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野劳动拓宽幼儿园劳动育人路径

2023-02-28 10:06李洁
幸福家庭 2023年24期
关键词:乡野劳动幼儿园

李洁

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参与多样化的劳动。但根据调查发现,当下的幼儿劳动主要集中在手工活动方面,劳动内容不够丰富。部分幼儿园尤其是城市幼儿园很少引导幼儿参与乡野劳动,导致幼儿对乡野劳动和乡野生活感到陌生。比如,有些幼儿片面地认为乡野劳动是脏活、累活,不愿参与其中。基于此,教师要开辟乡野劳动基地,设立相关的劳动节日,发掘乡野劳动素材,创新幼儿园劳动活动形式,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教师还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乡野劳动,在幼儿的心中播种下热爱劳动的种子,让幼儿从小树立“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

一、开辟乡野劳动基地,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参与科学性、艺术性的手工活动,还要引导幼儿参与乡野劳动。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开辟乡野劳动基地,并提供一些劳动资源、素材、工具等,开展乡野劳动服务。乡野劳动基地会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劳动活动中,增加幼儿对乡野的亲近感,成为沟通幼儿与劳动的桥梁、纽带。

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教师在幼儿园的东南角开辟了一块地,将其命名为“嬉耕园”,并将“嬉耕园”按照班级划分,落实每个班级的“责任田”“承包地”。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劳动对象、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活动,并引导幼儿自我组织劳动、自我管理劳动。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劳动兴趣,注重调动幼儿的劳动积极性,让“嬉耕园”成为彰显幼儿个性、激发幼儿劳动潜能的平台。

例如,有些班级的幼儿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树苗,有些班级的幼儿种植了玉米、花生,还有些班级的幼儿种植了各式各样的花。在课余时间,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前往“嬉耕园”给植物浇水,照看植物。

“嬉耕园”不仅成为幼儿的耕作园地,还成为幼儿成长的乐园。“嬉耕园”为幼儿深入了解乡野劳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深化了幼儿对乡野劳动课程的理解,还加深了幼儿对乡野的情感。此外,“嬉耕园”丰富了幼儿生活,使幼儿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形成了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

由此可见,乡野劳动基地能充分发挥劳动的多重育人功能,彰显劳动的多重育人价值。教师可以依托乡野劳动基地,带领幼儿开展各种劳动活动,并有意识地教授幼儿一些劳动技能,如除草、浇水、捉虫、修剪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耐心、细心,持之以恒地引导幼儿,让幼儿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与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乡野劳动,以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设立乡野劳动节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

部分幼儿园虽然引导幼儿参与劳动活动,但没有长期坚持,使得幼儿无法保持对劳动的兴趣,不利于幼儿劳动素养的提升。为了激发幼儿对乡野劳动的兴趣,除了引导幼儿参与日常的乡野劳动,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乡野劳动节日,让劳动更具仪式感。

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劳动对象及相关节气,设立了“春耕节”“芒种节”“秋收节”“采摘节”“美食节”等多个乡野劳动节日。这些节日的设立丰富了幼儿的劳动活动和在园生活,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对话与交往。如在“春耕节”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精心选择了一些种子,引导幼儿自己规划春耕活动。在“春耕节”当天,教师指导幼儿翻土、播种、施肥、浇水,并将劳动的过程拍摄成视频上传,很好地展现了幼儿劳动的身姿。在“采摘节”,笔者引导幼儿收获自己播种的果实,让幼儿拔花生、摘大豆、掰玉米等。之后,笔者组织幼儿讲述自己的劳动过程,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分享劳动经验,交流劳动技能。笔者还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共同品尝劳动果实。

另外,在乡野劳动节日中,教师要积极倾听幼儿的心声,主动与幼儿交流,想幼儿之所想、急幼儿之所急,并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劳动,让乡野劳动基地成为幼儿劳动的“伊甸园”。在幼儿劳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

三、发掘乡野劳动素材,丰富幼儿的劳动资源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发掘乡野劳动素材,丰富乡野劳动资源。在幼儿参与乡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参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乡野劳动,还要将乡土文化资源尤其是非遗资源引入其中,以丰富幼儿的乡野劳动实践和劳动生活。

例如,篾子作为一种具有乡土气息的劳动资源,很多地方流传着编篾的方法,但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就会消失。为了传承这样的乡野文化,笔者所在幼儿园邀请当地篾匠走进课堂,与幼儿面对面交流,将相关的手艺传授给幼儿。幼儿在老篾匠的指导和带领下,对编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为了深化幼儿的认知,笔者还对老篾匠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调查,将相关的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如“编篾技艺的发展历史”“篾艺术品”“编篾的工艺流程”“编篾子的操作技术要领”等。这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编篾技艺,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老篾匠的教授和引导下,幼儿仅用几节课就初步学会了编篾。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班级开展了编篾比赛,并将幼儿的编篾作品一一展示出来。

教师将乡土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引入课堂,构建具有乡土气息的课堂,能让幼儿从小形成亲近自然、亲近故乡的良好品质。

在发掘乡土劳动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一双慧眼,深入观察生活,还要有一个智慧的大脑,积极搜集幼儿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在乡野劳动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致力于丰富劳动素材、资源,还要致力于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学会尊重农民、感恩农民,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四、创新乡野劳动活动形式,润泽幼儿的心灵

幼儿不应只是乡野劳动的被动参与者,还应是乡野劳动的主动创造者。在幼儿参与乡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劳动,不断发掘幼儿的潜能,彰显幼儿的劳动创新智慧,以陶冶幼儿的情操,润泽幼儿的心灵,从而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乡野劳动是一种綜合性的活动。教师要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劳动项目。在幼儿的乡野劳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社会性团体和个人的作用,邀请乡镇企业家、非遗传人、能工巧匠等对幼儿进行多样化的指导,让幼儿的乡野劳动项目丰富多彩。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参与尝试性、探究性的劳动实践,以增强幼儿的劳动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劳动创新能力。

在开展多样化、综合性乡野劳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创新性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嫁接法”,将两种劳动内容、方式等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将相关的工具应用到劳动实践中;引导幼儿整合劳动资源,进行创新性的劳动实践;等等。如有的幼儿想到用做“玉米钵”的工具种大豆,有的幼儿想到用“桃树嫁接法”嫁接不同的树苗。

幼儿从其他劳动项目中迁移、应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幼儿创新性劳动实践的过程。创新性的劳动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独立自主的劳动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劳动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此外,在创新性的劳动实践中,幼儿巧用相关的劳动工具、劳动素材、劳动资源、劳动方式、劳动技能等,发展了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了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要鼓励幼儿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积极引导、启发、点拨,并正面评价幼儿的创新性劳动实践,以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结语

在开展乡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跟进、适度介入,指导幼儿参与乡野劳动,以增强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效。教师还要鼓励幼儿针对乡野劳动过程、成果等开展自评和互评,并整合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劳动、人人尊重劳动、人人热爱劳动、人人分享劳动”的良好氛围,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幸福感,让幼儿感受、体验劳动和生活的美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北幼儿园)

猜你喜欢
乡野劳动幼儿园
送你一个乡野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春天的乡野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乡野闲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