1 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PBL+TBL”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型

2.1 线上教学与交流反馈

线上教学与交流反馈主要是在课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学习团队资源,为后续智慧课堂奠定基础,并在课后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混合式教学模型需要根据专业及课程目标进行系统的线上课程建设,围绕数控、机械专业“零件表面处理技术”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对知识点进行模块化设计,制作课件,搜寻准备合适的教学视频和工程案例,并将资料上传至学习平台,同时创建相应的学习通活动;在提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准备合适的小组课题和案例,在实践操作中,设计小组数量,指定小组长,创建分组任务;根据相应的授课计划,发布相关的通知、调查问卷、主题讨论,提醒学生预习,同时搜集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提前调整教学设计。

利用移动智慧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后作业、分组讨论作业等,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当日所学知识。在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及时对作业进行评判,给出评判理由和参考答案,对于敷衍了事的作业,打回给学生重做;鼓励引导学生小组进行课后交流,并对于小组的有关疑问进行有效解答。

2.2 线下教学互动与分享

此模块聚焦于线下智慧教学,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关注重难点知识讲解,并通过学习通的抢答、选人、随堂练习、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等形式进行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通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行巩固。

采用“PBL+TBL”教学方式,基于小组发布课题任务和案例分析任务,要求定期进行展示分享,并进行针对性点评。设定展示分享的具体时间,通过小组协作与展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营造开放分享的学习氛围,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布的小组课题任务如表1所示,相应的小组案例任务如表2所示。

表1 小组课题任务

表2 小组案例任务

2.3 小组沟通与协作

小组沟通与协作关注学生小组的课后沟通与协作,组内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教师发布的课题和案例要求,进行相应的资料查找和报告资料撰写,在此过程中提升小组的协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同时,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对疑难点进行自我消化。

2.4 多元立体的考核评价体系

借助超星学习通的统计功能,建立“零件表面处理技术”课程的全过程考核体系,如表3所示。让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在不同的阶段展示自我,得到相应的加分奖励。系统设计教学活动的分值系统,将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主要环节与得分关联起来,杜绝随意赋分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学习通自动赋分、人工现场加分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得分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表3 “零件表面处理技术”课程的全过程考核体系

3 教学改革试验分析与启示思考

针对基于SCBPT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课题组进行了初步的教学试验探索。选取数控2001班、机械2001班进行试验对照,对数控2001班采取基于SCBPT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机械2001班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将两个班的综合考核成绩与总成绩进行对比,采取如下计算公式:

教学试验结果统计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数控2001班,均值更高,标准差更小,分值分布更均匀,说明采用此方法可以较为明显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表4 教学试验结果统计

4 结束语

课题组对“零件表面处理技术”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探索,并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试验,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下 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启示与参考。

猜你喜欢
工科案例教学模式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