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菜缓释肥肥效试验初报

2023-03-01 08:14石磊莫小玉姚鑫冯斌黄晶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鸡毛农学贡献率

石磊 莫小玉 姚鑫 冯斌 黄晶

(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201;2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上海 201305;3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村服务中心,上海 201299)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进行肥料运筹、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是当前和今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中一项长期且十分重要的措施。缓释肥是一种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肥特点进行养分释放的新型肥料,具有肥效长、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为了探明鸡毛菜生产上施用不同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等施肥指标的影响,笔者于2021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开展了鸡毛菜施用缓释肥肥效监测试验,以期减少化肥施用量,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以及为鸡毛菜合理科学地进行肥料运筹提供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浦东新区书院镇,试验田块基础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含量表现为pH 8.12、有机质含量19.2 g/kg、全氮含量0.13%、有效磷含量130 mg/kg、速效钾含量434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鸡毛菜品种为‘抗热605’,移栽期为2021年5月9日,收获期为5月30日。供试肥料分别为45%复合肥(N-P-K=15-15-15)、42%缓释肥(NP-K=14-14-14)、46%尿素、14%过磷酸钙和60%氯化钾。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区、缓释肥区、常规无氮区、常规无磷区、常规无钾区和无肥区6个处理,小区面积为40 m2,各处理具体施肥量见表1。各处理除施肥情况不同外,其他农事操作和田间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表1 不同处理肥料用量情况 (单位:kg)

1.4 计算公式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100%;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施肥区作物产量-缺素区作物产量)÷施肥区作物产量]×100%;农学效率=[(施肥区作物产量-缺素区作物产量)÷施肥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处理对鸡毛菜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常规施肥区的鸡毛菜产量最高,每667 m2为1 056 kg,其次是缓释肥区,再次是常规无磷区、常规无钾区和常规无氮区,无肥区的产量最低,每667 m2产量仅为805 kg。其中,常规施肥区每667 m2产量分别比常规无氮区、无肥区高167 kg、251 kg,常规无磷区和常规无钾区的产量相差不大。由此可见,氮肥对鸡毛菜产量的影响最大。

表2 不同肥料处理对鸡毛菜产量的影响

2.2 土壤氮素养分贡献率和化肥利用率

由表3、表4可知,常规施肥区和缓释肥区的氮肥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5.83%和15.19%,明显高于磷肥和钾肥对产量的贡献率;常规施肥区和缓释肥区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55.67 kg/kg和61.15 kg/kg,也远高于磷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农学效率,说明土壤中氮素是提高鸡毛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合理施用氮肥能有效提高鸡毛菜产量。另外,由表5可知,缓释肥区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4.84%、22.63%、35.89%,分别比常规施肥区高5.11%、1.80%、3.34%。由此可见,施用缓释肥可在减少肥料用量的情况下,保持鸡毛菜产量稳定,提高肥料利用率。

表3 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和农学效率的影响

表4 不同施肥区作物中的养分含量 (单位:g/kg)

表5 各处理肥料利用率情况 (单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区的鸡毛菜每667 m2产量分别比常规无氮区、无肥区高167 kg、251 kg,缓释肥区的氮肥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5.19%,氮肥农学效率为61.15 kg/kg,缓释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区高5.11%、1.80%、3.34%。由此可见,氮元素是影响鸡毛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施用缓释肥可在减少肥料用量的情况下稳定鸡毛菜产量,且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在鸡毛菜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基础地力的差异,调整氮肥施用量,合理施用缓释肥,调优施肥结构,实现科学施肥。

猜你喜欢
鸡毛农学贡献率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鸡毛鸭当树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捐鸡毛
农学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