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中的梁漱溟

2023-03-02 01:02聂文环
领导文萃 2023年4期
关键词:邹平石碑梁漱溟

聂文环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间。梁漱溟与其他志士仁人一样,苦苦寻求救国之路。梁漱溟认为,中国不能往西走,要往东走,中国的问题就在于“文化失调”,而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走乡村建设之路。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中國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乡村教育入手。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梁漱溟来到山东邹平,从实践层面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开始了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探索。

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1931年,梁漱溟从周村下了火车,带着成箱的书籍,乘坐马车来到了邹平。他选择邹平的原因,一是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大力支持。据传,韩复榘早年听过梁漱溟的演讲,很是敬仰,故尊称梁漱溟为梁先生,曾在济南设宴款待梁漱溟。据载,韩复榘从省政府拨款10万元,作为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经费。二是邹平符合梁漱溟的实验要求。梁漱溟认为,合适的乡村建设实验地方,应符合两个要求,首先应交通方便,但又不能离济南太远;其次不能有大地主。经过多番实地考察,梁漱溟最终确定了邹平为实验基地。

梁漱溟等人在城门外的东关安顿下来。这个地方在县城外边,地方空旷,适合人员聚集、搞各种活动。在东关马路北边,有一家卖盐的商店,占地有十几亩,由于经营不善已经面临倒闭,梁漱溟等人买下了这个院子,并在院子里盖了一座礼堂和七座教室,但是需要的空间还远远不够。他们就向县政府报告,把靠东的一座天齐庙征过来,改做了梁漱溟的办公室;又向北扩建,把院墙外边的一块空地买下来,改成了操场。但是,在征这块空地的时候,还遇到了麻烦。原来,用来做操场的这块地,本是几户农民的菜地,平时种菜自给自足,有余菜还可以售卖,便不想卖地。不过,这几户农民里有一个叫薛文斋的人,读过书,思想比较开阔,在与梁漱溟协商后,就说人家梁先生从大城市跑到农村,就为了帮我们搞建设,我们不能拖后腿,一定要支持梁先生的事业。就这样,其他几户纷纷效仿,把地给让了出来。据传,梁漱溟后来还给这几户村民题了字画表示感谢。

“共成斯举”石碑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积弱积贫,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是无法读书识字的。为此,梁漱溟在邹平辉里村搞起了教育试点。

在辉里村,一直流传着一则关于五吊钱与石碑的故事。相传当年梁漱溟倡议办学时,由于经费紧张,村里的开明士绅提议捐款支持,得到村民的热烈响应。李慎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仍然激动万分:爷爷交给当时还是幼童的他五吊钱,让他去捐款支持办学运动。梁漱溟也为村民的热情所感动,亲自题写“共成斯举”四个字,落款“桂林梁漱溟”。村民们将梁漱溟的题字刻在石碑的正面,石碑背面刻上捐款人的名字,立在学校的门口。这块石碑由村民小心保护至今,现在是市级重点文物。“梁漱溟,好人啊!村头还有一块他题的‘共成斯举碑,上面还有我的名字呢。”李慎庆老人如是说。

“神像之争”

为普及教育、提高村民文化水平,梁漱溟把邹平划分为14个乡,在乡设立乡学,在村设立村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校舍不足的问题。有人提议把寺庙改成校舍,将寺庙里供奉的几位神仙请出去,到别的地方供奉。

这时,村里有个叫吕梦白的老秀才听说后情绪激动,带着一批村民阻止施工,对梁漱溟说:“梁院长,你口口声声要建设乡村,弘扬传统文化,你们这样干,不是破坏礼俗,破坏乡村吗?”

梁漱溟心平气和地解释道:“第一,神像本来就是我们用泥巴塑起来的,没有灵魂,也没有生命。第二,大家祖祖辈辈供奉它,可是它到底为大家解决了什么实际困难?大家不还是照样过着缺衣少食的苦日子吗?第三,现在,我们兴办乡学,发展教育,学习文化、技术,一起发展经济,这才是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啊。”

最后,梁漱溟又把目光转向那位老秀才说:“像您这位老先生,如果您当初一味求神拜佛,而不是寒窗苦读,那您会有今天的功名和学问吗?”一席话,说得老秀才和闹事的村民都哑口无言。这场风波平息下来,庙里的神像也顺利拆除。几天后,乡学正式开始了。

(摘自《团结报》)

猜你喜欢
邹平石碑梁漱溟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基本不等式》专题训练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在童话中游历
——阅读《能跑会跳的房子》
不一样的童话
——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Looking back at the Millennium- 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below)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想起那座石碑
邹平:“两址两园两制”解题人
罗塞塔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