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碟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与本土实践(下)

2023-02-17 03:28文/庞
乐器 2023年1期
关键词:泛音音阶乐器

文/庞 洁

(接上期)

(一)独立乐人与打击乐手的文化传播

笔者以自身学习实践与线上调查为主,通过关注抖音平台、微博平台的手碟音乐注册用户,总结出目前国内对手碟的演奏与教学集中于两类群体:一类属于致力于手碟的制作、发明、演奏兼教学的独立乐人,除了上节手碟制作人外,另有石磊、王萌莹、宫关、赵罡、刘振飞、马浩谦等,以及抖音平台注册认证的手碟玩家:Rain Studio曹雨·手碟音乐、西安翰辰手碟、手碟李巴山handpan、鹏友&手碟、手碟@张大雯等人。他们热衷手碟演奏,部分音乐人可自己研究制作手碟,也有致力于手碟的融合演绎传播,如张大雯曾于2017年7月16日在网易云音乐发表了《雯声驻足》的专辑,里面六首曲子包括手碟独奏曲《雨中畅想》《夜中星辰》《银河春溪》,合奏曲《日见晚樱》《游园惊梦》《池鱼笼鸟》[6]等。

另一类来自打击乐手的文化实践,他们精通各类体鸣敲击乐器,不仅仅关注手碟。如抖音平台注册的账号:大牛打击乐、西安手碟闫鹏、蔡老师(手碟)、手碟子安、手碟HAnks、阿扎@手碟等人④。以笔者的手碟老师闫鹏为例,在从事手碟学习和演奏之前,闫老师也是西安本土乐队吾谣乐队的队长兼打击乐手。除了日常的手碟教学与演奏,也会继续乐队打击乐的排练与演出,且对手碟的跨界演绎(如马头琴、古琴、吉他等)进行了多种尝试,也常参与不同场合的音声疗愈活动(如图7)。“目前教授和演奏手碟的老师绝大部分是有打击乐基础的”,闫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谈道,“手碟演奏重视即兴的特点,每位手碟演奏者都有自己的演奏方式,也在不同程度地探索手碟演奏的边界,与各类艺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除了线上传播和文化实践外,音乐人马岩在北京宋庄当代艺术馆经营了一家手碟博物馆:远古未来(Ancient Future)(如图8、图9)。

图7 音声疗愈活动中的闫鹏

图8 手碟博物馆外观图

图9 博物馆内的手碟陈列

该博物馆建于2014年,是全球第一家手碟博物馆,其中陈列收藏了来自不同国家制作的手碟百余只,其中最珍贵的还收藏有世界上的第一只手碟“Hang”(如图10)。它曾在2000年的法兰克福乐器展中亮相,第一位收藏者是德国音乐人Bridget,2011年后转让给西班牙声音艺术家Enrique,2018年,马岩在马德里将其购买并收藏于中国手碟博物馆中。馆内的一面“手碟墙”共陈列120只不同材质、不同大小、不同音阶、不同颜色的“艺术品”,较完整地展出了全球手碟爱好者私人订制和收藏的手碟。每一位参观者都可以通过该博物馆了解手碟的起源、制作和演奏。作为目前中国手碟协会会长以及中国手碟博物馆馆长,以及作为声音共振研究者、手碟演奏者以及雕刻艺术家,马岩所组织的系列艺术活动如音乐会巡演、国外大师邀约演出、参与国内外乐器展、开设音疗工作坊、室内外手碟教学体验课等对该乐器的普及教育起到了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因此,无论是线上媒体传播还是线下演出教学实践,致力于手碟演奏的艺术家们为手碟在中国的传播不断地拓展了路径。

图10 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ärer发明的第一只Hang

二、手碟在中国的本土实践

作为舶来乐器,手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被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接受,笔者认为除了媒体效应和传播实践之外,有其本身的艺术演奏特色和音声疗愈功能两大原因。

(一)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手碟具有一般打击乐器没有的丰富表现力,具体体现在其泛音丰富稳定、节奏与旋律可同时进行,以及可演奏多种调式音阶与不同风格乐曲。

首先,手碟拥有丰富的泛音,每个发音位都可以演奏两个泛音。用手指按住每个椭圆音位的长边并敲击相邻的短边,或按住短边时敲击相邻的长边就可以演奏出不同音高的泛音,一只手碟包含了可以演奏的大小调基本音阶数量两倍的泛音[7]。此外,手碟的泛音演奏十分稳定,在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中并不多见,比如古筝的泛音需要按照弦长的比例去控制,用指尖巧妙地寻找触弦位置才能发出浑圆饱满的泛音音色,一些吹奏乐器如竹笛需要极为高超的气息控制才可以找到完美的泛音音色,这也是传统乐器很少会用到大量泛音进行演奏的原因。而手碟稳定且固定的泛音,在演奏过程中减少了杂质的同时更凸显了音色的干净与空灵。

其次,手碟相比其他打击乐器音乐的可塑性较强,可集旋律、节奏、和声一同进行演奏。通常来说,大部分打击乐器重节奏轻旋律,比如敲节奏而没有旋律的乐器:箱鼓、手鼓、铃鼓等,也有部分以旋律敲击为主而不注重节奏敲击的乐器,如钢片琴、木琴、马林巴等。然而,手碟在音位上敲击旋律时,又可以在碟身的任何一处进行节奏加持,同时不局限于单声部,也可敲击2~4个发音位演奏出和音、和弦,使音色更加立体浑厚,在两条甚至多条独立线的旋律进行中,手碟亦可进行多声部和复调的创作演奏。

再次,手碟可演奏多种体系音阶。菲力·霍纳(Felix Rohner)和萨宾娜·谢雷(Sabina Schärer)在发明手碟时,也曾先后收集来自不同文化多达45个音阶调式并进行演奏实践,也就是说,手碟不仅可以演奏西洋大小调音阶,还可以根据地域和民族特色进行定制,如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七声调式、欧洲教会调式、中东调式、印度拉格调式等。另外,手碟还有制作人根据喜好特定的音阶,且每一个调式有独特的名字,如Kurd库尔德调式、SaByeD莎拜蒂调式、Equinox春分调式⑤等等。正如每一支竹笛都有一个固定调,每一只手碟也有固定的音高,当然,这也使手碟在乐曲创作和演奏中产生了无法轻松转调的局限性,需要多只手碟配合进行才可完成乐曲演绎。

不仅如此,手碟拥有随性自由的演奏方式与技法,演奏者可以将手碟水平或垂直放置两腿之间,也可以将它水平放在架子上,使ding朝上,gu朝下演奏,甚至也可以反过来。手指和手掌在演奏过程中,将被充分利用交替进行演奏。涉及轮指、倚音、滑音、震音、琶音等指法,手部的任意部位可敲击手碟的任意部位和不同方向。因进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晚,手碟目前还没有十分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教学模式,除了远古未来(Ancient Future)音乐教育公司出版了马岩老师编写的内部教程《手碟系统教程》外,笔者检索到的两本中文教材由现代出版社出版、颜山先生编写的《手碟演奏教程》[8]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出版、何泊满先生编写的《手碟演奏教程》[1],在一定规范的演奏框架下,也给了手碟的教学传播提供了更自由和即兴发挥的空间。

(二)音声疗愈的功能

近年,声音的研究成为音乐学领域的热点,是21世纪以来新兴的研究议题。在当下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一直试图在寻找放慢速度、拔掉电源、回归自然且自由呼吸的方式生活,其中,白噪声、ASMR⑥(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阿尔法脑波音乐、梵音唱诵、山谷与虫鸣、流水与雨声等一切大自然声音,甚至划火柴的声音都促成了“声音市场”的到来,他们共同指向了一个点——注重声音对身体的放松与疗愈。

音乐与疗愈的研究在21世纪后逐步深入,本杰明·科恩(Benjamin Koen)和乔治·巴尔兹(Gregory Barz)等学者提出医疗民族音乐学(Medical Ethnomusicology)的概念,关注音声与音乐现象以及它们在任何一个疗愈语境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音乐、健康、祈祷、疗愈对于身体的(physical)、心理的(psychological)、社会的(social)、情绪的(emotional)和精神的(spiritual)的影响。[9]音声疗愈是西方自然疗法体系中的一种治疗方式,演奏者演奏特定乐器并引导放松者有意识地去聆听,乐器所发出的辅助性声波包裹并穿透人体产生共振调频,又被称作“声波浴”(Sound Bath)。手碟在演奏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泛音,音声的振动频率促进脑波降频,调节神经系统平衡,人脑在丰富的泛音阵中进入休息模式,由此可自发开启免疫修复功能。目前常见到的疗愈乐器有颂钵、钢舌鼓(空灵鼓/忘忧鼓)、拇指琴(姆比拉琴)、海浪鼓、手碟、铜锣、琴床、音树、雨棍、木舌鼓等等,常被用于减压、冥想、禅修等涉及音乐心理学领域的文化活动。

手碟的音色独特,我们常用“空灵”“神秘”予以形容,它的魅力一方面因其特殊的声学结构,另一方面源于超出日常的听觉经验。首先,手碟与钢鼓在根音与泛音之外,还加入了一个泛音的五度泛音,且手碟拥有大量稳定的泛音,如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中的诸多铜锣乐器一般,听上去心灵沉静且有神秘感,这是“空灵”感的缘由之一。再者,手碟属于自鸣体乐器,强调音与音之间的呼应和共鸣。乐器本身在敲击的作用下发出特有的振动和频率,能够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的现象,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诸如此类体感振动的音乐疗法,通过增强低频音乐振动,强化人体感知作用的同时发挥低频音乐振动生物学效应,将音乐的频率以振动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的肌肉、骨骼、神经、经络等各处,实现对脑波的刺激和肌体共振,得到身心的治愈。[10]声音治疗师普遍认为,这样干预脑电波到适宜状态的方式是安全的,在不同频段启动脑电波状态,促进大脑有更多的变化模式,通过神经反馈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增强创造力,用音声来刺激“换挡”生活。

此外,除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与独特的音色,手碟的演奏学习较其他乐器而言更易上手,加之乐器的包容性较强,可一人即兴到两三人小合奏,与多种乐器一同演奏,与实验音乐、电子音乐、世界音乐作跨界融合,且对表演场合没有限制,常被专业音乐爱好者借以进行跨文化表演实践。因此,“樂”者,“藥”也,演奏手碟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也是一个释放的过程,音声疗愈试图通过身体与音乐的交互体验,探索音乐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当前多个城市设有音声疗愈工作室并有专业音声疗愈师定期组织音疗活动,如深圳手碟俱乐部、“远歌行”音乐治疗工作室、“次第花开”音疗社、宫徵社、Sama Life声活疗愈等等。在俗世和闹市中追寻内心的沉定与宁静,在瑜伽、冥想、禅修中体悟自我与生活,即是被城市中的大批成年人所接受并乐于学习演奏手碟的原因。

结语

手碟在中国传入和接受的时间不到十年,但其新奇的模样和独特的音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本文简要概述了手碟的发明缘起与形制沿革,通过梳理手碟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和当下被大众接受的原因以阐释这件乐器的艺术魅力。目前,无论从演奏人员、教学传播还是创作实践来看,手碟在国内的发展依旧属于兴起阶段,它的文化价值、疗愈价值和商业价值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笔者将继续关注并参与手碟的艺术实践,也期待听到更多关于传统与世界、本土与全球碰撞的声音。

注释:

④同③。

⑤库尔德调式:阿拉伯音乐中的木卡姆调式体系,由俄罗斯Spb Pantam制作者Victor定调,音阶为D3/A3 Bb3 C4 D4 E4 F4 G4 A4; 莎拜蒂调式:D大调,由泰国人Ezahn根据泰语命名,音阶为D3/G3 A3 B3 C#4 D4 E4 F#4 A4;春分调式:美国Pantheon Steel公司编写,最早用在Halo Handpan中,音阶为 E3/G3 B4 C4 D4 E4 F#4 G4 B5。

⑥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指人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令人愉悦的独特刺激感,又名耳音、颅内高潮等。

(全文完)

猜你喜欢
泛音音阶乐器
学乐器
论古琴泛音及其在乐曲中的运用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乐器
笛子“泛音”技巧的表现意义及演奏要点
谈二胡泛音演奏技巧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纪念《论各民族的音阶》翻译三十年
谈谈笛子的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