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开发及其地力培肥建议

2023-03-01 08:14黄丽玲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福安市耕作层高标

黄丽玲

(福安市农业农村局,福安 35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扩张的城镇村版图引发农、建用地矛盾,国家通过新增耕地项目达成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建立了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同时强调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原则,但补充优质耕地仍是工作的难点。鉴于此,笔者对福建省福安市近年来已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高标新增耕地)的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分析,以期探究出提升新增耕地质量的途径,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优质耕地的建议,从而达到“占优补优”的核心目标。

1 福安市新增耕地后备资源储备情况

本次后备资源储备调查根据福安市2018年度第二次国土调查变更数据库、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020年统一时点更新数据库、地形坡度数据库、生态林及自然保护区数据库等进行了比对分析,通过剔除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地块,初步选定福安市各乡镇新增耕地后备资源,并深入各乡镇实地调查,最终确定本次可建设的新增耕地图斑。

经实地调查发现,福安市新增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少,分布较为零散,其限制因素主要为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群众基础三个方面。其中,自然资源限制表现为土壤肥力低下、水源条件不佳、坡度较陡、道路通达困难等,这就导致出现开垦成本剧增、后续耕作成本提高等问题,进而造成开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开垦后耕地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充分调查研判的基础上,需择取适宜地块进行开发,从而有效平衡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2 高标新增耕地开发项目进展

2.1 任务下发及验收情况

2019年、2020年,宁德市下达给福安市的高标新增耕地任务分别为12.67 hm2、10.40 hm2。结合调查实际,福安市将新增耕地23.07 hm2的任务下达给17个乡镇,分为17个项目实施,见表1。截止到2022年3月,有15个乡镇的高标新增耕地项目已动工建设,有11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在逐步推进中。

表1 福安市高标新增耕地项目分布及推进进度

2.2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

耕地质量等别是检验新增耕地开发成效的重要指标。目前,福安市高标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以《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为基础进行评价。采用“因素法”进行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通过对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状况和区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和影响权重,计算单元因素总分值,并以此为依据,客观评定耕地等别。

根据以上评定规则,对目前已完工的11个高标新增耕地项目进行采样调查,共涉及评定单元81个,其中水田评定单元23个,旱地评定单元58个,共布置采样点26个,挖取剖面26个。采样时在项目区内按“井”字或“S”形至少选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自上而下均匀切取厚20 cm左右的表土层,然后按四分法混合成一个待测土样,本次共送检土样26份。最终根据外业调查及土壤检测数据为各评定单元的评定因素赋值,各单元评定因素分值的加权平均值汇总结果见表2和图1。其中,除地形坡度、有机质含量和海拔加权分值外,各项评定因素的加权平均值均已达80分以上,对提高项目区耕地等别的影响不大,而地形坡度与海拔是自然形成,较难改变,因此,目前最行之有效提升新增耕地开发项目质量等别的途径是对项目区进行地力培肥,提升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

表2 项目区各评定因素分值加权平均值汇总情况

图1 评定因素分值加权平均值统计

根据以上分值及其他系数,计算出目前已完成高标新增耕地项目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数据,见表3。

表3 高标新增耕地开发项目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汇总分析

初步完成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后,进一步将项目区各评定单元与邻近同地类单元进行对比分析,各评定单元等别与周边基本一致,未出现超过2个等级差的单元,说明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可靠性较强。根据评定结果可知,福安市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符合规范大纲要求,基本满足国家“占优补优”的战略要求,但仍有提升空间。

2.3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方向

由表4可知,当前已调查项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于3.13~33.70 g/kg之间,本次调查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加权平均值为15.68 g/kg。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可知,福建省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3.9 g/kg[1]。对比可知,福安市目前高标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省平均值,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有针对性地实施地力培肥措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提升新增耕地质量。

表4 高标新增耕地开发项目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

3 地力不足成因分析

通过对新项目验收与旧项目定期回访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新增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 剥离表土管护不当

部分新增耕地开发项目在施工期间对剥离的原有表土未妥善采取保护措施,致使回覆后形成的耕作层地力低下。

3.2 耕作层密实度不足

施工期间施肥保肥措施处理不当,导致新形成的耕作层及保水层密实性未达到最佳状态,致使新增耕地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较差。

3.3 耕作模式粗放

由于农村劳动力紧缺,村民大多采用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粗放的耕作模式使土地耕翻未能深达犁底层,从而导致土体通透性差、土壤颗粒结构不好、土壤肥力流失严重。

3.4 大量使用地膜

走访中发现村民种植旱地作物时普遍使用地膜,而落后的地膜回收技术导致难以降解的塑料薄膜等白色污染物残留于土壤,破坏了土壤结构,甚至会产生毒素,从而造成作物根系浅、生长发育不良、分蘖少、产量低等情况。

3.5 施肥方法不科学

部分农民科学用肥水平不高,未建立科学施肥理念,存在施肥浅、无计划施肥、盲目施肥等不合理的施肥情况,且长期施用单一肥料,易导致土壤缺乏某些元素而引起养分比例失调,最终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肥力下降。

4 地力培肥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可有针对性地从以下方面加强地力培肥。

4.1 加强施工期表土存放保护,做好地力培肥措施

在项目施工前召开技术交底会,向施工单位强调表土的珍贵性、重要性及表土妥善管护的必要性,施工期间监理单位适时巡查,及时监察表土保护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妥善管护存放的表土,做好施工期的地力培肥措施,促进土壤熟化。

4.2 夯实犁底层,构建良好的有机耕作层

有研究表明,适当增加耕作层厚度,可使小麦基本苗、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净光合速率、产量均随耕作层厚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耕作层厚度为25 cm时各项生产指标达到最大,但在耕作层厚度增加到40 cm时(即完全去除犁底层),不利于产量等指标的进一步提高,甚至有小幅下降[2]。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夯实机压实犁底层,使其厚度达10 cm左右;之后将剥离的表土进行回覆,此过程中若因储存不善导致表土损失或原剥离土层厚度不足时,应外运优质土源进行补偿,使耕作层厚度达25 cm左右,且在剥离和回覆表土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保证剖面的整体性,构建良好的有机耕作层。

4.3 优化耕作模式

福安市新增耕地水田耕种模式以水旱轮作为主,旱地种植蔬菜、甘薯等旱地作物。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田轮种紫云英、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舍豌豆、蚕豆并进行配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提升了8.3%~14.4%,土壤全氮含量比试验前提高了8.9%~11.0%[3]。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的严峻形势下,除了尽可能精耕细作外,可采用“紫云英-稻”或“豆科绿肥-稻”[4]轮作模式,即冬闲时播种优质绿肥紫云英,充分利用冬季水热资源,然后将紫云英翻耕还田并掺撒生石灰,腐熟一段时间后种植单季稻,可充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有效提高单季稻的产量和品质。

4.4 适度应用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是把双刃剑,在作物生产的早期可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保水保肥、抑灭杂草、提升农作物产量;但从远期来看,残膜减产的负作用仍大于增产正效应[5]。虽经历多年技术革新,衍生出残留地膜机械化回收技术、节约型地膜应用技术、新型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等,但目前福安市新增耕地机械化程度较低,残膜处理大多采用人工回收,新型生物降解地膜由于价格昂贵,目前使用率较低,因此应引导农户逐步减少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

4.5 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施肥

4.5.1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由于福安市新增耕地盲目施肥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当前化肥利用率低下,培肥效果与投入成反比,资源浪费导致耕作成本增加,加重了农户的生产负担。因此,应尽快实行“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施肥服务[6]。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性能、肥料特性等,提出科学用肥配比,合理规划肥料施用品种、数量、时间等,并对农户进行技术要点说明,有针对性地施肥可大幅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及发展后劲。

4.5.2 推广绿肥稻秆协同还田技术[7-8]

研究表明,在保证水稻稳产的前提下,紫云英翻耕还田能替代20%~40%的化肥[9],且水稻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因此,绿肥和稻秆还田均能起到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退化、增加作物产量的效果。在耕作模式优化的基础上,绿肥稻秆协同还田同时配合化肥减量,不仅在实际产出效益上增幅明显,同时还能降低耕作成本,减轻农户负担。

4.5.3 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

有研究表明,采用30%和50%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比单纯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且5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积极效果高于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说明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比例越高,土壤中养分含量越高[10]。因此,定期组织项目区的农户进行施用有机肥的专项技术培训,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能有效保证后期地力稳步提升,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

5 小 结

受福安市自然条件的限制,新增耕地项目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为保证耕地质量,在施工期间应做好表土存放工作,以保证回覆后形成10 cm左右犁底层及25 cm左右的有机耕作层,交付后引导农户优化耕作模式,并配置适宜的科学施肥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耕地质量,从而大幅提升新增耕地的使用效益。

就短期效益而言,地力培肥能有效提升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同时是实现作物高产、稳产的必要途径,也是达成“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要求的必要措施;就长期效益来看,因地制宜地推广科学培肥技术,可有效干预农户乱施肥的现状,降低耕作成本,保证农户利益,也可缓解用地矛盾,在保持地力的同时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福安市耕作层高标
耕地耕作层资源保护利用的意义、问题和对策
谈高标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践与政策差距浅谈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践与政策差距分析
爱心托起希望 助学点亮梦想——福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构建特色学生资助之路
福安市水蜜桃褐腐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福安市穆阳镇上榜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示名单
福建·福安“富贵红”红桔质优畅销
主备零耦合高标清同播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AFD技术的高标清同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