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财经大学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的案例研究

2023-02-22 00:53马国焘姜尚峰宁小花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跨学科一流交叉

马国焘 姜尚峰 宁小花 叶 菲

专题研究

高水平财经大学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的案例研究

马国焘 姜尚峰 宁小花 叶 菲

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水平财经大学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分支,如何依托现有学科结构和组织特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建构了分析框架,对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案例高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以突破学科边界为目标,逐步建立“虚实结合”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以人事制度与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学科交叉制度支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持续互动。

高水平财经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学科交叉融合;基本逻辑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高校的基本单位,学科兼具知识体系和学术制度双重属性[1],前者要求学科发展要遵循学术性标准,强调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后者要求学科发展应遵循实践性标准,强调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既能促进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创新,又能促进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已成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普遍共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服务新发展格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的重要任务[2],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基本方向。高水平财经大学是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分支,具有鲜明的学科结构特征,基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区域财政、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形成了颇具竞争力的大学品牌。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水平财经大学必然要肩负起相应责任,坚持学科发展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促进经济学、管理学与其他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致力于财经领域重大理论创新与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几所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来看,其学科建设基本呈现出“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学科群建设为中心、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的思路,致力于构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统筹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并试图形成学科交叉融合新的路径突破,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优势学科辐射作用不明显、制度设计与实践存在偏差、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实际上,学科交叉融合乃至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并非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也并非以科研体系建设为主导。面对行业产业创新发展与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要求,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办学者应创新思维,将学科的交叉融合置于高校整体场域中,系统观测学科之间既协同共生又相互竞争的客观规律[3],协调学科组织、学科群、资源配置、制度体系之间的关系。

关于高校如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有研究者从中观层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学科组织结构创新的视角出发,认为应从建立基于学科交叉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完善学科研究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培育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促进综合交叉学科发展[4],以及树立新观念、建立矩阵式的学科组织、建设开放多元的学科文化和推动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为学科交叉创设良好的环境[5]。也有研究者基于国内外高校的实践探索提出学科交叉融合的推进路径,如基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学科驱动、项目驱动、战略驱动三种模式,建构了兼具三种模式优势与特色的“SDP”模式[6];或在总结美国研究型大学组建跨学科组织的制度设计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开放学术组织边界,以跨学科组织为着力点,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话与协同创新[7]。已有研究更多侧重于中观层面的理念倡导或经验总结与借鉴,较少从组织内部学科系统层面探讨学科的交叉融合问题,也鲜有对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实践的研究。本研究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学科生态系统的视角建构合适的分析框架,对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总结高水平财经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以期为财经类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借鉴。

二、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1.学科生态系统: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知识体系还是作为学术制度,学科都必然要与组织场域中的其他知识体系或组织机构产生联系。为探究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或学科的生成逻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学科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分析视角,且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概念的隐喻,将生态学或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概念、理论以及运行机理移植到学科领域,如基于生态学中的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种群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等生态系统特征,建构了由学科个体、学科种群、学科群落及其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网络组成的学科生态系统概念模型[8];或是基于学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似性,从学科结构、学术主体与资源配置等维度对一流学科的发展与生存逻辑进行解释[9]。二是超越概念的隐喻,在区分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学、组织学、系统论等多重视角,认为学科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观照学术组织发展的生态规律,而且能够体现学术活动服务社会需求的逻辑,并基于学科的双重属性建构了组织生态子系统和知识生态子系统紧密耦合的概念模型[10]。总的来看,学科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结构,高校系统内部的学科个体、学科群落、学科组织、制度体系等相互影响、协同共生,并基于系统的开放性与外部知识系统、组织系统融合互动,在动态平衡中逐步创新知识体系,回应社会需求。

学科主要通过组织化这一主要外显形式实现大学的功能[11]。从我国高校的学科布局与院系设置来看,一般是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主形成相应的组织结构,呈现出学科与院系的同构性。学科生态系统超越了院系边界限制,视学科为“大学的学科”,而不仅是“学院的学科”,进而探讨系统内外部关键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我们可将学科生态系统看作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基础,或者说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于动态优化的学科生态系统中。一方面,学科个体会借鉴相近学科或其他学科的理论或研究范式促进自身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不同学科虽然会围绕学术地位、资源配置等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在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的要求下,也会基于问题导向或项目导向开展实质性合作,实现部分资源的共享。理论的交互借鉴与实质性合作实际上就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同时为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此外,基于学科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外部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压力也是促进系统内部学科之间、学科群落之间不断交叉融合的重要因素,即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不断推进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从单学科到跨学科专业的知识生产,再到更大范围的跨界集合,为学科生态系统内部更深层次的互动融合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行性。

2.基于学科生态系统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

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不仅在于系统内部学科个体、学科群落、学科组织的生长以及制度体系的完善,而且是与外部环境不断交互影响、适应变革的过程。实际上,作为理论视角的学科生态系统不仅可以解释学科生长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规律,而且能够着眼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为办学者提供可行性策略。姚书志等基于学科、学科群、学科系统等学科生态系统观测维度以及外部的复杂互动关系,建构了具有较强解释力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学科生态关系,并从学科生态调整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一流学科建设方略[12]。此外,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科发展除了考虑办学定位、教师与学生、组织管理、知识与课程等基本因素外,还应充分体现面向行业、服务行业、依托行业的组织特征[13]。高水平财经大学应立足自身办学定位,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不断促进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以及学科间深度交叉融合,促进知识体系、理论体系的创新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生长;同时要面向区域和国家战略需求,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大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财经人才,聚焦重大战略研究领域,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进而形成内外部生态系统的多层互动。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办学实际,明确了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学科生态关系(见图1),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1)高校内部学科交叉融合的演化机理。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相对独立的组织,不同高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并影响着学科结构的调整和建设方向。就高水平财经大学而言,首先,在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变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了向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变,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基本形成了以一流建设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等为主的学科体系。所谓一流建设学科就是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主干学科,也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支撑学科是能够对一流学科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提供方法、技术和思维支撑的相关学科;基础学科是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的数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新兴学科则是在既有学科生态结构基础上已经设立的交叉或前沿新兴学科方向。其次,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高水平财经大学内部同样具有学科间界限的弥散性、融通性以及知识生产的集合性,基于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创新与完善的需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科间概念、观点及方法的借鉴与重新建构现象[14]。从应然与实然的角度来看,在高校内部学科生态结构基础上的交叉融合存在学科群内部的“近距离”交叉,一流建设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之间的“远距离”交叉,以及更大范围的“跨界”交叉等几种类型。第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生长演化虽然具有自组织特征,但良好的内部治理体系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高质量跨学科研究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完善的制度体系,如科学的决策机制、评价制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以及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等。高水平财经大学的行业型特征以及学科系统结构决定了其学科发展战略与学校组织层面的变革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2]。因此,以学校的组织特征为依托,形成协商民主、管理专业、评价科学的学术治理体系,并辅之以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是能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兴交叉学科生长演化的有效路径。

图1 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学科生态关系图

(2)外部社会生态系统与内部学科生态系统的互动。高校组织已然从社会系统的边缘走进了中心地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社会系统中的其他组织形成了共生性的存在关系,并在持续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身份认同和社会价值。嵌入外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项目资源等不仅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支持,同时也要求高校的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上承担相应的使命与责任,进而达到学科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因此,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成长于和谐的学科生态系统中,更是成长于学科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良好互动过程中。高水平财经大学的这一互动过程中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财经学科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行业实际问题和需求,加强一流学科和学科群建设,通过高水平的科教融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满足实际需求的高水平财经人才;二是通过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加强新兴科技赋能,打破学科组织边界,通过学科的“近距离”“远距离”和“跨界”交叉,促进新兴科技领域和财经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和区域重大经济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面向行业产业,通过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不断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学术声誉,提高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品牌竞争力,更能够在互动过程中不断挖掘整合嵌入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有价值资源,并在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促进学科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分析:C大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

C大学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财经大学,2017年和2022年分别入选首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应用经济学,重点建设经济学学科群。经过长时间发展,逐渐形成了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涉及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16个一级学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C大学始终强调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并通过优化学科结构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生长,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纵向来看,C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新增学科与财经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2001—2010年),突出新增学科的财经特色;二是以优势学科群建设带动学科交叉融合(2011—2015年),特点是强调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体现为学科群内的“近距离”交叉;三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拓展学科跨界交叉融合边界(2016年至今),特点是内涵发展与交叉融合并重,致力于构建以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良性学科生态体系。

1.立足优势,优化布局:以新增学科与财经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2001—2010年)

为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C大学在“十五”至“十一五”期间,按照优化传统学科、孵化交叉学科和催化新兴学科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具体而言,一是立足优势,增列部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如在2003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后,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申报增列了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等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同时在已有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二级学科,并特别强调基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二是优化布局,围绕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如在金融学二级学科获评国家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等二级学科获评北京市重点学科之后,2005年申报的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也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围绕重点学科设置的媒体经济、体育经济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社会经济学、跨国公司管理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也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如加强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发展机制、遴选和确立重点学科的决策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学科建设综合评价机制等基本制度建设,并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主体,强化学科建设责任制。此外,在加强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扶持新兴学科发展,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扩展新研究方向,通过探索“大师+团队”“学科带头人+团队”等组织模式,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等举措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基于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获评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等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经济信息管理和跨国公司管理等自设二级学科获评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被确定为首批5个“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之一,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融合取得较大成效。

从学科生态的视角看,C大学这一时期的学科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在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驱动下,立足于自身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实际增设部分学科,积极回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财经人才的需求,以提高自身的合法性地位,进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提高学校声誉。二是基于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的内部制度体系,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保持并强化优势学科特色,探索优势学科前沿边界,在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基础上,找准新增学科与财经学科的结合点,突出新增学科的财经特色,学科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不断促进组织内部学科生态系统的优化与完善,以发挥各学科的最大效益,不断增强学科竞争力。

2.聚焦内涵,凝练方向:以优势学科群建设带动学科交叉融合(2011—2015年)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印发,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为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要求,C大学的学科建设也开始聚焦内涵,凝练学科方向。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学科发展规律,基于学校办学特色,以重点建设学科为主线,对学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在保持主干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二是在优势学科群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前瞻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原则不断凝练学科方向,通过优化内部学科生态环境,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如在2012年设置了社会心理学、传媒经济学、金融工程、政府经济与管理等二级学科。三是适应学科群模式,创新学术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学科群设立专门学术组织,如在2011年设立了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委员会等,以基层学术组织治理结构的优化,促进学院之间的合作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四是注重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注重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应用对策,鼓励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和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如2012年开始以“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发展、面向区域发展”的建设模式和优先培育、重点培育的方式,实施C大学“2011协同创新计划”,依靠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等跨学科平台组建的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在人力资本、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围绕优势学科群建设,该校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练,学术治理模式进一步创新,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学科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C大学这一时期基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以优势学科群建设为中心,逐步健全制度体系,优化组织结构与资源配置模式,通过完善学科生态系统的发展环境,不断加强学科群内部的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通过跨学科研究不断创新财经领域的理论体系,并积极适应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学科交叉融合是以优势学科群内部的“近距离”交叉为主,并开始探索优势学科与基础学科、支撑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实践路径,这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组织属性使然,即不论是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创新平台的建设还是科研团队的组建,都会首先考虑到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方向。

3.内外互动,系统建构:以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拓展学科交叉融合边界(2016年至今)

2016年,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以此为契机,C大学坚持内涵式发展与交叉融合并重,坚持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加强内外部生态系统的交流互动,以经济学学科群建设带动整体学科发展,积极推进更大范围乃至跨界的学科交叉融合,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一是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增列数学、心理学、网络空间安全等具有发展潜力、对主体学科有重要支撑作用或能够促进交叉融合的一级学科;基于国家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机制,撤销部分办学效益不佳、不符合发展需求的二级学科,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整合优势资源自主设置金融科技、互联网经济学等二级学科。二是拓展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界与范围,如加强经济学与统计学、法学、网络空间安全等的交叉融合,组建“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和“金融安全工程”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以解决国家战略和军民融合领域、国家和地区金融安全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的交叉融合,承担“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等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推动行为科学发展;加强经济学与数据科学交叉融合,与电子科技大学成立“联合数据研究中心”,承担“职能服务交易与监管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支持前沿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三是优化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生态环境,建立了以《C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为主,以《C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办法》和《C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为支撑的制度体系;建立了“稳定发展”的基础性经费、“择优支持”的竞争性经费和“鼓励争先”的奖励性经费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经费支持模式;建立了交叉学科建设项目遴选机制,促进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的基于问题导向的自主交叉,提升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的内生动力;启用前沿交叉学科实验楼,作为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实体性科研基地,为汇聚研究力量以及学科资源的交叉协同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为适应组织内外部发展的合法性要求,C大学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需求,通过优化学科体系与学科结构,创新理论体系和实践研究以及不断优化组织内部“硬环境”与“软环境”,积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推动更大范围的学科交叉融合,基本形成了学科间“近距离”与“远距离”以及“跨校”与“跨界”并存的学科交叉融合模式,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与学科的交叉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科发展路径也基本形成,同时学科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间的互动关系也更加紧密。

四、案例高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案例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其办学理念、学科结构、制度体系、发展战略等在不同发展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组合模式。同时,学科交叉融合的每个阶段也是内部学科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互动的结果,具有相应的阶段性特征。虽然对案例高校的分析还不足以充分阐释高水平财经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内在机制,但作为单案例的初步分析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同类型高校如何处理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如何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以及如何回应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类型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

1.以突破学科边界为目标,逐步建立“虚实结合”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

所谓“实体组织”就是现有的学院以及发展较为成熟的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实体性跨学科组织,它们是高校基本职能得以发挥并实现创新发展的基本组织框架,也是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因为“当前不管学科如何交叉,不管多学科、跨学科甚至超学科如何发展,大学基本上仍然是建立在传统学科之上”[15]。所谓“虚拟组织”是以问题为导向、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在不改变研究人员单位属性与学科属性的前提下,通过交叉学科建设项目鼓励不同院系的教学研究人员基于研究专长与志趣展开合作与交流,打破学科组织边界,逐步建立起来的更大范围的跨学科组织。虽然虚拟的跨学科组织可能会随着问题的解决或项目的成熟而逐渐消失,但新问题的产生以及时代发展对知识创新的需求一直存在,“虚拟”的跨学科组织也会随着新问题、新需求的产生而动态调整。

“实体”学科组织一般体现为“学校—学院—学系(研究中心)”纵向联系的直线式治理结构,如C大学依据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等一级学科知识体系设置的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等传统学院;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以解决财经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为目的而设置的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学院等跨学科研究机构等学科组织。“虚拟”的跨学科组织则体现为以项目为中心的学院或研究中心之间的横向联结关系,如C大学2021年完成遴选的首批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入选的“行为经济学”“金融系统安全与区块链监管科技”等项目都是跨两个以上一级学科、跨两个以上学院,旨在以现有学科组织为基础,加强多个学科的跨界融合,凝练新的学科方向和交叉学科增长点,学校给予了相应的制度保障与充足的资源支持。“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就是将纵向与横向两种系统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形成不同学科组织之间广泛联结的矩阵结构,其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动态优化特征,突破了传统学科与学院的边界,能够促进不同类型学科组织的横向交流与融通,也体现了学科生态系统强调的学科个体、学科种群及学科群落间的最优关系,能够以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理论体系为目标来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同时,这一结构的变革路径也与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极为相似,即依靠基层的、自愿的创新,依靠渐进式变革,潜移默化地渗透组织边界[16]。

2.以人事与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学科交叉制度支撑

学科生态系统强调学科不仅是“学院的学科”,更是“大学的学科”,相应地,具有学院身份的教师也应是“大学的教师”,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除了高校层面建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来自不同学科组织的研究人员基于自身研究志趣进行交流、合作而形成的跨学科“自组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C大学以人事制度与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组织内部制度体系,为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以及促进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支撑,进而促进了学科组织间的深度互动。

一是在现有人事制度体系基础上,逐步探索并实行“双聘制”或“联合聘任制”等较为灵活的聘任机制,即学术研究人员可同时受聘于两个学科组织,一个是其正式受聘的学院,另一个是其根据研究兴趣选择的相应研究机构或团队。具体而言,“实体”的跨学科组织在建立专职研究团队的同时,基于研究项目需要从相关院系招募兼职研究人员,组成专兼职结合、学科专业互补的研究团队,例如C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中既包括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等研究方向的全职研究人员,同时也聘任了经济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的多位兼职研究人员,以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科技对财经问题提出的新要求;“虚体”的跨学科组织一般以项目制为基础,由项目发起者在全校范围内招募组建临时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充分利用不同学科的师资协同开展研究,如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和校内建设的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可由申报单位或联合申报的主责单位组建学科结构和梯队结构较为合理的跨学院研究团队。通过聘任制度的改革与优化,逐步完善人事制度体系,不断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跨学院、跨学科协作,为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在现有评价制度体系基础上逐步建立跨学科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与认可制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17]。基于此,针对跨学科研究人员及其学术成果,C大学在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逐步优化教学科研人员评价体制机制,设定了科研工作量与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提高科研评价与职称晋升制度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将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工作量与其在正式受聘学院中的工作量有机融合,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同时在“十四五”时期将逐步建立开放式、动态化的专兼职聘任机制,探索多学科合作和兼职绩效评价机制,逐步消除教师群体参与跨学科研究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间深度交叉融合。

3.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持续互动

外部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为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信息、人力、技术与理念等有价值资源,并通过两者间的不断互动深刻影响着高校内部学科发展方向、学科组织边界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换言之,学科生态系统的演化是学科个体以集体行动的方式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适应性变革[18],并在变革过程中受到制度体系、资源配置模式等因素的调节。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C大学在其学科建设以及结构优化过程中既关注整个学科系统对优势学科的支撑作用,也不断强调优势学科对支撑学科、基础学科的带动辐射作用,同时也积极回应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以及行业产业的变化,以保持学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与行业产业的持续性互动,在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术竞争力,面向行业、面向实践,基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致力于财经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复杂问题的解决,形成持久稳定的学科品牌。如基于“以应用经济学为重点的经济学学科群建设”的学科建设思路,基本搭建起行业产业与优势学科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逐步打破了学科群内多个学科的组织边界,为不同院系学术研究者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促进了“新市场财政学”“互联网经济学”“金融安全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提升了相关学科服务行业产业的能力,如初步构建了新市场财政学理论,为研究和探索中国财政问题提供了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利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区域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C大学继续以经济学学科群建设为引领,明确“高峰学科强化一流、优势学科争创一流、攀升学科看齐一流、培育学科融入一流、基础学科支撑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加快推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二是在强调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C大学也逐步明晰财经领域“大行业”的概念[19],以高质量的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所谓“大行业”的概念可理解为在新兴产业技术变革大背景下,现代财经领域已超越了传统行业产业边界,涉及了经济、财政、金融、保险、法律、数字、大数据等各行各业,并不断催生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此,C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也从学科群内部的“近距离”交叉融合,逐渐扩展至全校范围的“远距离”乃至跨校的大范围交叉融合,逐步适应行业边界的扩展,针对“大行业”的需求回归学科建设本身,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优化学科体系,以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区域行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为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新需求以及财经领域边界的扩展,C大学将在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的基础上,加强以“鼓励原创、交叉融合、质量为先”为原则的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明确了中外财经史、开放经济与全球治理、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等十个重点研究领域,并给予相应的资源配置,以跨学科研究推进学科间的实质性交叉融合,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互动。

五、结语

回应当下,高水平财经大学应结合外部技术环境以及行业产业的变化,积极发挥组织能动性,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变革与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牌影响力。一方面,基于现有“虚实结合”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进一步促进传统财经学科与新兴技术相融合,及时更新学科专业实际内容,与行业产业需求深度结合,推进学科生态体系的动态优化,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搭建平台;另一方面,根据外部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的要求,及时调整组织发展战略并完善内部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学科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部软环境。展望未来,研究者应重视高水平财经大学学科交叉融合对于财经理论创新以及复杂现实问题解决的重要性,扩大研究视野与案例选择范围,从国内外不同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更具指导性的学科建设经验,并基于相应的理论视角尝试构建不同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

[1] 周光礼, 武建鑫.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 65-73.

[2]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研[2022] 1号[A/OL]. (2022-02-14) [2022-06-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 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

[3] 武建鑫. 学科生态系统: 从理论到方法的可能——兼论世界一流学科的成长机理[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2): 16-22.

[4] 袁广林. 综合交叉学科发展的组织建构和制度设计——基于我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7): 1-8.

[5] 刘献君. 学科交叉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J]. 高校教育管理, 2020(1): 1-7,28.

[6] 张义. 研究型大学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 116-119.

[7] 李鹏虎. 美国研究型大学组建跨学科组织的背景、实践及经验[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6): 99-105.

[8] 宋亚峰, 王世斌, 潘海生.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生态与治理逻辑[J]. 高等教育研究, 2019(12): 26-34.

[9] 董云川, 张琪仁. 动态、多样、共生: “一流学科”的生态逻辑与生存法则[J]. 江苏高教, 2017(1): 7-10.

[10] 武建鑫. 超越概念隐喻的学科生态系统研究——兼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机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9): 8-13.

[11] 别敦荣. 论大学学科概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9): 1-6.

[12] 姚书志, 武建鑫, 郝瑜.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略——基于学科生态系统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1): 46-52.

[13] 武建鑫, 蒲永平. 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形塑世界一流学科——基于单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 2021(6): 27-40.

[14] 刘振天. 文科知识生产的本土逻辑及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11): 7-14.

[15] 刘小强. 论交叉学科组织建制的悖论和建设策略[J]. 大学与学科, 2021(3): 39-45.

[16] 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王承绪, 等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27.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 (2020-10-13) [2022-04-19]. http://www.gov. 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18] 武建鑫. 学科生态系统: 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长基质——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建构[J]. 江苏高教, 2017(4): 7-14.

[19] 周光礼. “行业划转院校”的“去行业化”与“再行业化”: 环境变迁与组织应对[J]. 教育研究, 2018(9): 103-112.

10.16750/j.adge.2023.02.006

马国焘,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北京 100081;姜尚峰(通讯作者),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1;宁小花,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副研究员,北京 100081;叶菲,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1。

中央财经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研究”(编号:DJB21002)

(责任编辑 刘俊起)

猜你喜欢
跨学科一流交叉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