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扰一下”,陈圣仑和米时可上演的一场极致浪漫

2023-02-17 03:28
乐器 2023年1期
关键词:乐迷专辑舞台

本刊记者/张 迪

世事如棋,人生海海,一些人自此相逢,一些事拉开序章。

从接通“打扰一下”采访电话的那一刻,我便短暂地参与到了他们的这段故事中,很庆幸能拥有这样的机遇,去聆听、见证陈圣仑和米时可对于彼此的滋养、成就,并跟随他们一起,感受心底的那份湛然,寻觅音乐与人生中的一些未知数。

随着我们之间的对话渐入佳境,答案,渐渐明朗起来……

从“彼此婉拒”到“张开怀抱”

2013年,陈圣仑和米时可各自参加了“中国梦之声”,在这里他们第一次相遇了。当时,所有选手都被节目组召集在一起,熟悉赛制、等待安排。被人群裹挟着的米时可,有点孤单,她想着“找个选手互相照顾一下,顺便打探点小道消息”,便通过“附近的人”这项功能,无意中搜索到了陈圣仑。加了他的微信后,米时可纳闷儿“怎么是个男孩儿”,就没有再多说话,随手删掉了他。而此时的陈圣仑并不知道“被拉黑”的事实,神经大条的他没太在意这回事。

时间的进度条推进至“最美和声”。有一天,陈圣仑的师父对他说:“我给你介绍一个手里的学员,唱歌非常棒。”然后便引荐他们认识,好巧不巧的,这个人是米时可。两人互加微信时,陈圣仑突然发现列表里有这个女孩儿的联系方式,但是人家已经把自己给删了。心头的不适感在隐隐作祟,偏又回想起米时可之前在舞台上“脏脏的”欧美妆容,他对于眼前人的印象分跌落谷底。

实际上,米时可对于陈圣仑的初印象也并未很好。有一次,她在后台的走廊里,跟其他选手嬉笑打闹时,瞥见了旁边的陈圣仑同别人在聊天。她有注意到,这个男孩儿以几近“葛优躺”的坐姿瘫在椅子上,不优雅,也不礼貌。她又无意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片段,大致意思是,人家问他在哪儿工作,他二话不说直接报上师父的名号。米时可当即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那肯定是没什么实力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吧。

就这样,两个人在“礼貌”的尴尬局势下相处着。没过多久,因为赛制的缘故,需要两个学员配合完成歌曲演绎,陈圣仑即便是在内心抵力抗拒,终究还是听从了师父的建议,与米时可变成舞台搭档。“来就来吧,面对吧。”他这样给自己打气,并一头扎进了讨论、选曲、排练的繁复流程里。米时可的礼貌、虚心、配合,陈圣仑的才气、品位、关照,之前被刻板印象而忽略掉的本心,在一来一往、光影交织的日头里,渐渐裸裎并发酵成为彼此间一抹至美的吸引力。

比赛结果实至名归,陈圣仑和米时可的舞台呈现获得了全场最佳,就连当期封面也选用了他们的现场照片。师父在送他们回去的路上,突然说了一句话:“要不你们俩组个组合吧。”话音落下,陈圣仑若有所思沉默着,米时可则附和道“好呀,我同意”,然后便只剩下无声的时间留白,被揉卷进那个夜晚的微风中,不知去向。

不久后,米时可来到了北京,陈圣仑以“师哥”的身份带着米时可熟悉环境,偶尔去看几场电影、吃三两顿饭。有一天,他们观看了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影片尾声响起了朴树的那首《平凡之路》。陈圣仑听到了久违的朴树的声音,内心一阵阵的悸动翻涌着,他扭头跟旁边的米时可说:“要不然我们做个男女版的翻唱吧?”米时可疑惑地问道:“翻唱之后要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布呢?”陈圣仑一时语塞,须臾之间,一个声音跃入脑海,“要不你们俩组个组合吧”。这一次,他们一拍即合,由此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合作之旅。

陈圣仑和米时可眼中的“打扰一下”

“打扰一下”是陈圣仑想到并敲定的,他觉得这个名字挺有意思,就直接对米时可说:“乐团叫‘打扰一下’,做下准备吧。”而对于“被通知”这件事,米时可多少是有点耿耿于怀的。陈圣仑解释说,“打扰一下”来源于生活,“在北京经常搬家,最频繁时几乎一年一次,每次都会遭遇扰民和被投诉的情况,所以我们总是在说,打扰了,抱歉。这样的词汇反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创作中,索性就拿最贴近日常的用语当作是乐团的名字。”

男女双主唱的搭配形式,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选择,作为solo歌手出道的陈圣仑和米时可,成团后如果放弃发声的机会,总觉得有些可惜,从内心上是很难去接受的。“那就都唱吧。”陈圣仑很快做了决定,“其实双主唱是很有趣、更独特的,可以表达的玩法太多了,尤其两个声部叠加至一起时,从和声的角度会平添很多的层次感。”

在音乐理念上,陈圣仑和米时可是“大方向一致,但又各自划分出很多想法”。陈圣仑坦陈,近两年的专辑中,米时可开始主导更多作曲部分的工作。“她总是那样充满孩子气,思维是没有上限的跳跃。”在陈圣仑的描绘下,米时可的形象好像从“扁平的”电话一端跳脱,变得“立体和丰满”起来,她年轻活跃、天马行空,甚至裹挟着奇怪脑洞,时而心潮澎湃,时而又丢失耐性。“我觉得她做什么都是对的,这股盲目性对创作是非常宝贵的。”陈圣仑的态度笃定,他欣赏米时可的这股冲劲,而自己“只需要更理性地规划和选择,做一些配合与互补”。

很多人都会问,“打扰一下”的风格是什么?陈圣仑即便多次面对这样的提问,还是陷入到短暂的沉吟不语,他觉得“很难用一种单独的风格去形容”。米时可则大剌剌地抢话:“‘打扰一下’没有一贯风格,它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电话那头随即爆发出一阵嬉笑,之后,陈圣仑又将这个问题抛了回来,他想听听作为局外人的我是如何看待的。我这样向他作描述:激进的摇滚曲风和金属嗓,柔美的流行元素和抒情化,既另类又同类。“不太确定性。”他接过了话茬儿,“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都不一样,创作一首歌的当即情绪也不一样,我们用情绪而非风格把这些记录下来,所以更像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包括演唱也是如此,我们一贯是以情绪为主,技巧甚至设备选择都被排在后面。”陈圣仑继续说下去,“大家听到专辑里面的很多段落,其实就是我们Demo中的片段,因为创作之初的那种情绪和状态往往是更恰适的。”从“打扰一下”的音乐里,我们的确是听到了很多的情绪,抒情、伤感、快乐、愤怒……无论哪一种都透着赤裸的真诚,陈圣仑和米时可把心底的渴望,化作旋律和词句的浪漫,用朴质、直接,甚至有那么点“横冲直撞”的方式呈现出来。

专辑是情绪的收纳口袋

迄今为止,“打扰一下”共发行了四张原创录音室专辑,分别是《EXIT》《闲人免进》《Come On》《清除计划》,四张专辑,即四段旅程,用陈圣仑的话说,他们“喜欢做专辑,可以把很多情绪收纳到一起,再用一个名字去代表当时的状态”。

2015年的《EXIT》,是陈圣仑和米时可在北京骑着摩托下地库时,抬头看见墙面上的牌子从而定下的名字。那时他们一起创作了很多歌曲,又从中挑选出最为中意的10首作品,这张专辑被视作是“打扰一下”音乐上的启程和出口。“它特别像小孩子刚学了一个新的才艺,想要展示给大家的那个状态,很稚嫩,但很热情。”米时可一下子抓住了重点,她似乎更善于做这样的形象化描述。

第一张专辑发布之后,他们接收到了褒贬不一的声音。那时的陈圣仑和米时可有着大多数年轻人的任性和狂妄,他们只想唱给他们喜欢的、喜欢他们的人听,“能进入到我们世界的人是有共鸣的,那些进入不了的干脆就不要来了”,这便是2017年《闲人免进》想传递的态度。陈圣仑表示,专辑的曲风更乐队化,状态更自我,充斥着不知天高地厚的盲目性。

2019年,当时的唱片公司给最新专辑的定位是极度流行化,“这不是我们,要这么做就废了”,他们在心底暗自发出怒吼。一边是市场化、商品化的召唤,另一边是落俗感和不舒适的折磨,进退维谷下的矛盾心理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他们不断有新的动机出现,并反复淘汰、替换已经入选的作品,一切都是未知状态。最终他们没有听从公司安排,把最不被看好的《Come On》收录进专辑做主打歌,并执拗地自掏腰包拍摄了MV。“Come On,来吧,一切困难,无所谓!”这张专辑融入了很多的电子和古典元素,音乐和编曲逐渐丰富、饱满起来。《Come On》无疑是他们挟带着无畏的勇敢,接受挑战,塑造全新自我的开端。

自此,他们不止着眼于音乐创作和演唱,更开始对一些扩展和细琐的领域融入理念与规划。基于跟不同制作人合作汲取的音乐养分,陈圣仑和米时可从创意研发到编曲录制,几近独立地完成了《清除计划》专辑的制作。在米时可眼中,“它就像是一个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岁,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后,所做下的一些事情”。此时此刻,“打扰一下”正摒除着搅扰自身的杂念,逐渐走向了更成熟的蜕变。

“清除计划”,用音乐塑造角色感

《清除计划》整张专辑给人的初印象是完整和立体,似乎可以洞悉到创作者想要呈现出概念化的音乐内容,并用变化各异的招数去传递各种情绪。陈圣仑和米时可以一首Intro引领听众坠入“打扰一下”的音乐异世界,合成器铺设出浓厚强烈的电子氛围,像穿梭时光隧道那般,裹挟着极致的速度、失重、科技感。“每场巡演伊始都会有Intro,这次我们就把它变成录音室版本,摆放在了专辑里面,体现一种概念感,也作为正式曲目的引子。”陈圣仑这样做着解释。

“我们想要把这张专辑变成一部长电影或是电视剧,每一首歌都有不同的人或人格作表达,所以我们会幻想自己是里面的某一个角色,然后再去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展现出来。”陈圣仑非常认同米时可的表述,他坦言,在创作初期就已经考虑到舞台甚至MV画面上如何去作呈现,这样的立体化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在现场诠释这些作品。

在歌曲编写和制作上,陈圣仑会特别考虑到受众的偏好,毕竟做音乐是和商业息息相关的,歌曲人气、市场热度与乐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他》《如果我会飞》《离开》这三首歌,一定是会让更多人去形成共鸣的,那么词曲和编曲就应该让大众所接受。”他把这些定位成大家能一起听、一起唱的作品,选择以中规中矩、好听为主的方向去做编曲。“但会在一些音色、段落上安排点小任性,还是想在大同中呈现不同的感觉。”

“因为老陈本身就是一个心里有很多独特,并且很想展示独特的人,有点Superhuman的感觉。”米时可似乎一眼便看穿陈圣仑的心思,陈圣仑听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就像《他》这首歌,听起来无非是吉他、贝斯、鼓,很平常的三件乐器,就在听众觉得也不过如此时,米时可的声音突现在最后一个段落,一下子破掉了这种平衡,让整首歌在平淡中添了一抹亮色。”这种感觉很《楚门的世界》,总是在最后留下一个旁白、一款注解。

细碎的处理手笔映射出的是陈圣仑和米时可在音乐上的大胆探索,他们有时甚至会“胡言乱语”地哼唱些旋律,以此来寻求灵感、贴合状态。米时可讪讪地透露道:“《黑色罗曼史》最开始的动机就是用假英文唱的。”这首歌收录了中英文两个版本,却并非简单对等的翻译、复刻,陈圣仑解释说:“英文版更接近最初想表达的内容与方向,米时可在发音上也是最舒适的状态;中文版在国内市场获得了更多共鸣。”情绪呈现上的差异让两个版本各具特色,一边是更露骨、血腥,甚至有点偏激的爱意,一边则是极具诗意和凄凉的柔美。

有人形容做音乐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陈圣仑和米时可偏偏遁入其中,几近偏执地“死磕到底”,像打磨工艺品那般对作品一遍遍地细化和精进,把“遗憾”降至最低,这也是他们决定自己来制作这张专辑的初心。“毕竟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会不计成本地为我们去磕这些东西。”米时可说这话时的态度,笃定得令人无法反驳。

Live现场,“打扰一下”的B-Side

自2015年发布首张专辑过后,“打扰一下”便开启了巡演之路,2022年他们照例举办了“黑色罗曼史”全国巡演,带着《清除计划》走过了20余座城市,这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固定部分。米时可认为,巡演除了让他们可以跟乐迷亲近地见上一面,也是为登上更大舞台的一种试炼。在陈圣仑眼里,音乐现场是“超级重要的”一块领域,他这样做比喻:“音乐如果是一粒种子,Livehouse现场就是极其丰满、养分肥沃的土壤。”在这方逼仄、拥挤的空间里,他们与乐迷的距离几乎为零,那些模糊的、敷衍的东西不复存在,他们只需要将音乐舞台的呈现做到极致。

于是,陈圣仑画起夸张的哥特风眼妆,踏上足有12.5厘米的Rick Owens经典款高跟鞋,成了炫酷狂放的“坏男人”,米时可的身上则“长”出一对翅膀,扭动身躯,摇曳生姿,在“纯白天使”与“堕落恶魔”间徘徊。他们将深埋心底的自我赋予了角色感,然后淋漓尽致地塑造和呈现出来,顷刻之间,在彼此生命的洪流里合而为一。“就像是在平凡的人生中,总想有一些机会去宣泄自己的内心,或者展示真实想要表达的状态。”每一次舞台上的精心装扮,都是内心的一次外化、释放,他们感觉很庆幸,也很幸福。

上台前他们通常会做一些准备,例如,陈圣仑会压压腿、做几组俯卧撑,以此来激活身体,米时可边化妆边去看舞蹈视频,加深肢体上的记忆,也会带着陈圣仑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练练声,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以最快速度进入舞台状态。“在身体和精神状态完全对路的情况下,摒除任何杂念完成一次完全沉浸式的演出”,那种感觉令他们畅快、过瘾,“好像没有在表演,很自然地就出现了”。

走下舞台后,他们乐于观看乐迷拍摄的现场视频,并时常惊喜于解锁了新的动作和状态,那种被音乐和人潮拥裹着的极为真实的澎湃感,总能一次次点燃他们心头的汹涌。“‘打扰一下’在Livehouse能感受到演唱会级别的体验,建议大家去看”,每每收到乐迷的“安利”讯息,陈圣仑和米时可总会萌生无限的幸福感:“大家给了我们这样的反馈和认可,甚至捧得那么高,我们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把现场做得更好。”

所以,他们不断在舞台细节上尝试和探索、突破和升级,并搭配灯光、LED投影、道具等舞美设备作布景,为乐迷打造更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对舞台搭建是比较苛刻的,对所想展现的内容要求很高,但有些Livehouse的设备甚至环境过于陈旧,造成了许多演出隐患,让音乐人、乐手、乐迷的现场感受有所欠缺。”陈圣仑认为,场地的配合度是尤为重要的因素,他也呼吁Livehouse主理人能正视幕后环境现况,合力将软硬实力提升至新的水准,营造出完好的音乐现场氛围。

写在最后

采访在轻松欢愉、有条不紊中渐渐收尾。电话那端,陈圣仑浸透着一贯的理性和睿智,米时可大大咧咧、随性恣意地穿插其间,稀松平常的几句拌嘴,或是毫不留情地揭底,最后总会在彼此的嬉笑拉扯中,烟消云散,好像没有比这更美好的相处状态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朗达•拜恩在《力量》一书中的文字:“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磁场环绕,无论你在何处,磁场都会跟着你,而你的磁场也吸引着磁场相同的人和事。”

或许,陈圣仑和米时可就是紧紧围裹着的磁场能量,并吸纳进了很多有趣的事物形成磁感线,比如音乐,它出现在他们身边的每个细枝末节里,如影随形。

从仅仅是“打扰一下”的两位成员,到音乐和生活中的最佳拍档,8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之间发酵出许许多多的变化与故事。所以我很好奇,现在的他们对于彼此的期许会是什么。

依然是陈圣仑先开口,他说的言简意赅:“米时可是未来可期,有无限的可能性。”

轮到米时可的时候,她略微思索了一下,才缓缓发声:“我觉得陈圣仑未来应该会成为他心中的偶像,姜文、廖凡、Rick Owens那样,有能力、有才华、有思想,并且稳重成熟的男人。”

“未来他会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语气笃定地,她重述了这句话。

陈圣仑听后,道了声“谢谢”,便笑了。紧接着,米时可也跟着笑了起来。

猜你喜欢
乐迷专辑舞台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沪语歌曲专辑《上海谣》与广大乐迷见面
傻傻的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