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噁嗪草酮悬浮剂对机插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初探

2023-03-01 09:06陈丽君顾晟骅甘惠譁宓宝王垚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水稻田禾本科药害

陈丽君 顾晟骅 甘惠譁 宓宝 王垚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800)

水稻生长中田间杂草会与其争夺养分、水分、光照等,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仍是控制机插水稻田杂草发生的有效手段。噁嗪草酮是一种具有噁嗪酮母体的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具有有效成分使用量低、适宜施药期长、持效期长、扩散性较好、除草作业省力等优点[2]。鉴于此,笔者于2022年在嘉定区徐行镇伏虎村进行了10%噁嗪草酮SC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田杂草的封闭效果和对水稻安全性的田间试验,以期为科学使用除草剂、延缓杂草抗药性、有效控制杂草为害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伏虎村进行,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6’,栽培方式为翻耕机插秧,于2022年5月20日播种,6月14日移栽,每667 m2种植密度为22万株。试验田主要杂草为稗草、千金子、萤蔺、异形莎草和耳叶水苋,往年田中杂草发生密度较适中。试验实施时水稻处于三叶一心期,长势良好,大部分试验小区内无杂草,仅部分小区内有零星杂草初萌发。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均为250 m2,具体试验设计和药剂信息见表1。其中,50%丙草胺EC为对照药剂,处理(4)为清水对照。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1.3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22年6月23日上午6:00—8:00进行,施药器械为丰乐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每667 m2兑水30 kg,按照试验设计进行喷雾施药,施药后保持水层2~5 cm,且保持7 d。试验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均未用过其他稻田除草剂,其他农事操作按常规进行。

1.4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施药当天(6月23日)多云,平均温度为31.0℃,最高温度为35.0 ℃,最低温度为27.0 ℃,西风2级。施药后第7天有小雨,降雨量为7 mm,其余时间以多云为主,施药后7 d内的日平均温度为30.4 ℃,日平均最高温度为34.4 ℃,日平均最低温度为26.3 ℃。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施药后15 d、30 d、45 d,采用5点采样法,每点调查0.2 m2的残留杂草株数,最后1次调查时加测杂草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同时,目测观察各药剂对水稻生长有无药害,如有药害,记录药害类型和药害程度。

防效计算方法:株(鲜重)防效=[清水对照区杂草株数(鲜重)-药剂处理区杂草株数(鲜重)]÷清水对照区杂草株数(鲜重)×100%。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按P=0.01、P=0.05标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由表2可知,10%噁嗪草酮SC两种用量对机插水稻田的禾本科杂草均具有优秀的防除效果,施药后15 d即可达到明显的防除效果,且施药后45 d防效依然优秀。施药后15 d和30 d,处理(1)和处理(2)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均为100%;施药后45 d,处理(1)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100%,处理(2)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9.07%和99.97%。对照药剂处理(3)在施药后15 d、30 d和45 d的株防效分别为58.33%、50%和77.57%。施药后15 d和45 d,对照药剂与试验药剂的防效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表2 10%噁嗪草酮S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比较

2.2 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由表3可知,10%噁嗪草酮SC两种用量对机插水稻田阔叶杂草均具有显著的防除效果,防效随着制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施药后15 d、30 d、45 d,处理(1)的株防效分别为93.33%、78.38%、77.42%,鲜重防效为51.87%;处理(2)的株防效分别为93.33%、86.49%、87.10%,鲜重防效为70.30%;对照药剂处理(3)的株防效分别为83.33%、21.68%、41.94%,鲜重防效为29.95%。其中,施药后30 d,对照药剂与试验药剂的株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表3 10%噁嗪草酮SC对阔叶杂草的防效比较

2.3 对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由表4可知,处理(1)对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不够理想,可能是因为该处理在施药前就有少量已萌发的莎草科杂草(萤蔺),试验药剂对已萌发的莎草防除效果较差。处理(2)对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秀,施药后15 d、30 d、45 d,防效均为100%,对照药剂处理(3)的株防效分别为100%、94.44%、82.73%,鲜重防效为79.15%,与试验药剂高剂量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10%噁嗪草酮SC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效比较

2.4 安全性

经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和天敌生物均无不良影响,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也均未发生药害现象,说明在本试验剂量下,各药剂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目前,稻田常用的封闭除草剂以丙草胺、丁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噁草酮等为主,用量大,且杂草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3]。噁嗪草酮属于有机杂环类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由杂草根部和茎叶基部吸收,杂草接触药剂后茎叶失绿、停止生长,直至枯死[2]。本试验结果表明,10%噁嗪草酮SC可有效防除机插水稻田稗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和莎草也可起到很好的兼防作用。每667 m2用10%噁嗪草酮SC 60 mL,施药后45 d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99%以上,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7.1%和70.3%,对莎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100%,但对施药前已萌发的莎草防效较差。

猜你喜欢
水稻田禾本科药害
家乡的白鹭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杂草化学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禾本科植物遗传中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应用
禾本科植物之王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