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中道思想*

2023-02-22 08:42郜慧敏
大众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道城邦亚里士多德

郜慧敏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2)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道思想为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道思想作为亚里士多的德性论之核心观点,其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对中道思想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德性即中道”。基于此,就个体层面而言,中道思想有助于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强化自身意志力,控制自身情绪,做一个合德性的人;就社会层面而言,中道思想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

一、中道思想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是其中道思想的逻辑起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过度”与“不及”的中间状态。一般情况下,“恶”就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摇摆不定的状态,即无法达到正确的状态。而德性则是正确的状态,并且能够一直保持下去。从这个意义来说,德性即“适度”,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道”。由此看来,中道就是适度原则,换言之,只有保持“中间”状态,在适当的时间或适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去行事,避免极端的出现,这种中间状态就是“中道”。

二、中道思想产生的背景

中道思想产生与古希腊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其中道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政治背景

在古希腊时期,城邦的数量众多,但是各个城邦的规模较小,其中较大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能够较容易的管理城邦。虽然只有少数公民才能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其他人也与政治生活密不可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将中道思想和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任何国家中,总有三种成分,一个阶级十分富有,另一个十分贫穷,第三个居于中间,他认为只有中间阶级才能使城邦的阶级力量实现平衡,使第一阶级和第三阶级相互制约,使城邦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二)经济背景

中道思想的形成与古希腊的经济情况具有密切关联。一方面,当城邦中的社会物质财富分配不均时,贫富差距过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只是维持城邦和谐的手段之一,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在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城邦不正义现象的发生。但是,城邦对人们欲望的满足应该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欲望都应该控制在合理地范围内,才能维持社会和谐稳定。这种将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手段就是“中道”。另一方面,由于奴隶制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试图通过中道思想以平衡好维护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利益关系,来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文化背景

中道思想形成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在古希腊时期,关于万物的本源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以及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等等。到苏格拉底以后,哲学家的关注点从自然转到人自身,如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思想。亚里士多德批判地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人做出恶的事情,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是人自身出现了问题。直到后来柏拉图也在《政治篇》提到中道思想,无论什么,只要比正当的理由激烈时,就叫作疯狂;比正当理由软弱时,就叫作“胆怯”。鉴于此,以往哲学家的观点为其中道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

三、中道思想的主要特征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绝对的中道,中道总是相对的;中道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不是全部适用的,就其本质而言就是错的事物,根本不会涉及“适度的过度”与“适度的不及”;中道是因地制宜的“中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调和主义,中道即“适度”。

(一)中道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相对中道就是一种适中的状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地做出调整的状态,而绝对中道则不会随意改变。亚里士多德指出:“例如,如果10是多,2是少,6就是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因为6-2=10-6,这是一个算术的比例。”[1]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绝对中道是不可取的,只有“相对中道”才是亚里士多德所推崇的,他认为过度与不及并不是完满的状态,只有适度才是完满。由此,他认为人们能感受到的快乐、悲伤、愤怒,都可能过多或者过少,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好的。只有处于适当的时间或适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去行事,避免极端情绪的出现,这种中间状态就是“中道”,所以,适度也是最好的,这就是德性。而过度和不及就是恶,错误总是多种多样的,正确的道路却只有一条,只有适度才是为人所称赞的德性。

(二)中道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亚里士多德指出:“并不是每项实践与情感都有适度的状态。有一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就意味着恶,例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以及在行为方面,通奸、谋杀、偷窃。”[2]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做某些不正当的事本就应该受到谴责,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恶的,根本不涉及过度与不及。所以,他们永远不可能是对的,而且永远是错的。在这些事情上,也不会涉及利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或适合的方式,因为事情本身就是恶的。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就是错的事物,根本不会涉及“适度的过度”与“适度的不及”。

(三)中道不是调和主义

虽然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生活在不同时期与国家,但是亚氏的“中道”与孔子的“中庸”却不谋而合,为后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如此,他们的思想还是会被误解,人们可能理解成“调和主义”“折中主义”,显然,这是没有准备把握他们思想的表现。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感到压力山大,随之出现了“躺平主义”“顺其自然”的想法,他们简单的称之对“中道思想”的继承。殊不知,真正的“中道”既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也不是安于现状的状态,这是对中道思想的误解。也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也是反对这种机械的,绝对的中道,他认为的中道则是“适度”,因时因地制宜的“中道”。

四、中道思想的实现路径

中道思想的实现路径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道是趋善避恶,是人们自觉行善,自我反思的结果,“善”为人们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做到不偏不倚,准确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趋善的人就是有德性的人;其次,学会反思是中道的核心观念,在自我反思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地提升自己;最后,注意警惕那些令人愉悦快乐的事物,做一个理性的人,避免自己沉溺其中,从而达到“适度”的状态。

(一)趋善避恶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两个极端之中,有一个比另一个错误得更严重些。”[3]既然我们选择“适度”具有挑战性,那就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尽量选择能够给我们带来较大利益的方面。例如,10磅的事物是过度,2磅的事物是不及,但是并不是他们之间的适度就是6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平常人来说,2磅的食物足以;但是对于米洛来说可能太少,他可能需要8磅。所以,相对意义上的“中间状态”,是既不多也不少的适度,这种适度也是因人而异的。

由此,有专家学者提出的“两恶相权取其轻”与“趋善避恶”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同之处是其方向和目标都是向着“善”的,不同点是“想恶相权取其轻”把中道也放在了“恶”的范围内讨论,我认为这与亚里士多德关于中道的应用范围相矛盾了,而“趋善避恶”则明确地表现了中道的应用范围。

当然,单单从理论层面去谈论趋善避恶是远远不够的,“善”必须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一个向“善”的人必然自觉自愿的行为选择,任何不情愿的态度或者行为都不能称之为“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善”为人们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指引人们做到不偏不倚,准确把握正确的方向,趋善的人就是有德性的人。

(二)学会反思

学会反思是中道思想的核心观点。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就必须学会自我反思。在自我反思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避免犯同样的犯错。事实上,大多数人完成一件事之后,便将事情抛在脑后,不在考虑事情的后果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进步是相对较慢的,这是十分消极的状态。尽管过去的事情无法从头再来,但是未来在我们手中,充满了未知数,结果取决于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所以,善于从过去的事情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件事情,才能取得进步。

正如,胜不骄败不馁就是中道思想的表现形式。当胜利或者成功时,不能骄傲自满,谦虚低调才是处世之道。因为,过度的兴奋会使人自我感觉良好,蒙蔽了双眼,看不见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其他人在进步时,自满的情绪只会使人原地踏步。当失败或不顺心时,也不要气馁,人生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只要坚持下去,前方的道路总会是光明的。

综上所述,学会反思对于实现中道的重要作用。人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或态度的正确与错误,因为过与不及都不是我们追求的“中道”。对于好的事情,坚持下去,胜不骄败不馁;对于错误的事情,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减少犯错的概率。所以,学会反思,有助于实现“适中”的状态,不断地提升自身水平。

(三)警惕令人开心快乐的事物

人的天性就是趋乐避苦。人天生就是有欲望的动物,不断的追求欲望和快乐的满足。但是,对于快乐的定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想法,并不能公正的做出判断。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可伦理学》中提道:“所以,正确地对待快乐的做法是,向年长的人对待海伦那样对待快乐,并且在任何场合都复诵他们所说过的话。”[4]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所提到海伦比喻成了红颜祸水,正如“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样。亚里士多德认为那些让人愉快的东西会使人走向“恶”,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便走向不归路。

于是,“只有远离错误,才能接近适度。”[5]当我们矫正一根弯曲的木头时,只有往反方向掰,才能使木头变直。使每个人着迷的事物各有不同。人们必须根据自身经验,注意警惕那些令人愉悦快乐的事物,做一个理性的人,避免自己沉溺其中,从而达到适度的状态。显然,那些令人开心的事物会将人导向了错误的方向,所以,远离那些容易使人沉溺的事物,不断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才能更接近“适度”。

五、中道思想的当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有利于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强化自身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做一个合德性的人;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

(一)有利于提升个体精神境界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赋予“善”很高的地位。亚里士多德也多次提到,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最高善就是幸福、沉思的生活才是人们最值得过的生活等等,由此可见,至善就是亚里士多德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而想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就应该坚持适度原则,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身处于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想要做到适度原则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要强化自身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懂得知足常乐的人,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努力做一个合德性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青年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青年应该以中道原则为指导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加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关心他人等等,不断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努力一个成为有德性的青年。

(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现如今,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欲望越发强烈,如果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私利,那么就会导致利己主义盛行,中道思想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启发。首先,中道思想中的德性引导人们做“善”的事,比如,勇敢、正义、友爱等意识,这些思想在潜意识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位、关爱弱势群体、团结同学等行为。由此,人们向善而行的时候,增加个体的幸福感,建立了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其次,尽管社会的法律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是仍需要借助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面对正义的行为,主要以弘扬与宣传为主,利用新闻媒体、风俗习惯等形式,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面对不正义的行为,主要以教育与惩罚为主,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与法律的作用,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宗旨是“适度原则”,旨在提醒个人克制自己的无休止的欲望,适时为他人考虑,拒绝个人享乐主义,避免只顾自己快乐、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感受的情况出现。中道思想可以有效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形成“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人际关系。中道思想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不再只为自我考虑,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从而形成和谐互助的社会风气。

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提倡“适度原则”,其中道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低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随之改变。亚里士多德也十分重视对人们德性的培养,其中道思想告诉我们,做一个理性的人,善于自我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趋善的人就是有德性的人,从而达到适度的状态。所以,人们既要用理性去选择“适度原则”,也应该把“适度原则”运用到实践中,即知行合一,做合德性的行为,达到“至善”,个体才能获得幸福,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中道城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