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保险的未来能否持续发展

2023-02-25 15:07陈辉吴辉
理财·市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医疗险普惠商业

陈辉?吴辉

2022年12月20日,“郑州医惠保”正式上线。参保时间持续到今年3月20日。繳费89元,可以保一年(2023年3月21日——2024年3月20日),最高可报销200万元/年,免赔额2万元。

不限年龄、职业、户籍以及健康状况。这也就意味着,老少人群保费一样,还可带病投保。这对父母来说就是及时雨,比买商业医疗险亲民多了。对老人来说,商业医疗既设置了年龄门槛,比如65岁不可投保,价格还高;比如60岁的人买商业医疗险,一年保费得要好几千元。

近几年,全国28个省份200多个地市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普惠性保险,覆盖1.4亿人次。相比百万医疗险1万元的免赔额,普惠保险的免赔额大多数是2万元,但年缴保费却比商业医疗保险低很多,保额可以和百万医疗保险比肩。这种普惠性质的保险,未来能否持续发展?是否会挤占商业医疗险的市场空间呢?

以河南千万职工为例,职工医保既可以报销1800元的门诊费用,又可以报销大部分住院费用(在职职工报销比例85%,退休职工报销比例90%),如果再搭配上“郑州医惠保”,那个人需要自费承担的医疗支出则很少,如此一来,愿意买商业医疗的人则少了一大半。

至于只有居民医保的人群,由于报销比例较低,还是需要商业医疗险来补充完善保障。

普惠保险理念

为修正现有金融体制的弊端,许多国家、机构乃至个人已经积极开展新型金融实验,相关学者也从理论上对金融回归“全社会财富托管人”的理念进行了探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普惠金融实践和金融民主化尝试。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就《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指出:“发展普惠保险对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民群众总体保障水平,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指出,普惠保险包括普惠性质的保险和专属普惠保险两种保障形式。

普惠性质的保险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小微企业提供的公平可得、保费较低、保障适度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城市定制医疗保险、税优健康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以及保费或保额相对较低的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保险产品和服务。

专属普惠保险主要指针对社会保险保障不足、商业保险覆盖空白领域,面向特定人群或特定风险群体开发的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

《指导意见》指出,普惠保险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平可得、保障适度、覆盖广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普惠保险强调的是不排斥、包容的理念,即人人应有平等的享受保险服务机会的权利。普惠保险是保险的一种类型,本质上属于市场而非财政范畴,它不是馈赠、恩惠,不是慈善。

普惠保险未来

普惠保险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商业或财务可持续的保险,是保险公司、消费者双方互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大众性、普遍性保险。

为推进普惠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亟须构建“五位一体”的普惠保险体系,即由机构、产品或服务、监管、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五个部分组成的市场体系。(详见下图)

1.经营机构

《指导意见》指出,保险机构要围绕普惠保险服务对象,加大科技应用力度,切实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线下柜面和网络平台服务效率。

普惠保险是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应用的重要领域和工作重点,数字化转型将推动普惠保险的获客渠道、营销方式、客户服务、风控手段等的创新。

2.产品服务

《指导意见》指出,普惠保险主要服务于长尾市场(包括弱势群体和中小微经济体,以下统称“用户”),因而在围绕这一维度进行创新时,普惠保险更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综合普惠保险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并依据市场环境和保险需求,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和定位,不断优化和提升产品服务水平,体现出“多、快、好、省”四个方面的优势,以此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政策监管

《指导意见》指出,中国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要积极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加大普惠保险业务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同时,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要高度重视普惠保险发展,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建立完善推进普惠保险发展的工作机制。

普惠保险的监管问题,即如何对海量、高频、细小、多样、专业、特殊的风险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就要处理好长尾市场(弱势群体)内部监管和长尾市场外部监管的关系。具体包括:注重技术监管、注重行为监管和事实监管、注重程序监管、注重规则监管、注重信息监管、注重投资者教育、监管方式的多元化。

4.基础设施

《指导意见》指出,依托银行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协调推进保险行业数据与民政、医疗卫生、社保等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数据的互联互通,拓展普惠保险相关信息和数据来源,提升普惠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增强普惠保险风险控制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成为新一代的商业技术设施,普惠保险经营的基础设施发生改变,前所未有的技术红利将推动保险行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让“普”成为可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又做到了“惠”,让服务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风险更小。通过大数据甄别和计量风险,使缺乏历史数据的用户也能得到保险服务,也能实现“普”和“惠”。

5.政策支持

普惠金融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政策鼓励,保险机构大力发展普惠保险业务不仅是落实自身社会责任,同样是发展机遇和转型方向。

普惠保险是国家多层次、多类型整体保险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的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分层次、多类型“五位一体”的普惠保险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猜你喜欢
医疗险普惠商业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百万意外医疗险有用吗?
最值得关注的百万医疗险产品
如何挑选一款优秀的百万医疗险?
商业医疗险如何选择?
商业前沿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