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2023-03-05 22:36臧桠梅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基层

臧桠梅

(荣成市文化馆,山东 威海 264300)

人民群众在追求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时,更多的是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在社会环境中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逐渐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基层文化馆在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基层文化馆应发挥自身的职能,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让他们从中提升自我的艺术品位,也让他们感受到精神文化生活的无穷乐趣,使其对生活产生更大的热情,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展开自我教育。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群众文化活动,并参与到了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有许多地区都开始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近些年来,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群众文化活动,并参与到了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有许多地区都开始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

随着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业余的舞蹈表演、民间文艺演出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1]。尤其是到了传统节日,人民群众更是重视群众文化活动,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好评。如今群众文化活动展现了蓬勃的生机,它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群众文化活动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如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呈现了单一化的特点,甚至缺乏特色;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群众文化活动的消费主体比较固定,市场活力不够强;群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不够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起到的作用

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基层文化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具有特殊的职能作用。

1.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引导与监督作用

基层文化馆一般是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的机构,负责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运行,同时它具有比较完整的社会文化信息监督系统,能够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及时的监督,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避免群众受到不良文化的危害,同时也让群众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下受到熏陶。因此,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还能发挥实时的监督作用,维持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秩序,做好群众文化的保护工作,并有组织地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群众文化之间的交流,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2.有助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大力宣传与弘扬

基层文化馆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作用,就是要负责大力宣传群众文化,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下去。因此,基层文化馆需深刻解读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引领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文化内涵,学会正确使用优秀文化,塑造人民群众良好的文化品格[2]。从这方面来看,基层文化馆可发挥“文化传承使者”的角色作用,将宣传和弘扬优秀群众文化这项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促进优秀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融合与发展。

3.能够迎合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文化服务

在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单一的群众文化活动很难满足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会导致群众文化活动的消费市场受到影响,不利于扩展群众文化的受众面,也会限制群众文化活动的辐射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文化馆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能够迎合基层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加多元化。因此,基层文化馆的从业人员都会具有良好的格局观,能够跳出小的文化圈,主动根据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改进自己的群众文化服务。

4.文化馆能够为群众文化创作提供一定的辅导

群众文化活动通常是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具有显著的社会性质。为了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基层文化馆需要发挥自身的辅导职能,对人民群众的创作给予合适的辅导,提高人民群众的独立创作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发挥更好的创作潜能,创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群众文化作品。目前群众文化活动对创作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文化馆应重视自己在群众文化创作辅导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既要留住人才,又要激发现有创作人才的发展潜能,让群众文化活动绽放更强盛的生机活力。

三、发挥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作用的实践策略

1.了解不同群众文化需求,优化调整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基层文化馆要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开展,则需切实做好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工作,了解不同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有哪些不一样的需求。比如,有的人民群众偏好舞蹈文化,有的人民群众更关注音乐文化,有的人民群众对美术文化情有独钟,还有的人民群众更喜欢书法文化等等。当前社会强调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人们的年龄、认知水平、文化背景不同,对其文化需求也会有所不同。甚至有的人民群众虽然喜欢相同领域的艺术文化,但是喜欢的内容又有所不同。比如,在音乐文化方面,有的人喜欢流行音乐文化,有的人喜欢民族歌曲。

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基层文化馆的人员要尽可能地扩展调查对象的范围,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同时,基层文化馆的人员应该适当地聆听人民群众给出的意见,采纳有创意的想法,将其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旨在优化调整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提高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水平[3]。比如,有的人民群众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将听、看、写、画、歌、舞、演、说等结合起来,打造出人人都向往的群众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馆可从这方面来展开思考,尝试建构一个融合性的群众文化发展模式,将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都结合到一起,建立多样化的群众文化项目,如戏剧艺术项目、书法艺术项目、话剧艺术项目、歌剧艺术项目、舞蹈艺术项目、美术艺术项目、小品艺术项目等等。基层文化馆可发挥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的职能作用,搭建全民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人民群众不仅可以接受群众文化教育,还能参与到文化娱乐活动中,让群众文化获得蓬勃的发展。

2.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

基层文化馆应该始终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跟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步伐,容纳各种优秀的文化,增强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引领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如今摆在基层文化馆面前的一个发展瓶颈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占比逐渐降低,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应重视这一问题,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地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根据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4]。

比如,基层文化馆可以整合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将地方的优秀民俗文化弘扬和传承下去,让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近些年来,舞龙灯这样的艺术活动逐渐减少,通常在春节这样特殊的节日才会出现。针对这种现象,基层文化馆可以将不同地域性的舞龙灯文化整合到一起,如“扛阁+龙舞”“舞麻龙”“舞草龙”“香火龙”“百叶龙”“烧火龙”“板凳龙”等等,组织各种形式的舞龙灯文化活动,让全民参与进来,制作“龙”,“舞”出龙的不同姿态,让人人都开始享受这种特殊的群众文化活动。

除此之外,对联文化活动的比重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人们更多的是从商店购买现成的对联,将它们贴在门口两边。对联成为一种商品,对联文化活动的活跃程度越来越低。还有剪纸类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少,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不了解剪纸文化,不懂剪纸是如何制作的。这种种现象都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合程度低的问题,基层文化馆可加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组织有书法爱好、手工制作爱好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对联文化活动、剪纸文化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亲手制作对联、制作剪纸作品的乐趣,使其主动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

3.凸显群众文化的多变性,积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当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不同的人会选择不一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基层文化馆应该利用这一多变性的特点,不断地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扩展群众文化的受众面,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群众文化活动,并受到熏陶,主动成为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员。

从活动时间的多变性来看,基层文化馆可考虑农忙时节、农闲时节、节假日等不同的时间点,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农忙时节,基层文化馆可围绕着劳动创造、丰收等主题,组织相应的群众文化活动,迎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受到吸引,主动靠近,并主动参与。在农闲时节,基层文化馆可深入研究“农闲文化”,开展乡村文艺展演活动,组织人民群众参与书画比赛活动,营造“农忙扛锄头,农闲拿画笔”的艺术文化氛围,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在节假日,基层文化馆可精心安排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享受传统节日系列的文化大餐。

从活动场所的多变性来看,基层文化馆不仅可以在乡村的社区、街道等地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还可在城市的广场、校园、文化宫等不同的场地上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从活动内容的多变性来看,基层文化馆可以举办展览类、讲座类、培训类、表演类等不同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不同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到不同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中。比如,想要了解更多科普知识的人民群众可以参与讲座类的群众文化活动,想要学习更多技能的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培训类的群众文化活动,想要开阔艺术视野的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展览类的群众文化活动等等。

让群众文化百花绽放、百家争鸣,是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基层文化馆要始终在这一思想引领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空间。

4.注重加强群众文化辅导,组织创造性的群众文化比赛

基层文化馆应坚持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刺激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的欲望,并增强人民群众的创作激情,培养出群众文化的创作人才,激活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活力[5]。基层文化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提高文化辅导工作实效。

首先,基层文化馆可以针对基层业余的文艺团队开展辅导和培训工作。因为业余文艺团队的群众文化活动缺乏组织性,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缺乏专业性,所以基层文化馆应重视业余文艺团队的辅导与培训,让业余文艺团队的成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创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基层文化馆的人员应了解业余文艺团队成员的不同特长,让他们参与到不同的辅导与培训活动中,促进他们特长的发展,并促使他们相互间展开学习交流,在彼此督促和彼此协助的情况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其次,基层文化馆可为基层的文艺骨干提供辅导与培训服务,让他们针对性地学习更具专业性的文化艺术知识与技能。只是这些培训对象可能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基层文化馆可加强与对方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自觉建立一个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吸引他们主动吸纳新鲜的血液,推进群众文化服务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基层文化馆可以加强对基层文艺骨干队伍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提高自己的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与表演能力。

最后,基层文化馆可以举办群众文化艺术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比赛活动中来,让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文化艺术知识水平,展现个人的文化艺术表演技能。基层文化馆可从中筛选优秀的创作人才、表演人才,让他们组建成富有活力的创作队伍和表演队伍,使其接受专业的辅导与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基层文化馆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中,让他们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奉献。

结语

对于基层文化馆而言,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弘扬群众文化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基层文化馆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能,更新自己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地优化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优化调整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让人民群众越来越喜爱群众文化活动,并积极参与进来,自主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让社会环境中的群众文化风气渲染开来,对更多的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基层文化馆应始终注重保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思考如何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质量,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基层在线
大爱有光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