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和突破:新时代下缶的重构与传播

2023-02-17 03:28文/吴
乐器 2023年1期
关键词:开幕式乐器文化

文/吴 宽

一、缶的起源——古缶

据考证,缶被认为是中原汉族地区的一种古老乐器,但是在一开始,缶并不是直接作为大家娱乐的乐器出现的,而是一种陶制器皿,一般是用来盛水或者盛酒的,或者是作为一种祭器使用,所以缶的形状一般类似于瓦罐或是小缸[1]。

著名的“击缶”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从中就可以看出来缶作为乐器出现的原因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巧合性的,无论是秦王击缶还是民间人们在喝酒助兴的时候想要演奏,刚好面前有盛着酒的缶就随手拍了起来,结果发现声音清脆悦耳,并且根据其中盛酒量的不同,发出的声音大小也不一样,非常新颖有趣,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图1

不过缶作为乐器并没有在当今过于流行,许多人其实在一开始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这个乐器的时候大都是不知道它的名字的。所以这么看来大部分人们对于缶的了解是有所不足的,那么也就说明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或者音乐符号在人们的记忆中存在着缺失。人们一开始了解这个器具的时候大都应该是在某某博物馆中看到过(图1),它是作为一种生活器皿来展示,对于缶的历史发展并没有去过多了解,也就导致了人们在传播认识上一直偏向于认为缶是一种家用品,这也就导致了缶作为乐器的功能被一直尘封在博物馆之中。人们对于缶的记忆或者说对于这种符号的记忆也就停留在了博物馆中,人们仅仅是作为一个浏览文物的欣赏者一样去观赏缶这个器物,使得缶作为乐器这一部分产生了认知错误,人们对这一部分也就产生了思维误区,认为既然是古物应该好好保管,就算是乐器也不能用来敲击,毕竟也是文物,这样也就使得缶还是在古代的气味中得以温存,并没有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就像是一位从古代走来的旁观者,冰冷而无言。如果没有在现在这个时代再一次展现属于它的光辉,这对于一件完全具备音乐功能的乐器来说是非常遗憾的。

二、缶的新生——今缶

尽管在古代,缶的造型在现在人们看来都比较土气,并不是可以让很多人去接受它作为一种乐器来进行敲打。不过缶在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中的两次出现,也使得这件神秘的乐器一次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可以说是以一种新的姿态走入到世人的世界,但又没有流失属于缶的古老韵味,是一种古代与现代交融的融洽感。当然也会有人说在开幕式上出现的乐器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器缶,是一种人为改造过的乐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件乐器的本体还是缶,并且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重塑,造型参考的是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图2),这种缶的双层结构就可以看出其的耐用性和敲击的清脆感,看上去也非常的端庄大气,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种一用力敲就可能碎的陶瓷缶的刻板形象。在时代的发展中,不妨也会发现许多古物也在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如果想要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势必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和突破,以此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奥运会中进行千人表演的缶,肯定也是有着人们对古缶的一些继承和创新的,以此来适应这种场合下的表演。随着时代的发展,缶要融入进来,它的造型、材质、音质和表演等方面肯定都会有所变化,但是从两个开幕式中的展现来看都是相当成功的。在这两个开幕式中,都是以缶阵的形式来呈现(图3),场面非常振奋人心,人们整齐划一的击缶动作,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可以穿透人心,再加上开幕式上的缶都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良与装扮,采用了根据声音大小变化的声光灯等一些现代技术,这也就使得人们在缶阵中的表演更加磅礴大气,恢弘壮丽,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这两次的缶阵表演将现代的气息融入到了这些古朴的器乐中,使得这些器乐重新拥有了鲜活的生命,不再像摆在博物馆中的那些一样死气沉沉。当然在运用缶阵方面也要有所考虑,要保持好应有的节奏,因为缶既是一件乐器,同时也是中国的优秀文物,其中饱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现在的人们能够有更多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将之不断地继承并传播下去。

三、缶的重构特色及视觉呈现

在人们看来,奥运缶(图4)的形象是非常古典大气的,和人们潜意识里认为的古老的缶器是有所差距的。当然,奥运缶是经历过现代气息和古代气息的碰撞所形成的产物,可以认为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其实远古的缶就像上面所提到的一样,一般是指一种瓦盆或者是瓦罐,因此古代人们所说的击缶其实也就是去敲打瓦盆或是瓦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些节奏感和韵律感,成为了一种乐器。这么看来与奥运会上出现的缶形象来比可谓是天差地别,一个平平无奇,一个气势磅礴。虽然话这么说,但是奥运缶结合的古缶的元素还是比较多的,还是以缶这个符号作为本体,但是在外形上做出了现代化的创新和古老化的结合。由于造型参考的是青铜冰鉴缶,这种缶顾名思义,带冰字又具有缶存储物品的功能,其实就是古代人们的小冰箱,因为其周边有夹层是可以放入冰的,所以可以有效的贮存食物,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所掌握的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3]。

图2

图3

图4

奥运缶造型上雕刻的各种花纹和动物造型也是有参考中华传统文化的。通体以一种暗色调为主,大体上使用黄色为主,主要是为了宣扬出我们是伟大的炎黄子孙。通体的色泽上呈现出金属的质感,周身雕刻装饰有象征着中国元素的古老传统纹样,纹样多以黄色和黑色为主。再加上奥运缶是一个双层组合结构,为了贴近奥运会节俭的理念,外层使用的都是雕刻缶,内层使用的都是贴面缶,虽然外观方面有所相似,但是各有风格。外层的雕刻花纹大多都是瑞兽的图文,宣扬的是祥瑞之风,缶身各部分的支撑也都是瑞兽形状,体现了缶的正气凌然。同时在击缶的那一面的两侧是有两个隐藏鼓槌的地方,这里是有一个小机关的,可以起到一个弹出鼓槌的作用,方便演奏者去展示。过后来为了减少失误取消了这个环节,不过这个小机关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一个摆放鼓槌的地方,非常的精妙。还有就是奥运缶四周的支脚都是龙形的,也是在表现我们中国人民是龙的传人,龙同样也是古老中国元素的一种象征符号。虽然黑金的配色使得奥运缶看上去充满着尊贵的气息,但是多种淳朴的中国纹样在上面的勾勒使得奥运缶整体看上去非常的融洽,仿佛浑然天成,既有尊贵典雅的气息又带有质朴古老的气韵,据说每个奥运缶都是有着属于它的独特并且唯一的编号,这更加体现了奥运缶的神秘感。奥运缶让人惊叹的设计并不止于此,它还有着更加震撼人们心灵的设计,那就是在奥运缶的面板上还镶嵌有许多像米粒大小一样的小灯,随着演奏的开始,众人进行击打的时候,奥运缶的面板上就会随之出现一种闪烁的状态,就像是天上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星星一样,非常的唯美。借助缶面上多个LED灯的排列,随着众人的表演,缶阵也会展现出各种不一样的图案,就像两次奥运会上时间的倒计时一样,这样仿佛神来之笔的设计不仅给世人传达出来一种中国发展到如今的光阴变化之感,也给世人在视听感受上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采(图5)。

这样一种结合了声光电三位一体的现代科技的缶,对世人充满着强烈的吸引力,也再一次向世人展现出中国祖先的高超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之美。奥运缶的设计使其仿佛是从远古一直走到现代的一名战士,众人在奥运会上的演奏也仿佛使人们再一次梦回古代,见证了一场具备现代气息的古代乐队的演奏。这也同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种变化和方向,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象征符号。奥运缶的设计可以说是古代神韵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结晶,无论是要去展现奥运精神,还是说要去传播中国的传统理念,又或者是要传达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习惯,都已经在磅礴大气、气势豪迈的击缶表演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所以无论是奥运缶的设计还是击缶的表演方式,都让人们真实地感觉到缶作为乐器的力量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拥抱世界的精神。

四、古缶传神 今缶传情

图5

图6

在开幕式中的缶阵表演令许多人过目不忘,其实从缶阵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也是异常丰富的。首先,在两次开幕式中击缶,一方面是为了展现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的灿烂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现我们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是昂扬向上的,传播出来的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随着击缶声音的越高越快,也是在表达奥运健儿们在后面的比赛中要更快更强,展现属于他们的光辉。其次,在开幕式上击缶也是一个迎宾的仪式(图6),中国是礼乐之邦,击缶而歌也是为了展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对于在开幕式上的缶都是四平八方的,也是寓意着迎八方客,表达的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人们的热情和大型赛事即将开始的激动心情。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众人击缶也是击出存在于历史中的回响,里面有着人们振兴古代乐器的期盼和中国古代乐器走向世界的愿望。同时这次击缶也是将华夏礼乐的传承蕴含在其中,想要抒发的是中国人民的恢弘气势但又不失礼仪,也是将中国富强伟岸的国家形象表达了出来。同时在击缶的时候,灯光随之舞动,人影在其中交汇相映,场景美轮美奂,给人们气势宏大的感受。击缶的震撼表演给人们的视觉冲击还是非常大的,在开幕式中击缶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人们在听缶的时候也是在领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历史的厚重,在缶声中渐渐感受中国文化的积淀以及在其中闪闪发光的艺术神彩。

两次奥运会都是人类体坛上的圣典,两个开幕式上的“击缶而歌”可以说只是从华夏丰富的文明大餐中闪出的一小扇贝,同样也只是陶瓷文化、青铜文化的一次简短折射[4]。但作为古代陶瓷器文明成果之一的缶却通过这两次开幕式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真切情感。虽然在如今具体的实物都已无处找寻,大多也都陈列在博物馆,但在现在人们对于缶的继承与创新的认可,也使得缶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以一种新颖、创新、独特的造型出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结合着生活实用和艺术装饰,新的设计思维已经使得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陶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古朴庄重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陶缶之勇”更应当成为激励我们爱国主义思想,并成为我们在艺术领域勇于突破藩篱、勇于创新的精神指南,如今的“缶”依然是我们学习、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对象和典范。

所以无论是古缶还是今缶,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各自传承着属于它们的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对于古缶创新突破得到的今缶,其中也饱含着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期盼,不希望中国古老的文化被人们所遗忘。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今缶并没有抛弃自己的本质,反而像是一种特向的发展,今缶的设计使其更加贴合表演的形式,弥补了前身没有尽情表演的遗憾。而古缶在古代更偏向于盛水的器皿,作为乐器的价值并没有在当时得到完全的发挥,反而在现代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今缶与古缶遥遥相望,也正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继承与发展,透露着人们对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

五、新时代缶的传播及意义

到这里我们不禁就会想到为什么开幕式中会突然去使用缶阵来演奏呢?相比较其他一些著名的古代乐器来说,缶远远没有像它们那么出名。像是古琴和编钟这类的器乐庄重大气,一眼就可以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磅礴华夏气息,而且相对于缶来说,古琴和编钟更为人们所了解,传播的也更为广泛,不过这些当然也是经过了仔细考虑的,缶在这里的出现是蕴含着深意的。

首先,中国上下五千年是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有许多底蕴或者文物人们需要去发掘,去传播,不能一直把目光放在著名的事物上,而忽略了其它一些在这个时刻更加需要人们去传播的事物,它们也有属于它们的光彩,不能让它们慢慢离开人们的视野。这两次开幕式中缶阵的表演也让人们重新开始认识到这件古代乐器,使人们开始对这件乐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中国文物的保护和传播;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发扬和传播;这何尝不是对中国古代乐器的一种完善以及人们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其次,其实古琴和编钟的气势并不适合于在开幕式上进行大型的震撼表演,在这种热情洋溢的场景下需要一种振奋人心的感情渲染和文化传播,而古琴众所周知是一种文雅的乐器,适合在一些静怡的场景中进行弹奏,让听者慢慢沉浸在清雅的音乐中,显然与奥运会的热情奋斗是有所不符的。而对于编钟来说,虽然编钟演奏效果非常独特,能够吸引世人的目光,音乐也比较清脆悦耳,具有非常经典的东方色彩,但是编钟所体现的厚重感在这一个普天同庆、热情奔放的场景下似乎也不能够完全融入进来,营造不出那种磅礴的气势以及不能够传递一种中华民族的顶天立地、磅礴大气的气势,所以缶以及缶阵的出现就巧妙契合了这个场景。缶作为一件民间器物具有的是双重身份,缶在中国音乐史中是一直随着民间音乐在发展的,所宣扬传播的也是人们内心最为真切的情感,所以对于缶来说,它的民俗根基和人们对它的继承是它在历史上得以延续的动因。虽然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件乐器,但是在开幕式中的表演已经使它从远古走来,带着崭新的面貌在生活中进行音乐文化的传播,再加上奥运会的举办也是符合了民俗文化的意义,这里的缶阵也有着象征意义,象征着人们团结一致、拥护和平、保持友谊的精神实质,使奥运会能够圆满举办下去,在这里缶就化身为一种精神,击缶也是为了使这些精神传播并且传承下去,同时也是让世人知道缶的中华民族特色。

最后,在开幕式中使用缶阵是为了和闭幕式中的鼓阵形成呼应,两种打击乐器充满力量的声音,何尝不是在传播一种激情,在这种普天同庆的场景下,人们也会被击缶而歌的气势所感染。

新时代下缶的传播,也是对中国文化符号的传播。通过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人们在缶身上看到并感受到了许多能够代表中国文化气息的符号,虽然在众人的表演下可能看得不够真切,但是通过表演者的气势和情绪仍然可以打动很多人的心灵。因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只靠视听传播就可以了,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惟有振奋人心、感染他人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所记住并传承下去。在缶阵表演的这一场景中,众人可以说是一体的,在情绪方面的体验也会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像目光所至,皆是华夏这种感受一样。所以在这种场景下,缶承载着华夏人民的激情和华夏文明的深厚,通过击缶正是把这种情感和文化传播给人们,使他们深深沉浸其中,体会华夏文明的奥秘和深厚,也使得中国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归属感有了更加深厚的体验,文化认同感也更加强烈。

中国在世人面前进行的缶阵表演也使得缶活了过来,从缶中人们也可以感受到一股人们的激昂和欢乐在流动,人们也会感受到中国是一个深刻秉持着传播文化和为文化传承负责的大国,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击缶的声音中也慢慢从被人们所感知到被人们所接受,从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缶阵的成功演出也使缶这件乐器受到了许多关注,使得缶这种乐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传播出来了,而击缶所传播的热情、欢迎和激昂等多种情感也在声声缶声中传播到了每一个人的心灵里。

六、结语

击缶而歌不知道唤起了多少人心中的热情,每个人的心仿佛是随着缶声舞动的。缶作为中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凝聚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在其中,奥运会和冬奥会中的缶阵表演就像是神来之笔,其独特的魅力已经久久停留在人们心中,久久不能忘怀。缶这件乐器经过了近千年的沧桑的发展,是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把它从尘封的博物馆中唤醒,让全世界的人民认识了它,使它在如今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和未来的展望和相拥。

猜你喜欢
开幕式乐器文化
基于DIMT模式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研究
学乐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乐器
谁远谁近?
《人民日报》十九大开幕式报道话语分析
运动会开幕式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