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提质增效

2023-03-05 08:37怀燕晴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分组作业语文

怀燕晴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不断地创新发展,其教育功能也逐渐强化。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学情,全面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多元学习,激发兴趣

提升课堂学习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水平,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其能够切实体验语文学科的魅力与乐趣。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还要结合实际,全面分析语文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如此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讲历史人物故事”这一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的历史人物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赛、辩论大赛、手抄报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利用“两单”,精准导学

“两单”是指预习单与学习单。有效利用“两单”可以对精准导学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1.利用预习单

课前预习效果的好坏,对课堂学习质量与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倘若学生可以有效完成课前预习,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反之,如果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不好,则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预习单的科学设计,满足探究性、开放性、层次性等要求,同时要改进预习的方式与方法,确保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2.利用学习单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生字词、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等,这些都是学习单中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设计学习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避免盲目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必须指出的是,在设计学习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在生字词的学习中,应避免机械式的抄写。教师可以通过造句训练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运用生字词的机会,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小组合作模式作为目前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合理分组。分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分组工作。首先,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情况有充分了解,如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等。其次,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将不同特点和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缩小各小组间的差距,保证小组合作的价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完善合作学习流程。为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学习流程进行相应的完善。首先,学生需要在合作学习前进行自主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该有的作用,浪费了课堂时间。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其能够深入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探究与交流。再次,达成共识。简单地说就是在充分交流与互动的前提下,小组成员对所学知识达成共识,并形成相应的学习成果。最后,各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并回答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以《一匹出色的马》一文的学习为例,首先,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将每组人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其次,让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交流,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最终形成相应的学习成果。最后,由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则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指导学生进一步完成课文的學习,促使其顺利掌握文章主旨。

四、恰当点拨,启迪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点拨,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其一,科学导入新知。教师需要对导入环节进行科学设计,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然后根据对学情、学生性格特点的了解,确定导入内容。关于导入的方法,教师同样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其二,巧用课后习题。在教材中,除了课文内容以外,还有注释、课后习题等相关教学资源,其中课后习题对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三,优化问题设计。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简单来讲,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堂表现,合理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优化作业,增强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首先,教师要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习惯,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其次,教师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课后作业一般以“写”为主,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要对作业形式进行合理优化,适当减少“写”的作业,增加一些“听”“说”“读”的作业,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增强对语文世界的感知,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要提升作业的趣味性。比如,在《金色的草地》一文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想象,以绘画的方式呈现“金色的草地”,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动自觉地完成作业。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全新发展的阶段,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对此,教师应该全面分析现阶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正确认识其形成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提质增效,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分组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