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DON毒素及田间防效的影响

2023-03-01 12:23于海艳孙学磊陈之政
现代农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丙环唑扬花赤霉病

吴 优,于海艳,孙学磊,张 明,陈之政*

(1. 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宿迁 223800;2. 宿迁市宿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宿迁 223800;3.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宿迁 223800)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有可能发生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感染小麦的根、茎基、穗等,造成根腐、茎基腐和穗腐等病害。2000—2018年,宿迁地区连续几年的小麦赤霉病[1-3]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损失超过341万t[4]。赤霉病由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引起,在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的同时,还产生了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即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为主的真菌毒素,对人畜都有较大的危害,食用病麦会引起眩晕、发烧、恶心、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出血,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和生育能力等,直接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5]。

氰烯菌酯等药剂不仅可以提高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并且在降低DON毒素和延缓镰刀菌属的抗药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6-7]。长期以来,小麦赤霉病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与毒素污染一直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8],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药剂防治仍是减轻赤霉病危害和降低DON毒素的主要措施[9]。我国防治赤霉病的药剂较多,但真正高效防治赤霉病,同时又显著降低毒素的药剂并不多。因此,寻求和开发新型药剂防治赤霉病,以达到高防效、降毒素、增产量、提品质的目的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了氰烯菌酯·戊唑醇等8种药剂,在由小麦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后期3个生育阶段组合成的4个施药时间进行试验,重点分析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间对DON毒素的影响,为进一步减少小麦赤霉病对生产造成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主要供试药剂为:480 g/L氰烯菌酯·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500 g/L氟啶胺SC、36%丙环唑·咪鲜胺SC,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35%戊唑·福美双SC,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王庄村十一组吴龙江户田内,试验区土壤为两合土,肥力中等偏上,常年麦-玉轮作;试验小麦品种为矮抗58号,2020年10月12日播种,播种量3 000 kg/hm2,人工撒播。2020年4月24—27日扬花。

1.3 施药时间、用水量及方法

分别于扬花初期(4月25日)喷施1次药,扬花期和灌浆初期(5月8日)共喷施2次药。用药量兑水750 kg/hm2采用电动弥雾机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

1.4 防效调查取样时间

分两次分别于5月18日和5月29日调查、取样。

1.5 试验设计

(1)安全性观察:观察试验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有无药害发生。

(2)DON毒素测定:取样后送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进行DON毒素测定。

(3)防效调查:各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穗,共500穗。以枯穗面积占整穗面积的百分率指标分级,记录病穗、病级,计算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

(4)病情分级方法。0级:全穗无病;1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1/4以下;3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1/4~1/2;5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1/2~3/4;7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3/4以上。

(5)药效计算方法:

(6)DON毒素测定:取样后送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进行DON毒素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考察

施药后第3天、第5天、第10天进行观察发现,本试验所有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安全,田间未出现任何药害现象。

2.2 DON毒素测定

2.2.1 不同药剂DON毒素含量差异

如表1所示,5月18日取样中氰烯菌酯·戊唑醇和氰烯菌酯能有效降低毒素(扬花初期喷药F=18.034,df=5、17,P=0.000 1;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喷药:F=11.051,df=5、17,P=0.000 4)。其中氰烯菌酯·戊唑醇扬花初期喷施1次,DON毒素含量显著降低45.48%;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共喷施2次,DON毒素含量显著降低70.95%,且后者比前者DON毒素降低了46.7%。氰烯菌酯扬花初期喷施1次,DON毒素含量降低39.19%;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共喷施2次,DON毒素含量虽降低了35.55%,但与前者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余药剂在喷施1次和2次后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表1 DON 毒素质量比的差异ug/kg

5月29日取样中(表1),除氟啶胺外,其余药剂均能有效降低毒素(扬花初期喷药:F=41.107,df=5、17,P=0.000 1;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喷药:F=67.019,df=5、17,P=0.000 4)。其中氰烯菌酯·戊唑醇扬花初期喷施1次,DON毒素显著降低73.16%;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共喷施2次,DON毒素含量降低70.5%;丙环唑·咪鲜胺扬花初期喷施1次,DON毒素含量降低46.93%;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共喷施2次,DON毒素含量降低29.39%,但后者比前者DON毒素含量升高了。氰烯菌酯扬花初期喷施1次,DON毒素含量降低58.02%;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共喷施2次,DON毒素含量降低57.66%。戊唑·福美双扬花初期喷施1次,DON毒素含量降低49.26%;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共喷施2次,DON毒素含量降低47.29%。

2.2.2 不同药剂喷施对降低DON毒素持效性差异

如表1所示,5月18日取样与5月29日取样DON毒素存在差异。清水对照组取样,29日的取样比18日DON毒素显著增加了22.41%,说明在不喷药的情况下,该试验田块DON毒素会增加,所以认为药剂能对降低毒素含量有一定的持效性。其中在扬花初期喷施1次药剂情况下,氰烯菌酯·戊唑醇降低DON毒素57.64%,丙环唑·咪鲜胺降低50.16%,氰烯菌酯降低12.39%,戊唑·福美双降低37.85%;在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共喷施2次药剂情况下,丙环唑·咪鲜胺降低50.77%;氰烯菌酯降低18.09%;戊唑·福美双降低14.93%。

2.3 田间防效调查

如表2所示,5月18日的调查(调查穗数为500穗)结果,防治2次的田块防效明显高于防治1次的田块。以氰烯菌酯·戊唑醇和氰烯菌酯防效最佳,1次用药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70.59%、81.4%;2次用药病穗防效分别为83.33%、88.89%,病指防效分别为93.15%、91.63%。根据5月29日的调查结果,防治1次的田块防效有所降低,防治2次的田块仍保持较高防效,其中防治2次的氰烯菌酯·戊唑醇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61.36%、81.4%,氰烯菌酯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54.55%、81.4%,丙环唑·咪鲜胺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68.18%、75.7%。

表2 田间防效调查

3 结语

本文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氟啶胺、丙环唑·咪鲜胺、氰烯菌酯、戊唑·福美双等药剂,分别对试验田块喷施1和2次,针对不同时间的取样数据,对赤霉病的防效及毒素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花初期+灌浆初期喷施2次的小区田间防效明显高于扬花初期喷施1次;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防效逐渐下降,以扬花初期及灌浆初期2次用药防效最佳,其中氰烯菌酯·戊唑醇和氰烯菌酯防效最好;喷施药剂的次数和时间并不影响DON的毒素含量。在毒素测定试验中,氰烯菌酯·戊唑醇能有效降低赤霉病DON毒素,其次是氰烯菌酯,且具有持效性。氟啶胺降低毒素含量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降低DON毒素与药剂的喷施次数、喷施时间无关,而与药剂的选择有关。综上,推荐使用烯菌酯·戊唑醇在扬花初期及灌浆初期喷施2次用药。

猜你喜欢
丙环唑扬花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19%啶氧.丙环唑微乳剂分析方法研究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桃花雪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经过
小麦赤霉病的控制处理方法探析
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
谁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