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
——以一轮复习微专题“三角形中的范围(最值)问题”为例*

2023-03-01 09:23江苏省苏州中学215007
中学数学月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最值解决问题三角形

刘 炜 (江苏省苏州中学 21500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数学课程的“四能”: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提出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与研究的教育主题.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早就肯定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国内学者也早已用问题提出测量学生的思维品质,并利用自编应用题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1].同时,提出问题的过程与形式是开放的,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挖掘他们更大的学习潜力,从而比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2].事实上,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好的提出问题者,并能将提出问题与教学活动整合,才能将数学教学活动从解决问题走向提出问题.

2020年,笔者应江苏省东台中学邀请,开设了一轮复习微专题“三角形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对提出问题开展了初步教学实践,形成了有益的经验,即从问题出发类比推理,从模型出发构建情境[3],以期实现培育提出问题的能力.时隔两年,笔者再次受邀开设同题的公开课,促成了自我的“同题异构”,进一步落实提出问题的理念,以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四能”.

1 教学实践

1.1 多角度解决问题

教师布置“课前作业”,以波利亚在1945年所著的《怎样解题》(HowtoSolveIt)一书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为蓝本,给学生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指导语与解题表(表1).

表1 解决问题的指导语与解题表

教师在课前收集并整理学生的完成情况,分别展示几种典型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比较“形异质同”的多个方案,与学生共同提炼解决三角形中相关问题的“通性通法”,即模式.

图1

师:点A的轨迹是圆吗?

生:不是,去掉P,Q两点.

师:是去掉两点的一段圆弧吗?

生:是,(停顿)那不是,应该是两段对称的圆弧.

师:的确,在“轨迹”的相关问题上,要注意纯粹性与完备性.

师:在代数推理过程中,方法2与方法3有什么区别?

生:方法2适用求最值,方法3适用求范围.

师:总结得相当好,那么有什么共性呢?

生:都是用了边和角的关系.

师:更加准确地来说,建立边和角的等量关系,选择合适的工具得到范围或最值.

设计意图问题1是经典的解三角形问题,可以根据几何直观,也可以用代数推理,即使用角元变量、边元变量,而后选择三角函数、基本不等式加以处理.对于这类问题,学生是熟悉的,但是问题的深入分析与反思则是学生比较薄弱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教学分两步走:在课前,用表格形式指导学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形成文字,既达成引导学生对感性判断作理性思考,同时也指明了分析问题的常规思路;在课上,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展现学生解题过程,从而梳理三角形中常规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从解题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观念,最终找到认识、表达、解决一类数学问题的程式化了的方法[4].

1.2 多角度提出问题

师:三角形中,除了六个基本量(三边三角)外,还有什么刻画三角形的相关要素呢?

生:面积、周长.

师:通常情况下还有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把它们称为四个辅助量.在三角形中还有一些特殊线段,比如说?

生:中线,角平分线.

师:把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称为三个相关量.问题1中问面积的取值范围,那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周长、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讨论发现,高线与面积有关,周长与面积相似,都可以预期结果.在中线与角平分线中,学生选择了中线,类比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2已知∠A为定角,P,Q分别在∠A的两边上,PQ为定长.当P,Q处于什么位置时,△APQ的中线AB最长?

师:这个问题对吗?(学生沉默、疑惑)如果要研究中线,应该选什么作为基本变量?用什么建立等量关系?

师:现在能判断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吗?

生:当A为锐角时,AB有最大值;当A为直角时,AB为定值;当A为钝角时,AB有最小值.

师:很好!这里需要根据符号确定最值,也就是进行适当的讨论.类比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大家可以课后研究一下如下提法是否妥当:

思考已知∠A为定角,P,Q分别在∠A的两边上,PQ为定长.当P,Q处于什么位置时,△APQ的角平分线AB最长?

设计意图类比是数学推理之一,即观察到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都相同,便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类比是一种合情推理,也是一种形象思维,不能保证所做的推理科学正确,但是可以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求真意识和思辨精神,这是数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在本环节中,笔者不仅让学生提出问题,还让学生辨析问题的提法是否准确,并给学生留有课后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再次对类比所提问题加以辨析并解决,渐渐让学生从解决问题走向提出问题,并对问题的准确性加以辨别,让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

师:刚才通过类比提出了一些问题,还可以提什么问题?(学生沉默)命题中有条件与结论的区别,它们可以适当调换,由此启发,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给定面积,研究角或边长的范围和最值问题.

师:的确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面积为定值,边PQ为定值,那么点A在平行于PQ的直线上运动,对于角的刻画是容易处理的.再一起来看另一个问题:

问题3在△APQ中,∠A为定角,△APQ的面积为定值,求PQ的取值范围.

师:基于前面解决问题的经验,该如何处理呢?

生:寻找等量关系,然后求目标的最值,计算一遍就可以.

师:是否可以借用前面的结论去处理呢?

师:这类问题可以称为原问题的逆问题,其处理的基本思路就是按照原本方向进行.借助图形直观,不难发现三角形可以变得极其细长,那加什么限制条件可限定图形的变化?

生:锐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

变式 已知△APQ是锐角三角形,∠A为定角,△APQ的面积为定值,求PQ的取值范围.

师:能否还延续上述做法?用什么来刻画锐角三角形比较方便?

生:选择角为变量.

设计意图在《什么是数学》中曾提出一对问题:在三角形中,给定面积和某边长求周长的最小值;给定周长和某边长求面积的最大值[5].就是交换了条件与结论中的对象,相对形成了原问题与逆问题.对于已有问题来说,就可以将目标作为条件,将某个条件作为目标,调换一个推理方向来提出新问题.如此,不仅可以提出更多、更新鲜的问题,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有助于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情境与问题.

师:既然可以交换目标与条件提出新的问题,那么是否也可以改变条件而提出新的问题呢?我们来审视问题1中的两个条件∠A为定角,PQ为定长.“PQ为定长”是对边的一种限定刻画,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刻画呢?

生:倾斜程度确定.

师:这样的三角形都是相似的,该问题比较平凡,还可以如何?

生:过某点.

师:这个提议很有意思,由此可以提炼出如下问题——

问题4已知∠A为定角,P,Q分别在∠A的两边上,PQ过点M,其中点M在∠A内且到AP,AQ的距离分别为d1,d2(d1,d2>0),当P,Q处于什么位置时,△APQ的面积最小?

师:这里用到距离,考虑看看应该用什么建立等式呢?(生答面积)很好,大家课后尝试下.问题4是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另一个也可以改吗?点A在圆弧上运动,如果让你改,可以在什么上呢?

生:点A在某条直线上.

师:“∠A为定角”是对定点所在位置的一种限定刻画.类似地,可以说点A在直线上,或者在其他曲线上,最简单可以提出如下情境:

师:可以研究什么对象?

生:面积.

师:几何直观可以看到范围.

生:周长.

师:跟面积一样,不过如果直线不是垂直的,就是将军饮马问题.

生:∠PAQ.

师:这个提议很好,这类张角问题是典型的米勒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具体细节有劳大家完成.当然,斜线甚至是曲线,同学们都可以尝试.回顾本节课的历程,从解决问题常见三类切入点到提出问题常用三种着力点,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中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做到解决范围与最值问题.

设计意图在同一情境下,类比提出不同的研究目标,那么替换条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类比.这种类比造成了情境的改换,达到焕然一新的状态.由于情境的改换,问题就从原有的模式变成新鲜的,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都需作出相应调整,才能真正解决新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环节只安排了提出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如何提出问题,另一方面也延伸了课堂的空间与时间,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

2 教后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主要的形式,提出问题是理解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才能够更多更好地提出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种路径来学习提出问题(图2).

图2 提出问题的三种路径示意图

2.1 用类比思想,更换目标提出问题

在同一数学情境下,对于研究目标,可以通过类比提出相仿的问题.如在本案例中,面积(目标0)类比可以得到周长(目标1),其本质是sinA+ sinP+sinQ,继续类比可得cosA+cosP+ cosQ(目标2),当然也可以直接从目标0再次类比到高线,继而类比到中线、角平分线等.一次类比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二次类比可以提出更多问题……问题可以成“指数式”增多,但注意到类比是一种合情推理,还需要通过理性分析来判断问题的准确性.

2.2 逆推理顺序,交换对象提出问题

在同一数学情境下,所研究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都是对该情境中部分量的刻画,所谓逻辑上的正向与逆向,只不过是把其中一部分作为已知,再把另外一部分作为未知而已,由此可以通过交换它们提出新的问题.在本案例中,在面积(目标0)确定时,可以去研究边PQ(条件1)或∠A(条件2)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进而可以理解这类数学情境的本质.随着对目标类比提问的增多,可以用目标1、目标2等去交换条件1或条件2等,如此叠加,可以提出更多有益的问题.

2.3 析数学本质,替换条件提出问题

前两种提问的路径中,所研究的数学情境是不变的,如果让原始问题中某些条件进行重新限定,就可以产生新的数学情境.在本案例中,∠A为定值(条件2)刻画了点A在圆弧上运动,可以替换成点A在直线上运动(条件2′),从而提出了问题5.类似地,此条件还可以有其他的限定,其他条件亦可作相应替换,又一次可以利用前两种路径继续提出问题,由此提出问题的数量可是成“幂集式”增长.

以上给出了三种提出问题的基本路径,教师的示范是重要的,但还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精确地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践行主动学习的原则[6].只有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的过程,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提出问题的路径,最终学会主动提出问题,提升提出问题的能力.

波利亚曾经呼吁:让我们教猜想吧!笔者也号召所有同仁:让我们教提问吧!

猜你喜欢
最值解决问题三角形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三角形,不扭腰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三角形表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